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丁香的典故

丁香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19 02:49:37

A.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这对联的典故是什

这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秀才去赶考,中途在一客栈休息进餐。他自恃高才,爱买弄学问,小二送酒时随口出联一句“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这联可出得有学问了,冰字古体就只有一点,三个字依次是带了一点、两点、三点,秀才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下联,羞愧而逃。秀才虽然逃了,但是心中却没有放下此对联,千方百计想要对出同样工整绝妙的下联,最后竟然抑郁而终。后来苏小妹路过此地,看到他坟头盛开的丁香花,说他死后终于对出了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丁香花三字依次“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同时也恰好表现了丁香花开放时一片繁茂的景象。虽然丁字与冰字平仄稍有不如,也算是千古绝对了。

B. 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这对联的典故是什么

你好!
这是一幅古时期的对联。
冰字的古体字是一点水!当然冷字回是答两点水!酒字是三点水!
丁字起笔是百字的起笔!香字起笔是千字的起笔!万字草字头是花字的字头。
原对如下:氷凉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打字不易,采纳哦!

C. 冰冷酒一点二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这对联的典故是什么

乾隆帝有“对联天子”之称,彭元瑞亦精于对联。一次,乾隆宴见词臣时曾出半联版:“冰冷酒权,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彭元瑞即席对曰:“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顷刻间四座倾服。

彭元瑞博学多识,精于古代器物、书画的鉴定,先后编成《秘殿珠林》、《石渠宝及》、《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天禄琳琅术目》等图籍、目录。

他的诗文有《恩余堂辑稿》、《经进稿》、《宋四六话》、《知圣道斋读书跋》等。乾隆帝六十、七十、八十寿诞时,他分别献上诗词《万福集成赞》、《古稀颂》和《万寿衢歌》三百首,受到皇帝嘉奖。

(3)丁香的典故扩展阅读:

起源: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D.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这对联的典故是什

这里有2个故事:
1、说有一个书生去赶考,路上在一酒巴进餐.他买弄学问,被小二一句“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给难死了.后苏小妹路过此地,看到他坟头盛开的丁香花,说他终于对出了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2、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看见一个小孩在农家小院里临摹字帖,那副样子极其认真,便走进院里和他交谈起来.乾隆皇帝问小孩会不会对对联,小孩回答说会.于是乾隆皇帝出了个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小孩想了一会儿,对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乾隆皇帝夸奖小孩说:“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可真是状元之才.”谁知小孩听后立即下跪,还说:“谢皇上赐状元之恩.”乾隆皇帝很是惊奇,忙问小孩:“你怎么知道我是皇上?”小孩回答说:“天底下谁可点状元?只有当今皇上才有资格.” 乾隆皇帝无可奈何,又觉得小孩的话有理,只得封这个小孩为“童状元”.
而且呢.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就曾出过这样的对联,是乾隆出的上联,刘庸对的下联.不过也有的书里说是乾隆和纪晓岗之间的对联.还有是说苏氏兄妹……总之很多种说法啦~
这只是对联……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说法是这样的 . 说有个秀才赶考,晚上住店,喜欢上了店里的姑娘,姑娘便出了这上联考他
是冰冷酒 一点水二点水三点 (古时冰字是水字加一点——“氷”)这上联是相当难了,因为前面三字正好和后面对应.秀才当时想不出来,结果郁郁而终,死在店中.念其痴情,结果就葬在那小店的院中.半年后,坟上便开出了一株丁香花,那姑娘的娘看见了说:相公生前没对出来,死后却对出来了.
也因为是对联 所以一般不太可能代表自己的心情,非要问代表的意思 我揣测可能是遗憾 缘苦.这也是建立在传说故事上的.

E. 丁香火腿有趣的典故

有一天,郑袖对魏美人说,“妹妹,你真漂亮,难怪大王喜欢你了,但美中不回足的是你的鼻子,答真叫人惋惜呀。”魏美人不知何意,慌乱用手摸摸鼻子。

郑袖接着说,“妹妹呀,我帮你想个法子吧。以后你再看见大王,应该用什么东西将鼻子遮住,不要让大王看见,这样大王就更喜欢你了。”魏美人对郑袖的指教感激不尽,谁知道这是猫尾巴拌猫饭,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钞票。

此后,魏美人每次拜见楚怀王,总是用一束鲜花遮住鼻子,时间久了,楚怀王对魏美人的做法觉得非常奇怪;郑袖欲言又止,激起了楚王的好奇心,最后郑袖故意羞羞答答地说:“大王不要生气,是魏美人不惜抬举,大王对她如此宠爱,她却说大王身上有股臭味,她讨厌闻。”

