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演讲 » 井冈故事我来讲演讲稿

井冈故事我来讲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1-01-16 15:33:52

『壹』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井冈故事我来讲演讲稿扩展阅读:

在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其中有一个人起到了轴心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话,可能毛主席、朱老总、彭老总都不会聚首井冈山。

这个重要的人物名为何长工。秋收起义的失利引发了毛主席新的思考,他将新的目标放在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构想上,而此时最理想的地点就是井冈山。

但当时的井冈山并非是无主之地,袁文才和王佐的两支武装力量占据着这里,他们并不了解毛主席,害怕毛主席登上井冈山之后就会吞并自己。

如果有这样的顾虑存在,毛主席登上井冈山无异于天方夜谈,于是毛主席派出何长工,让他承担了说服袁文才和王佐的艰巨任务。

这无异于虎口夺食,何长工孤身犯险却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他先是和王佐成为朋友,又合并了的王佐跟袁文才两支部队,等到毛主席抵达井冈山时,两人都心甘情愿的接受了毛主席的领导。

『贰』 井冈山故事

1、市名
基本概述

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处东经113°49’ 到114°23’,北纬26° 27’到26°49’。东临泰和县,南靠遂川县,西南与湖南省的炎帝陵接壤,北面与永新毗邻,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县级行政建制。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全市总人口14.97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7%,是一个山地面积为主的典型山区市。邮政编码: 343600,电话区号: 0796。

气候特点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冬天虽冷但少严寒,盛夏虽热而无酷暑。

旅游资源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屏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同时还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2007年5月8日,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景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八大景区目前只不同程度地开发建设了四大景区,开发潜力巨大。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嘉宾的光临。

主要景点

黄洋界
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旧居 原是一栋农民住房。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常住在这栋民房的中厅和右后间。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一样,穿单衣,睡稻草,晚上点一根灯芯的油灯,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光辉著作。
十里杜鹃天然长廊
提到井冈山就不能不说杜鹃花,井冈山有着著名的“十里杜鹃天然长廊”,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开的杜鹃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蓝天,映红了五百里井冈山。 别处的杜鹃是灌木,而井冈山的杜鹃却是乔木型的,它们每棵都高达十五米以上,干围一米左右,开出的花朵呈五角形,大的如碗口,小的像纽扣,有的一棵树上竟开着几种颜色的花。
五指峰
主峰景区包括:五指峰、水口、双马石和荆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冈山主峰,山峰并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里,海拔1586米,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景区内山峦叠峰,沟壑纵横,飞瀑展链,动植物物种特别丰富,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鸟兽的原始深秀的旅游景区。 水口在五指峰左侧,距茨坪九公里。这里风光极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峦和杜鹃林为胜。主要景点有水口河谷、金牛戏水、百叠泉、彩虹瀑(飞龙瀑)、锁龙潭、藏星岩、龙门等。当今,《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1968年夏游览水口景区后,写诗《井冈风光》赞美水口: 水口别开一片情,剑谷琴溪伴我行。 深山含笑迎远客,石门壁立锁飞龙。 藏星崖下接火种,将军顶上沐雄风。 幽到心头人欲醉,不忘昔日喊杀声。
笔架山
笔架山景区包括:笔架山、朱砂冲、黄坳三个组成部分。
笔架山位距茨坪西南面三十五公里,海拔1357米。笔架山主要由中峰 (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一个“山”字形。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故名笔架山。整个笔架山景区也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但笔架山是自然最观。笔架山雄伟壮丽,葱茏峻拔,逶迤奇险,风光秀丽。著名的景点景观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观,还有大小松岛等十余处景点。
朱砂冲哨口位于茨坪南面,海拔635米。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哨口旁有一洞穴,常有朱砂水溢出。朱砂冲由此而得名。
黄坳,素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大门而著称。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及红军常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当年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的茨坪。砖瓦结构、飞檐挑角,整个建筑既有秀丽典雅的南方特色,又具古香古色的民族风格。它建成于1959年,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博物馆,1962年朱德同志题写馆名。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馆内基本陈列共有七个展室,分为序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等部分。在这里,您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了解到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随后朱德、陈毅和彭德怀等人先后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它不朽的功绩也永远彪炳于中国革命的史册。如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已成为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
为纪念伟大的井冈山革命斗争,缅怀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原遂川县井冈山区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茨坪的东北边山岗上建造一座纯木质结构、正面书有“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的纪念塔;1951年将木质塔拆除改建成砖木结构的纪念塔,在塔顶立一泥塑红军战士雕像,但外型比较粗糙;1956年,井冈山区人民政府又在遂川县政府的支持下,将纪念塔的砖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塔顶重塑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手持钢枪的红军战士雕像;塔顶的正面是原遂川中学王教导员手书的“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从五十年代开始,这座塔就成了向国内外宣传井冈山的主要形象标志。
1972年,井冈山革命委员会组织井冈山建筑队工人拆除塔顶红军战士雕像,并将塔底扩建为5.5米X5.5米的正方形,塔高11米,塔的四面均镶刻有凹形“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十个大字。整座塔基占地103平方米,塔前与红军烈士墓相连,铺有水泥地面和水泥台阶,四周松柏常青、庄严肃穆。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为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以供人们参观、瞻仰。

