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演讲 » 以和为贵的演讲稿

以和为贵的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1-03-05 12:19:26

① 和而不同 演讲稿

各位同学:
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建设和谐校园的心得。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想先给大家讲个笑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一流的学校抓学习;二流的学校抓纪律;三流的学校抓卫生。这句话是我高中时听到的,被喻为至理名言。我也曾经暗地为我的高中评了下分,很荣幸,我的学校属于一流的学校,因为它的纪律和卫生实在都不怎么样。
好了,笑话说到这里也许大家都感觉到了,一所学校的学习、纪律和卫生,少了一样都会让人觉得不和谐。
大家注意了,我们刚刚提到了一个词:和谐。那么,什么是和谐?孔子有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常说和为贵,又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就是,宇宙的万物的存在都是因为“和”,而不是“同”。由此我们也引申出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求和而不求同。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奇怪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和谐,为什么会说到和与同的问题上来呢。别急,听我继续说下去。不知道在大家心中什么样的大学才算是一个好大学,或许90%的人会说,就业率高的大学是好大学。这样的观点就是“同”。那么我想问大家,在菜市场卖菜算不算是职业?如果算,那么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同学毕业后都可以去卖菜,是不是说明我们学校的就业率有100%了?如果是的话,能不能证明我们学校是个好大学,是个一流的学校呢?对此,我不发表评论。
那什么才是和谐的校园呢?在我看来有四点最为重要。
首先是环境,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关注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个学校的名气和教学质量,肯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如果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大学里,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愿意也都有心情去认真学习,快乐生活。当我第一次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很开心,咱们学校的环境确实不错,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无论到哪里都让人心旷神怡。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所在的大学是个黄沙满地,风吹尘起的校园里,你还有什么心思读书呢?更别提什么教学质量了。和谐二字也无从谈起。
其次是人,或许大家回说我废话,学校里除了建筑就剩人了。我把学校里的人大概分成两类:老师和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大体分成两类: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微妙的也是最关键的。我们的学校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对于师范二字古人解释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老师除了要才高八斗外,还要有优良的品质和爱心,才能让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如果一个老师以学高自居,看不起学生;或者没有职业道德的照本宣科,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上课,那么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至于学生和学生的关系的重要性我也不用多说,如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好,今天有吵架明天有斗殴,教育质量再好的学校也不能被称为一个和谐的学校。
然后是文化。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文化;一个学校也要有一个学校的文化。我这里说的文化更多的是指精神文化。在我看来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要把他们比做动物我想因该是大熊猫,不是因为他们珍稀,而是因为挑剔,熊猫对于食物的挑剔可以说在自然界里数一数二。大学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让我们支配,和高中压迫性的训练方式完全不一样,在如此大量的空余时间里,如果大学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我不敢保证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填补他们空虚的精神世界。虽然我们学校算不上是一流的学校,但是它的精神文化却是数一数二的。我们有各样的学生组织,比如演讲辩论协会,比如电台;我们也有各样的文艺比赛,比如校园歌手大赛,比如这个演讲比赛。这些都是一顿精神大餐。就算像我这样调皮的人在如此丰富的精神文化环境下,也不会想出去做什么其他出格的事情来弥补精神的空虚。
最后一点最为重要,我们在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睦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后,还需要做一点,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和和气气,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让我们争做校园中的君子,将我们建设和谐校园的活动推向一个颠峰!

② 关于“校园暴力”的演讲稿

呼吁杜绝校园暴力

③ 求珍爱自己热爱生命以打架斗欧为主题的演讲稿200字多点就可以!急!

正面还是反面来?看题目,打自架斗殴本身就含有贬义,应该求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论题。但是好像正面更好动笔。

中国是少血性的民族,中国人自古都是以和为贵,这种和气生财的观念贯穿了五千年的文明始终。然而,甲午海战的隆隆炮响击碎了热爱和平的中国人的幻想。是的,一个以中华文明为滋养成长起来的痞子种族带给中国人以从未有过的耻辱。而这个民族的崛起似乎也更说明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有些血性总是应该的。

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以小心谨慎为目标,是的,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谨慎小心的生活态度带来的都是平安无事的一团和气局面,可是,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啊(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还要跨越两个世纪),我们又怎能忘记自己被人欺辱,被人鄙视的历史呢?

什么是打架斗殴?什么是英勇无畏?这两个迥然不同的词汇在侵略者和我们的朋友看来其含义都是相同的。只是,在我们的亲人面前,那种任性的任意胡为的行为带来的就是打架斗殴的称号,而在面对敢于破坏我们美好生活的坏蛋时,勇敢的我们便能够担当起英勇无畏的称号!

