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教书育人的典故

教书育人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23 16:46:44

Ⅰ 我要 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

教育小故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育人是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她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等待。
发通知书的第二天,我收到了一张贺卡,贺卡上画着一个笑容满面的小男孩双手捧着一大把鲜花,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十分美丽。旁边还工工整整地写着“衷心地感谢您,赖老师!衷心地祝福您,永远快乐,健康!——您的学生苏阅”。苏阅又进步了,他知道了感激,学会了关心别人,我真感到高兴。

苏阅的成长进步,让我知道了要真心地去关心、爱护一个学生,而且这种爱需要等待,需要宽容。苏阅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里,父母在他三岁时就离了婚,父亲把他寄养在他的姑婆家。姑婆五十多岁,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因此对苏阅很娇贯,迁就。好动任信的他上幼儿园时就喜欢和同学发生矛盾,一年级时,贪玩、打游戏,甚至发展到不按时上学。姑婆无力管教他,在我多次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由苏阅的母亲带养。他的母亲是一位以打牌为职业的人,成天沉浸在麻将里,根本没有精力来管理他,当他犯错误时,他的母亲会狠狠地打他,常常是打得遍体鳞伤,有一次,头上的伤口还缝了五针。但父母的打骂并没有让他改掉撒谎、拿东西、进游戏室、打架等坏毛病,他就是我们班上的问题学生。每位任课老师都知道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大眼睛男孩坐不住,好动,从不听老师的讲课,也不完成作业,真拿他没办法。

这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下午,有一位学生到我办公室说:“赖老师快去!苏阅又打人了。”真是的,昨天他才因为和同学打架被我叫到办公室批评了,还写了说明书,怎么今天又犯毛病了,我一边往教室走,一边想。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苏阅正在和胡洪滔赤手空拳地搏斗,苏阅一边打,还一边说:“今天,我不把你打瘪,我不姓苏……”“住手!苏阅,你又犯毛病了!”我厉声叫道。苏阅松开手,气乎乎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而胡洪滔的脸上已留下了几条红道道,刚才还比较勇敢,可见到老师,眼里的泪水怎么也噙不住,“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连忙安慰他,不要哭,并派班长陪他到医务室擦药。再看苏阅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令我十分生气。但我还是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先把事情弄清楚后再说,于是,我蹲下身子,尽量和气地对他说:“苏阅,你能给我谈谈这件事吗?”苏阅沉默不语,但明显可以看出他没有刚才那么傲慢了。我又说:“苏阅你能谈谈今天为什么打架吗?如果你能诚实地说出来,老师会原谅你的,也可以不写说明书……”他开始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事情的经过,原来他在地上拾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想占为己有,后来被胡洪滔发现了,说这块橡皮是他的,于是两人就打起来了。“为这块小小的橡皮而打架值得吗?”我没有过多地责备他,只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他回答。第二天我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橡皮送给了他。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苏阅始终不愿意坐着上课,要么站着,要么双膝跪在凳子上。下课后,我发现了他不坐的原因是:屁股被打开了花,坐着疼。问他为什么挨打?他说,半期考试没考好,挨了骂,心理不舒服,于是拿了妈妈皮包里的180元钱去打游戏……。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捂着屁股,可能是疼,可能是害怕他的屁股再挨打。听了他的叙述,我没有批评他,而是亲自到医务室拿了一些药轻轻地敷在他的伤口上。第二天我借给苏阅一本有关电子游戏危害的书,让他认真阅读。下午放学后,又叫他的父母到学校来交谈有关教育苏阅的方法。告诉他们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能简单、粗暴,要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补救的措施,特别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经常打骂孩子不但起不了教育的作用,还会让孩子产生暴力,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一次又一次地宽容苏阅的过错,后半期,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进步:上课不那么好动了,作业也能完成。对于他每一点小的进步,我都会在全班表扬。期末考试,他居然双科都考上了九十分,这个成绩是我没有想到的。发通知书那天,我发给他一张进步奖,还奖励了一个大笔记本。苏阅双手捧着奖状和笔记本站在讲台上,向着同学、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我看见他眼里噙满了泪水……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认识水平低的小学生, 他们极易发生过错行为。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给多宽容,给他改正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帮助其自悟自醒,那么学生就会从“自甘落后”的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地抬起头,一步步走向成功。
每一个孩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健康地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耐心等待,学会宽容,在等待中不忘播撒爱的阳光,让等待充满憧憬,寄托希翼。

Ⅱ 关于教育的典故和故事

1、高斯解数学难题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

行的两道数学题,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

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多想,就做了起来。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

力。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

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

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宵,

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惊呆了。他的声音都颤抖说:“这……真

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

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做出来。” 导师让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

的面做这道题。青年很快就解开了这道题。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

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牛顿也没有解出来,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就解出来了!

