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演讲 » 国安演讲稿

国安演讲稿

发布时间: 2021-02-02 05:34:22

Ⅰ 要初一政治演讲稿3分钟,跪求,急啊,

中国足坛“假球”事件层出不穷。光今年足坛“假球”现象就有一大堆:中甲球队轮番吊射自家球门;U17国青队大胜对手后,下半场开始消极比赛,最终8:0的比分竟然暗合赌球盘口;国足为了国庆献礼,传出花7万美元“买球”博茨瓦纳;全运会男足赛,为避开东道主,上海和浙江主动求败;中超联赛,申花队长杜威被疑打“假球”,被责令下放回家;江苏舜天客场莫名其妙地输给弱旅重庆力帆……

如果将镜头回放,近十余年中国足坛的“假球”事件又有多少?回首“假球”源头,我们发现中国足球第一次直面“假球”风波,是在11年前。

1998年甲B联赛第16轮,陕西国力客场2比3不敌云南红塔。赛后,国力主帅贾秀全出语惊人,公开指责“个别队员表现奇怪,场外东西很多,防不胜防”。而他所指的这名队员,就是隋波。关于隋波的“假球”案一时成为最具轰动性的新闻,隋波也一夜之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甲B球员成为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

随后,国力俱乐部声称赛前有人曾企图收买本队球员,并有录音带为证。中国足协几次派人到西安、昆明及巴西调查取证,但“录音带事件”还是未能水落石出。中国足协在131天漫长的调查后宣布:整个隋波事件是媒体炒作,那场比赛并不存在“假球”问题。可是,年轻的隋波在经历了“假球风波”后,一蹶不振,很快退役……

一年后,甲A联赛又爆发了震惊足坛的“渝沈之战假球事件”。当时在联赛的最后一轮,一共有5支球队仍然要为保级而战,沈阳海狮队形势最为险恶,只有取胜且还要看相关场次比赛的结果,才能确定是否保级。当时,海狮队莫名其妙地推迟进场,这场比其他比赛晚开始了几分钟的比赛也以最后关头海狮队连扳两球反败为胜的结局而告终。此时,处于保级区的广州松日、深圳平安都已经输掉了比赛,这样就造成了松日队的无奈降组,海狮队则创造了中国足球史上最“好莱坞”式的保级传奇。

在几周前本赛季中超国安夺冠之际,记者曾采访了国安原主帅韩国人李章洙。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国联赛中所存在的“黑幕丑闻”时,他亲口承认自己所知道的1999年渝沈之战就是一场“假球”。尽管这个轰动一时的比赛早已是中国足坛公开的秘密,可是直到10年后的今天,人们才开始了解其中不为人知的内幕。

目前,在重庆七星岗的车站边,有着一座荒废的大厦。宽大的玻璃门被灰尘遮盖着早不透明了,大理石的门把手被两条粗大的锁链紧紧地锁在一起,但头顶上留下的4个金漆大字的痕迹似乎还在述说这里曾经的辉煌。10年前,这里是重庆出名的金山大酒店,也是渝沈之战密谋的地方。

2001年,曾有一位深圳平安的知情人,向媒体透露过他所知道的渝沈之战。他曾表示,在渝沈之战的前一天,重庆隆鑫高层程鹏辉曾给他暗示过,只要拿300万,重庆就死磕沈阳海狮,确保深圳平安成功上岸。“我们为了稳住重庆方面,还是采取了缓兵之计——称周末难以筹到这么多现金,可不可以赛后再付。当时程鹏辉显得很急迫,称可以先派人带三五十万定金来重庆,隆鑫俱乐部派人到重庆机场接机,钱先不用付,等到比赛结束后,视结果支付。重庆方面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到比赛当天,后来可能是看到平安方面迟迟没有行动才最终放弃。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幸亏松日那边输了球,平安才捡回了一条‘命’。”

但这位平安方面的知情人士只说对了一半。重庆隆鑫方面并没有等到比赛当天中午,头一天晚上,他们就已经和沈阳海狮达成了协议。双方就在金山大酒店敲定了比赛的结果和细节,除了比分和进程之外,他们甚至还考虑到了任何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毕竟当时隆鑫队的主帅是老外(韩国人李章洙),前锋马克也是老外。为了让沈阳方面放心,隆鑫队的高层还专门带上了一名首席国内助理教练,让他拍胸脯保证李章洙和马克不会影响到比赛结果,因为国内球员的工作已经做好了。

“300万,这是最准确的数字。”后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了那天的最终价格,“其中大部分肯定被操纵这件事的两个人分走了,参与其中的每人都分了一份,据说一位表现‘出色’的球员还额外多分了几万。”

前国门符宾是渝沈之战中被调查的第一对象,因为他那次过于明显的“假扑”才让这次比赛变得让所有人都看得懂。但是10年来,符宾对此事十分避讳,即使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他也绝口不提。后来,当时的一名边后卫告诉记者,他知道为什么大符会如此敏感这件事。包括他在内的所有队员都是在赛前准备会才知道这场比赛的性质,首席助理教练在李章洙布置完战术后,对这些关键位置的球员一一交代“注意事项”,还特别提醒守门员的位置更格外“小心”。比赛的过程大家都知道了,在1比0领先进入下半场后,重庆隆鑫的后防线就不断地往上压,刻意地给沈阳海狮制造反越位的机会。可眼看到比赛就将结束,沈阳海狮就是进不了球,“当时我们都急坏了,他们那么多好机会,可就是打不进去。如果不是大符,比赛的结果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呢。”

最终在大田湾震耳欲聋的“假球”声中,不明真相的韩国人、重庆队主帅李章洙愤怒地将自己的西装砸在地上,在和中国足球黑幕的第一次接触中,李章洙的无奈尽显无遗……

比赛结束之后返回俱乐部,球员们返回宿舍房间后就发现了“酬金”,高高的一叠现金用报纸包好了,早就放在了每个人的床上,总共6万元。一些亲历过那场比赛的人说,其实中国足协如果铁了心要调查到底,是不可能不发现这其中的猫腻的。因为其中涉及到的现金流动十分庞大,只要查查当时沈阳海狮高层章健、重庆隆鑫高层程鹏辉等人的账户,这件事情早就水落石出了。

据传,俱乐部方面事后还为李章洙准备了一份“酬金”,但知道此事的人都很确信,老李并没有收下这份钱。因为那是他第一次了解黑幕,出奇的愤怒和被人摆弄的无奈始终被刻在他心里。以至于现在一谈起“假球”,他就会说:“我只知道一场假球,1999年,对沈阳!”

其实,“沈渝之战”仅仅是中国足球联赛诸多假球案中一个典型而已。记得当年,四川全兴的老板在俱乐部老总峰会上曾大声质疑所有的俱乐部老总:“试问,在座的哪个俱乐部没有做过球?”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俱乐部老板敢应板,可见“假球丑闻”早已成为中国足球联赛中的一个普通现象……

接下来,假球事件就更多了:2001年甲B曝出“五鼠事件”(在2001年甲B联赛最后两轮,在事关冲击甲A的关键赛中,有5支球队严重涉嫌打假球,受到了中国足协的严惩。这5支球队分别是:浙江绿城、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江苏舜天、四川绵阳);2002年浙江省体育局原局长陈培德和绿城老总宋卫平联手揭黑;2002裁判龚建平被捕,两年后在狱中抑郁而终;2003年,足协内部重罚给裁判送“黑钱”的6家俱乐部,从通知单的处罚内容看,当年山东鲁能、上海申花、浙江绿城、大连实德、青岛颐中、江苏舜天都因为向裁判送钱被处罚,罚款从30万元到80万元不等;2005年原陕西国力王珀被圈内普遍质疑,一年后被被刑事侦查;2007年长沙金德球员李振鸿事件爆发(2007年金德中场大将李振鸿捅出自己被“禁锢毒打、勒索巨资”的惊人新闻。这名自称亡命天涯的球员向外界透露的诸多细节(如被活埋恐吓等)简直不可思议,他甚至将金德俱乐部告到中国足协,“金德不能随便怀疑我打假球,球员不能在俱乐部面前没有一点发言权,球员不是俱乐部的长工,俱乐部不能无法无天!”);2008年球员赵作峻被成耀东质疑(在去年联赛期间,当陕西主场以4比1惨败给上海申花后,“内鬼”、“打假球”等词汇便与赵作峻联系在一起);2008年底,又曝出中国地下黑庄操纵韩国联赛的事件,而且韩警方还拘捕了两名中间人……

可见,“假球”这一大毒瘤经过十余年的恶化极度膨胀,如今已经到了几乎要“吞噬”整个中国足球的险境。

其实自从几年前那次打击“黑哨”后,足协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来整顿裁判队伍,并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严重判罚失误的场次也少了许多。但对于俱乐部和球员的管理,尽管足协采取了签责任书、教育加惩罚的多种方式,却在假球这些方面实在是难以取得完全的控制。这里面大致有几点原因,一是因为足协没有司法调查权,很多事情超越了其权限范围;二是整个足坛球员的自身素质偏低,对外界诱惑抵抗力低下;三是社会监管部门的力度还不够大。