④ 宽容待人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宽容,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

12月是2009年最后一个月也是全校上下倍加关注的创优月,我们应该用慎始敬重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应争创阳光班级,争做全优学生.优秀的品质有很多,今天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宽容。

什么是宽容呢?

宽容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境界和意境,是人的涵养,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增广贤文》指出:“将相胸前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就是要我们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只有宽容地看待人生和体谅他人时,我们才可以获取一个更美好的人生,才能生活在欢乐与友爱之中。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已,保护自已。给别人留一些空间,自已将得到一片蓝天,一个宽容的人,得到的将是和谐圆满,可以微笑着对待人生的风雨。

《三字经》里讲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长幼序,友与朋。”就是要我们学会友善相处,讲话谦虚谨慎,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商量与合作,学会等待和忍耐,学会退让和妥协,学会忠诚与守信,学会宽容和信任,学会倾听和接纳。宽容并非狭隘的生命拯救,它包括那些举手之劳、令人愉快的琐碎小事。记住别人的好,才会发觉生活处处是阳光;心念别人的好,才能时时提醒自己,把别人对自己的好传递给别人,温暖别人,给别人也带来幸福。正所谓,加报怨,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人对事要宽容,只有学会了宽容,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也就是宽容。

同学之间相处三年结下了深厚友谊的同时,也难免有所冲撞,我们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融洽相处,而兄弟姐妹就像天上的雪花,落到地上就变成了水或冰,而融在一起则不分彼此。宇宙无限,人生有涯,个人太渺小,群体才万能,登高能望远,天高地自阔。所以,我们应诚实交友,以礼待人,为人处事正直、诚恳、宽容,凡事多为他人着想。班级同学间、宿舍成员间发生矛盾时,应宽容对人,以和为贵,主动缓解紧张的关系,主动讲和或检查自己行为的不妥,不要让小矛盾升级。

不要过分强调与某人要好,排斥他人。受到他人的无理嘲笑、批评或谩骂时,要心胸豁达,能忍耐。切勿情绪激动、失去理智。别人伤害了你,要尽快忘记,别人帮助了你,要把它刻在心的最深处,永远牢记。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愉快,同学之间也才能更加团结。

世界上海洋是广大的;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然而比天空更宽广的则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友谊的开端,快乐的源泉。学会宽容,用真诚待人,你必定会陶醉于友谊的醇香中。学会宽容,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为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能永远快乐。

宽容是世间一切真情与博爱的种子,拥有了它,才可以开出五彩缤纷的人生之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⑤ 求以前关于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的演讲稿 400字左右 谢了

