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演讲 » 吃完饭了吗问候语

吃完饭了吗问候语

发布时间: 2021-02-07 02:25:12

1. 请问问候语“吃了吗”是哪个年代诞生的

关于“吃了吗”的由来,流行的版本是这样解释的:过去,中国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见面时最常问的就是吃饭了没有,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见面时的问候语。
这种解释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其实根本不着调。事实上,“吃了吗”跟惦记肚子是两码事。这句问候象征的不仅不是饥肠辘辘与满脸菜色,相反,却是一种绅士风度。
北宋时,陕西蓝田的吕大钧兄弟为人刚正,重视礼仪。为使民风淳朴,邻里乡人能够相互协助救济,吕氏兄弟编写了中国第一本乡约——《吕氏乡约》。乡约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剌。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问人家吃饭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那就等人家吃完再进去;否则,人家吃着饭,您在旁边瞧,就有蹭饭的嫌疑。
《吕氏乡约》后来传播开来,成了其它乡约的范本。自然,里面那条“吃了吗”的规定也开始“行走中国”。比如明朝时,广东香山人黄佐制定了《奉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所以,450年前,来中国传教的葡萄牙人就发现,广州人见面总是问:“食饭未晒?”(《南明行记》)换成普通话说,就是“吃了吗?”直到今天,广州人见面还不忘客气一下:“食饭未先?”
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流行全国,从乡约的规定变成了大家的问候习惯。想当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会面,双方就座,李问:“曾进食否?”伊云:“无多。”(《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你瞧,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要签了,李还不忘问“吃了吗”?
至于乡约里的“食否”怎么会变成“吃了吗”,也有一个好玩的解释:说康熙年间,朝廷搞了一个“千叟宴”,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吃饭。这帮老家货土的掉渣,不懂规矩,被康熙接见时,纷纷问皇帝吃了没有,还不会文绉绉地说“食否”,浙江的问“食掉朆”,贵州的问“企莽没”,福建的问“汝食未”,河南的问“吃罢冇”,搞得康熙晕头转向,开金口道:“以后统一说‘吃了吗'!”
且不说康熙是否真的统一了全国的“吃了吗”,即便真是如此,估计也是河南话“吃了冇”才对。你看,“吃了吗”与“吃了冇”,仅一字之差。何况清代前期,全国流行的还都是“中原雅音”。但不管怎么说,“吃了吗”总归是登上了历史舞台。“民以食为天”,国人见面问吃问喝,也不丢份儿!而且依我看,“吃了吗”比西方人那句“Haw are you ”更有人情味儿。古人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要真关心别人,还是先从“菜篮子工程”做起,多问问“吃了冇”吧。

2. “你吃了吗”真的是句问候语吗

呵呵,是的。
不过是以前胡同里的街坊邻居之间的问候,或者是村里大叔大爷之间。不是现代城市里的同事,熟人之间的问候。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要这么打招呼。

3. 英语翻译 问候语中的“你吃过饭了吗”“我吃过了”怎么翻译成英文啊

Have you eaten?Yes ,I have
也可 Do you have a breakfast/lunch/supper?Yes,I do.

4. “你吃饭了吗”凭什么能成为全世界的问候语

中国饮食文化的最早理论基础应该是我们熟悉的“民以食为天”。它解释了食物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不能没有食物。例如,我们所有的节日都离不开食物。甚至我们打招呼的方式是“你吃饭了吗?”

这与西方饮食文化截然不同。他们打招呼的方式可能是关于天气的,或者是“你好吗?”。事实上我们的口头禅是“你吃饭了吗?

一些网友回答:这在比我年长的几代人中很常见。另外,我是90后。我记得我的父母和祖父母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这样打招呼。有时,他们甚至邀请人们进来吃东西?在伦敦,天气是个好话题。因为多变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问候食物,因为食物作为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缺乏食物是影响大多数人的大问题。因此人们开始问候您是否吃饭,表现出担忧,好客,甚至慷慨。

也有外国网民回答:你吃过了没?它你好吗?虽然演变成了问候。但是我很难理解吃饭是我自己的事,告诉别人是否失礼?

