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试题
A. 语文试卷 造句 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排比 病句 等一些问题
我不再渴望自由了。
我渴望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
我不能断定专她就是坏人。属
我断定她就是帮助我的人。
小明上山,他翻过山去,看见了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屋子里热的像火炉一样。
雪花落到地上,一眨眼之间便消失了。哦,你一定是害羞了吧。
汽车驰骋在天地之间。
这茂密的森林难道不是一个蕴藏着宝藏的宝库吗?
花园里的花真香,像美酒,令人陶醉;像咖啡,令人回味;像浓茶,流香四溢。
我们要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
全班的同学就只剩下王刚没有来了。
喝了一杯茶,爸爸消除了一天的疲倦。
B. 考试怎样造句
考试怎样造句
一次重要挑战,或许你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但我想说,请版不要忘记身边所有权关爱着你的人,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祝你考试顺利通过,万事如愿以偿啊。
对待试题:冷静、乐观,对待考试:认真、自信。
今天是期中考试,倪建炜当然有做不出的题目。他一会儿埋头写字,碰到做不出的题目,就皱着眉头,脸上的笑容一览无余,手托着头,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真象一位小博士,有时还会困得打哈欠。
今天,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天气很阴冷,可是我的手心竟然出了汗,应该是要考试的缘故吧。我紧张的走进考场,心“怦怦”直跳,不知道这次题目有多难。我坐在座位上,焦急地等着老师发试卷。
十妈妈特别爱看书学习。我的妈妈是位农民,一年四季忙里忙外,没有闲着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总是又黑又粗糙。妈妈还是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大学生呢,真了不起!
C. 造句仿句考点是什么
中考仿句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津南教研室 赵丽欣
语言表达贯穿于思维活动中,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各种语言技能中。强化语言的积累,注重学习语言的实际应用,是近年中考语文试题新增加的一个考点。这类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法、修辞以及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自02年中考以来,天津市中考增加了语言表达类题型,分析我市02年试题及全国各地此类考题的特点,就仿句题题型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
这类仿句题指定的格式即句式或修辞,指定的话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分句。如: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 ;
, 。
这类仿句题格式一致,话题明确。解答时,首先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其次,在格式上要求与上文句子相同,因此,仿写的句子必须与例句的结构、表达方式、话题内容一致,其表达效果也应一致。
二、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
这类仿句题主要是仿照句式与修辞方法,自选话题造句。如:
仿照下列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份春色。
这类仿句题的要求比第一类要宽松,即格式上保持一致,话题却不加限制。解答时,除话题外,我们还要弄清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要内容健康,合乎清理,有新意,特别是"有新意"有一定难度。
三、仿指定格式,结合文意造句
这类仿句题多出现在文章阅读的系列题中。如:
请仿文中第5题最后一句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文中第5段最后一句话是:
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暴力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勉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仿写:还有那些 ,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解答这类题,除了依照有关句子的形式外,还必须读懂材料,结合文意作答,做到前后照应,否则,如果无视文意,或对话题另起炉灶,就只能答非所问。
那么,如何答好仿例造句题呢?
首先要注意积累,平时要多读多写,学好语法、修辞,广泛阅读,多掌握一些名言警句,多了解一些名人的典型事例,积累必要的素材,以拓宽解题思路。 其次,解答时要看清题目,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分析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例句的内容,分析句子中重点词语及相互间关系等,以保证仿写句与例句在句式结构和句子形式上保持相对统一。 此外,在完成句子后还要推敲语言,使所写的句子含蓄、简洁,内容健康。
D. 语文测试题(造句)
第一题:
[(3/5-2)^2-(-5/6)÷(-8/3)]×(-3+2)
=[(3/5-10/5)^2-(-5/6)÷(-8/3)]×(-1)
=-[(-7/5)^2-5/16]
=-(49/25-5/16)
=-659/400
第二题:
设甲、专乙分别为x、y,得
因为 甲数的属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2倍,
所以 |x|=2|y|,
又因 在数轴上甲、乙两数在原点同侧,并且对应点的距离等于10,
所以 x和y同号,且|x|-|y|=10,
可以方程组{ |x|=2|y|,|x|-|y|=10}
解得:x=+ -20,y=+ -10;
即当甲为20时,乙为10;甲为-20时,乙为-10.