今天我读完魏老师的“自强不息”一文,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文字朴实无华,却精辟透彻,极具说服力展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风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深深感受到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对人生的彻悟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一、对社会,保持平常心态。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值高、急于求成,而心浮气躁、患得患失;因为遇到困难、遭受挫折而容易垂头丧气、怨天忧人;因为自己辛苦忙碌而看到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而心生幽怨、心态失衡,甚至一叶障目,对自己的理想追求产生动摇。魏老师视角独到:越站在悠长的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就越容易把自己融入追真、向善、求美的主流中,汇入主流,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灵魂才不再流浪,精神才不再漂泊,思想不再浮躁。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在红尘滚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对我们这些不高不低的人来说,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换个角度看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把困难当作培养适应能力的机会,把失败作为人生的历练过程,把成绩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和新的起点,把别人的要求和议论当作是天使赐予的磨励,始终保持自身良好的心态。否则我们就会在利益冲撞,矛盾纷争中耿耿于怀,怕这怕那,作茧自缚,不能自拔,不仅害了自己,也成就不了事业。要相信,历史总在前进,社会总在进步。要把自己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融入学校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和谐校园的建设,在学生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体验人生的快乐。 二、对工作,保持平实的心态 我们青年时初到一个岗位总有些不安心,不甘心,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他人工作生活的愉悦舒适。觉得医生收入高,还可以有红包,就想做医生;觉得律师既风光又富有,就想做律师;觉得上海苏州的工资高,就想到上海调苏州,做了医生,做了律师,到了上海苏州,如果不能满足预期的欲望就又要吐露愚痴的怨言了。事实上,小刀手可能有红包,但出了事可不得了,律师可以致富,但不少律师无人请,到上海苏州房价又太高,上班路太远,新的问题又来了。有愿望有想法本身并不错,人类就是在永不满足中去追求与奋斗而进步的;关键是对工作岗位保持平实的心态,在现实的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正是魏老师所说,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而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魏老师正是有一个平实的心态,把教育工作当作享受,置身课堂,探幽索微,乐趣无穷,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官为民,他都有一颗宁静的心,一个充实的精神家园。 三、对他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文化大革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讲斗争哲学 ,要七斗八斗,斗出个社会主义,结果是越斗国家越乱,越斗人心越散,越斗老百姓越穷。文革不仅整整毁了一代人,它带来的内伤和思想混乱将影响很长的时间。前几年,我经常看到:街上两自行车相撞,也都没有受伤,双方却唇枪舌剑,非辩个谁是谁非,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没有撞伤反而打伤了,根本不去想平和的解决方法。工作中有了矛盾,相互抱怨,肯定是对方和我过不去,我一定不能饶了他,非把他摆平不可,于是排斥他,抵毁他,厌恶他,给小鞋穿,想不到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想不到以和为贵;对曾经顶撞过自己的后进学生,也常气不打一处来,生硬、不屑、冷漠,想不到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那春风化雨般的教育途径。魏老师说得好:当我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反过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把许多人看成阶级敌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灵魂煎熬在地狱中。不过高地要求别人,努力善待别人,多互助,少互斗。真是一个好的遇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关键还在 于自己要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转变,我们相信不仅是好人总比坏人多,而且是好人越来越多。 四、对自己,保持不断完善的心态。 我们经常在失误、失利、失败的时候,总是从外部找原因,什么大环境不好,家庭背景差,领导不识人,同事素养不高,甚至认为时运不济,一切命中注定。很少在自身内部找原因,很少反思反省,从而使自己常常在苦恼和郁闷中煎熬。魏老师说:人生最难管理的实际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最主要的还是要不断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 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能使我们不自傲,不因取得成绩而冲昏头脑;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能使我们不自卑,充满激情地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而宠辱不惊。珍爱自己的正当权益,珍爱自己的时间空间,珍爱自己的特长特点,守住平常心,做好平凡事,不断完善自己。 魏书生老师作为教育局长,不是光讲大道理,不是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而是把别人当朋友,交根交底,说不高不低、切实可行的知心话,所以倍感亲切,使人信服;更主要的是魏老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一直在上课、一直在管理、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自强不息, 使人折服。这就是魏老师作为一方教育行政长官理解和实践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独

⑥ 五分钟演讲稿关于《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一、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为世界、尤其是为西方带来了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的教育制度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高度先进的军事装备等各个方面的令人注目的成就。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统一的经济模式中,使市场、资本、技术及消费逐渐一体化;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国界阻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全世界提供信息。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被卷入,事实上中国正在融入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以便能够从中获取尽可能大的利益。
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历史上,儒家文化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官方意识形态,对维护封建社会、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制度化的儒家纲常伦理——三纲和五常思想,强化等级尊卑,强调绝对的义务关系,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解放,它所维护的封建专制思想遏制着民主政治的实施。无须讳言,基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儒家文化,的确有许多思想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有许多方面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它们将随着旧的社会体制的解体而日益失去控制力和约束力,化为历史的陈迹。
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依然有很多方面有其超越而恒久的意义,它注重人的精神生命,追求完满的道德人格和天人合一的形上境界,其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信仰者和实践者;它注重现实人生,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济世事业为价值取向,以仁为本,以义为上,修身济世,成己成物,齐家治国平天下,赞天地之化育,刚毅有为、积极进取的思想;在现实中实现永恒的生命价值和不朽的精神世界的观念等。这些思想在现实中依然有其价值。东方儒家文化圈内,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儒家文化的人性本善、见利思义、勤勉协同、修身齐家为精神支柱,迅速发展经济,它们在发展中表现出欧美资本主义所不具有的较为协调的劳资关系、注重群体利益、家庭意识、高储蓄等特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⑴。诚然,东方儒家文化圈经济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引进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市场机制、良好的法律秩序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但不能否认儒家文化在东亚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事实表明,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兼容、再生、转化和同化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它能够很快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成功地吸收同化西方体制并为之注入新的活力,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⑵。