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

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后来,每当这个青年回忆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

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就无法解开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2. 陶行知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他,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到校长

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 奖给你的,因为

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

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我

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

良,并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

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

我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3. 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

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

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

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

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4.陶行知喂鸡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

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

头,强迫它吃米。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

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

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

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

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台下一时间掌

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5.朱熹读书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

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

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

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

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说:“学者

观书,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

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2)教书育人的典故扩展阅读: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

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

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

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

性的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

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

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

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

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

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

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Ⅲ 有关古代 !! 尊师重教的典故

有关古代尊师重教的典故有《程门立雪》、《子贡尊师》、《陆佃千里求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等。

1、程门立雪

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小时候聪明伶俐,人称神童。他考中进士后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攻读经书、写作教学,后来拜著名理学家程颐为师。

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和学友游酢,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得正确答案,就一起去程颐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他们行至半途,就下起雪来了。赶到程颐家时,适逢程颐坐在火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

过了良久,程颐醒来,从窗口发现了站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他们浑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程颐急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到了程门理学的真谛,世称“龟山先生”,被后人推崇为“程学正宗”。“程门立雪”的典故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影响久远。

2、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3、陆佃千里求师

古时学校很少,求师困难,求名师更为不易。陆佃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决定到外地拜师求学。当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讲学,便决心去拜师。为了拜师,他穿着草鞋,背着铺盖,长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来到一条河边,当时没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顶在头上涉水过河。

当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发,巨大的洪流将他卷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王安石,当他跨进王安石的家门时,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这位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的有志青年后,十分喜爱,决心把全部知识传授给他。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导下,陆佃学习非常刻苦,博览群书,知识面很是广泛。

(3)教书育人的典故扩展阅读

尊师重道,汉语成语,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出自范晔《后汉书·孔僖传》。

尊师重道,注重师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中国政府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参考资料:端木赐_网络、尊师重道_网络、陆佃_网络

Ⅳ 有关教育故事有哪些

林清玄老师讲过这么一件事:

高中,被班主任老师请去家里,师母亲自下厨,包饺子款待。

天哪,这多大的荣誉啊!

吃完饭,老师诚恳地握紧手对他说:“我教了30年书,我以我的生命作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林同学感激涕零,老师,您真是慧眼识才啊!自此发愤读书。

后来才知道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去老师家里吃过饺子。

Ⅳ 孔子的育人小故事

孔子和子夏的故事

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师,天下的许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为师。有一天,孔子收了一个新的学生,叫子夏。子夏看到孔子后,非常吃惊,因为孔子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论相貌,并不英俊潇洒;论身材,也不壮硕;论谈吐或聪明,也只是普通而已。

子夏就想:“我的老师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师,可是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会不会是传言太过头呢?”子夏又反观自己的同学,个个几乎都是人中的龙凤,有许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师英武得多,还有一些谈吐和聪明也不输给老师。

子夏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人既已比老师优秀,又何必从各个国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来追随老师呢?”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他跪在老师的身边,急切地提出问题。

子夏问孔子:“老师呀!您觉得颜回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说:“颜回的仁义比我好。”

子夏:“那么,你觉得子贡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么,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远的胜过我呀!”

子夏:那么,子张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是我万万不及的呀!

子夏本来是跪着的,这时吃惊的跳起来,说:“老师!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比您好,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

孔子笑了起来,说:“来,你不用跪着,也不用站着,坐下来,让我告诉你。颜回的仁义心很强,但是不知道变通;子贡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够谦虚;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让;子张为人庄重,但是和人合不来。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Ⅵ 求一些教书育人以及美德的培养相关的成语和典故 谢谢

有教抄无类
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
为人师表
从善如流
择善而从
循循善诱
悉心指导
严于律己
推心置腹
开诚相见 拾金不昧

Ⅶ 关于老师的名人事迹!!

