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的介词组词
❶ 凭组词意义是介词
凭组词 :
任凭、
凭吊、
凭依、
凭照、
凭单、
凭信、
依凭、内
凭空、
凭据、
文凭、
凭借、
听凭、
凭栏、容
凭险、
凭证、
凭恃、
凭仗、
凭倚、
帽凭、
不凭、
凭愚、
凭重、
凭槛、
凭翊、
但凭、
凭应、
凭负、
扶凭、
凭靠、
照凭、
凭览、
凭由、
凭凭、
凭揽、
凭脉、
栖凭、
领凭、
缴凭、
凭妖、
凭城
❷ 和he四声组词(*4声)
和的第四声组词:
附和、唱和、应和、和诗
和的其他声调组词:
和面、暖和、总和、平和、和好、饱和、温和、柔和、缓和、拌和、和悦、调和、软和、掺和、和畅、逼和、和议、不和、和弄、讲和、和谈、应和、慈和、婉和、劝和、和亲、中和、和暖、人和、醇和、
基本字义:
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
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
3、平息争端:讲~。~约。~议。~亲。
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
5、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
6、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
7、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
8、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
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
10、姓。
(2)跟的介词组词扩展阅读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和,相譍也。从口,禾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组词解释:
1、和面:用水揉和面粉。
刘真 《春大姐》三:“她看了看正拿着面盆要去和面的 秀芳 。”
2、暖和:温暖。谓不冷也不太热。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这么大的一所房子,走东到西的没有一块暖和地方。”
3、总和:加起来的总量或全部内容。
周恩来 《在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这一切力量的总和大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力量的总和,因而阻止了新世界战争的爆发。”
4、平和:平正谐和;调和。
茅盾 《子夜》七:“ 吴荪甫 又打断了 费小胡子 的话,口气却平和得多,而且脸上也掠过一丝笑影。”
5、和议:关于停战、讲和的主张。
沙汀 《范老师》:“ 成都 物价大跌,因为和议已经成功,内战停止打了。”
❸ ignore加介词组词
Ignore all全部忽略。
Ignore 是及物动词,后面不加介词
❹ 此外,更重要的是,英文,谢谢!
1、Moreover, more importantly
2、In addition, the more important is
词汇解析:
1、moreover
英文发音:[mɔːrˈəʊvə(r)]
中文释义:
adv.此外;而且
例句:
Moreover, dating an introverted man can have many advantages.
此外,和内向的人交往也有许多好处。
2、addition
英文发音:[əˈdɪʃn]
中文释义:
n.加;加法;增加物;添加物;增加;添加
例句:
There's a postage and packing fee in addition to the repair charge.
除修理费之外还有邮寄和包装费。
(4)跟的介词组词扩展阅读
词组解析:
1、in addition
英文发音:[ɪn əˈdɪʃn]
中文释义:
另外;加之;除…之外
例句:
In addition to the tractor, we have acquired a new rice transplanter.
除了拖拉机,我们又添了一台插秧机。
2、more important
英文发音:[mɔː(r) ɪmˈpɔːtnt]
中文释义:
adj.重要的;有重大影响的;有巨大价值的;影响很大的;权威的
important的比较级
例句:
I consider nothing more important in my life than songwriting
我想我的生活中没什么比写歌更重要了。
❺ 语文中介词为怎么组词
介词一般用在名词前边。为何、为谁、为什么、为大家、为人民等。
❻ 英语词组“成功做某事”怎么说
Succeed in doing sth。
succeed
英 [səkˈsiːd] 美 [səkˈsiːd]
v.达到目的;实现目标;办到;做成;成功;有成就;有作为;接替;继任;随后出现
's,.
