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龙应台
让我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走出精彩人生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可以很自豪地说:“在我们年轻时,我们奋斗过,尽情燃烧过。可以无悔地面对自己,面对未来,不曾有过遗憾!”所以,我们的青春需要我们自己做主,为了我们未来的人生更精彩,我们需要把握当下,努力奋斗。
让我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走出精彩人生。
在这个多梦的年纪,也许,你学习努力的初衷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一笑,也许,你顽强拼搏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别人久久的赞赏,也许,你刻苦奋斗的初衷是为了不让相信自己的人失望。但现在的我们是时候想想自己真正的梦想了。就像刘墉所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没有梦想的人生多可笑,没有梦想的青春将会是多么无助。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多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会是多么苍白。
让我们努力奋斗,持之以恒,化茧成蝶。
听过三毛的一句话“一份才情或三分才情都成不了大事,那七分认真和努力如果不肯持续投进生活中去,便算不得大才。”平凡的我们,都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将来有一天造就惊天动地的努力。或许现在的你还在迷茫懈怠,但你终究会明白: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需要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你需要沉下心来历练。要知道,每一次辉煌的成功,都是以无比艰辛的努力为前提的,要么是汗、要是血、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一个渺小的人,如你如我,还是可以发光放热,在你没有努力奋斗前,你不能说“无力感”。
让我们坚持不懈,不改初心,书写辉煌。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确,无论我们做什么事,包括我们的学习,要想取得进步与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迈克尔乔丹是美国乃至全球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他曾率芝加哥公牛队六次获得NBA总冠军。乔丹是全世界篮球爱好者崇拜的偶像,可同学们是否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全世界最棒的篮球运动员?乔丹有一句名言:“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坚持不懈就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让我们在追梦的路上与坚持不懈同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梦想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
让我们在孤独中审视自我,学会成长。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过,“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在这个心会变得敏感的年纪,也许无意中的孤独冷清总能带给我们些许黯然神伤,一个人的时候,就算在难以承受,其实到最后我们总能走得过来。“我错过了每一次热闹的聚会,因为孤独对我来说不是陷阱,而是机会。当他来临时,我平和欣喜,恭敬地全身心迎接它,在孤独中,我听到了自己内心茁壮成长的声音。”蒋方舟如是说。的确,孤独并不是苦难,它只是一次让你静下来的机会,让你清醒一下,然后提醒自己,我是谁,要去哪里。有时,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才是一个人的狂欢。
让我们笑对困难,乐观勇敢,粉粹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曾说“我将粉碎一切障碍。”生活中的困难实在多得让人头疼,它可能是一个思考很久未果的数学题,它可能是熟记于心却仍不能吸收的文言文。那有怎样?我们要相信,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这些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或者你也可以这么想“我不过是俗世中的一粒微尘,天大的烦恼,一个深呼吸,就什么都没了。”这的确难,可总比将自己的心困住要强的多。有些困难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生活的困难远在地平线之外,而眺望才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同学们,我们应当庆幸,没有出生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而是出生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我们没有理由畏缩不前,我们没有理由无所作为,我们没有理由不奋斗!同学们,我们的青春我们来做主!青春正在流逝,路就在脚下,让我们拼命地用双脚踏出一条辉煌灿烂的青春路吧!
Ⅱ 求演讲稿全文
【关于人文关怀】
没有贫穷记忆也要知道体恤
“在一篮有部分开始变坏的苹果里,我发现我的很多同龄人都会挑选从变坏的那些苹果开始吃,觉得这样不会浪费,而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好的,这样就知道了好的滋味在哪里。”龙应台首先举出苹果的例子,“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有贫穷的记忆。两代人经历的不同,注定了我们在每样事物,特别是对物质事物的分歧上,所作出的选择不同。”
她说:“我在渔村里长大,母亲就从工厂里拿回来尼龙线来编织渔网,10天工夫不眠不休,手都磨破出血,才领回80元。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有这样的一幕,甚至包括父亲到邻居家借钱筹学费。我们这一代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造就了我们物质观的形成,懂得珍惜,懂得疼爱。”龙应台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港台大学生、研究生为“小康第一代”,他们没有贫穷的记忆,体验不了父辈们流离求生的艰苦,这样是很危险的。
“每个人,特别是真正成功、希望成功的人,哪怕没有贫穷记忆的,也要知道体恤,这种体恤是对与你们同处一个社会环境下的弱势群体的体恤。真正体恤了陋巷中的他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社会。”“而大学生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最基本的人文关怀。”龙应台说。
【关于奉献社会】
改革落后的维护先进的
龙应台说,香港令她最触目惊心的是“极度的贫富不均”,她说,希望能“奉献”的香港大学生,不必把十分遥远的任务放在身上,就是从最身边的香港社会做起,就大有作为。要对这个社会有所奉献,就要正视其“贫富的极度不均”,要努力改善;而对香港的法治、契约的进步就要积极维持,并发扬光大,这就是最简单又最难的奉献,并不容易。
“每个个体,要对他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处境有所了解,才可以渐渐找出方向,对这个社会奉献自己。”龙应台更深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只有了解了这个社会,你才能改变最需要改革的地方,保留最先进的地方,并努力维护最先进的部分,才能对这个社会向前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最基本的,是‘奉献’的方向所在。”
“其次,大学生们要明白怎样去‘奉献’。”龙应台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大家,有一次,她在阳明山上,快要刮台风,在唯一的下山路上,她见到一位六十岁的农妇用双手把一根根被风吹倒的破裂的竹子重新扶正,方便山上的人下山。“这是一种感人至深的奉献,令人敬佩!”龙应台说,“还在读书的大学生必须明白,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大名鼎鼎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阳星星月亮,那么不能发巨大光亮的人,可不可以心里想着‘只做一支蜡烛也好’,照亮身边的一圈人,照亮身边这个社会的角落?我认为这样就是一个非常非常远大的志向。”
【关于价值观】
“破”传统是为“立”新见
当被问到“当代中国青年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时,龙应台回应,可怕的是不知道“破”,一味顺从旧见;但更可怕的是“破”了之后,不知道如何“立”。
她说,现在大陆、香港、台湾,乃至欧美华人的圈子中,有很多孩子以“性、药丸、摇滚”为口号,张扬“现代”,家长们担忧这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实上,关键的是这些孩子究竟是真的以这些不健康的物品亲身尝试,还是只是一种引喻式的表达自己声音呢?如果是前者,注定是虚无,会被时代惩罚;但如果是后者,就说明他们的反叛目的是在于“重建”,“破”传统的只是为了“立”新见。
龙应台说,“我们今天是从一元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年轻一代要求的‘解放’,实际上他们还保留着很重的传统文化,磨灭不了的文化,使他们勇于挑起责任。我们所面临的绝对不是一个价值被‘破坏’的问题,而是一个‘价值被重估’的巨大的考验。重估价值是艰难的任务,必须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或者说,社会里头的人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成熟的价值判断,才有可能担负这个任务。”
“因此,大学生要懂得怀疑,在学习中培养独立的判断能力,用全球的眼光去观察,创造一个成熟的社会,是最关键的社会责任。”龙应台说。
此外,她还谈到了同一社会下青年人不同价值观的定位。“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龙应台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但如果百分之一百的人都这样,这辆车就毫无方向地乱冲乱撞。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这样的人越多,这个社会就越有组织,越有方向。”
Ⅲ 龙应台北大演讲《我不在乎大国掘起,我在乎小民尊严幸福》
文明的力量复(龙应台北制大演讲全文)
从海棠叶的大中国梦慢慢地过渡到台湾人脚踩着泥土的小小的台湾梦,人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问“我是谁”……台湾人就一块儿从大梦慢慢转到小梦的路上来了,开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课。
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
以上是一部分 我建议你去网络文库下载 那里有全部
因为演讲稿里面有涉及到敏感词汇 无法全部复制粘贴上来
Ⅳ 孝道演讲稿