二、儒家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现代化打破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和国防,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政治、法律、卫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儒家文化如何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儒家文化中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建立在各种力量的相对平衡上。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在失衡的经济强国和经济弱国之间找到和谐。文化的较量不能代替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所以发展经济是当前我国的首要任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儒家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儒家思想一方面承认文明之间差异性的存在,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为各民族、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和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又强调各种文化、力量的平衡与统一。历史上,儒家文化在保持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佛道文化,吸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及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及西方等外来文化,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儒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我们在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法律制度,以弥补我国历史上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形成的等级、盲从、人治、独裁、专制等弊端,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合理、更加完善。表现在政治方面,我们能够成功实施“一国两制”思想,从国情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在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开展国营、私营、合营、合资、外资等多种经营模式;文化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积极吸收融会异质文化,形成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
第二,发挥儒家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社会秩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目前处于经济中心的美国和欧洲文化影响到亚非拉广阔的地区,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使西方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某种程度的西方化。但是经济的一体化绝不会带来文化的一体化,世界上主权国家、主体民族依然存在,文化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随着经济的一体化而消失,相反,目前许多国家和民族纷纷发起保护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运动,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拉美地区的本色化运动、以色列的犹太文化运动、东南亚地区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无不表明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发展。如今,不同文化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不同意识形态之间都在积极开展对话,对话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只有在承认多元性、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才能使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无视国际公约,干涉别国内政,践踏他国主权,以强凌弱,使对和平盲目乐观的人们猛然醒悟,陷入沉思;世界许多地区处于战乱中,他们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宗教信仰而相互敌对,相互冲突;他们基于各自的利益、各自的目的而制造流血、恐怖事件,使黎民百姓受苦遭殃,命归黄泉;使无辜群众丧失家园,颠沛流离。
儒家主张以和为贵,一方面承认差别,“和而不同”,对个人而言,承认每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对民族国家而言,承认每一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性和尊严;就文化而言,承认每一种文化的客观存在性。另一方面,以仁爱为基础,以“和为贵”作为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⑶;己之所欲,施之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⑷。以此为出发点,来处理个人、民族、国家关系,进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礼之用,和为贵”⑸。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有个人与他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承认差别,承认个体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中,就是承认每个人都有权利与自由,他们的权利与自由应得到尊重和保护;承认每个民族的独立性和尊严,为我们实施民族平等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尊重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历史的长短,也无论其人数的多少——的尊严、传统、文化和权利,维护每一个民族的利益,让每一个民族得到充分发展,应是我们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目前我国政府较好地实施民族平等政策,缔造了一种相对和谐的民族关系,从而避免了邻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发生的种族、民族仇杀事件;承认国家的独立性和尊严,对我们实施“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等外交政策大有裨益。发挥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处理好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单个民族或单个国家),而且有利于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第三,儒家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历史上儒家文化确有维护宗法等级社会、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但儒家文化同时包含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坚持人本主义,以人而非以神为本位,把爱人视为人的本性;坚持民本思想,以民为本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⑺坚持仁政思想,要求统治者(管理者)以人与生具有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为出发点,进行统治或管理,广施仁政,“以不忍人之心,施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⑻把保民、养民作为统治者德政的标志。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建立现代民主政治,要避免历史上的专制、人治、盲从等错误行径,就应积极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让更多的人参与政治,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与荣耀;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维护每个人的权益,而不是当政者的权益;努力使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充分体现民意而不是少数领导者的个人意愿;允许有不同的政见和意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一个声音、、、、、当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绝非简单实施仁政。但根基于原始社会的平等、公正,基于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基础上的仁爱,却是施政的基础之一。现代民主政治,不仅需要仁政,而且需要健全的法治,完备的、真正有尊严的法律来引导人、约束人,才能保证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现代化的挑战及儒家文化的回应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又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扩大了贫富差距,2000年世界上最富国和最穷国人均真实收入的比例高达60:1,是十年前的6倍。据联合国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称,占全球1/5人口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分别仅占14%和18%。高收入国家的10亿人口人均年收入达2,6万美元,而全球依然有12亿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全球进程,人们日益发现西方文化指导下的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非洲等一些不发达国家被日益边缘化,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等;商品经济引起的道德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解体、家庭、亲情、博爱的价值被商品利益所取代,唯我主义、享乐主义、贪婪、急功近利的泛滥,人性的异化,贪欲的膨胀,霸权主义的横行;现代高科技带来了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随之滋生的种种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困扰着人们,毒品、暴力、色情毒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伴随电子高科技滋生的“黑客”的肆虐,给政治、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困扰着人类,使人类的发展蒙上阴影。发掘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西方社会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兴起东方文化热,印度哲学宗教在西方的风靡,东亚的禅宗气功的盛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教在西方的倍受欢迎,这都表明东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能够为解决现代化、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弊病提供疗救之方。
当今世界,儒家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依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营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身心和谐)关系,有利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性异化问题。
第一,有助于防止或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环境和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西方文化始终把世界二元化,把人与自然对立,把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作为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尺度,因而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平衡,尤其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代化进程中全球范围内对自然界进行的掠夺式开发,使得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资源的匮乏,土地的大面积沙漠化,大量动植物物种的灭绝、臭氧层的遭破坏、全球气温的转暖,这些无不使人类的生存遭到威胁;而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天人关系的主旨,把天地的和谐——天人合一视为最高境界,《易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先天地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自然未变之前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之后加以顺应,以达到天地的相互调适。中国先民看到了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所以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自然中心主义,以天地人为三才,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追求万物昌盛、天人共安的境界。
第二,有助于解决现代化发展中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儒家注重家庭注重亲情,注重家庭的价值,以家庭为社会的核心,把家庭、家族的稳定与和睦作为社会稳定的前提,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家庭成员互相关心爱护,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婆媳和睦,这有助于缓解现代工业社会带给人们的紧张与压力。坚持由亲情出发的仁爱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将家庭之爱、家族之爱,扩展为人类之爱,“泛爱众”,“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讲求礼仪、互相敬让,以仁义礼智信为规范,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的和谐有序。注重团体意识、注重集体利益,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使现代工业中企业与员公、企业家与工人之间不惟是纯粹的雇佣与被雇佣的金钱关系,不惟是纯粹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员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因素,有助于缓解劳资关系的紧张。
第三,有助于防治和解决人性异化问题。儒家思想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注重人的精神追求与身心和谐,注重人的道德情操。这对医治现代化大潮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与趋向,如意义的迷失,精神的危机,人性的扭曲,功利主义的恶性膨胀,均有积极意义。
结语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又艰巨的。要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要根治几千年的封建余毒,要解决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儒家文化难免会显得苍白而无力。至于儒家文化中不利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不再赘述。

