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演讲 » 演讲稿语言

演讲稿语言

发布时间: 2021-02-23 01:23:00

演讲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众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己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当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己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地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己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
(4)语言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应该是生动感人的。要使语言生动感人,必须做到:用形象化的语言,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把马克思的“逝世”改成“睡着了”,这样不仅形象地写出马克思逝世的从容、安详的神态,而且也饱含了作者内心无限悲痛的感情。
(5)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这样的演讲稿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很有吸引力。2、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
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己的思想尚处于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出这一事物、概念的词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如可用“牺牲”、“去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3、简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己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Ⅱ 语言的魅力演讲稿200字

大家好,我就是全来校最漂亮的四源年级魅力女生!
我是最有魅力的,男生一看到我全趴,我路过的角落,连狗都不随地小便了!
可见我魅力之大.但是你们不要过分迷恋姐,姐只是一个传说,或许几百年后,姐会被你们淡忘,但是姐魅力的外表,永远存留在你心中!
我的座右铭是:
不要迷恋姐,姐让你吐血
台下的尖叫吧!!!跟着姐的节奏嗨起来!
很高兴为大家演讲,我就是小学4年级的魅力女生哦!

Ⅲ 演讲稿怎么写

首先,我们要知道演讲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写作时只要符合一般文章写作的共同要求,同时再注意到它的自身特点就行了。它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

其次,我们必须掌握它的自身特点。

一、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感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二、结构清楚,层次简明。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演讲稿是口头表达,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结构特点是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有声语言动态交流的统一,注重有声性。因此,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三、语言流畅,深刻风趣。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 “上口”、 “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

(三)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广为流传的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演讲,毛泽东的演讲,鲁迅的演讲,闻一多的演讲,都是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生动感人的语言。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Ⅳ 关于学习的演讲稿 语言优美

祖国在我心中

Ⅳ 关于语言文明的演讲稿

语言文明,文明的象征

我们要参与到“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中。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带个好头。要从具体的事情抓起,把“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从长远着眼,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的具体行为抓起。

人与人需要沟通,而文字是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桥梁。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的语言文明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如何规范化使用语言文明、文字,每个中国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的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语言文明、文字随之变化迅速,令人眼花缭乱。一夜之间出现了“PK”,而“粉丝”、“57406(我爱死你了)”时常出没于年轻人的口中。这不禁值得我们深思一下。长此以往,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语言文明是否会被这些时髦的言语所消弱,会不会有人再出口即 儒家经典,名篇名段?

语言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就一个人来说吧,如果他谈吐有教养,那么他必是高素质、有文化的人。而若其人言语贫乏粗鲁,那他定是知识贫乏,缺少修养,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国家亦是如此,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语言文明贫乏到,非要把“PK”、“粉丝”和“57406”等等所谓时髦的言语来填充或丰富,那么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提高。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可绝不可毁于一旦啊!

暂且不论网络语言文明的“广泛”运用,即使是商场、店家,其招牌上的文字也是错字不断,难以辩析。有些就把“糖果”改写成“米广果”,而有些则把“汉堡”改为“汉保”,更有把“煞有风景”误弄成“杀有风景”。这些现象不但给人们造成不便,人的视觉大受影响,同时对孩子们也会产生误导。更为可悲的是有些外国友人,看了某些错别字,难以理解,查字典也理解不了,需大费周折才可找到确切含义。这也不禁让我有些痛心,也不知那些外国人会怎么想,会怎么误解中国的文明。

由此,我们发现,规范语言文明文字的使用,刻不容缓。而为了规范文字,提高中国人的文化文明先进的内涵,需要的是我们全社会人的共同努力。多多开展些“啄木鸟”活动,时常注意我们自身的语言文明是否规范等等,做一些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整个社会沉浸在文明的文化之中,让我们文明用语吧!
怎么样???这篇