历史沿革

据1986年的拿山乡古墓挖掘考证,早于公元前206~公元220的东汉,便有人开始在井冈山生活居住。三国时,井冈山属吴国扬州文成郡;西晋时,井冈山为庐陵西昌县管辖。南北朝属江洲地域,庐陵郡泰和、遂兴两县,现拿山为泰和县,黄坳一带为遂兴县。隋属江洲地域庐陵郡和吉州。唐为吉州泰和县属。五代为吉州泰和、龙泉,现拿山、厦坪为泰和,黄坳属甘泉县。宋为吉州泰和、龙泉县。元为吉安路泰和、龙泉县。明为吉安府辖全境。清为吉安府,辖拿山地域,黄坳辖龙泉地域。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2、山名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处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绵亘500里,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屏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地区的最高峰。
井冈山的主要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性中低山、构造剥蚀性丘陵、堆积河谷盆地和河成阶地。其中,构造侵蚀性中低山,主要集中在井冈山市中部偏西南地区,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切割程度显著,岩壁陡峭,山岭重嶂,山势雄险;构造剥蚀性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斜坡的基部地带与盆谷接壤处,相对高度在50—80米,坡度在15°—30°之间,井冈山市西部的龙市、古城、新城、茅坪、葛田、睦村及东北部的拿山至厦坪、东南部的黄坳、下七等地多数属于这类丘陵;堆积河谷盆地和河成阶地分布在侵蚀性中低山和丘陵之间,其中的山间盆地主要分布在茨坪、草坪、白银湖、大小五井、土岭、下庄、行洲等地,河谷盆地则主要集中在黄坳、上七、下七、拿山、龙市、古城、新城、鹅岭、葛田等地。一级阶地高出河床约3—5米,二级阶地高出河床约10—25米。一级阶地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河流冲积物,其上分布的近河滩的农田土壤质地轻,含沙量较高;二级阶地的构成物质则主要是坡积物、洪积物,其上多发育粘性红壤。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山坳五个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开"之势。中间有高山小盆地,就是井冈山市所在地
距茨坪西南6公里处五指峰,是井冈山主峰之一,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名,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至西北走向,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至今杳无人迹,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山中有峰、有水、有林、有洞、有鸟兽。五指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范围,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四周峰峦上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3、剧名
剧 名:井冈山
片 长:36集
总顾问:刘峰岩 吴昌德 李长才 刘上洋
出品人:赵化勇
总监制:胡恩 张西南 嵇绍莹 李本刚 张海鸽 张华山
总策划:朱彤 汪守德 范耀庚 朱永和 黄晔明
总制片人:汪国辉 邵钧林
剧本策划:黄允升
编 审:张志敏
编 剧:邵钧林
导 演:金 韬
主 演: 王 霙 饰 毛泽东 王伍福 饰 朱德
潘雨辰 饰 贺子珍 黄 鹏 饰 陈 毅
宋佳伦 饰 王 佐 刘 鉴 饰 袁文才
联合出品:中央电视台 总政治部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南京军区政治部
中央纪委宣教室
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
江西电视台
中央纪委监察部电教中心