公安机关25日首次披露足球打假真相之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南勇表示,假球“毒瘤”不除,中国足球没有希望,他也对这次的足球打假充满信心。

假球的背后是金钱交易,对这种社会影响极坏的犯罪行为,就应当严格依据法律予以重罚。也唯此,才能通过司法的力量还原足球的本真,也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中国足球。司法部门应当通过这个案子,顺藤摸瓜,把利益交易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排查清楚,把这次司法介入向纵深推下去,彻查中国足球,以肃清毒瘤,重建健康足球。

中间的那些案例挑几个来讲就可以了,不用全部讲完

自己再整合一下

Ⅱ 禁烟的演讲稿 急!!!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忙于“禁烟”,禁烟区域已从公共场所如公共交通、电影院、展览馆、购物中心、银行、学校、医院等,逐步延伸到办公场所,乃至居住小区。2004年3月,爱尔兰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建立无烟公共场所的国家,之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挪威
的无烟立法也开始生效,此后像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几内亚、毛里求斯和乌拉圭等等,有12个国家都相继开展了创建无烟工作场所,还有无烟公共场所的工作。

2006年已有4个欧盟国家展开公共场所禁烟活动。另外,加拿大政府也规定在政府大楼、商店等多数公共场所吸烟违法。更有借鉴意义的是,加政府对于纵容或不制止在酒楼、餐馆吸烟的,可处以最高5000加元的罚款。泰国更是自2002年起就将饭馆纳入禁烟公共场所,对违反者一律处以2000泰铢罚款。

2007年元旦,香港的禁烟令开始正式生效。任何人违反禁烟令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5000至10000港币。到了2009年7月1日,全面禁烟的范围还将扩大到酒吧、会所、夜总会等公共场所。
1、“无烟奥运”势在必行

吸烟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一致认为,吸烟是“中国最大的死亡危害”。但是不吸烟者却因二手烟比吸烟者受到的危害更为严重。吸入烟尘对肺部的伤害最重,会引发一系列的症状,最严重的是肺癌发病率的增多。目前中国烟民已达3.5亿,二手烟民5.
4亿,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已超过10万人。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禁烟工作更加势在必行。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正在努力将“无烟奥运”的理念传播到各个角落。《北京2008无烟奥运工作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经初步确定,方案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举行前后,按无烟奥运工作方案安排,对八类场所发出“禁烟令”。

其中规定,奥运村、奥运场馆的比赛和观看场所等被划为“禁烟区”,这意味着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里可能没有吸烟区,同时还要尽可能扩大禁烟场所的范围。为奥运会服务的各种交通工具内也是禁烟的。另外,禁止在运动员、教练员比赛、训练和生活场所销售香烟,同时北京市还将倡导餐饮行业全面禁烟,或是分设“吸烟区”和“非吸烟区”。

2、禁烟工作在行动

北京首钢篮球中心作为北京男篮的主场,虽然从建成以来就实行了全面禁烟制度,在不同楼层的显眼位置均设有禁烟标志,但是每当比赛中场休息时,还是会有很多球迷站在走廊甚至卫生间里吸烟。

还有作为北京国安队主场的丰台体育中心体育场,虽然已经重点对球场的卫生环境进行了整治,但对球迷的吸烟问题,目前仍没有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丰台体育场场长钟亮表示:“我们一直规定场地里不许吸烟,但对看台上的球迷,我们很难管理。”

每当国安主场比赛后,工作人员都会在看台上清理出大量烟蒂。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对于明年奥运会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近期,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发起以“创优质空气,迎奥运来宾”为主题其中的一项“影响空气质量十大不良生活陋习调查”的投票活动。结果,“公共场所吸烟”以43310张选票高居十大的榜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消费和生产国,也是世界上越来越少的允许公共场合吸烟的国家之一,这也直接导致在禁止吸烟地点吸烟成为中国人的十大陋习之一。

3、场内场外同时进行

除了奥运赛场内要求禁烟,场外禁烟也不容忽视。根据有关的规定,除了和奥运会有直接关系的比赛场馆外,奥运签约饭店、奥运场馆及奥运村的餐厅,2008年6月前要达到全面禁烟;著名景点及文化遗产公园内大、中型餐厅,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达到全面禁烟的,要实行分区管理;各大、中型餐饮经营场所应当提倡全面禁烟,不能达到全面禁烟的餐厅,应作分区管理,即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馆,在餐厅内要加强控烟宣传,采取多种形式的控烟措施。目前,北京的全聚德、小王府等餐厅都用上“空气净化器”,并且带来不错的效果。

10月起,北京地区出租车内将全面禁烟,这意味着司机、乘客都不能在出租车里抽烟了。出租车内空间本就狭小,加上空气不太流动,如果乘客或司机在里面吸烟,无疑将会使人尤其是不吸烟的人感到憋闷。出租车内全面禁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今后坐出租车的时候就不用再吸到司机或其他乘客的“二手烟”。

不让吸烟,不看比赛?

Ⅲ 少年中国演讲稿

少年中国强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演讲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每每读到梁启超先生笔下这段激昂的文字,我不禁心潮澎湃。
从“山河破碎风飘絮”到“巍巍中华雄于东方”;从“贫民饿困滥褛衫”到“国安家富五谷丰”,雄雄中华演奏着五千年崛起的篇章。翻开历史的长卷,品味着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上下史,中国始终强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腐,腐而不朽。正如外国媒体曾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磨难,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是的,五千年的披荆斩棘,造就着上万年的辉煌篇章。今天的中国,正如漫漫沙漠中仍翠绿生长的胡杨林,续写着奇迹的曙光。
俄国媒体在官方网站上的敬词,让中国精神走向国际化。“中国需要的不是而是支持,中国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理解,中国需要的不是慰抚而是相信。八级地震震不垮中国,震醒的是中国少年的心!”是啊,八级地震,震垮的是座座高楼,震不垮的则是少年中国之精神!
蓦然回首,我中国能有今天这鼎盛,离不开一代代中国少年的辛勤努力。毛泽东少年时就立志做先生心中的“参天大树”,救国救民,他在周恩来等几位同学及众多爱国志士仁人的努力下,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这些杰出的少年,他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中华的崛起,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少年中国强,中国少年强!少年独立而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走在红日初升大道上的中国少年,正如那潜龙腾渊,展现出的是鳞爪飞扬的风姿;走在河出伏流水源上的少年中国,迸发出的是一泻汪洋的豪迈、乳虎啸谷的震撼、鹰隼试翼的胆魄、奇花初胎的惊艳,汇聚的是中国少年身上少年中国的精神。少年中国如一团燃烧的烈火,燃烧了东方,燃烧了亚洲,燃烧了整个世界。
让我们一起欢吟,为少年中国而呐喊:“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Ⅳ 军人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呵呵,我也在搞这个专题,花了相当的功夫,发些不成熟的想法,供您参考吧。