Ⅵ 演讲稿的语言文采有哪几种常用修辞手法

一、判断式暗喻。常用“是、成了、成为、变成、形成”等判断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例如:
1.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2.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3.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4.四合院是一个盒子。(汪曾祺《胡同文化》)
二、偏正式暗喻。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以修饰、被修饰或限制、被限制的形式来表示比喻关系。
l.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2.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3.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秦牧《土地》)
4.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请注意: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大量使用的比喻,就是这种形式的暗喻,但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借代。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依然凄惨不堪。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贫穷的孤岛上。
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大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自由和平等的勃勃生机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正义的光明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有些由于寻求自由,曾在居住地遭疯狂迫害的打击,并在警察暴行的旋风中摇摇欲坠。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马丁·路德·金曾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有极大的鼓动性,这除了得益于排比句的运用外,还得益于比喻特别是偏正式暗喻的使用。他使用这些偏正式暗喻时,十分注意两两组合,前后呼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如“物质充裕的海洋”与“穷困的孤岛”、“流沙”与“磐石”、“爽朗的秋天”与“酷暑”、“绝望之岭”与“希望之石”等等,不仅在内容上升华了其中每一个比喻,而且在形式上构成了对偶或对比,语言也更加优美、整齐,收到了文采斐然之效。
三、复指式暗喻。也称同位喻,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以复指的形式来表示比喻关系。如:
1.梯也尔这个侏儒怪物,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受法国资产阶级的倾心崇拜。(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2.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个枝丫的花一样,都必须盛开。
四、注释式暗喻。就是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相连,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达比喻关系。例如:
1.鸽子有着先天特殊的“罗盘针”——两眼之间突起的部分。(《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红“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带工老板就……(夏衍《包身工》)
3.其他如:美丽的南海之花——鼓浪屿;中国的高尔基——鲁迅;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如此等等。
五、物量式暗喻。就是用物体的名称作量词,去修饰名词,两者之间隐含比喻关系。例如:
1.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朱自清《绿》)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4.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闻一多《也许》)
5.其他如: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郁达夫《故都的秋》);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明湖居听书》);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如此等等。