故事梗概: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 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井冈之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满怀豪情地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词名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8月30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的指挥部,随着一声口令,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竟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在这次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得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十分高兴,当夜便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叁』 求一篇关于井冈山红色故事的演讲稿!!!!急,要吸引人的那种!还要讲到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很荣幸也很激动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神往已久的天下第一山——井冈山。也许她没有泰山的气势恢宏,没有庐山的风景俊秀,没有峨眉的清新无暇。可是当你走进她的时候,你就会不觉为她那段火红的历史而感染,就会被她那鲜血染红的山脉而征服。
今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年。井冈山既是中国红军的故乡,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既是中国红色政权的源头,又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等一代伟人的文韬武略,革命志士的赤胆忠诚,他们以鲜血、以生命诠释着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井冈山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后来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源头。xx同志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雄伟的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永远的井冈山,写满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井冈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山”,她有着其她名山大川所没有的“红”:红,是八万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自由与幸福;红,是在险峻环境中开创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更红的是用鲜血和生命锻造出来的革命精神;她还有着无可比拟的“绿”:绿在黄洋界的奇峰险石,绿在五龙潭的怡人山水、在彩虹瀑的雄伟壮丽,更绿在历经敌人的刀与火,而依然挺拔的青青翠竹和永伴烈士们的苍劲松柏。红,是井冈的召唤,是先烈对我们的召唤;绿,是井冈的希望,是祖国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希望。
在井冈山上的红色之旅,每一个脚步似乎都承载了烈士们的记忆,每一个动作都昭示着历史对我们的寄语,每一种声音都一种无可比拟的红色文化对于我们的召唤。
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革命先烈在解放事业中凭着一股勇气一身热血,为国家杀出一条血路,在黑暗面前没有半点的退缩,勇往直前。他们用鲜血染红大地,用生命换来光明,用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天下的情怀,无私地奋斗着。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历史再现,缅怀着他们的英雄事迹,继承着他们的革命传统,学习先烈们的优良品德。我要用他们的信念鼓舞我前行,用他们的精神鞭笞自己成才,用他们的爱国热情点燃自己的报国之志。

『肆』 井冈会师的故事 100字左右。快!!!!!!!!!!!!!!!!

因为在安仁县文化局任职和当前又在创作唐天际将军电视连续剧《连理树》的原因,我对脚下安仁这片热土倍加饱含着深情和敬仰。那是在2000年至2001年间,阅读安仁县文物管理所刘立春所长报来轿顶屋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材料,我突然从材料中领悟到了中国革命的开篇历史留在安仁很是值得骄傲、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在安仁!我兴奋不已,反复阅读历史资料,并立马找来文物所刘立春、陈芳同志一起会商,大家同我一样兴奋得都像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经得县主管领导同意,我要文物所立马制作了一块“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地”的白底红字四方牌,在轿顶屋前有些冒昧地挂了出来,以略表心中一时压抑不住的喜悦。一次,省委副书记文选德来郴州考察,我连夜赶出“关于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地在安仁的选题报告”,并以安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行文,第二天我随同县委书记唐武生、县长颜新民赶赴永兴县向文副书记汇报,文选德同志在报告上当即批示:“请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召开论证会予以确认”,后因人事调动的原因此事搁置。2008年5月份我接受县委常委交付的创作唐天际将军电视连续剧的任务,组织了张少先、阳启明一个三人创作组,张少先同志同我走访了唐将军的部份亲属、老故知和将军过去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尤其是我后来在湖南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史料,坚定了我的决心和信心,要写以唐天际为首的安仁农军帮助朱德“决策会师上井冈”这一主题的电视连续剧,讴歌安仁农民为马列主义、为中国革命、为人间正道英勇献身的精神。2008年11月,我把从资料海洋里捕作了半年所得的创作灵感,以书信的形式,分别提供给了创作组的另外两位同志,并明确我们每个作者都以此主题思想于2009年春节后交出二十集的故事脚本。2009年3月,我以《连理树---决策会师上井冈》为题脱稿(这时创作组三人也仅这一稿)交县委领导审阅,县委书记邓党雄同志审读后提议在郴州市为《连理树》召开了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座谈会。根据座谈意见我适当作了修改,《连理树》改以长篇小说体载先在目前较大的中文网站---《起点中文小说网》全文发表并以概要重点推介,也有其他文学栏目在连载和选载。2009年11月16日(正值安仁文联成立十周年之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又给安仁县委、县政府发来《关于拍摄电视电影<连理树>(暂名)的函》,公函指出:“更重要的是,朱德在安仁作出的挺进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中国革命影响之巨”。

从2000年文化局工作开始,间或历时十年研习,尤其是近年因创作电视连续剧而对史料的系统研究,这一蕴藏心中十年的课题更加割舍不下,那些已用史料铸就的安仁农军的形象,个个都像影视一般在脑海里不停地回放,阅读历史和写作时的热泪、还有今日的热血,都不允许一届长征学子和安仁文化人愧对家乡这片热土和江东父老---仅仅这两个数字:湘南暴动成立的郴州6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主席,还有唐天际带300安仁农军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待中国革命成功时,这两批人中只有唐天际一个人有幸见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礼花?!