在进入正题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最可珍惜、最幸福的,是什么?(暂停)有人说,是找到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过上香车美房、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有人说,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身居高位、权倾一方,享受众星捧月的无比荣耀,就别无所求了;有人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人说,人活一世,就是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家庭、家族延续下去……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尽相同。有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也可作为一种答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自由与爱情》。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46年,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一见倾心。然而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个穷酸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爱情没有中途夭折,反而更为坚定热烈,终于冲破家庭门弟的藩篱,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裴多菲对爱情的甜美是最有体会的,为了心爱的人,哪怕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但是,为了追求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的独立自由,蜜月中的裴多菲写下这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少校军官,拿起武器反抗俄奥联军的进攻,捍卫国家独立。1849年7月31日,在与数倍敌人的战斗中,裴多菲的胸膛被俄国哥萨克骑兵的长矛刺穿。他牺牲时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这首诗作了最悲壮、最生动的注解。在我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民族独立斗争的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就义前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前给儿子写下遗书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临刑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英雄夏明翰等等。同学们,众多中外革命者宁愿放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源于对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的思考。要想真正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请大家进入第一部分。
一、价值观探秘
1.价值。“价值”(value)的本意是“可宝贵、可珍贵、令人喜爱、值得重视” 。价值概念最初产生于伦理学研究,用来分辨善和恶。18世纪,对价值的研究又在美学领域展开,主要是区分美和丑。19世纪,西方价值学创始人赫尔曼•洛采和奠基人德尔班认为,价值是哲学为世界立法的“规范”,价值就是“意味着”,就是具有意义(说句题外话,这话听起来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名言:“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学者亨利•李凯尔进一步认为,“只有存在的价值的总和,才构成了世界”。他们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哲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一般价值的学说,并且只有作为价值的学说才存在,价值论即等同于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概念也十分明确,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哲学概念,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效用。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存在。价值依人而存在,无论人的价值还是物的价值,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这很好理解,黄金价值很高吧,它可以用来兑换和购买各种商品。然而,对于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来说,黄金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是个累赘,平时值不了几个钱的水在这种情况下却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说完了“价值”,马上来看“军人价值”。
2.军人价值。军人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军人,是指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因此,军人价值就是指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的价值。军人价值既包含每个军人个体的价值,又包含整个军人群体的价值。军人价值是国家、社会、人民对军人的需要同军人对这种需要的满足的一种肯定关系。军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人与国家、战争(和平)、社会进步的关系之中。辩证地看,军人的价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需要的主体,军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军人价值就是军人的奉献与牺牲;二是将军人作为需要的主体,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来看待,军人价值就是对军人的尊重与满足。军人价值创造方式具有超常性,军人价值主要是保障价值创造的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军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和平时期,由于军人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价值不容易显现出来,只有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危机发生的紧要关头,才能显示出军人的价值。其实,和平时期军人虽然不生产物质价值,但是生产精神价值、政治价值和安全价值。有观点认为,在职业军人眼里,就没有“和平时期”这个概念,所谓“和平时期”在军人眼里只是两场战争的间歇期而已。对于军人而言,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为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保卫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分昼夜站岗放哨、巡逻值勤;为了随时打赢战争,他们必须时刻戒备。正如军旅诗歌所描述的那样:“晓战随金鼓,宵眼抱玉案”(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行》)。在一个和平稳定、欣欣向荣的国家里,军人即使默默无闻也不能说说明他们没能价值。相反,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本身就已经强有力的证明这个国家的军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如果说,其他职业创造的价值还可以换算、替代的话,军人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缺少了军人创造的价值,其他价值创造活动就失去了保障,即使创造了,也可能被掠夺。看一下近代史就知道,清政府的国民收入曾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直到清末,GDP仍是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由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逐渐落后,尤其是军队发展与世界军事革命严重脱节,这个世界头号富裕的东方帝国无力抵御西方坚船利炮的入侵,难逃被列强任意宰割的悲惨命运。圆明圆的废墟从反面映证了,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价值。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基本价值的看法和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相互包含。如果说世界观、人生观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人生是什么?那么,价值观则是回答我们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要进一步追问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人生是什么,而且还要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原本就是一个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是全部价值问题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价值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或者叫做价值的观念表现。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西方国家的学者往往有意回避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宣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我价值”,用抽象的“价值论”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在他们笔下,“价值”和“价值观”这两个概念经常是混同使用的。关于价值观的分类。由于人们对价值的分类多种多样,标准也不统一,所以价值观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人把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军事价值观、交往价值观、婚恋价值观等;也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生死观、义利观、得失观、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人际观、权力观、审美观、婚恋观等;还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物质价值观、精神价值观、集体(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
4.军人价值观。军人价值观,是军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评价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意义、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观点。军人价值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对一切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包括军人关于物质世界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类社会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等等。狭义的军人价值观特指军人对军人价值的根本看法。军事科学院张明仓研究员认为: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在战争和军事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生、军人职业、军事活动的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由于军人职业责任重大,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军事活动充满危险和艰辛,军人价值观更加强调忠诚、勇敢、爱国、团结、奉献和牺牲。一般来说,军人价值是本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军人的优秀品质往往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粹,是本民族价值品格的精华。在世界各国,有许多道德楷模都是军人。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关羽是三国时代蜀国名将,民间尊称为关公、关二爷。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凝聚在关羽身上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实质上就是五千年华夏灵魂的化身。关于军人价值观的分类,臧树华、宋家胤在其著作《军人价值观教育十讲》中,把军人价值观分为军人社会道德价值观、军人人生价值观、军人金钱价值观、军人训练价值观、军人成才价值观、军人作战价值观、军人交往价值观和军人恋爱、婚姻、家庭价值观等。
5.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有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分。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却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从深层次稳定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应当准确、凝练、深刻。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精炼表述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表述,归纳进来主要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发展、富裕、民主、文明”;“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劳动优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本、和谐、幸福、持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等等。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体现于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道德之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对全社会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具有导向作用;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价值观具有整合作用;对社会意志和力量具有凝聚作用;对塑造民族精神境界具有奠基作用;对民族兴盛具有支撑作用。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先进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一个国家如果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支撑,虽然一个时期的表面的经济繁荣也可以出现,但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核心价值缺失最终要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逐渐演化为精神危机,乃至社会危机。
6.军人核心价值观。刚才,我们一鼓作气,逐步深入了解了5个基本概念以及相互关系,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军人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军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使命条件下,军人价值观的内容会相应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固的部分是具有延续性,在较长历史时期内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统治阶级、政党要求的根本价值观念。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军人价值体系的轴心,是军人精神支柱的内核,也是一支军队应长期秉承的根本准则和始终遵循的精神路标。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凝聚军心的核心价值观。军事上不过硬一打就垮,而没有核心价值取向的军队不打自垮。
既然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专门讲一讲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聚焦军人核心价值观
让我们将穿梭于广阔的时空,看看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前世今生。
1.纵览传统军人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武德文化与军人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武德,就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包含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等。最早提出“武德”概念的是楚庄王。他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武”与“德”二字联用,始见于《国语•晋语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尉缭子•兵教》中说:“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这里提到的“武德”指的是军人的历史使命,即责任、义务和军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以“精忠报国”和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爱民、爱国是武德最核心的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了这一点。那些被历史讴歌、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大多是“精忠报国”“扶众安民”的典范,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孙子兵法》开篇首句中即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这就把养兵用战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军人的价值。《孙子兵法》反复强调“修道而保法”,“自保而全胜”,“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安国全军之道”等原则,阐明“安国保民”是军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衡量军人价值大小,军事行为正当与失当的根本标志。孙子也相当重视的将帅的武德修养,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他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孙中山为“智、仁、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提出军人价值、军人使命等概念,强调指出:军人最重要的是真正懂得“捍族卫民者,军人之天职”的道理,发挥其“忠爱民国”的优良品质,尽其“兴武止战”之使命;只有努力恪尽“天职”,永葆“良质”,才能“以保军人之价值”。“捍族卫民,矢忠必勇”,是孙中山对传统武德文化“精忠报国、和军制胜”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发扬者。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建立了不同于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好八连精神、硬骨头六连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光辉,为新时期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放眼外军核心价值观。在高度现代化的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成为愈益凸显的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改革编制体制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引导”、“文化熏陶”、“道德提升”等“软实力”建设,尤其重视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美军历来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灌输,在《2010年联合构想》中把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列入“基础战斗训练教育”,制成各种形式的精神宣传画悬挂、张贴在营区、训练场甚至官兵的床头;聘请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参战回国的“战争经历者”现身说法;还安排了5000多名随军牧师,以“上帝的语言”传播和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念。各军兵种和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如美陆军将价值观概括为“忠诚、责任、尊敬、奉献、荣誉、正直、勇气”七条,美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荣誉、勇气、奉献”,同时宣扬“海军是海洋的主人”、“海洋中的利刃”;美空军宣扬“正直、进取、忠诚、坚毅、无畏和奉献精神”和“正直第一、服务至上、事事争优”的价值理念,把“诚实与正直第一、先公后私、工作优异”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美海军陆战队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勇气、责任”;西点军校则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学员价值观养成的座右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军人失去往日的荣耀。2007年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重整军队计划,提出“为重振俄罗斯担当使命”的口号,俄军以 “认真履行军人的天职,勇敢地捍卫俄罗斯的自由、独立和宪法制度,保卫人民和祖国”为价值理念,其核心价值观也表述为“荣誉、责任、形象、纪律、勇敢”。日本生存空间狭小,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存和发展仅靠个人或单家独户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起来形成群体力量方能求得生存,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形成了群体主义价值观。日本自卫队在建军计划中强调:“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等于空中楼阁”,“有了新式武器而精神力量薄弱,等于把火箭将给了稻草人”。 日本自卫队突出“忠诚武勇、卫国卫家、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还有一种表述是“忠诚、守纪”。英军宣扬“效忠国家”的价值观念,其精神内涵是无条件承担义务、自我牺牲和相互信任。英军在“军队价值观”中规定:“无私的个人承诺是军事服务的基础。你必须随时随地准备听从召唤,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意味着你必须将军队和团队的使命置于你个人利益之上……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完成你的任务,无论有多么危险和艰难。”其核心价值另一表述是“忠诚、自豪、坚定”。法军宣扬“纪律、忠诚、献身”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是“忠于法兰西,做不屈的高卢雄鸡”表述为“自由、平等、顽强、坚韧”。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忠诚、服从、勇敢、奋发”。印军倡导“克制、自尊、守纪、集体精神”,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智慧、责任、灵魂、自尊、惠人”。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军队战斗力却十分强悍,经过几次中东战争,逐步确立了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以军核心价值观是“忧国献身、勇敢顽强、知识智慧、共济互助”。
3.解析我军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提出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又体现了军队的职能使命的要求;既吸收了古今中外军人核心价值的合理内容,又充分体现了我军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其主要特征有 :一是彰显我军本质属性。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为本阶级实现自身利益、为执政党履行使用的工具。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我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直将自己定义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始终把党的政治理念作为军队的政治信仰精神支柱来遵循,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用。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多年来经受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经历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风波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仍然屹立不倒,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的根本原因所在。关于这一点,在原苏联身上能够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列宁在发动和领导十月革命中首先着手建立以工人赤卫队为基础的红军,并特别强调和坚持布尔什维克党对红军的领导。正是这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军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下,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有力地镇压了白匪叛乱,击退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军队,保卫了苏维埃政权。然而,二战胜利后如日中天的苏共和军队在西方“和平演变”攻势下,没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尤其是缺乏对官兵积极的价值引导,苏联军队与苏共渐渐离心离德。在“8.19”事件中,当苏联国家和人民最为需要的危急关头,军队倒戈,苏共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也丧失了执政地位,庞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苏联解体后,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民众对军队的信任竟然一度下滑到30%,低于40%的国际警戒线。这里还有几幅图,从图片对比中,中美两国军队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一目了然,这也是人民军队根本性质最直观的体现。二是体现职业特殊要求。国不可一日无军队,现代国家必须维持一支精干高效的、以职业军人为主的常备军。尽管我国当前还没有 “职业军人”的正式提法,但是,当代军人,尤其是将要在部队长期服役的士官(学员)、军官,要相创造辉煌的军旅生涯,就应当努力锤炼自己的职业化军人素养。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日》再次诠释了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形象。客观来说,张灵甫的确是一名纯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作为抗战时期最著名的两个团长之一(另一个团长是谢晋元),张灵甫打过无数恶仗、苦仗、硬仗。凇沪会战,张灵甫脱掉身上衣服,抱着机关枪带着敢死队冲杀日军,毙敌800余人。张古山战役,与日军激战五天五夜,身中七块弹片,血染征衣,仍然指挥作战,直到胜利。共产党员剧作家田汉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真名实姓地讴歌了张灵甫。南昌会战,张灵甫右腿被日军机枪打中,受了重伤,军医要锯掉张灵甫的右腿,张灵甫将手枪交给随从副官,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匆匆包扎伤口后又冲上前线。不久,上高会战,张灵甫的腿又被炸断。蒋介石亲自派飞机送张灵甫去香港治病。手术不久,张灵甫在报纸上看到军人战时不能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医生修养一个月就可以痊愈的劝告,大义凛然地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腿!”提前归队,于是落下残疾,人称“跛腿将军”。八年抗战,张灵甫以其功勋获得过美国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自由勋章,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被朝野称为“常胜将军”。197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时,言辞恳切地说:“我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灵甫是我的学生。我们没有把他争取过来,我有责任!”。由此可见,抛开政治信仰,张灵甫的职业军人素养是得到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三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清晰地展现了军人所奋斗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价标准等完整的军人价值观体系。其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特性,也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考验。军委胡主席站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将我军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要保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重视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官兵身居军营胸怀天下,身处盛世毋忘国家安危,忠实有效地履行职责。四是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走在前列。回顾建军8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军一直是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忠实信仰者、优秀宣传者、模范践行者。毛泽东同志给解放军规定了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过去虽然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要素是始终存在的,并强烈地反映在人民军队的信念和实践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人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赖,更是党对人民军队的特殊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要求军队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确立和普及。