3月31日中午12时10分,金坛市城南小学低年级学生排队出校门前往金沙影剧院观看革命传统教育影片,带队教师二(1)班班主任殷雪梅在确认东西两面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领着学生沿斑马线过南环二路。此时,突然由西向东疾驰过来一辆白色桑塔纳轿车,同时带护学生的杨旧生老师连忙示意停车,并大喊:“有车,快闪开!”伸手将身边的学生推回到校门口,可小车以保持100码的速度飞驰而过,已挨近路南边的殷雪梅老师听到喊声后迅捷反应过来,回身张开双臂,将正行走在路中央的六七名学生一起扑推到路边,学生们的生命保住了,殷雪梅老师却被小车带抛出25米,飞落在一片血泊中……送医院抢救至今,殷雪梅一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殷雪梅老师从教30年,先后在涑渎中心小学、城东中心小学、华城中心小学、虹桥小学、城南小学任教,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像慈母般爱护学生,深受学生、家长爱戴。1991年被评为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度被金坛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并在教师节表彰会上代表优秀教师上主席台发言。忠诚事业 爱生如子 无论是在最初的村办小学任代课教师,还是到现在的局办学校成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殷雪梅老师都视教育工作为神圣事业,她长期从事低中年级教育教学,体贴入微,对学生做好关键的启蒙教育,期间倾注了她无数心血,也体味到无尽欢乐。 每年秋学期接受新一届学生,其中总有几名先天或生病导致的智力低下的孩子,其他班主任老师不太愿意接受,但只要校领导跟殷雪梅老师一说,她都愉快地接纳这些特殊的孩子。 1999年秋学期开学第一天,一名叫陆俊的弱智学生看到殷老师向她走过去,竟跑到路边捡起一块砖头高举着要砸过去,幸亏到校检查开学工作的教育局工作人员及时上前抢夺下砖头。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老师平时予以他更多的关注,本来有很多生活坏习惯的陆俊,经过殷雪梅老师几个月的“调教”,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 前年五一长假前夕,周盼同学突然持续发热,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白血病,其父母自以为是在校课外活动中受伤而致,失去理智抱怨学校和老师,殷雪梅老师理解家长心情,不计较他们的态度,校内校外奔波,为之筹款几万元治疗,周盼转院至苏州儿童医院后,殷雪梅老师又多次搭车前去探望、慰问,后来,周盼父母明白病因真相后,专门到校向殷雪梅老师道歉并致谢。 班上刘臻贤因缺钙走路不稳,前年冬天,另一个同学把他挤跌进水桶里,衣服湿透。殷雪梅老师得知情况后,把他抱到传达室,放进被窝里,用取暖器对着烘烤,她又解开自己的衣服,把刘臻贤的小脚放到胸前取暖。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殷雪梅老师凭着满腔热忱踏实工作,以她的崇高师德赢得同事和学生及家长的信任。有很多家长都要向殷老师表示点什么,但她都婉言谢绝了。 殷雪梅老师儿子外出上大学后,她在校吃完午饭不休息,把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补差,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吴振兴非常调皮,喜欢多动,殷雪梅老师每天都要为他洗几次脸,家长总觉得过意不去,多次委托也在学校做教师的亲戚约殷雪梅老师赴宴,以表谢意,可殷雪梅老师总是说:“看到孩子有了进步,我比什么都高兴,还吃什么饭呢?”做饮料生意的家长托亲戚给殷雪梅老师家里送了些饮料,殷雪梅老师见推脱不了这位人物信息来源于 名人网 原文链接: http://www.mr699.cn/story/my_biz.asp?id=6042

Ⅷ 孔子的教育故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的发展。

孔子注重启发,他善于选择人容易接受的机会给予提醒。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譬如一张四方桌在这里,假使我告诉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点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余的三只角也是方的,我就不会再向他废话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来的想法上更进一步。子贡有一次问道:“一般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不够。”子贡又问:“那么,一般人都不喜欢这个人呢?”孔子说:“也不够。要一切好人都喜欢他,一切坏人都不喜欢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虚心的榜样来教育弟子。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什么的,我不过是喜欢古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说:“三个人一块儿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师。”还说:“我知道什么?我什么也不知道。有人来问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们提的问题弄清楚,我尽我的力量帮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对待好呢,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论的。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实,孔子也是不许可的。子贡曾说:“我不愿意别人对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样对待别人。”孔子便说:“赐啊,这不是你现在能做到的!”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