Ⅶ 关于语言文字的演讲稿

语言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 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
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
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
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
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
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
定下来,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
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使人们共
同遵守语言规范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使语言循着一条统
一的正确道路向前发展。语言规范化是语言规划的一个
重要内容,其具体工作有:标准语的确定,制订正音法,术
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出版规范词典,制定正字法,字母或
拼写法的改革,字符改革,出版规范语法等。
在标准语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渗入,其
他语言影响,古语残存以及使用语言的人常常在习惯爱
好、语言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等原因,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
不合规律的分歧和混乱现象,直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际
活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合规范的现象。不规范现
象首先表现在语音上。在汉语普通话里,读音上分歧很
多,如:血xiě——xuè,削xuē——xiāo,剥bāo——bō,秘
mì——bì等。不合规范现象也常常出现在词汇方面。首先
表现在一个意义的不同说法,如“暖瓶”可以说成“热水
瓶”,“看”可以说“瞧”、“瞅”、“?”,“星期日”可以说“礼拜
日”。其次表现在异体词上,如:煞车—刹车,稀罕—希罕,
朦眬—蒙眬,毋宁—无宁,执勤—值勤,相片—像片,爱滋
病—艾滋病等。最后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
造词如某些小说中出现的“哑静、期盼、楞生、路道、土尘、
拉躺、克抑”和乱简称如“男牛鞋”(男式牛皮鞋)、“政攻”
(政治攻势)等方面。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其中最
突出的是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如将“建”写成“■”,
将“展”写成“■”等。语法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如“除非
……”格式有两种用法,既可以说“除非男女双方同意,才
能离婚”,也可以说“除非男女双方同意,不能离婚”,形成
毫无益处的分歧。此外,如“和、同、跟、与、及”等词在用法
上怎样详细分工至今没有解决。英语中也存在类似的情
况,如lingerie一词,仅美国出版的《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
词典》就标注了25种读音;forget的过去分词可以是for-
got,也可以是forgotten;语法方面也有许多分歧,如既可
说There is some paper,a dictionary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desk。也可以说There are some paper,a dictionary
and two notebooks on the desk.由于语言中存在着分歧
和不规范现象,因此需要进行语言规范化工作。
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印
度语言学家波尼尼就是一个语言规则的制订者,他在《梵
语语法》即《波尼尼语法》中,用3996(■说4000多)条规
则,描写梵语的语音和语法,对梵语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
用。在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
文”政策,采取李斯的建议,统一规定以小篆为正字,淘汰
通行于六国的异体字,对汉字规范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欧
洲,文艺复兴以后,拉丁语的地位下降,代之而起的是各
个新兴民族国家的本地语。为了“保卫”和“纯洁”这些本
地语,许多欧洲国家相继建立了学院。1582年,意大利的
佛罗伦萨就成立了旨在净化意大利语的秕糠学会,它帮
助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并在1612年出
版了有名的《秕糠学会词典》。不久法国也相继成立了法
兰西学院,该机构的章程宣称“本院宗旨是:全力以赴规
范我们的语言,使其纯洁、富于表现力,并对文艺和科学
进行充分描述。”并经过多年努力编成了《法兰西学院词
典》(1694年)。实际上,19世纪以前所有的语言学都是注
重规范的。希腊和拉丁语法学家是教科书的编写者,他们
希望建立一套正确地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和说话的永远不
可改变的规范准则。这也许是人们总是把他们的工作轻
蔑地称为“前科学的”的原因。但甚至在19世纪,许多杰出
的新语言科学的奠基人也都深深地卷入了语言规范问
题。丹麦的拉斯克花了许多时间为丹麦语设计了更合理
的拼写系统,并且就此题目于1826年出版了整整一部书。
德国历史语言学派的奠基人,象格里木和施莱赫尔,就德
语的正确性这个题目写了许多文章。19世纪下半叶,新语
法学支配着语言学,他们对这个问题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保罗在其《语言史原理》一书中,用一整章来探讨标准语,
而诺林写了一篇透彻的文章,研究语言的正确性问题。在
英国,语言学伟大的奠基人斯威特终生都活跃于“拼写改
革协会”。在20世纪,梅耶详尽地考虑过这个问题,而叶斯
柏森在其《人类、民族和个人》一书中,以两整章的篇幅讨
论“正确性的标准”这个题目。
语言规范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必须要有客观根
据,特别是在选择标准语时,更要注意这点。标准语是一
个民族的经过加工、规范的共同语。它是在某个方言的基
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的根源的方言叫做基础方
言。在同一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种方言能成为基础方
言,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爱好,而决定于该方言在整个
社会中所处的地位。通常有下列因素使一个方言成为标
准语的基础:1.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地;2.通行地
区广,使用人口多;3.代表整个语言发展的趋向;4.如果
有文字,往往有用这个方言写成的大量文献。一种标准语
的基础方言如果分布很广,各地语音有差别,应该选一个
最有影响的地点的语音作为标准音。例如,现代汉语的标
准语即汉语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
因为我国的北方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地
区。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都在这个地区。
由于旧的书面语——文言跟口语日益脱节,十二三世纪
以后,形成了一种与北方口语紧密结合的书面语——白
话。许多重要的文学著作如《水浒》、《儒林外史》、《红楼
梦》等都是用白话写的。不仅说这个方言的人占70%,通
行地区也约占说汉语的地区的四分之三,而且许多方言
区的人也看得懂白话文,会写白话文。所有这些因素使北
方方言成了汉语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分布很大,