Ⅳ 急求一篇3分钟左右的演讲稿(反映警营生活的)

希望能对人有用:祝你好运!

谁不肯谢幕,谁永远上演繁华。随着湮没的年华,南飞的鸟一直南飞。风是沉默的舞蹈,无言的倾诉。只有风是我们心灵飞翔的翅膀,我们的思想随着风飞越物理的障碍精神的困锁理性的解放。于是,我站在风中,让风伴着我看过轻灵的雪,感受过警校第一天教会我们的传承美好,抑制了军训中流下的失落的眼泪。失落的眼泪流进我苦涩的嘴里。告诉自己,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付出过,在这里流过汗水,挥洒过属于我们的青春,这就够了。不再有遗憾。只是失落,深深的失落,仿佛刻进骨髓的失落。但是军训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付出的更多,让我们拥有了——
无可挑剔的整齐

我们的一切都是整齐的。整齐得很干净。干净得很纯正。鞋子、书本、餐具、被子、枕头、床单都有其固定的位子。我们没有摆放自己东西的自由。那些关于美丽的饰品,护肤品、化妆品我们只好都将它们藏进深深的抽屉。我们得到了我们得到的荣誉,就当然的失去了一些本来我们拥有的东西。从我们选择警校这天,从我们穿上警服这天,很多的东西就已经决定了。外面的人只看到我们的荣耀而这靛蓝的沉重就留给我们自己。每天,日子就在集合中开始和结束。偶尔下雨就成了我们最大的奢侈。我们的队伍是整齐的,如果你在队伍外会为这么多的队伍流动而感动。而队伍中的我们只会听见警体委员的口号,只看见前面同学的背影只会跟紧前面的步伐。每天的集合时候,口号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轨道。混乱是因为要整齐。集合前的我们总是慌乱的,总是要在一团混乱中将一切变为整齐。因此,来警校一年半,已经很能将一团混乱在几分中内化腐朽为神奇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的生活是整齐的,整齐中也藏着躲不掉的混乱。但就因为这样,我才感觉到——
自由死了

青春是一段旅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尽情的挥洒我们的青春。但是,我们却没有这种权利。我们有的,是更多的义务。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甚至穿什么衣服、鞋子都有特别的规定。如果自由意味着空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穿自己喜欢穿的衣服的话,那么,我们真的没有自由。我们穿了这一身警服,就有了属于我们的责任。虽然还不需要上阵杀敌,虽然还不用去维护治安。我们的确是不自由的,但我们有了更多的别人没有的东西。例如责任,例如荣誉。而且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因为——
老师是雕琢师

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人象昙花一样出现和消失,但香味是永恒的。虽只是如流星闪过的刹那,却留下了永恒的思索和探寻。我们的老师就是。他们雕琢了我们的灵魂。透过他们的思想,我们知道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什么是犯罪而什么又是违法……他们给了我们一片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天空,开垦了法律知识的园圃。他们是记忆深处永远点亮的明灯是思想海岸的不灭灯塔。校园因为有他们而美丽,我们因为他们而有生命、思想、才华。我们将永远聆听他们轻声的教诲还有铭记同一个寝室里——
祝福的笑容

透过弥漫在思绪里淡淡青草香味,回忆渐渐真实。感情的世界就是这样,恨的时候恨不得对方这辈子从来没有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而开心的时候又会觉得你们的相逢完全是上帝精心的杰作。的确,同一个寝室的是一种缘分。不管我们有过多少的争吵多少的龃龉,往往只有对方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会让我们忘了所有的不愉快。我们的记忆里只剩下走过了咸咸淡淡的岁月,走过了清清楚楚的失落。我们的青春年华还藏着连自己也无法说清的忧伤。谁的沉默带走了谁的霓裳,谁的诗句记录了繁华的青春年少。我们的世界由自己构建,未来就紧握在我们手上。风是瑰丽的语言,不会对谁假装。风是自由的舞蹈,象精灵的吟唱。我们在这里,跟随风的足迹跋涉千里,虽然我们依旧渺小,但能够跟随着风就足已使我们自豪。“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向浩瀚天空许下诺言——年轻的心永不改变。”就让我们随着张雨生的歌一起把梦想放飞在风中,让希望永恒!

Ⅵ 江湖救急!~大哥大姐帮下忙

首先公共关系定义种种
1,1976年,美国莱克斯·哈罗博士把"公共关系"定义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同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之做出反映;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测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
2,1978年8月8日至10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各国公共关系协会世界第一次大会上,把"公共关系"定义如下: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想组织领导人提供咨询意见,并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为以服务于本组织和公众共同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立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同他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评估,以尽可能地协调它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
4,美国公共关系学会推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定义:(1)公共关系是企业管理机构经过自我检讨和改进之后,将其态度公诸社会,借以获得顾客,员工及社会的好感和了解这样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2)首先,公共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之信任与好感,借以迎合大众之兴趣而调整其政策与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其次,公共关系是对此种已调整的政策与服务方针加以说明,以获得大众了解与欢迎的一项工作.(3)公共关系是一种技术,此种技术在于激发大众对于任何一个人或组织的了解并产生信任.(4)公共关系是工商管理机构用以测验大众态度,检查本企业的政策与服务方针是否得到大众的了解与欢迎的一种职能.
从公共关系的性质来看,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职能,活动,职业,工作,技术,艺术,政策,等等.
从公共关系的特征来看,公共关系具有功利性,相关性,公共性,互利性,连续性,职业性,政策性,等等.
从公共关系的直接和最终目标来看,公共关系是为了传递,交流信息,增进相互了解;获得理解,改善态度;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为了服务公众;争取支持,赢得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利益;求生存谋发展,与时共进.
从实现公共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来看,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就要运用信息沟通与传播手段;社会组织主动与相关公众进行卓有成效的双向交流;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协调组织与公众的关系.
公共关系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媒介,沟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取得相关公众的了解,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求得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组织活动,管理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

研究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及工作方法的一门科学,被称为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公共关系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其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管理科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的,研究公共关系的社会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边缘学科。

Ⅶ 历史演讲稿

骄傲的曾国藩

奔奔曾经说过:“你对历史不感兴趣,所以历史对你不感兴趣。”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过去的已经是历史,而历史一再重演。所以历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活着的人思考如何把正在进行的历史故事演义得更加有趣。
我今天要讲的让毛泽东“独服”的“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让蒋介石称赞“足为吾人之师资”,被后人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骄傲的曾国藩。