中国革命的艰难,今日的幸福和新中国发展的来之不易,我作为安仁人上井冈山那300农军的后人,对这个课题难以放下。

“朱毛红军的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泽东传》第一卷第180页)
“没有湘南起义,就没有井冈山的朱毛会师,就不会有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肖克:《湘南起义》第129页,)

“当毛泽东和朱德两双大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一位文学家用诗一般的语言,这样描写道:‘地球一阵轻抖,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大将粟裕》第45页、《林彪的这一生》第50页)

可想而知,朱毛两双大手能在井冈山握在一起,决定于湘南起义,更决定于促成湘南起义中的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战略决策。

“朱德在轿顶屋一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作出了将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和毛泽东会师的伟大战略决策。”(《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轿顶屋档案资料》)

因此,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管理局于2002年5月19日公布轿顶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应该同时也认定了轿顶屋的文物档案,也就同样认定: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在安仁。

2009年11月8日21:49,我手机信息铃声响起:“范懿同志:若你能以《井冈山会师决策在安仁的历史研究》为题速写成一论文,这是有实质意义的工作。论文若有价值和份量,将是一大贡献。”这是县委书记邓党雄同志交给我的一大历史研究工程,我满腔热血地于第二天重又潜入图书馆的资料海洋……县委书记的重托、全县40万人民包括那些早上了井冈山却再也不能回家乡的九泉之下的人民都在憧憬、期待,只凭一腔热血没有满腔学识能行吗?十年研习,未敢放下,我只好硬着头皮,再度扎入历史的深海。

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史料,我认为: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在安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的:

一、决策主客体分析:朱毛井冈会师的主客体是朱德和毛泽东双方,但决策的关键最终在朱德,决策的位置在井冈山下

文革时有红小兵对何长工说的“朱毛会师”发出质问,说应该是“毛朱会师”,何长工解释:“孟子见梁惠王,不是孟子比梁惠王大,这不是大小的问题。不是毛泽东找朱德会师,是朱毛会师。毛主席是有了根据地的,朱德同志是主动找毛主席会师的。你们读英语,有主格、宾格嘛。”(《话说朱德》第115页)
就是说,虽然毛泽东先后派了三个人(何长工、毛泽覃、刘斌)并自已还亲自带队伍下山来迎接朱德上井冈山,确实为促成朱德队伍上井冈山会师作出了最大努力,但是最终主动权还在朱德。主人请客,也只能“请”,客去与不去,最终在于客。何况当时的毛泽东和朱德都还只是慕名而未曾谋面相识,朱德又知道了当时的毛泽东已被错误“开除党籍”、撤销了中央候补委员职务,毛泽东在党内已并非朱德的上级,他们之间也没有上下级领导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关系,毛泽东没有命令朱德上井冈山的决策权;“1928年1月下旬中共湘南特委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368页)可见,湘南起义是由湘南特委和朱德、陈毅共同领导的革命军和农民联合的革命运动。湘南特委坚决反对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当时朱德的党的上级领导机关---湖南省委也作出决定:不准朱德带队伍上井冈山,并明确上井冈山是逃跑主义,应坚守湘南“守土有责”,实行“焦土战役”、“烧光杀绝”。可见朱德的是否上井冈山只是他的自愿抉择,要作出上山的决策又是在一直承受山下省委和特委的巨大阻力。朱德来安仁之前都一直只能是在意向、酝酿中,决策上山是在山下,朱德在山下犹豫或等待、观望在所难免。

二、历史事件演绎: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只好在安仁

1、蒋桂战争结束,蒋介石腾出精力和兵力南北夹击,促成了朱德在安仁决策上井冈。
“1928年3月,湘、桂军阀混战结束……”(《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4卷第193页)
3月29日,朱德率一师主力来到安仁。
4月1日安仁解放,4月2日安仁苏维埃政府成立。
“湘南暴动发展到安仁的时候,国民党新军阀蒋桂战争结束,他们转过头来以六个师的兵力南北夹击湘南……”(《唐天际生平纪实》第25页)

“在湘南敌人没有大举‘围剿’之前,我们计划打通安仁、茶陵,以便必要时向井冈山靠拢。结果敌人来了‘围剿’。”(《朱德自述》第124页)

可见,蒋桂战争也是在3月底结束,蒋介石下令粤、湘军“协剿”朱德部的时间应是在4月2日左右。朱德队伍在宜章、郴州、永兴、资兴、耒阳时,蒋介石忙于调粤军、湘军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部打仗,没有精力顾及南昌起义失败后的一支逃散出来的队伍在湘南起事。因此,湘南特委和朱德共同领导的湘南起义势如破竹,湖南省委的“守土有责”决定,要求朱德带领起义队伍在湘南实行武装割锯。之前,湘南起义战事进展顺利,让朱德的上井冈会师决策一直都在犹豫,策而未决:

“我们脱离范部,从韶关北上,计划去湘南找一块根据地。”(《朱德选集》第396页)
“湘南暴动之时,正好军阀白崇禧和唐生智之间发生战争,形势对我们是很有利的。如果政策路线对头,是有可能继续扩大胜利,有条件在某些地方稳得住脚的。但是由于当时‘左’倾盲动路线的错误,脱离了群众,孤立了自已,使革命力量在暴动之后不久,不得不退出了湘南。”(《朱德选集》第398页)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粉碎敌人的进攻,朱德决定:主力部队撤出耒阳,深入安仁各地宣传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影响,同时筹粮扩军,等待时机东进井冈山,同毛委员会师。”(《安仁县人民革命斗争史略》调查手迹资料之二)

朱德离开耒阳进入安仁前在耒阳骜山庙大坪的动员讲话原文是:“这次进入湘南取得了很大胜利,广大农民已组织起来了。各县都有了自己的工农武装,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广大农民扬眉吐气。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卷土重来,我们要百倍警惕,要选择更有利的地点、时间消灭更多的敌人。革命道路是漫长曲折的,同志们要树立不怕苦,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今年42岁了,你们还年轻,我都不怕,你们更要不怕苦,要将革命进行到。”(《朱德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第101页)

从以上朱德的回忆和自述中“在湘南找一块根据地”、“有条件在某些地方稳得住脚”、“不得不退出了湘南”、“必要时可向井冈山靠拢”等等可见,朱德来安仁时的上井冈山,先还是在等待观望;从安仁革命斗争史略的原农运调查手迹资料也写道:“等待时机东进井冈山”,也表明朱德来安仁前对上井冈山是策而未决的;在朱德离开耒阳的最后动员报告里也只字未提队伍准备上井冈山的事,只隐约含蓄提到“要选择有利的地点、时间消灭更多的敌人”。

因此,蒋桂战争结束,蒋介石从粤军、湘军中调集6个师的兵力,对朱德在安仁的主力队伍从南面的广东乐昌、北面的湖南衡阳南北夹击过来,这时安仁上井冈山的东面正是留下一个敌人力量薄弱的缺口,蒋介石也就促成了朱德在轿顶屋作出上井冈山的最后拍板。

2、唐天际带领安仁3000农军“三枪夺攸县”,扰乱了敌人的视线,给南北夹击敌军造成朱德队伍北上长沙的错着,为朱德队伍上井冈山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攸县“决策战”的成功当日促成了朱德在轿顶屋作出队伍立即上井冈山的最后“战略决策”:“作出了挥师井冈山的具体时间和路线”(《安仁县志》之“军事纪念地”对“轿顶屋”的史料介绍)。

3、朱德只在安仁才远远摆脱了湘南特委在郴州对这位军事主要决策者的领导干预。1928年4月4日朱德在轿顶屋作出上井冈山决策,“陈毅在郴州接到朱德向井冈山转移的通知后,立即组织湘南各县的党政机关和湘南农军转移,在资兴与袁文才、何长工所率的第二团会合。”(《朱德的非常之路》第142页)“1928年4月9日,湘南起义陈毅部与湘南特委机关及井冈山前来接应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汇集资兴彭市,在彭公庙召开了负责人联席会议……湘南特委书记杨福涛……执意回衡阳。陈毅等坚持上井冈山。两种意见,两种主张,相持不下,最后作出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杨福涛不听劝阻,执意将特委机关带往衡阳,结果在耒阳、安仁交界处遭敌伏击,全部遇难。次日,陈毅率部开赴井冈山。”(《湖南文化遗产》总第9期第57页)足以可见湖南省委、湘南特委对上井冈山决策的干预强度,因为滥烧滥杀、焦土战役的“左”倾盲动错误路线,最后导制湘南特委机关覆灭,湘南起义队伍(除各县留守队伍外)这时才从湘南向井冈山全部转移。

