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造句 » 卞和造句子

卞和造句子

发布时间: 2021-02-24 23:33:31

Ⅰ 卞和的特点是什么

执着,但是不懂得变通。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人卞和从荆山得到玉石一块内,把它容先后献给了厉王和武王,却不幸被冠以“拿石头欺骗君主”的罪名,砍去了双脚。卞和怀抱玉石,彻夜痛哭。文王即位后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把玉石取来,并将其剖开,果然得到了无瑕美玉,卞和的罪名才得以昭雪,而那块美玉也被命名为“和氏璧”。
卞和这种不屈不挠,敢于较真的精神,的确让人钦佩、感动。然而,若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他在反复献玉不被接受以后,并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方法上加以改进,这又是一种悲哀。试想,如果卞和先将玉石“剖之”,或先请玉工把它雕刻成精美玉器后再献于楚王,岂不更好?这个故事留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不讲究方式方法的傻干是不行的,即使是美玉,如果被石头遮盖也难以被别人注意和接受。

Ⅱ 和氏璧怎么造句

楚文王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卞和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璧”。

Ⅲ 卞和的相关文学作品

名称:【中吕】朝天子·卞和
年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中吕
曲牌:朝天子 卞和,
抱璞,
只合荆山坐。
三朝不遇待如何?
两足先遭祸。[1]
传国争符,
伤身行贷,
谁教献与他。[2]
切磋,
琢磨,
何以偷敲破。[3] [1] “卞和”三句: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了一块玉石(即璞),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璞,结果又被砍掉右足;到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了,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之壁”。
[2] “传国争符”三句:和氏壁后为秦王所得,刻为玉印,号传国玺,为权力的象征,以后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行贷”,意为贿赂,巴结国王想得点好处。这句话是倒装,意思说,你毁坏自己的身体去行贿,结果造成后世争战不休。
[3] 切磋、琢磨,何以偷敲破:与其让文王去切呀、去磨呀,还不如偷偷将它敲破。 这首《朝天子·卞和》是薛昂夫咏史小令二十首中的一首。它通过卞和献璧、身遭不幸的故事,旁敲侧击地讽刺、揭露了忠奸不辨,滥施刑罚的封建统治者。
“卞和献璞”的故事一向被看作才士不遇的悲剧,卞和一向为人们深切同情。这支曲子却全然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支曲子里,卞和成为揶揄、指责的对象。他的献璞,是一种愚行,于自己是行货谋私,自讨苦吃,于社会是助长不义,流毒后世。这支小令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帝王是非不分、贤愚不识,滥用刑罚、扼杀人才的极大愤慨。

Ⅳ 卞和是怎样的一个人

卞和是眼力非抄凡,境界出众,意志超群的人。

第一、他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回林发现玉璞,并认答定其宝璧的价值,说明他眼力非凡。

第二、得到玉璞,不是据为己有,首先想到的是把它献给朝廷。说明他思想境界出众。

第三、和氏尽管历尽磨难,但他坚持真理的初衷不改,说明他意志超群。正是这非凡的眼力、出众的境界、超群的意志,共同构成了和氏这个贞士的崇高形象。

(4)卞和造句子扩展阅读:

卞和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荆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便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

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随后楚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却果真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

卞和因此由于献玉而闻名古今。

Ⅳ 卞和是什么人

中文名称: 卞和
又名: 一作和氏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相关事件: 蔺相如完璧归赵
相关人物: 厉王
生平简介
卞和,春秋时楚国人。荆(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因献玉而闻名古今。《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Ⅵ 卞和之玉造句

1、隋侯之珠,国之玉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刘向
2、尺之木必有节,寸之内玉必有瑕疵容。
3、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犹之贫也。
4、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刘昼
5、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6、戈薇:四魂之玉……我要许下我的愿望。
7、奈落啊,尽管去收集四魂碎片吧,在你得到完整四魂之玉的时候,我便会把你送到地狱去。桔梗
8、母亲的乳汁是世上最美之玉液琼浆,母亲的怀抱是世上最温暖之栖身之所,母亲的恩情是世上最无私之高尚大德。善待母亲——地球,母亲的开心,我们的幸福。
9、而巫女桔梗就是为了保护和净化四魂之玉而动用灵力。

Ⅶ 卞和的特点是什么卞和三次献和氏璧并且前两次被砍断

卞和的来特点 : 执着,但是不懂得源变通.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人卞和从荆山得到玉石一块,把它先后献给了厉王和武王,却不幸被冠以“拿石头欺骗君主”的罪名,砍去了双脚.卞和怀抱玉石,彻夜痛哭.文王即位后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把玉石取来,并将其剖开,果然得到了无瑕美玉,卞和的罪名才得以昭雪,而那块美玉也被命名为“和氏璧”.
卞和这种不屈不挠,敢于较真的精神,的确让人钦佩、感动.然而,若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他在反复献玉不被接受以后,并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方法上加以改进,这又是一种悲哀.试想,如果卞和先将玉石“剖之”,或先请玉工把它雕刻成精美玉器后再献于楚王,岂不更好?这个故事留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不讲究方式方法的傻干是不行的,即使是美玉,如果被石头遮盖也难以被别人注意和接受.

Ⅷ 卞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卞和是眼力非凡,境界出众,意志超群的人。

第一、他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回林发现玉璞,并认答定其宝璧的价值,说明他眼力非凡。

第二、得到玉璞,不是据为己有,首先想到的是把它献给朝廷。说明他思想境界出众。

第三、和氏尽管历尽磨难,但他坚持真理的初衷不改,说明他意志超群。正是这非凡的眼力、出众的境界、超群的意志,共同构成了和氏这个贞士的崇高形象。

(8)卞和造句子扩展阅读:

卞和是春秋时楚民。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

因献玉而闻名古今。《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

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Ⅸ 卞和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和氏璧》这篇文章中哪里看出来的

卞和是眼来力非凡,境界出众,意志超群源的人。

第一、他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回林发现玉璞,并认答定其宝璧的价值,说明他眼力非凡。

第二、得到玉璞,不是据为己有,首先想到的是把它献给朝廷。说明他思想境界出众。

第三、和氏尽管历尽磨难,但他坚持真理的初衷不改,说明他意志超群。正是这非凡的眼力、出众的境界、超群的意志,共同构成了和氏这个贞士的崇高形象。

(9)卞和造句子扩展阅读: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而下令砍去卞和左脚。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砍其右脚。

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

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

Ⅹ 用和氏壁这个词来造句

谁也不知道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到底经历了多少风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