我说的骄傲既不单是褒义也不单是贬义。
曾国藩被许多人评价过,但我认为曾国藩是骄傲的,所以曾国藩一出生下来就是骄傲的。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其祖父阅历丰富,父亲是个秀才。所以曾国藩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而且作为老大的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16岁童子试第7,23岁考取秀才。曾国藩作为8个弟弟妹妹的榜样怎么能不骄傲呢?曾国藩考取进士之后由翰林院庶吉士到侍读到侍讲学士到文渊阁值阁事到内阁学时到稽察中书科事务到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到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作为汉人当时做官能做到“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能不骄傲吗?当官的时候曾国藩讽刺身边的人说:“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还说:“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就是说他不跟一般人相处只跟像自己那样贤明的人相处。
作为理学家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的“文傲”不是一般人能看出来的。曾国藩写过很多书《京史百家杂钞》《求阙文集》《诗集》《读书录》《家调》《家书》《求学道》《五箴》等不下百十数本卷。首先曾国藩很骄傲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噶写书,他写书之后更加骄傲了于是一写几十本。于是骄傲成了曾国藩的本性。曾国藩的治学论道,识人修身,持家教子,为官当将成了曾国藩骄傲的资本,并且他还要把他的骄傲传授给别人。所以很多人如左宗棠李鸿章看见曾国藩时喊他老师而不是大人。

其实曾国藩真正走上历史舞台还是因为他的“武傲”。有句话为证“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当太平天国起义轰轰烈烈时,清政府很恐慌,曾国藩很高兴。因为清政府的八旗、六营军腐败到不堪一击,而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卧薪尝胆。于是曾国藩开始发挥自己笔杆子的骄傲,在《讨粤匪缴》中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之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等等。他都把自己与孔孟并列了,你说他骄傲不骄傲?
1854年初,湘军组成陆军十三营,水师十营,共一万七千多人,同时正式出师与太平天国作战。湘军进围九江时,曾国藩得意忘形地叫嚷:“肃清江面,直捣金陵”。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在湖口、九江战役中,痛歼湘军水师。1855年2日11日,太平军放火焚毁停泊在江面的湘军大船百余艘,夺得曾国藩座船,曾国藩走投无路,几次跳水自杀未遂。然后仓促逃入南昌,陷入太平军的包围之中,使他“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这是曾国藩表露无疑的骄傲,所以曾国藩吃到了骄傲的苦果,然后曾国藩羞愧难当要自杀。也正是因为曾国藩还是湘军的骄傲,是曾氏家族的骄傲,是汉人为官的骄傲,所以曾国藩自杀未遂,他为了别人的骄傲而活着。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变乱,湘军乘机卷土重来,12月攻下武汉,接着李续宾率领湘军主力投入江西战场,陷九江,进逼太平军重要军事据点三河镇。显然,曾国藩意图是先拿下武汉、九江,然后以湖北、江西为后方,同太平军争夺安徽,特别着重争夺安庆。他认为只要占领安庆,就可以沿江东下,直取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1858年11月,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发起对湘军垢猛攻,三路大军包围了李续宾的大营,湘军大败,李续宾以下文武头目四百余人全部被歼。曾国藩不得不承认:“三河之挫,敝邑阵亡达六千人,士气大伤!”
这就是著名的三河大捷。曾国藩的骄傲再次被打击,所以有人说后期的曾国藩很抑郁。

曾国藩的湘军,虽然在三河遭到惨败,但力量并未溃灭,他仍然坚持夺取安庆进取天京的战略。1860年曾国藩亲率湘军八万实现了对安庆的包围。这时太平军击溃江南大营,东征苏、常,咸丰帝气急败坏,要曾国藩赶快发兵救援,但是他拒绝应命,说:“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服金陵之张本”。为了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决定分兵两路,突入敌人后方,攻取武汉。这一行动,引起了湘军内部的一片惊慌,有人主张撤安庆之围,回师救援湖北,可是曾国藩不为所动,仍坚持原议,说:“吾但求力破安庆一关,此外皆不遽与之争得失”。果然,太平军西取武汉的计划未能实现,而曾国藩孤注一掷,如愿以偿。经过五个月的争夺,1861年9月5日,安庆终于落入湘军手中。这时的曾国藩找回了骄傲的资本,准备有所作为。当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时,很高兴,他说廉颇只能三遗矢。
1864年,曾国藩攻取南京,湘军在南京屠杀三天三夜,共杀人10余万。曾国藩不仅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个弟弟也杀人,当时人们就称呼曾国藩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有人曾经为曾国藩辩解说那是形势所迫,身境所绕,不得已而为行之的谋略而已。
试想一下,我们在拿老鼠兔子做实验时,是不是因为我们觉得动物的生命比人低贱得多?所以曾国藩认为湘军是骄傲的,至少曾国藩认为自己是骄傲的。

1861年8月21日,咸丰帝病逝,年仅6岁的载淳继承皇位。这时候的曾国藩掌握的湘军已经强大到可以让他称帝。但曾国藩为什么没有称帝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曾国藩很骄傲。儒家思想是曾国藩的骄傲,孝悌忠信是曾国藩的骄傲,个人的完美是曾国藩的骄傲,对旧王朝的愚忠是曾国藩的骄傲。要说龙袍加身对曾国藩没有半点儿诱惑,肯定是一句假话。但要他放弃一生所坚持的骄傲是不可能的。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数千名群众因怀疑天主教堂以育婴堂为晃子拐骗人口、虐杀婴儿,群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面。法国领事丰大业认为官方没有认真弹压,持枪在街上碰到天津知县刘杰,因发生争执开枪射击,当场击死刘杰仆人一人,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座基督教堂。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国联合提出抗议,并出动军舰逞威。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垂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
这时候的曾国藩很生气,因为曾国藩很骄傲,他不允许别人鼾睡在自己的榻边。曾国藩气自己的祖国那样懦弱无能,毁了他的声誉,毁了他的骄傲。于是以“师以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曾国藩的领导下蓬勃发展。

1872年,曾国藩骄傲地病死在南京。因为他死的时候,他提拔的人如左宗棠李鸿章,一个个都像那样很骄傲了,他的洋务运动也早就了一批批骄傲的人才,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评价历史人物时“伟大”只用来形容那些力争上游的人,随波逐流的那些人只能用“可怜”形容,我用骄傲来形容曾国藩是因为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前行的步履,变得那么迷惘而惶惑、彷徨而犹豫、蹒跚而踉跄……