5. 问候语"吃了吗"的文

关于“吃了吗”的由来,流行的版本是这样解释的:过去,中国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互相最关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见面时最常问的就是吃饭了没有,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见面时的问候语。
这种解释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其实根本不着调。事实上,“吃了吗”跟惦记肚子是两码事。这句问候象征的不仅不是饥肠辘辘与满脸菜色,相反,却是一种绅士风度。
北宋时,陕西蓝田的吕大钧兄弟为人刚正,重视礼仪。为使民风淳朴,邻里乡人能够相互协助救济,吕氏兄弟编写了中国第一本乡约——《吕氏乡约》。乡约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剌。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问人家吃饭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那就等人家吃完再进去;否则,人家吃着饭,您在旁边瞧,就有蹭饭的嫌疑。
《吕氏乡约》后来传播开来,成了其它乡约的范本。自然,里面那条“吃了吗”的规定也开始“行走中国”。比如明朝时,广东香山人黄佐制定了《奉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所以,450年前,来中国传教的葡萄牙人就发现,广州人见面总是问:“食饭未晒?”(《南明行记》)换成普通话说,就是“吃了吗?”直到今天,广州人见面还不忘客气一下:“食饭未先?”
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流行全国,从乡约的规定变成了大家的问候习惯。想当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会面,双方就座,李问:“曾进食否?”伊云:“无多。”(《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你瞧,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要签了,李还不忘问“吃了吗”?
至于乡约里的“食否”怎么会变成“吃了吗”,也有一个好玩的解释:说康熙年间,朝廷搞了一个“千叟宴”,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吃饭。这帮老家货土的掉渣,不懂规矩,被康熙接见时,纷纷问吃了没有,还不会文绉绉地说“食否”,浙江的问“食掉朆”,贵州的问“企莽没”,福建的问“汝食未”,河南的问“吃罢冇”,搞得康熙晕头转向,开金口道:“以后统一说‘吃了吗'!”
且不说康熙是否真的统一了全国的“吃了吗”,即便真是如此,估计也是河南话“吃了冇”才对。你看,“吃了吗”与“吃了冇”,仅一字之差。何况清代前期,全国流行的还都是“中原雅音”。但不管怎么说,“吃了吗”总归是登上了历史舞台。“民以食为天”,国人见面问吃问喝,也不丢份儿!而且依我看,“吃了吗”比西方人那句“Haw are you ”更有人情味儿。古人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要真关心别人,还是先从“菜篮子工程”做起,多问问“吃了冇”吧。

6. 中午吃了问候语

您就餐了吗?

7. 中午该吃饭了的问候语

1、秋风微凉,丝丝寒风拂秋愁;黄叶飘落,悠悠飞舞褪烦忧;大雁南飞,行行把疲劳带走;金菊灿烂,朵朵为你笑开口;短信传情,字字句句暖心头;祝你安好!

2、一丝思念,平常不失真切;一心惦记,流长不失平淡;一声问候,简约不失温暖;一种感情,恒久不会改变;一道祝福,来自内心的虔诚,祝君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3、早晨给你一个早安吻,对你说:早安;下午递你一杯温奶茶,对你说:午安;午夜拥你入怀抱,对你说:晚安。亲爱的,时刻都想你。

4、春夏冷暖变迁,岁月的坐标又前移了一段。淡去了往事如烟,不变的是惦念。问候饱含期盼,情意辗转流连。愿你走在幸福前沿,永远快乐无边!

5、、自从毕业奔东西,近闻学友事业起。祝贺同学腾达业,愿你美满辛福溢。我现无业呆家里,欲赴贵处觅干事。还望同学同窗情,协力同心成大气。祝你事业腾飞。

6、采一蕊花香放在你身上,制造无限芬芳;集一缕阳光挂在你发梢,照耀心中璀璨;送一阵暖风拂上你脸颊,呈现温馨惬意;道一声祝福在你耳边,愿你身体是健康平安的,心情是平和愉悦的,日子是幸福快乐的!

7、睁开眼睛,给你一个轻轻的祝福,愿它每分每秒都带给你健康、好运和幸福。

8、钱不在多,够用就好。衣食无忧,烦恼就跑。房不在大,够住就好。遮风避雨,亲情围绕。友不在多,真心就好。急危救困,心急火燎。人生在世,知足就好。贪欲远离,心情美妙。愿你知足常乐,幸福抱抱!

9、当你收到信息时,那是我的“心声”;当你感觉温暖时,那是我的“欣慰”,当你会心一笑时,那是我的“期盼”;你快乐幸福每一天,是我的“心愿”。

10、睁开眼,缓一缓;快起床,伸懒腰;笑一笑,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早安,祝你今天好心情,工作顺利,生活甜美!

8. 问候语“吃饭了吗”怎么来的

是人不是在同一时间吃饭的,但是有些人吃完了饭就会问那些还没吃饭的人,吃饭了吗?

9. 吃过饭了吗问候语的来历

问:你好吗? 你吃过饭了吗? 你现在身体健康吗?迎:欢迎光临! 祝你一路平安!感:谢谢!版 太感谢了!祝:祝你学权业有成! 祝你一生快乐!慰:他现在还好吗? 他现在没出什么事吧?赞:你真不错! 他还真好呢!道:对不起! 都是我不好! 都是我的错!1)问候语:用于见面时的问候。如"您好!"、"早上好!"2)告别语:用于分别时的告辞或送别。如"再见。"、"晚安。"3)答谢语:答谢语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表示向对方的感谢,如"非常感谢!"、"劳您费心!"。有些表示向对方的应答,如"不必客气。"、"这使我应该做的。"4)请托语:请托语常用在向他人请求。如"请问?"、"拜托您帮我个忙。"5)道歉语:做了不当的或不对的事,应该立即向对方道歉。如说"对不起,实在抱歉。"6)征询语:当要为他人服务时常用征询语。如"需要我帮忙吗?"、"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吗?"7)慰问语:表示对他人的关切。如他人劳累后,可说"您辛苦了!"、"望您早日康复!"8)祝贺语:当他人取得成果或有喜事,如"恭喜!"、"祝您节日愉快!"9)礼赞语:对人或事表示称颂、赞美。如太好了,美极了,讲得真对不必刻意去表现什么,

10. 中国人问候语为什么喜欢用“吃饭了没有啊”

外国人的问候语是 “ 今天天气怎么样啊?”
中国的问候语是 “吃饭了没有啊”
中国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吃很有讲究。吃穿住用行、吃喝玩乐、吃都是在前面的,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