三、历史时间考证:朱毛井冈山会师决策只能在安仁
“4月上旬,朱德、陈毅果断决定撤出湘南,向井冈山地区转移。”(《粟裕传》第25页)
“4月初,陈毅和朱德率领起义军分两路从耒阳、郴州向井冈山转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3卷:陈毅,第27页)
“4月初,在得到湘南起义部队撤退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命令一、二两团向湘南出击,接应暴动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大事纪实》第24页)
“湘南起义,从1928年1月至4月初,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之四第194页)
以上可见,历史己肯定了朱德决定上井冈山的时段是4月初。
“3月25日,我到耒阳骜山庙找到了朱德同志。”(《唐天际生平纪实》第21页之《跟随朱德上井冈》)
“3月29日,当我们回师到华王庙时,朱德同志带主力团的另两个营,也从耒阳来到了华王庙。”(《唐天际生平纪实》第22页)
“3月29日,朱德完成转移准备。”(《朱德传》之《会师井冈山》)
“3月31日,朱德率部从灵官庙经台岗寨,过龙源冲,到神州河,宿营三口铺,朱德住卢家祠。当晚,朱德在卢家祠召开军人大会,进行整军和纪律教育。”(《安仁县志》民国17年大事记)
以上史料又足以证明朱德于3月底就进入了安仁。
“4月3日,唐天际、龙文从、萧祖述、刘斌等,按照朱德的指示,率领3000农军,分东、中、西三路攻打攸县,当天即率农军返回安仁。”(《安仁县志》民国17年大事记)
“4月4日,下午,朱德在住处轿顶屋内召开部队和党政负责人会议,研究工农革命军转移和地方党政如何领导群众坚持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及应变措施等问题。”(《安仁县志》民国17年大事记)
“4月5日,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撤离安仁,沿永乐江而上,经羊脑向井冈山进军。”(《安仁县志》民国17年大事记)

“毛泽东知道消息后,4月6日离开桂东向汝城进军,阻击牵制从广东追击我们的敌军。”(朱德:《关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以上是按时间先后列出的“大事记”史料。我们再从以下史料来推断:

“袁文才、何长工带领从井冈山下来的二团同陈毅率领的农军在资兴彭市会合。这时,陈毅也接到朱德关于向井冈山转移的通知,正在组织湘南各县的党政机关向东撤退。正在这时,毛泽东又传来命令,要第二团和湘南起义部队立即撤往井冈山。”(《朱德与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8页)

以上史料中的“这时”,正是以上陈毅在资兴彭公庙组织召开从井冈山下来的何长工、袁文才等和从郴州追赶过来的湘南特委三方负责人开会的时间:4月9日。朱德于4月4日在安仁轿顶屋开会决策、4月5日起程上井冈山,估计朱德发出要陈毅率农军从资兴向井冈山转移的通知应该是4日的晚上或5日这个时间,安仁到资兴有130多公里山路,按当时的条件一路顺利也需要三四天才能送达,所以,陈毅于4月9日接到朱德转移命令。

时间是准确的。朱德在安仁轿顶屋向陈毅发出井冈山转移的命令,才是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最后决策。
当然,朱德在安仁前面的耒阳等地已同陈毅有了上井冈山的酝酿和准备:“3月29日前朱德上井冈山已准备结束”。但毕竟准备不等于决策,准备还只是“策而未决”。通常是一些还没能付出决策实施的准备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还显不出重要,只有当决策实施之时的准备工作才可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就像一个运动员每天都训练准备夺冠,但最后你放弃了参赛,那么,前面的训练对一个运动员来说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因此,在安仁之前朱德、陈毅酝酿准备上井冈的时间不是决策的时间,《安仁县志》“大事记”记载朱德在安仁的活动时间是准确无误的,朱毛井冈会师决策的时间也只能在安仁。

结论:历史必然 科学发展
“前不久(1927年10月下旬间),毛泽东派秋收起义部队第一营党代表宛希先率两个连到安仁县城,发动群众打土豪……”。(《唐天际传》第60页)

“唐天际先把安仁地下党领导成员之一的龙文从和从外地回来的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颜文达以及参加过秋收起义、被毛泽东同志派来找朱德部队的刘斌(安仁排山乡人)找到,然后又一起将散落隐蔽在全县各地的近百名共产党员串到一起。”(《唐天际传》第69页)