Ⅷ 求一篇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演讲稿~~~~高分~~在线等

呵呵,我也在搞这个专题,花了相当的功夫,发些不成熟的想法,供您参考吧。

在进入正题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最可珍惜、最幸福的,是什么?(暂停)有人说,是找到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过上香车美房、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有人说,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身居高位、权倾一方,享受众星捧月的无比荣耀,就别无所求了;有人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人说,人活一世,就是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家庭、家族延续下去……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尽相同。有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也可作为一种答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自由与爱情》。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46年,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一见倾心。然而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个穷酸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爱情没有中途夭折,反而更为坚定热烈,终于冲破家庭门弟的藩篱,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裴多菲对爱情的甜美是最有体会的,为了心爱的人,哪怕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但是,为了追求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的独立自由,蜜月中的裴多菲写下这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少校军官,拿起武器反抗俄奥联军的进攻,捍卫国家独立。1849年7月31日,在与数倍敌人的战斗中,裴多菲的胸膛被俄国哥萨克骑兵的长矛刺穿。他牺牲时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这首诗作了最悲壮、最生动的注解。在我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民族独立斗争的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就义前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前给儿子写下遗书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临刑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英雄夏明翰等等。同学们,众多中外革命者宁愿放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源于对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的思考。要想真正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请大家进入第一部分。
一、价值观探秘
1.价值。“价值”(value)的本意是“可宝贵、可珍贵、令人喜爱、值得重视” 。价值概念最初产生于伦理学研究,用来分辨善和恶。18世纪,对价值的研究又在美学领域展开,主要是区分美和丑。19世纪,西方价值学创始人赫尔曼·洛采和奠基人德尔班认为,价值是哲学为世界立法的“规范”,价值就是“意味着”,就是具有意义(说句题外话,这话听起来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名言:“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学者亨利·李凯尔进一步认为,“只有存在的价值的总和,才构成了世界”。他们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哲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一般价值的学说,并且只有作为价值的学说才存在,价值论即等同于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概念也十分明确,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哲学概念,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效用。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存在。价值依人而存在,无论人的价值还是物的价值,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这很好理解,黄金价值很高吧,它可以用来兑换和购买各种商品。然而,对于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来说,黄金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是个累赘,平时值不了几个钱的水在这种情况下却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说完了“价值”,马上来看“军人价值”。
2.军人价值。军人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军人,是指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因此,军人价值就是指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的价值。军人价值既包含每个军人个体的价值,又包含整个军人群体的价值。军人价值是国家、社会、人民对军人的需要同军人对这种需要的满足的一种肯定关系。军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人与国家、战争(和平)、社会进步的关系之中。辩证地看,军人的价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需要的主体,军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军人价值就是军人的奉献与牺牲;二是将军人作为需要的主体,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来看待,军人价值就是对军人的尊重与满足。军人价值创造方式具有超常性,军人价值主要是保障价值创造的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军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和平时期,由于军人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价值不容易显现出来,只有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危机发生的紧要关头,才能显示出军人的价值。其实,和平时期军人虽然不生产物质价值,但是生产精神价值、政治价值和安全价值。有观点认为,在职业军人眼里,就没有“和平时期”这个概念,所谓“和平时期”在军人眼里只是两场战争的间歇期而已。对于军人而言,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为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保卫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分昼夜站岗放哨、巡逻值勤;为了随时打赢战争,他们必须时刻戒备。正如军旅诗歌所描述的那样:“晓战随金鼓,宵眼抱玉案”(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行》)。在一个和平稳定、欣欣向荣的国家里,军人即使默默无闻也不能说说明他们没能价值。相反,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本身就已经强有力的证明这个国家的军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如果说,其他职业创造的价值还可以换算、替代的话,军人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缺少了军人创造的价值,其他价值创造活动就失去了保障,即使创造了,也可能被掠夺。看一下近代史就知道,清政府的国民收入曾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直到清末,GDP仍是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由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逐渐落后,尤其是军队发展与世界军事革命严重脱节,这个世界头号富裕的东方帝国无力抵御西方坚船利炮的入侵,难逃被列强任意宰割的悲惨命运。圆明圆的废墟从反面映证了,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价值。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基本价值的看法和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相互包含。如果说世界观、人生观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人生是什么?那么,价值观则是回答我们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要进一步追问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人生是什么,而且还要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原本就是一个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是全部价值问题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价值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或者叫做价值的观念表现。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西方国家的学者往往有意回避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宣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我价值”,用抽象的“价值论”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在他们笔下,“价值”和“价值观”这两个概念经常是混同使用的。关于价值观的分类。由于人们对价值的分类多种多样,标准也不统一,所以价值观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人把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军事价值观、交往价值观、婚恋价值观等;也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生死观、义利观、得失观、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人际观、权力观、审美观、婚恋观等;还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物质价值观、精神价值观、集体(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
4.军人价值观。军人价值观,是军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评价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意义、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观点。军人价值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对一切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包括军人关于物质世界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类社会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等等。狭义的军人价值观特指军人对军人价值的根本看法。军事科学院张明仓研究员认为: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在战争和军事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生、军人职业、军事活动的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由于军人职业责任重大,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军事活动充满危险和艰辛,军人价值观更加强调忠诚、勇敢、爱国、团结、奉献和牺牲。一般来说,军人价值是本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军人的优秀品质往往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粹,是本民族价值品格的精华。在世界各国,有许多道德楷模都是军人。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关羽是三国时代蜀国名将,民间尊称为关公、关二爷。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凝聚在关羽身上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实质上就是五千年华夏灵魂的化身。关于军人价值观的分类,臧树华、宋家胤在其著作《军人价值观教育十讲》中,把军人价值观分为军人社会道德价值观、军人人生价值观、军人金钱价值观、军人训练价值观、军人成才价值观、军人作战价值观、军人交往价值观和军人恋爱、婚姻、家庭价值观等。
5.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有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分。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却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从深层次稳定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应当准确、凝练、深刻。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精炼表述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表述,归纳进来主要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发展、富裕、民主、文明”;“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劳动优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本、和谐、幸福、持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等等。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体现于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道德之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对全社会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具有导向作用;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价值观具有整合作用;对社会意志和力量具有凝聚作用;对塑造民族精神境界具有奠基作用;对民族兴盛具有支撑作用。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先进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一个国家如果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支撑,虽然一个时期的表面的经济繁荣也可以出现,但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核心价值缺失最终要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逐渐演化为精神危机,乃至社会危机。
6.军人核心价值观。刚才,我们一鼓作气,逐步深入了解了5个基本概念以及相互关系,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军人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军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使命条件下,军人价值观的内容会相应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固的部分是具有延续性,在较长历史时期内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统治阶级、政党要求的根本价值观念。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军人价值体系的轴心,是军人精神支柱的内核,也是一支军队应长期秉承的根本准则和始终遵循的精神路标。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凝聚军心的核心价值观。军事上不过硬一打就垮,而没有核心价值取向的军队不打自垮。
既然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专门讲一讲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聚焦军人核心价值观
让我们将穿梭于广阔的时空,看看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前世今生。
1.纵览传统军人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武德文化与军人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武德,就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包含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等。最早提出“武德”概念的是楚庄王。他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武”与“德”二字联用,始见于《国语·晋语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尉缭子·兵教》中说:“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这里提到的“武德”指的是军人的历史使命,即责任、义务和军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以“精忠报国”和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爱民、爱国是武德最核心的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了这一点。那些被历史讴歌、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大多是“精忠报国”“扶众安民”的典范,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孙子兵法》开篇首句中即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这就把养兵用战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军人的价值。《孙子兵法》反复强调“修道而保法”,“自保而全胜”,“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安国全军之道”等原则,阐明“安国保民”是军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衡量军人价值大小,军事行为正当与失当的根本标志。孙子也相当重视的将帅的武德修养,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他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孙中山为“智、仁、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提出军人价值、军人使命等概念,强调指出:军人最重要的是真正懂得“捍族卫民者,军人之天职”的道理,发挥其“忠爱民国”的优良品质,尽其“兴武止战”之使命;只有努力恪尽“天职”,永葆“良质”,才能“以保军人之价值”。“捍族卫民,矢忠必勇”,是孙中山对传统武德文化“精忠报国、和军制胜”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发扬者。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建立了不同于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好八连精神、硬骨头六连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光辉,为新时期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放眼外军核心价值观。在高度现代化的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成为愈益凸显的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改革编制体制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引导”、“文化熏陶”、“道德提升”等“软实力”建设,尤其重视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美军历来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灌输,在《2010年联合构想》中把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列入“基础战斗训练教育”,制成各种形式的精神宣传画悬挂、张贴在营区、训练场甚至官兵的床头;聘请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参战回国的“战争经历者”现身说法;还安排了5000多名随军牧师,以“上帝的语言”传播和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念。各军兵种和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如美陆军将价值观概括为“忠诚、责任、尊敬、奉献、荣誉、正直、勇气”七条,美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荣誉、勇气、奉献”,同时宣扬“海军是海洋的主人”、“海洋中的利刃”;美空军宣扬“正直、进取、忠诚、坚毅、无畏和奉献精神”和“正直第一、服务至上、事事争优”的价值理念,把“诚实与正直第一、先公后私、工作优异”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美海军陆战队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勇气、责任”;西点军校则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学员价值观养成的座右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军人失去往日的荣耀。2007年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重整军队计划,提出“为重振俄罗斯担当使命”的口号,俄军以 “认真履行军人的天职,勇敢地捍卫俄罗斯的自由、独立和宪法制度,保卫人民和祖国”为价值理念,其核心价值观也表述为“荣誉、责任、形象、纪律、勇敢”。日本生存空间狭小,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存和发展仅靠个人或单家独户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起来形成群体力量方能求得生存,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形成了群体主义价值观。日本自卫队在建军计划中强调:“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等于空中楼阁”,“有了新式武器而精神力量薄弱,等于把火箭将给了稻草人”。 日本自卫队突出“忠诚武勇、卫国卫家、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还有一种表述是“忠诚、守纪”。英军宣扬“效忠国家”的价值观念,其精神内涵是无条件承担义务、自我牺牲和相互信任。英军在“军队价值观”中规定:“无私的个人承诺是军事服务的基础。你必须随时随地准备听从召唤,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意味着你必须将军队和团队的使命置于你个人利益之上……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完成你的任务,无论有多么危险和艰难。”其核心价值另一表述是“忠诚、自豪、坚定”。法军宣扬“纪律、忠诚、献身”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是“忠于法兰西,做不屈的高卢雄鸡”表述为“自由、平等、顽强、坚韧”。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忠诚、服从、勇敢、奋发”。印军倡导“克制、自尊、守纪、集体精神”,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智慧、责任、灵魂、自尊、惠人”。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军队战斗力却十分强悍,经过几次中东战争,逐步确立了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以军核心价值观是“忧国献身、勇敢顽强、知识智慧、共济互助”。
3.解析我军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提出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又体现了军队的职能使命的要求;既吸收了古今中外军人核心价值的合理内容,又充分体现了我军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其主要特征有 :一是彰显我军本质属性。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为本阶级实现自身利益、为执政党履行使用的工具。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我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直将自己定义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始终把党的政治理念作为军队的政治信仰精神支柱来遵循,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用。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多年来经受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经历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风波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仍然屹立不倒,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的根本原因所在。关于这一点,在原苏联身上能够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列宁在发动和领导十月革命中首先着手建立以工人赤卫队为基础的红军,并特别强调和坚持布尔什维克党对红军的领导。正是这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军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下,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有力地镇压了白匪叛乱,击退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军队,保卫了苏维埃政权。然而,二战胜利后如日中天的苏共和军队在西方“和平演变”攻势下,没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尤其是缺乏对官兵积极的价值引导,苏联军队与苏共渐渐离心离德。在“8.19”事件中,当苏联国家和人民最为需要的危急关头,军队倒戈,苏共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也丧失了执政地位,庞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苏联解体后,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民众对军队的信任竟然一度下滑到30%,低于40%的国际警戒线。这里还有几幅图,从图片对比中,中美两国军队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一目了然,这也是人民军队根本性质最直观的体现。二是体现职业特殊要求。国不可一日无军队,现代国家必须维持一支精干高效的、以职业军人为主的常备军。尽管我国当前还没有 “职业军人”的正式提法,但是,当代军人,尤其是将要在部队长期服役的士官(学员)、军官,要相创造辉煌的军旅生涯,就应当努力锤炼自己的职业化军人素养。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日》再次诠释了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形象。客观来说,张灵甫的确是一名纯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作为抗战时期最著名的两个团长之一(另一个团长是谢晋元),张灵甫打过无数恶仗、苦仗、硬仗。凇沪会战,张灵甫脱掉身上衣服,抱着机关枪带着敢死队冲杀日军,毙敌800余人。张古山战役,与日军激战五天五夜,身中七块弹片,血染征衣,仍然指挥作战,直到胜利。共产党员剧作家田汉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真名实姓地讴歌了张灵甫。南昌会战,张灵甫右腿被日军机枪打中,受了重伤,军医要锯掉张灵甫的右腿,张灵甫将手枪交给随从副官,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匆匆包扎伤口后又冲上前线。不久,上高会战,张灵甫的腿又被炸断。蒋介石亲自派飞机送张灵甫去香港治病。手术不久,张灵甫在报纸上看到军人战时不能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医生修养一个月就可以痊愈的劝告,大义凛然地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腿!”提前归队,于是落下残疾,人称“跛腿将军”。八年抗战,张灵甫以其功勋获得过美国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自由勋章,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被朝野称为“常胜将军”。197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时,言辞恳切地说:“我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灵甫是我的学生。我们没有把他争取过来,我有责任!”。由此可见,抛开政治信仰,张灵甫的职业军人素养是得到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三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清晰地展现了军人所奋斗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价标准等完整的军人价值观体系。其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特性,也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考验。军委胡主席站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将我军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要保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重视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官兵身居军营胸怀天下,身处盛世毋忘国家安危,忠实有效地履行职责。四是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走在前列。回顾建军8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军一直是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忠实信仰者、优秀宣传者、模范践行者。毛泽东同志给解放军规定了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过去虽然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要素是始终存在的,并强烈地反映在人民军队的信念和实践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人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赖,更是党对人民军队的特殊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要求军队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确立和普及。