各地语音有差别,于是选择了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因
为近六七百年以来,元、明、清三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北
方方言里的北京话影响最大。“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
使北京语音成了“国音”。解放以后,我国定都于北京,北
京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威信进
一步提高。党和政府根据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规定
汉语标准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又
如,意大利的共同语是建立在多斯岗方言的基础上的。这
是因为当意大利还没有绕一以前,著名的文豪如但丁、彼
特拉克、薄伽丘等人就是用这种方言写作的,他们整理、
锤炼、丰富了这种方言,并使它随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传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意大利的标准语就在多斯岗方
言的基础上形成,而标准音则选多斯岗的首府——佛罗
伦萨的读音。现代维吾尔标准语的词汇和语法以伊喀方
言为基础,语音则以乌鲁木齐伊犁话为标准音。语言一般
只有一种标准语,但也有两种或多种标准语的,如傣语就
有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标准语。标准语的规范不能全部
照搬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全部内容。如汉语普通话的语
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因此,凡是不符合这个标
准的,都是不规范的。这是就整体说的,但不是说北京话
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分。在北京
语音里,由于各种原因,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异
读和土语成分等等。对于这类异读词,普通话审音委员会
曾经加以审订。又如北京语音里,轻声和儿化特别多,普
通话没有必要全部吸收进来,应该吸收哪些,也要进行调
查和研究。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北方
话词汇有极大的普遍性。但不是说,凡是北方话所有的词
都可以进入普通话。北方话里一些地方色彩特别浓厚的
成分,说出来只有较小地区的人能懂,如北京话的“老爷
儿”、“取灯儿”、“老儿子”就不能吸收到普通话里。为了丰
富词汇,标准语还应从其他的方言和与本民族具有直接
或间接联系的语言中吸收语言成分。如果一种语言早就
有了书面形式,标准语还经常从古代文献中汲取有用的
成分。此外,标准语还从专门的政治用语、科学术语和行
业语中吸收它所需要的词。如汉语中的“瘪三”、“垃圾”、
“名堂”、“搞”、“扯皮”、“尴尬”、“把戏”“门诊”、“教案”、“排
版”、“黎明”、“和尚”、“消极”等。
语言规范是一个历史范畴,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不仅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还是历史发展到一定
时期的产物。语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合乎规范的,在另
一个历史时期就可能发生变化,不再是规范的了。这是因
为语言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不论什么时候凡是符合发展
规律的现象都是规范的。确定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
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继承
性,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和变化。语言在不断发展,新质要
素在逐渐积累,旧质要素在逐渐衰亡,必须重新肯定经过
考验的语言成分,淘汰过时的东西,而新的语言现象的出
现,一般是从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使用开始的,在开始时
可以是不规范的,但大家都跟着用,用得广了,时间长了,
也就约定俗成了,也就成了新的规范。从少数人的使用到
多数人使用,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则它一般是合乎语言
的发展规律。不论是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还是衰退消失的
语言现象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的,要有一个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就出现一种中间过渡的现象,或是
两种现象并存,这就需要确定哪种现象是发展的,是上升
的,是有生命力的;哪种是衰退的,无生命力的,必将消失
的现象,并把前者定为规范,大力推广。如现代汉语普通
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
读音还没有消失。例如:“缔结”原来的读音是tī,现在是
dì;“秘密”原来的读音是bì,现在是mì;“收获”原来的读
音是hù,现在是huò;“说客“原来的读音是shuì,现在是
shuō;“暴露”原来的读音是pù,现在是bào等,现在经过
审音,确定后一个读音为规范音。
制定语言规范必须符合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否则
不能促进语音正常的发展。如我国1977年12月20日发
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由于事前调查研究
欠周,没有认真贯彻“约定俗成”的原则,把一些未在社会
上广泛流行的简体字也吸收进来,破坏了汉字构造的规
律,容易造成用字的混乱,公布试用以后,群众议论纷纷,
各方面意见不少,不久也就由国家语委报经国务院批准
停止试用了。
语言规范不像法律那样,强制人们遵守,而主要是通
过宣传、提倡、争鸣的形式,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因此要特
别注意对人们的语言规范有极大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和
学校教育。语言规范化首先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书
面语言的规范化;(二)广播语言的规范化;(三)电影和戏
剧语言的规范化;(四)学校教育语言的规范化,尤其是要
加强学校里的语文教育,使它能够依照规范化的道路来
进行。很多语言规范,特别是新词新语,都是首先在大众
传播媒介中使用而逐渐推广的。如“创收、抢手、紧俏、新
秀、歌星、集资、拼搏、创汇、倒爷、商业网点、公关”等。
文艺作品的语言规范问题也值得注意。文艺作品的
语言用的是文学语言,也是合乎规范的语言。但是文艺家
们为了艺术的需要,为了塑造人物的典型,会选择使用生
活中常见的、或有可能发生的不合乎规范的语言现象,甚
至于故意不正确地使用词语和语法,尤其是在喜剧和相
声的语言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不能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新
生的,有发展前途的,只能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手段。
规范并不是约束和限制语言的发展,而是促进语言
在正常轨道上发展。规范化也不是使语言简单化,把一切
规定得很死板,叫人说话写文章都按一个模子,不许有个
人的风格和创新。规范只是把语言中无用的东西、有碍纯
洁健康的成分淘汰掉,把不必要的分歧格式加以统一,而
那些在不同的文体上具有不同修辞色彩的成分都予以保
留。这样,标准语就可以沿着纯洁、健康、统一的大道更好
地丰富发展了。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工
作。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
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5年10月教
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
会议”,接着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