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要专想婚姻美满,那属就不得不认识到它所面临的新压力。
(6)跟的介词组词扩展阅读:
success的用法:
success的基本意思是“成功,成就,胜利”,是抽象名词,不可数,也不可加不定冠词a修饰。
success还可作“成功的事或人”“一次成败”解,这时为可数名词。
表示“由于〔通过〕…的成功”,通常用by引出。
success统指“成功”,为抽象名词,单数形式指“一件成功的事或人”,复数形式successes指“多件成功的事或人”。
❼ 博学多通的通是是什么意思用组词的方式介词
精通 [ jīng tō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īng tōng ]
深刻地理解,熟练地掌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它、应用它,~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❽ 着的多音字组词
着
zhuó
(1) ㄓㄨㄛˊ
(2) 穿(衣):穿~。穿红~绿。~装。
(3)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4)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5) 下落,来源:~落。
(6) 派遣:~人前来领取。
(7)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8) 郑码:UCL,U:7740,GBK:D7C5
(9) 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43111325111
着
zháo
(1) ㄓㄠˊ
(2)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3)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4) 使,派,用:别~手摸。
(5)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6) 入睡:躺下就~。
(7)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8) 郑码:UCL,U:7740,GBK:D7C5
(9) 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43111325111
着
zhāo
(1) ㄓㄠˉ
(2)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3) 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4) 放,搁进去:~点儿盐。
(5)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6) 郑码:UCL,U:7740,GBK:D7C5
(7) 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43111325111
着
zhe
(1) ㄓㄜ
(2)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3)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4)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5)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
(6) 郑码:UCL,U:7740,GBK:D7C5
(7) 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43111325111
着
zhāo
〔动〕
(1) (著的俗字)
(2) 放置 [put in]
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晋·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3)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4) 安顿 [put up]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苏轼《南堂》
(5)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move in chess]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蒋正子《山房随笔》
(6)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❾ 与怎么组词、去声的
与
《说文解字》:“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有消失了。副词“与”是“举”的通假字。在结尾部分做疑问词时实通“欤”,表示反问或疑问。
一、连词
1.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
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2.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从对举中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等。
例: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兵法·谋攻》)
二、介词
“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1.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是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按:现代汉语中“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古代汉语中,常可省略,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理解为“(邹忌)与(客)坐谈”。
2.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相比)”“同……(相比)”等。
例: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报任安书》)
3.表示施动者发出动作以后所受益的对象。可译为“为”“替”等。有时受益的对象可承上文而省略。
例: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②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将进酒》)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
4.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伴随的条件。可译为“随”,或仍作“与”。
例: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
5.表示对宾语所表示人、事、物的处置或使令。可译为“将”“把”“使”等。这种用法唐宋期间较多见,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见此种用法。
例: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集·新制绫袄成》)
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君即指大裘,言将大裘覆盖之也。”
〔辨析〕如何分辨介词“与”和连词“与”,这里提供两点供参考:
第一,“与”字前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如“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介词“与”前有修饰成分“不”“欲”;连词“与”前一般没有修饰成分。
第二,“与”字前后的成分属于不同词类的,是介词,如“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短文两篇》)”,“与”字前后成分分别属于代词和动词;连词“与”连接的双方属于同一词类,如“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与”字前后成分都属于名词。
三、副词
通“举”,用在谓语前,表示在某一范围内没有例外。可译为“全”“都”等。
例: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四、语气词
1.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以引起下文的作用,常常几个“与”字排比运用。可译为“吗”“么”等。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例:①对曰: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
五、〈动〉
(1) 参与 [take part in]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给予,授予。
“与之璧,使行。”——《左传·僖公七年》
“与斗卮(zhī)酒。”(斗卮,盛一斗酒的大杯。)——《史记·项羽本纪》
(3)结交,亲附。
“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苟子·王霸》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
(4)对付
“庞 火爰 易与耳。”——《史记·燕召公世家》
(5)赞许,赞同。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与,赞许。)——《汉书·翟方进传》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赞同。)——《论语·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
〈引〉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一》
❿ keep常用词组搭配有哪些
一、~+形容词
1、keep awake 不睡,保持清醒
2、keep calm 保持镇静
3、keep clean 保持清洁
4、keep clear of 躲避
5、keep close 靠近
二、~+副词
1、keep ahead 保持领先地位
2、keep indoors 呆在家里,不外出
3、keep well 管理得很好
4、keep ceaselessly 无休止地保持
5、keep discreetly 慎重地保留
三、~+介词
1、keep after 追求,追赶,纠缠
2、keep after the criminals 追踪罪犯
3、keep along 沿…继续
4、keep at 使…继续
5、keep at one's study 坚持学习
(10)跟的介词组词扩展阅读:
一、keep的单词用法
v. (动词)
1、keep的基本意思是“保留,保管,保存,留下,保持”,指使某人或某物继续保持某种状态。引申可作“管理,经营”“料理,照顾”“抚养,养活,饲养”“遵守,维护”“庆祝”“耽搁”“记”等解。
2、keep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不可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也可接双宾语,其间接宾语可转化为介词for的宾语。keep用作不及物动词作“保存”解时,主动结构常含被动意义。
3、keep还可接以形容词、副词、as短语、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等充当宾语补足语的复合宾语,但不可接含动词不定式的复合宾语。
4、keep作“保持,继续”解时还可用作系动词,后跟表语,该表语可由形容词、副词、名词、动名词或介词短语等充当,此用法keep有时可用于进行体。
5、keep后接介词from,再接名词或动名词,表示“使自己不做某事”,主要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6、由keep构成的常用习语大多不用于进行体。
二、短语辨析
keep up with, catch up with
这两个短语都可表示“赶上”。其区别是:
1、catch up with表示从落后的状态迎头赶上。
如:You go on,I will soon catch up with you.
你先走,我很快会赶上你的。
2、keep up with表示跟上某人以至不落后。
如:She had to run to keep up with them.
她得跑步才能跟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