Ⅸ 我是警官学院的学生,让写一篇关于“加深校训价值观”的演讲稿,坐等急急急急急急!!!!

在进入正题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值得追求、最可珍惜、最幸福的,是什么?(暂停)有人说,是找到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过上香车美房、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有人说,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身居高位、权倾一方,享受众星捧月的无比荣耀,就别无所求了;有人说,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权力,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人说,人活一世,就是要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家庭、家族延续下去……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尽相同。有一首广为传颂的诗,也可作为一种答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作品《自由与爱情》。可贵的是,诗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46年,23岁的裴多菲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一见倾心。然而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个穷酸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爱情没有中途夭折,反而更为坚定热烈,终于冲破家庭门弟的藩篱,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裴多菲对爱情的甜美是最有体会的,为了心爱的人,哪怕献出生命都在所不惜。但是,为了追求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的独立自由,蜜月中的裴多菲写下这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少校军官,拿起武器反抗俄奥联军的进攻,捍卫国家独立。1849年7月31日,在与数倍敌人的战斗中,裴多菲的胸膛被俄国哥萨克骑兵的长矛刺穿。他牺牲时年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这首诗作了最悲壮、最生动的注解。在我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民族独立斗争的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就义前写下《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民族英雄吉鸿昌;牺牲前给儿子写下遗书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临刑前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英雄夏明翰等等。同学们,众多中外革命者宁愿放弃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毅然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险的革命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源于对我们刚才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的思考。要想真正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请大家进入第一部分。
一、价值观探秘
1.价值。“价值”(value)的本意是“可宝贵、可珍贵、令人喜爱、值得重视” 。价值概念最初产生于伦理学研究,用来分辨善和恶。18世纪,对价值的研究又在美学领域展开,主要是区分美和丑。19世纪,西方价值学创始人赫尔曼•洛采和奠基人德尔班认为,价值是哲学为世界立法的“规范”,价值就是“意味着”,就是具有意义(说句题外话,这话听起来让人不禁想起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名言:“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学者亨利•李凯尔进一步认为,“只有存在的价值的总和,才构成了世界”。他们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哲学本质上就是关于一般价值的学说,并且只有作为价值的学说才存在,价值论即等同于哲学。
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概念也十分明确,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哲学概念,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或效用。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存在。价值依人而存在,无论人的价值还是物的价值,都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都是对于人的价值。人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这很好理解,黄金价值很高吧,它可以用来兑换和购买各种商品。然而,对于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来说,黄金不仅毫无价值,反而是个累赘,平时值不了几个钱的水在这种情况下却体现出巨大的价值。
说完了“价值”,马上来看“军人价值”。
2.军人价值。军人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军人,是指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因此,军人价值就是指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员的价值。军人价值既包含每个军人个体的价值,又包含整个军人群体的价值。军人价值是国家、社会、人民对军人的需要同军人对这种需要的满足的一种肯定关系。军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人与国家、战争(和平)、社会进步的关系之中。辩证地看,军人的价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需要的主体,军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军人价值就是军人的奉献与牺牲;二是将军人作为需要的主体,国家、执政党、统治阶级、政府和社会作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来看待,军人价值就是对军人的尊重与满足。军人价值创造方式具有超常性,军人价值主要是保障价值创造的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军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和平时期,由于军人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其价值不容易显现出来,只有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的危机发生的紧要关头,才能显示出军人的价值。其实,和平时期军人虽然不生产物质价值,但是生产精神价值、政治价值和安全价值。有观点认为,在职业军人眼里,就没有“和平时期”这个概念,所谓“和平时期”在军人眼里只是两场战争的间歇期而已。对于军人而言,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为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保卫人民安居乐业,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分昼夜站岗放哨、巡逻值勤;为了随时打赢战争,他们必须时刻戒备。正如军旅诗歌所描述的那样:“晓战随金鼓,宵眼抱玉案”(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行》)。在一个和平稳定、欣欣向荣的国家里,军人即使默默无闻也不能说说明他们没能价值。相反,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本身就已经强有力的证明这个国家的军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如果说,其他职业创造的价值还可以换算、替代的话,军人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缺少了军人创造的价值,其他价值创造活动就失去了保障,即使创造了,也可能被掠夺。看一下近代史就知道,清政府的国民收入曾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直到清末,GDP仍是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由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逐渐落后,尤其是军队发展与世界军事革命严重脱节,这个世界头号富裕的东方帝国无力抵御西方坚船利炮的入侵,难逃被列强任意宰割的悲惨命运。圆明圆的废墟从反面映证了,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价值。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基本价值的看法和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价值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相互包含。如果说世界观、人生观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人生是什么?那么,价值观则是回答我们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要进一步追问世界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人生是什么,而且还要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原本就是一个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是全部价值问题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价值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或者叫做价值的观念表现。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相应的经济基础服务。西方国家的学者往往有意回避价值观这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宣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我价值”,用抽象的“价值论”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在他们笔下,“价值”和“价值观”这两个概念经常是混同使用的。关于价值观的分类。由于人们对价值的分类多种多样,标准也不统一,所以价值观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人把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军事价值观、交往价值观、婚恋价值观等;也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生死观、义利观、得失观、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人际观、权力观、审美观、婚恋观等;还有人把价值观分为物质价值观、精神价值观、集体(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
4.军人价值观。军人价值观,是军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评价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意义、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观点。军人价值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对一切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它包括军人关于物质世界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类社会价值的观念,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等等。狭义的军人价值观特指军人对军人价值的根本看法。军事科学院张明仓研究员认为:军人价值观是军人在战争和军事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生、军人职业、军事活动的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由于军人职业责任重大,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军事活动充满危险和艰辛,军人价值观更加强调忠诚、勇敢、爱国、团结、奉献和牺牲。一般来说,军人价值是本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军人的优秀品质往往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粹,是本民族价值品格的精华。在世界各国,有许多道德楷模都是军人。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关羽是三国时代蜀国名将,民间尊称为关公、关二爷。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义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的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凝聚在关羽身上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实质上就是五千年华夏灵魂的化身。关于军人价值观的分类,臧树华、宋家胤在其著作《军人价值观教育十讲》中,把军人价值观分为军人社会道德价值观、军人人生价值观、军人金钱价值观、军人训练价值观、军人成才价值观、军人作战价值观、军人交往价值观和军人恋爱、婚姻、家庭价值观等。
5.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有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分。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却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灵魂,从深层次稳定恒久地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应当准确、凝练、深刻。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精炼表述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表述,归纳进来主要有:“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发展、富裕、民主、文明”;“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劳动优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人本、和谐、幸福、持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等等。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体现于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道德之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对全社会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具有导向作用;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价值观具有整合作用;对社会意志和力量具有凝聚作用;对塑造民族精神境界具有奠基作用;对民族兴盛具有支撑作用。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先进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一个国家如果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支撑,虽然一个时期的表面的经济繁荣也可以出现,但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核心价值缺失最终要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逐渐演化为精神危机,乃至社会危机。