孝心无价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忙碌了一天后,还为婆婆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当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正在为奶奶洗脚时,自己也打好了洗脚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这一场景确实很令人感动,也让人深省,我们长这么大到底为父母都做过些什么?我们有几个人能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吃的东西?父母的鞋码?这些看似很微不足到的事,却表现着我们是否对父母有一份孝心。
说起来也真够惭愧的,以上的问题,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实现在像我一样的人还真不少。但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是这样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语出惊人,发人深思。是啊!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孝敬,而这种孝敬主要在亲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也就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时不再来,遗憾终生。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但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美德却被许多人淡忘和漠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当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气动了,就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更可气者还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于马路上而不顾.其实呀,这些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
所以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台湾作家龙应台谈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带着85岁的父亲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当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时,她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因为她父亲受到剧情的感染,想起自己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时,一天准备帮母亲到市场去买菜,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辗转流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来不及道别的母亲……深受剧情感染的不仅是她父亲,曲终人散时,她发现不少中年儿女及老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 这就是孝道文化的力量。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谐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与如今科技进步发达的社会相比,似乎古代人们对“孝”的理解更为深刻。为了增强现代学生的孝道观,中国科技大学的以为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那就是让同学们回家为父母洗脚,但是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却很少,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错,它的确是一种形式,但它是种可以衡量我们给予父母的爱是不是也像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那么多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为父母洗脚,那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们可以为他们过生日,即使没有任何礼物;我们可以陪他们好好的吃一顿饭,即使没有大鱼大肉;我们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码,为他们买双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这些平凡的事,当我们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后就能体验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让我们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只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
Ⅳ 龙应台港大演讲变《我的祖国》大合唱,香港人到底怎么想的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专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属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 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具有一定社会角色的现实的人,而 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不是 舞台)的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是艺术表演)。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 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Ⅵ 龙应台北大演讲稿
凤凰网节录,做得已经比较版好权了http://news.ifeng.com/opinion/indepth/longyingtai/a01/detail_2010_08/05/1893875_0.shtml
Ⅶ 演讲稿做一个怎样的子女
我是一个80后的知识女青年,但是我拒绝整天泡在图书馆,也不会挑灯夜战,我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来源于丰富的生活,逛街购物,遍尝美食,独立旅行,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给我惊喜,说话也是我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我有足够的细腻的内心去体察别人不曾发现的细节,我也有充分的勇气去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我是勇者,我敢言。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呀,80后就是指80年到89年出生的人对吗,但是在中国,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意,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儿。这个证儿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挣很多的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特别好的生活,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
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儿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哟,至于吗,您这大老爷们儿还玻璃心呢,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儿)。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背板儿没有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儿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梦到我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我就会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在这个在我印象当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
父母其实是我们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儿。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的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所以,我每次回家(哈),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哈)我正给我妈吹头发,旁边一阿姨说,(唉)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又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出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们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呀,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她儿子的照片儿,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得。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场人都傻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去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够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能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的害怕,我不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待别人也要这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
所以我现在每一次在跟父母分别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的把她搂过来,在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地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的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
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不言说,也从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
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去追!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Ⅷ 求介绍龙应台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