会议”。当时中央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
现汉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经过三十多年
的努力,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普通话推广方面。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
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民族共同语的
标准,给普通话下了科学的定义,制定了“大力提倡,重点
推行,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1956年国务
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成立了中央推
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后又出版了
《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各省、市、自治区也
相继成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机构。教育部、广播局、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普通话语音教学广播讲
座”。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普通话
语音研究班。从1958年起,多次召开“全国普通话教学成
绩观摩会”。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普通话和
汉语拼音教学的通知》。198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公布了《普通
话异读词审音表》。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
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普通话的推广有了法律依据。
在文字方面。1952年2月5日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
究委员会,1954年12月23日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
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重复多余的异体字1055个。
1956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分批公布的简化字共
2238个,经过几年的实践,于1964年又总结、归纳成《简
化字总表》。1958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订的《汉语拼
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推行。1965年,文化部
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
定了6196个汉字的通用字体的标准字形(包括笔画数目、
笔画形状、结构方式和笔顺),为现代通用汉字提供了字
形标准。此外,在汉字常用字、字频统计、汉字标准代码方
面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6月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收
一级字1500个,二级字500个。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
公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一级字
3755个、二级字3008个,共6763个。80年代初,国家标准
局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组织力量用电子计算机对现代
汉语字频进行统计,1985年3月,得出《现代汉语用字频
度表》。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公布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
个。
在词汇方面。1958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字
改革委员会词汇小组编《汉语拼音词汇》,收录以词和词
组为拼写单位的现代汉语词汇,收词20100多条,包括单
音词、双音词、三音词、三音节以上的词、词组和成语。词
条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字都排在一起。能提供
同音词资料和正词法初步规范。1963年出版增订本,收词
59100多条。1973年9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
同时也收录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常
见的专门术语等,共约56000余条。1978年12月商务印
书馆出版修订本。这本词典是一本规范词典,对现代汉语
词汇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在语法方面。1951年6月至12月,《人民日报》连载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推动了语法知识的普及
和规范化。195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草拟,经过不断试
教、讨论、修改,于1956年最后修改拟定《暂拟汉语教学语
法系统》,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语法教学系统,它适应
了建国初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中学语法
教学提供了共同遵循的语法系统,对普及汉语语法知识、
提高语法教学及语文教学质量起了很大作用。1981年7
月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对《暂
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进行了讨论和修订,产生了《中学
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建国四十年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
绩。形势变化了,五十年代确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
也必须作适当调整。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
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前的任务。新
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
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推
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
好现代汉语规范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
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
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它在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
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
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
服务工作。”这几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
范化、标准化。今后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就要围绕这个中
心进行。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