“毛泽东派来的毛泽覃来到安仁按应,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从安仁县城、罗山苏古骑、狐狸冲、神州河、樟桥、茶陵湖口圩、酃县沔渡一路上井冈山。”(《朱德与中共党史重要事件》第101页)
可见,毛泽东虽然未来过安仁,但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他念念不忘“立德”的“安仁”,他一而再、再而三派人来到安仁,要接应一个“玉阶兄”却有“红色美德”之寓意的“朱德”大名的人,从“立德”的地方上井冈山。毛泽东从安仁这块“立德”的地方接上山的这个姓名就有“红色美德”之誉的军人,后来就成了“红军之父”而与他的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终身为伴。毛泽东同安仁有难分难解的未见之缘、之谜。
今天的安仁又是郴州市坐一落井冈山革命老区的北大门,也是当时湘南起义的“湘南”境内的最后一个县,朱德挥师上井冈山在安仁决策,又是其地理位置的自然而然。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历史事件的演绎和历史时间的考证,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在安仁都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既是历史必然,又是自然而然。当然,通过会师决策,朱毛在井冈山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立了伟大富强的新中国!“朱毛会师”之后,中国工农红军也就像运动员参赛一样己夺得了“冠军”,乃至“世界冠军”。显然,这条“冠军路”是从前面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决策地”的安仁只是有幸在这条“冠军路”的决策“起跑线”上,前面的浏阳、耒阳、资兴、永兴、郴州、宜章、汝城、桂东、崇义、仁怀、韶关甚至于平江等等无不都是“冠军路”上的“助跑线”,紧相关联,缺一不行。

朱毛井冈会师决策路从安仁轿顶屋开始铺上了井冈山!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中国革命三条最早的正义烽火之路,中国近代史上天意地在“立德之乡”的“安仁”由朱德汇合起步,向井冈山进发,同毛泽东会师,把中国革命整体上从东南向西北推上“万里长征”!又将从这条人间正道把中国的科学发展推上更加伟大的“万万里长征”!!

仁:“朱毛井冈会师决策地”---在这条正义、文明、和谐、科学的决策起跑线上,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科学发展,都在时刻准备着!!!

『伍』 井冈山的故事梗概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间,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井冈山境回内曾设“(永)新遂答(川)边陲特别区”,直属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
1949年8月,井冈山获得解放。1950年成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十年动乱时期的“井冈山革命委员会”属吉安地区管辖。1977年恢复省辖的“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11月,改为“井冈山县”,由吉安地区管辖。为加快老区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设为“井冈山市”。

『陆』 井冈山的故事或介绍

1.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
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会议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 5月4日上午,在井冈山砻市广场隆重召开的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枪。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
2.“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
共和国上将郭天民在延安时,毛主席听说他年龄不小还没有结婚,关切地问其中原由。当听说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党员,上级未批准成婚,毛主席笑了,对郭天民说,你那未婚妻是个从东北来的流亡的学生,跑了几千里地来革命,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说一下,就说我同意你们结婚。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关怀下,郭天民成了家。那年他33岁,任红军第一局局长。
3.“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
1950年9月25日,毛主席接见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紧握毛主席的手重重抖动着,大声说“老毛,你咯胖呀!”周围人大吃一惊,但毛主席很快地给对方肩膀上一拳头:“罗瞎子,是你呀!”原来,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到苏区找一个乡长搞调查;问名字时乡长说家里穷,不字识,没有名字。毛主席说:你总得有个名字呀。他说:从小叫习惯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毛主席赞叹说:“说得好,日后革命成功我们也不能象陈胜那样”。他哈哈地笑着问:“你管天下我怎么称呼你呢?”毛主席说:“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他说“我记着你的话了。”这下子真碰上“老毛”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老毛”也就脱口而出了。
4.“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
1955年1月14日,毛泽东请李四光、钱三强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他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又请李四光、竺可恢、钱学森到他的住所谈科学。几位科学家坐在他的床边,和他共谈天文、地质、尖端科学,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如同坐在自己的家里。
5.“你是我的半字师。”
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韶山,他深有所感地写了《七律·到韶山》。完稿后,他虚心地向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征求意见。梅白看到诗的首句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对毛泽东说:“第一句的‘别梦依稀哭逝川’应该改半个字——将‘哭’改为‘咒’,‘别梦依稀咒逝川’。” 毛泽东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毛泽东风趣地对梅白说:“你是我的半字师。”

『柒』 关于井冈山故事100字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专新四县之交,总面积属约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
毛泽东
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捌』 井冈山革命故事的700字作文