E. 期中试卷 造句(五年级)
夜深了,天上的星星孩在漆黑的夜空中眨巴着小眼睛。
F. 小学一年级作业:全国”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自测试卷:问答题:1.请仿照下面的例句造句,
梦想就像种子,因为它努力之下终会开花结果。
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邻居家有个很爱跳专舞的女孩,属和她聊天中得知她的梦想赢得舞蹈比赛冠军,她为此坚持多年,日复一日的努力练习,终于在那次比赛中赢了。所以,我明白了,付出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会实现的。
如果不合适,你可以自己修改。
G. 现代汉语试题:论述题:用“兴奋”造句 “兴奋是一个形容词。”对不对为什么````帮帮我,越详细越好啊
我兴奋的回到家,把好消息告诉妈妈
是形容词,因为“兴奋”是形容一个专人心情的因属为兴奋是形容一个人非常高兴,高兴到了极点,,比如说我很兴奋,兴奋在形容我很怎样
再比如(兴奋)的(人们)白字的前加形容词
(兴奋)地(跳)提土地前也加形容词
H. 造句(小学六年级试卷)
自古以复来,我国领导人决制不允许任何人有分裂祖国的做法,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在刚刚到来的2009年我们内地和宝岛台湾终于完成了两岸的大三通。
自古以来历代君王决不允许出现一国两制的现象,然而为了统一大业,宝岛台湾就是一个特例 。
I. 寻求初中英语看图造句试题
看图写作"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试题形式之一,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且分值均在10分左右,因此答好此类题对考试成绩十分重要。那么同学们在做此类写作试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我们认为下面的三个环节是首先值得注意的:
其一,要读懂图的题目。大凡看图,题目往往提示图画内容或意旨,它是打开图画主题的钥匙,因此必须细细咀嚼,且与画面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思考。
其二,要读准图的内容。也就是说不仅要认真观察图画,弄懂每一个细节,全面透彻、准确地了解图画内容,而且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画内容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形成观点。
其三,揭示图画主旨的文字要简洁;待观察、分析、归纳各步骤完毕,再用简洁的话语将图画的含义清晰地表达出来,以挖掘图画的主旨,这是完成图画读题的最后一步。
下面我们通过2003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来进行分析。
(1)四川省2003年中考书面表达
假如你叫小明。下面的图画讲述了你和一位男孩在上周一发生的事情。请根据图画写出一篇日记。日记的开头已经给出(不计入字数)。
要求:1.日记应包括图画中所有内容。
2.词数:70-90词。
MondayJune 2, 2003 Fine
Last Monday, I wen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注意事项:
1. 体会连贯的四幅图表达的大意以及每幅图具体表达什么内容。
2. 仔细读图,说明一下图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和内容。
3. 确定图中对话内容的表达方式。
One possible version:
Monday June 2, 2003 Fine
Last Monday, I wen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When I was at the school gate, I saw a boy fell off his bike and lie on the road. He was badly hurt and couldn't move, so I carried him to the hospital. When he was in hospital, I visited him with some flowers and he was very happy. After he was fine, he came to the school and said to me, "Thank you very much, Xiao Ming." I said, "Not at all. I just did something that I should do."
(2)河南省2003年中考书面表达
根据图画内容和所给词语完成一篇短文。
要求:1.词数在80个左右。 2.把图中所示内容表达完整,用下面所给词语,写出一篇条理清晰,意思连贯,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的短文。3.短文第一句已给出。
所给词语:suddenly, purse(钱包), lie, ground, pick up, find, money, a name card(名片), telephone number, call, owner, come, at once, happy, get back, thank, nice
One day Wei Hua was waiting for a bus at a bus stop.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注意事项:
1. 首先要弄清楚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内容和故事结尾。
2. 根据所给词语及故事的发展顺序做出连贯、正确地表达。
3. 结合生活实际,对图画内容加以适当的分析和综合。
One possible version:
One day Wei Hua was waiting for a bus at a bus stop. Suddenly, she saw a purse lying on the ground. She picked it up and found a lot of money and a name card in it. She saw the telephone number on the name card and called the owner. The owner came at once. She was very happy when she got her purse back. She said to Wei Hua, "Thank you very much! You are a nice girl. "
(3)山东潍坊2003年中考书面表达
请根据下面四幅图,用英语写一篇Peter帮助母亲做家务的短文。短文开头已给出。
要求:1.短文内容符合图片情景; 2.语句通顺,情节连贯;3.篇幅在60词左右。
It was Mother's Day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注意事项:
1. 弄懂每一个细节,全面透彻、准确地了解图画内容。注意具体内容的连贯性。
2. 将时间和内容有机结合,对图画内容要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形成观点。
3. 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
One possible version:
It was Mother's Day yesterday. Peter thought he should do something for his mother. After school he went shopping and bought some fish (food and fruit). When he got home, he did his best to cook some fish (nice food). After that he cleaned the room. He felt very tired, but he was very happy. When his father and mother came back, they had their supper together. His mother was very happy and said, "Thank you, my child!"
J. 急需20道修改病句练习题(有答案)比较短的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2>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3>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