6.军人核心价值观。刚才,我们一鼓作气,逐步深入了解了5个基本概念以及相互关系,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军人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军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使命条件下,军人价值观的内容会相应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固的部分是具有延续性,在较长历史时期内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队在其军事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适应统治阶级、政党要求的根本价值观念。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军人价值体系的轴心,是军人精神支柱的内核,也是一支军队应长期秉承的根本准则和始终遵循的精神路标。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凝聚军心的核心价值观。军事上不过硬一打就垮,而没有核心价值取向的军队不打自垮。
既然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专门讲一讲军人核心价值观。
二、聚焦军人核心价值观
让我们将穿梭于广阔的时空,看看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前世今生。
1.纵览传统军人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武德文化与军人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武德,就是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包含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品质等。最早提出“武德”概念的是楚庄王。他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武”与“德”二字联用,始见于《国语•晋语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尉缭子•兵教》中说:“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这里提到的“武德”指的是军人的历史使命,即责任、义务和军人的价值。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以“精忠报国”和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爱民、爱国是武德最核心的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从楚庄王的“保大”“安民”、孔子的“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国语》中的“为国者利国之谓仁”等,无不揭示了这一点。那些被历史讴歌、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大多是“精忠报国”“扶众安民”的典范,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孙子兵法》开篇首句中即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计篇》)。这就把养兵用战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军人的价值。《孙子兵法》反复强调“修道而保法”,“自保而全胜”,“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安国全军之道”等原则,阐明“安国保民”是军人的最高价值目标,是衡量军人价值大小,军事行为正当与失当的根本标志。孙子也相当重视的将帅的武德修养,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他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孙中山为“智、仁、勇”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提出军人价值、军人使命等概念,强调指出:军人最重要的是真正懂得“捍族卫民者,军人之天职”的道理,发挥其“忠爱民国”的优良品质,尽其“兴武止战”之使命;只有努力恪尽“天职”,永葆“良质”,才能“以保军人之价值”。“捍族卫民,矢忠必勇”,是孙中山对传统武德文化“精忠报国、和军制胜”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发扬者。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建立了不同于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好八连精神、硬骨头六连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光辉,为新时期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放眼外军核心价值观。在高度现代化的全球化时代,“软实力”成为愈益凸显的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改革编制体制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引导”、“文化熏陶”、“道德提升”等“软实力”建设,尤其重视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美军历来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灌输,在《2010年联合构想》中把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列入“基础战斗训练教育”,制成各种形式的精神宣传画悬挂、张贴在营区、训练场甚至官兵的床头;聘请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参战回国的“战争经历者”现身说法;还安排了5000多名随军牧师,以“上帝的语言”传播和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念。各军兵种和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如美陆军将价值观概括为“忠诚、责任、尊敬、奉献、荣誉、正直、勇气”七条,美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荣誉、勇气、奉献”,同时宣扬“海军是海洋的主人”、“海洋中的利刃”;美空军宣扬“正直、进取、忠诚、坚毅、无畏和奉献精神”和“正直第一、服务至上、事事争优”的价值理念,把“诚实与正直第一、先公后私、工作优异”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美海军陆战队的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勇气、责任”;西点军校则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学员价值观养成的座右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军人失去往日的荣耀。2007年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重整军队计划,提出“为重振俄罗斯担当使命”的口号,俄军以 “认真履行军人的天职,勇敢地捍卫俄罗斯的自由、独立和宪法制度,保卫人民和祖国”为价值理念,其核心价值观也表述为“荣誉、责任、形象、纪律、勇敢”。日本生存空间狭小,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存和发展仅靠个人或单家独户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起来形成群体力量方能求得生存,个人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形成了群体主义价值观。日本自卫队在建军计划中强调:“没有精神支柱的军队等于空中楼阁”,“有了新式武器而精神力量薄弱,等于把火箭将给了稻草人”。 日本自卫队突出“忠诚武勇、卫国卫家、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还有一种表述是“忠诚、守纪”。英军宣扬“效忠国家”的价值观念,其精神内涵是无条件承担义务、自我牺牲和相互信任。英军在“军队价值观”中规定:“无私的个人承诺是军事服务的基础。你必须随时随地准备听从召唤,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意味着你必须将军队和团队的使命置于你个人利益之上……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完成你的任务,无论有多么危险和艰难。”其核心价值另一表述是“忠诚、自豪、坚定”。法军宣扬“纪律、忠诚、献身”的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是“忠于法兰西,做不屈的高卢雄鸡”表述为“自由、平等、顽强、坚韧”。德军的核心价值观为“忠诚、服从、勇敢、奋发”。印军倡导“克制、自尊、守纪、集体精神”,其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荣誉、智慧、责任、灵魂、自尊、惠人”。以色列国家虽小,但军队战斗力却十分强悍,经过几次中东战争,逐步确立了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以军核心价值观是“忧国献身、勇敢顽强、知识智慧、共济互助”。
3.解析我军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提出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又体现了军队的职能使命的要求;既吸收了古今中外军人核心价值的合理内容,又充分体现了我军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其主要特征有 :一是彰显我军本质属性。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为本阶级实现自身利益、为执政党履行使用的工具。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我军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直将自己定义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始终把党的政治理念作为军队的政治信仰精神支柱来遵循,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用。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多年来经受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经历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风波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仍然屹立不倒,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的根本原因所在。关于这一点,在原苏联身上能够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列宁在发动和领导十月革命中首先着手建立以工人赤卫队为基础的红军,并特别强调和坚持布尔什维克党对红军的领导。正是这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军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下,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有力地镇压了白匪叛乱,击退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入侵,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军队,保卫了苏维埃政权。然而,二战胜利后如日中天的苏共和军队在西方“和平演变”攻势下,没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尤其是缺乏对官兵积极的价值引导,苏联军队与苏共渐渐离心离德。在“8.19”事件中,当苏联国家和人民最为需要的危急关头,军队倒戈,苏共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也丧失了执政地位,庞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苏联解体后,军队价值观混乱,道德堕落,形象败坏,民众对军队的信任竟然一度下滑到30%,低于40%的国际警戒线。这里还有几幅图,从图片对比中,中美两国军队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一目了然,这也是人民军队根本性质最直观的体现。二是体现职业特殊要求。国不可一日无军队,现代国家必须维持一支精干高效的、以职业军人为主的常备军。尽管我国当前还没有 “职业军人”的正式提法,但是,当代军人,尤其是将要在部队长期服役的士官(学员)、军官,要相创造辉煌的军旅生涯,就应当努力锤炼自己的职业化军人素养。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日》再次诠释了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形象。客观来说,张灵甫的确是一名纯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作为抗战时期最著名的两个团长之一(另一个团长是谢晋元),张灵甫打过无数恶仗、苦仗、硬仗。凇沪会战,张灵甫脱掉身上衣服,抱着机关枪带着敢死队冲杀日军,毙敌800余人。张古山战役,与日军激战五天五夜,身中七块弹片,血染征衣,仍然指挥作战,直到胜利。共产党员剧作家田汉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真名实姓地讴歌了张灵甫。南昌会战,张灵甫右腿被日军机枪打中,受了重伤,军医要锯掉张灵甫的右腿,张灵甫将手枪交给随从副官,厉声说:“谁锯我的腿,你就枪毙谁!”匆匆包扎伤口后又冲上前线。不久,上高会战,张灵甫的腿又被炸断。蒋介石亲自派飞机送张灵甫去香港治病。手术不久,张灵甫在报纸上看到军人战时不能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医生修养一个月就可以痊愈的劝告,大义凛然地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腿!”提前归队,于是落下残疾,人称“跛腿将军”。八年抗战,张灵甫以其功勋获得过美国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自由勋章,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被朝野称为“常胜将军”。197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时,言辞恳切地说:“我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灵甫是我的学生。我们没有把他争取过来,我有责任!”。由此可见,抛开政治信仰,张灵甫的职业军人素养是得到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三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清晰地展现了军人所奋斗的价值目标、价值实现途径和价值评价标准等完整的军人价值观体系。其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特性,也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考验。军委胡主席站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高度,将我军历史使命科学概括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要保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重视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官兵身居军营胸怀天下,身处盛世毋忘国家安危,忠实有效地履行职责。四是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走在前列。回顾建军80多年的成长历程,我军一直是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忠实信仰者、优秀宣传者、模范践行者。毛泽东同志给解放军规定了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过去虽然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要素是始终存在的,并强烈地反映在人民军队的信念和实践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人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军队的高度信赖,更是党对人民军队的特殊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要求军队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确立和普及。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