⑦ 团结友爱共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勇敢、智慧和勤劳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有的成为了历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续下来,有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文明。今天,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在北京的长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对外交流就非常活跃。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是依附于自然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有的古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酿成了文明的悲剧。因此,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一个失衡的地球是支撑不起现代文明大厦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100年中,科技上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艺术上的创新,都是人类智慧空前的展现,是以往几千年都难以做到的。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20世纪同样见证了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和大量的贫困、饥荒、疾病。21世纪人类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⑧ 以 礼之用,和为贵为题演讲的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礼,指礼节、礼仪等道德规范。和,即和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大家知道,孔子是重视礼的,以礼来治国。他认为礼能带来亲,亲能带来和,和能带来社会有序,社会有序则能带来社会的发展。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吧?面对廉颇的无礼,蔺相如用他的宽容大度,以礼待之:他上朝的时候请病假,路上相遇时他“引车避匿”,面对门客的不满,他决心“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他的礼终于打动了廉颇,才成就了廉颇负荆请罪,遂成将相相和的佳话。今天,我们国家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不光要用法律来惩戒人,用物质来丰富人,更重要的是要用礼 来引导人,用德来教化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的和谐是社会集体和谐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礼仪来促进和谐。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愚 , 勇而无礼则乱 , 直而无礼则绫。大家知道,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会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我们遵守礼仪等道德规范,凡事以礼相待,便能促进同学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当然如若用礼调节不成和谐的,就要用规章制度来管理,规章制度调节不成和谐的,就要动用法律来捍卫和谐了。友善带来和谐,文明带来幸福。作为我们每一个个体,如若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改志,遇事沉着冷静,保持一颗平衡平和之心,不媚俗,不骄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始终持之以礼,在自己的心灵里营建一块和谐的绿洲。尊重他人,让彼此心理多一份平衡 ,人生就多一份希望 ,生命的清泉就会畅流,友情、亲情、爱情就会长存。如若人人和谐,家家和谐,社会不就和谐了吗?同学们,修养是一个人的名片,真诚是世间一切的法宝,是世界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待人以礼,做一个光明磊落,心态平和的阳光中学生,为中国社会的大和谐奏响自己的个性音符吧!

⑨ 在学校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演讲稿1000字范文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勇敢、智慧和勤劳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有的成为了历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续下来,有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文明.今天,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在北京的长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对外交流就非常活跃.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是依附于自然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有的古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酿成了文明的悲剧.因此,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一个失衡的地球是支撑不起现代文明大厦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100年中,科技上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艺术上的创新,都是人类智慧空前的展现,是以往几千年都难以做到的.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20世纪同样见证了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和大量的贫困、饥荒、疾病.21世纪人类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