毛委员挑粮在井冈
井冈山是个山多田少, 红军来到井冈山后,人口激增,粮食不够吃,军民用粮主要靠山下宁冈供给。因此,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经常上宁冈运粮,毛委员和朱军长也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战士们一道上宁冈运粮。至今, 毛委员挑米的故事还在井冈山传播,毛泽东,朱德挑粮走过的小路也是井冈山的一大胜迹。其实毛主席挑粮的故事还有一个并不广为人知,这就是毛主席在高滩的挑粮故事。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遭受重大挫折。在浏阳文家市召开的前委会上,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退往萍乡等地。但他们行至萍乡芦溪时,行军路线被敌人侦悉,致使第三团在白泥岭遭萍乡驻敌突袭,死伤500余人,出师未捷,损兵折将,使革命军士气低落,悲观的情绪充斥在这支工农革命军队伍中,特别中不少知识分子和旧军队出身的人,认为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辞而别。有些没有骨气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走上了叛变的道路。,使得芦溪白泥岭一战后的部队由1000多人一下锐减到700余人。此时,大家心情很沉重。特别是卢德铭的阵亡,官兵们都十分悲恸,毛泽东更是心痛不已。因为卢德铭生前在秋收起义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上,曾给予他很大的支持。毛泽东所率领的工农革命军陷入了空前的困境。9月25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翻过高步岭进入莲萍交界之高洲乡。途中遇到青年农民王万荣,王珠几,通过他俩介绍部队找到村里党组织负责人王佐和王任,王佐将工农革命军从杂溪接到了莲花的高洲乡高滩村。
到达高滩村后,毛委员要求部队全部停留在村口不得进村,让王佐和王任先进村向村民们宣传工农革命军不拉夫不扰民,大家不要惊慌,然后才引部队进驻高滩。时届中午,毛委员等部队领导人急着向王佐他们了解了当地党组织和革命斗争的情况都赶不上吃饭,谁知王佐才刚开始汇报,就听见外面士兵大声的喧哗。原来部队经过休整后在村里里长房祠前休息吃中饭。可开饭时炊事员抬出的竟是一甑黑糊糊的薯丝。虽然连日的急行军让战士们都已是饥肠辘辘了,可士兵们都吃惯了白米饭,揭开甑盖见里面尽是黑糊糊的,一粒米饭也没有,都不敢盛。毛委员见状,随手拿了个粗瓷饭碗,满满地盛了一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了一碗又添一碗,大家见毛委员带了头,也就纷纷拿起碗来盛薯丝吃。战士小王忍不住地问:“毛委员,这黑糊糊的薯丝我吞都吞不下,你怎么吃得这样甜?”毛委员一边用筷子扒了扒碗里的薯丝,一边用低沉的语调,一板一眼地说:“小兄弟,在山里吃碗薯丝好不容易啊!要挖土、做畦、打秧、栽薯、锄草、施肥,还要牵几次藤;薯大了挖回家趁晴天刨丝、洗粉、晒丝。薯丝干了还要交租纳捐,留下的就不多了。有一年这里遭旱,薯干死了,老百姓没有吃,只得摘树叶、野藤充饥。前边那家房东的妻子,就是为了一勺薯丝被劣绅一脚踢死了。我们红军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想到这些苦事,我觉得有薯丝吃就是蛮不错了,所以我吃起来就象掺了糖一样甜。”听到毛委员这样一讲,大家吃起来也特别香。
当天下午,略作修整的红军战士们又投入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战斗中,为村民们收割水稻。碰到了惊慌失措的村民们,战士们都笑容可掬的说出这样一句话:“好甜的薯丝。”而在这热火朝天的战争中还有一个更加高兴的人,那就是毛委员,他亲自出马将第一担粮食挑了出来给了村长。本来够全村老幼忙碌半个月的的工作在一天下午的工夫就完成了,毛委员也整整挑了一下午的粮食,可是他兴致不减的站在祠前台阶上给村民们发表了演说。
听说是毛委员要讲话,人们都使劲鼓掌,巴掌都拍红了还是不停。“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大婶大嫂、各位兄弟姐妹:我们工农红军是共产党领导下为工农打天下的军队。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让人们真正当家作主。
大家看看今天我们的生活吧,青壮年都让反动派拉了壮丁,还有反动派无数的苛捐杂税乡丁谷、灶头谷、学谷、猪头谷、公耕超产谷、壮丁谷、屠宰税、使用营业牌照税、契税、土地税、、、、、我们还不进来反抗我们吗?
让人们真正当家作主靠几个人,几百人都是不得的,要靠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盏灯笼照不亮,千盏灯笼合在一起才亮堂堂。乡亲们,你们都来支持红军,父老乡亲,只要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的革命是一定会成功的!”
这正是,毛委员挑粮在高滩,红军传统不能忘。

『玖』 井冈山的革命英雄故事演讲稿1000大学生

井冈山革命故事
可以是朱.德.扁担
这个故事来讲
并进行事情分析

『拾』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英雄故事会演讲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专革命根据地。属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