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狐狸的歇后语
Ⅰ 关于狐狸的歇后语
1、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2、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3、狐狸戴草帽版——不算人;不是人权
4、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5、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6、狐狸放屁——臊气
7、狐狸进村——没安好心
8、狐狸进宅院——来者不善
9、狐狸看鸡——越看越稀
10、狐狸骑老虎——狐假虎威
11、狐狸想天鹅——得不到口
(1)描写狐狸的歇后语扩展阅读: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Ⅱ 与狐狸有关的歇后语
打不着狐狸弄身臊 ———— 自背臭名
恶狼生个贼狐狸 ———— 不是好种
黄鼠狼拜狐狸 ———— 一个更比一个坏
黄鼠狼和狐狸结亲 ———— 臭味相投
黄鼠狼骂狐狸 ———— 对坏;都是骚(臊)货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吃刺猬 ———— 下不了口;无从下口;难下口
狐狸出洞 ———— 没好事儿
狐狸打马蜂 ———— 不懂得死活
狐狸戴草帽 ———— 不算人;不是人
狐狸戴礼帽 ———— 假正经;人面兽心
狐狸的尾巴 ———— 藏不住
狐狸掉进污水池 ———— 又臊又臭
狐狸洞里扛扁担 ———— 窝里横
狐狸放屁 ———— 臊气
狐狸给鸡拜年 ———— 不怀好意;阴险歹毒
狐狸给鸡祝寿 ———— 不敢受这个礼
狐狸跟猎人走 ———— 凶多吉少
狐狸跟着老虎走 ———— 狐假虎威
狐狸和狗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 狐群狗党
狐狸嫁黄鼠狼 ———— 都是骚(臊)货;一对骚(臊)货
狐狸进村 ———— 没安好心
狐狸进宅院 ———— 来者不善
狐狸精变美女 ———— 迷人心窍
狐狸精打呵欠 ———— 妖里妖气
狐狸看鸡 ———— 越看越稀
狐狸哭兔子 ———— 假慈悲;假慈善
狐狸说教 ———— 旨在偷机(鸡)
狐狸窝里斗 ———— 自相残杀
狐狸想天鹅 ———— 不得到口
狐狸找羊交朋友 ———— 不存好心;居心不良
狐狸照镜子 ———— 怪模怪样;怪样子
狐狸撞猎枪 ———— 死到临头
狐狸钻罐子 ———— 藏头露尾
狐狸作梦 ———— 想着投机(偷鸡)
狐狸做梦 ———— 想投机(偷鸡)
奸狼下了个贼狐狸 ———— 不是好种;孬(咖坏;不好)种
卖不出去的狐狸皮 ———— 骚货
撵(ni ———— n驱逐)走狐狸住上狼
跑了耗子捉狐狸 ———— 一个比一个刁
千年的狐狸精 ———— 古怪
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 ———— 邪不压正
山里的狐狸 ———— 狡猾透了
玩猴的耍狐狸 ———— 不害臊;不知臊
香水洗狐狸 ———— 臊气还在
野狐狸撒尿 ———— 骚气大
Ⅲ 关于狐狸的歇后语
1、跑了耗子捉狐狸——一个比一个刁;
2、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内
3、黄鼠狼和狐狸结亲—容—臭味相投
4、狐狸装猫叫——想偷鸡(投机);
5、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6、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7、狐狸引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8、狐狸给狮子拜年——想当大王。
Ⅳ 狐狸的歇后语
1、跑了耗子捉狐狸——一个比一个刁;
2、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版比一伙凶;
3、黄鼠权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4、狐狸装猫叫——想偷鸡(投机);
5、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6、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7、狐狸引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8、狐狸给狮子拜年——想当大王。
Ⅳ 关于狐狸的歇后语有哪些
1. 狗请狐狸 —— 狐朋狗友
2. 逮兔子打狐狸 —— 一举两得
3. 河里的泥鳅种,山上的狐狸王 —— 老奸巨滑
4. 白毛狐狸戴礼帽 —— 有了道行
5. 恶狼生个贼狐狸 —— 不是好种
Ⅵ 关于狐狸的歇后语有哪些
1、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2、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3、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专人
4、狐狸的尾巴—属—藏不住
5、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6、狐狸放屁——臊气
7、狐狸进村——没安好心
8、狐狸进宅院——来者不善
9、狐狸看鸡——越看越稀
10、狐狸骑老虎——狐假虎威
11、狐狸想天鹅——得不到口
12、跑了耗子捉狐狸——一个比一个刁
13、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14、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15、狐狸装猫叫——想偷鸡(投机)
Ⅶ 有关“狐狸”的歇后语有什么
1、狐狸拜年——用心歹毒
2、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3、狐狸吃不到的葡萄——全是酸的
4、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5、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6、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人
7、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8、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9、狐狸放屁——臊气
10、狐狸骑老虎——狐假虎威
(7)描写狐狸的歇后语扩展阅读: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
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Ⅷ 狐狸的歇后语
1.狐狸进宅来院-来者不善
2.狐狸骑老源虎-狐假虎威
3.狐狸想天鹅-得不到口
4.狐狸想偷天上月-梦想
5.狐狸钻罐子-藏头露尾
6.狐狸拜年-用心歹毒
7.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8.狐狸吃不到的葡萄-全是酸的
9.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10.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8)描写狐狸的歇后语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性格机敏胆小,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
如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歇后语
Ⅸ 关于狐狸的谚语
1、狐狸拜年——用心歹毒
2、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3、狐狸吃不到的葡萄——全是酸的
4、狐狸吃刺猬——下不了口
5、狐狸打马蜂——不知道厉害
6、狐狸戴草帽——不算人;不是人
7、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8、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9、狐狸放屁——臊气
10、狐狸骑老虎——狐假虎威
(9)描写狐狸的歇后语扩展阅读:
关于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
Ⅹ 有关狐狸的歇后语
1、跑了耗子来捉狐狸——一个比一个刁;源
2、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3、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4、狐狸装猫叫——想偷鸡(投机);
5、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6、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7、狐狸引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8、狐狸给狮子拜年——想当大王。
(10)描写狐狸的歇后语扩展阅读:
关于狐狸的谚语:
1、狐狸扮观音,还是狐狸精。
2、狐狸找的是肉,兔子找的是草。
3、再狡猾的狐狸,也洗不掉一身臊。
4、狐狸捕食,远离洞府。
5、狐狸总要露尾巴,毒蛇总要吐舌头。
6、每当狐狸说教,当心鹅群被盗。
7、狐狸不知尾下臭,田螺不知壳端皱。
8、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
9、狐狸活到老,永远难变好。
10、狐欲渡河,无奈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