楚怀王一听,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掉。果然,郑袖从此独占专宠。

F. 氷冷酒来自什么典故

香是爱情之花,还因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年轻英俊的书生赴京赶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边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热情周到,书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两日。店主女儿看书生人品端正、知书达理,便心生爱慕之情;书生见姑娘容貌秀丽,又聪明能干,也十分喜欢。二人月下盟誓,拜过天地,两心相倾。接着,姑娘想考考书生,提出要和书生对对子。书生应诺,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见两人私定终身,气愤之极,责骂女儿败坏门风,有辱祖宗。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但店主执意不肯。姑娘性情刚烈,当即气绝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儿临终所嘱,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书生悲痛欲绝,再也无法求」 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惊讶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见到了姑娘一样。一日,书生见有一白发老翁经过,便拉住老翁,叙说自己与姑娘的坚贞爱情和姑娘临死前尚未对出的对联一事。 自发老翁听了书生的话, 回身看了看坟上盛开的丁香花,对书生说:“姑娘的对子答出来了。”书生急忙上前问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联?”老翁捋捋胡子,指着坟上的丁香花说:“这就是下联的对子”。书生仍不解,老翁接着说: “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寓头。” 你的上联“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为一点水,“冷”为二点水, “酒”为三点水。姑娘变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为百字头,“香”为千字头,“花”为万字头。前后对应,巧夺天工。 书生听罢,连忙施礼拜谢:“多谢老伯指点,学生终生不忘。”老翁说:“难得姑娘对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难买,现在她的心愿已化作美丽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让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锦,香飘万里。”话音刚落,老翁就无影无踪了。从此,书生每日挑水浇花,从不间断。丁香花开得更茂盛、更美丽了。 后人为了怀念这个纯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对爱情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从此便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而且把这幅“联姻对”叫作“生死对”,视为绝句,一直流传至今。

G.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这对联的典故是什么

这里抄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秀袭才去赶考,中途在一客栈休息进餐。他自恃高才,爱买弄学问,小二送酒时随口出联一句“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这联可出得有学问了,冰字古体就只有一点,三个字依次是带了一点、两点、三点,秀才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下联,羞愧而逃。秀才虽然逃了,但是心中却没有放下此对联,千方百计想要对出同样工整绝妙的下联,最后竟然抑郁而终。后来苏小妹路过此地,看到他坟头盛开的丁香花,说他死后终于对出了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丁香花三字依次“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同时也恰好表现了丁香花开放时一片繁茂的景象。虽然丁字与冰字平仄稍有不如,也算是千古绝对了。

H. 鸡舌香的趣事典故

《三曹集》中《魏武帝文集》曾有尺牍(尺牍也就是信)一封:与诸葛亮书。其文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当年读及此段,颇为好奇,历史上曹操居然给诸葛亮写过这么一封信。那么鸡舌香是何物?曹操是何时送的这样东西?为什么要送此物呢?可惜查遍相关的三国后汉资料,都无记载。后来时日长久,也就不太在意了,只是始终不解其意。近日去三国论坛,偶见谈及此事,有人得出结论,诸葛亮口臭,让洒家大跌眼镜。于是好奇心起,重又翻起这段旧案,居然小有所得,周末稍作整理,与大家分享。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鸡舌香为何物。据本草纲目记载,丁香,释名:丁子香、鸡舌香。气味:辛、温、无毒。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紫丁香学名华北紫丁香(又名百结、情客,也称丁香),属木犀科丁香属,为灌木和小乔木。而本草所记载的“丁香”产自热带(本草中说“丁香出交广南番”),并非同一种,丁香是阿拉伯语或波斯语gomode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波斯、三佛齐和细兰,我国古代史籍《本草拾遗》、《梦溪笔谈》、《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岭外代答》等,多有记载。如南宋赵适汝《诸蕃志》卷下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气,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谓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鸡舌香也。或曰鸡舌香,千年枣实也。因为其形似丁字,所以称之为丁香,丁香也分公丁香,母丁香,母丁香就是所谓“鸡舌香”,其香无比,古人曾用其治疗口臭。当然,不是把丁香花直接使用,所谓“鸡舌香”,其实是一种已经加工好的香料。那么看起来这个神秘的鸡舌香并不神秘,而且是自古以来医家常用之药,但是真的就可以据此推论为诸葛亮有口臭了吗?言之尚早。据汉书记载,汉代的尚书郎向皇帝奏事时,要口含鸡舌香,以使口气氛芳,风雅如此 ①。也就是说,当时的鸡舌香是朝臣日常性的用品,甚至还是一种礼仪了。这个礼仪是怎么来的呢。据史书记载,汉恒帝时,侍中刁存年老又有口臭的疾病,而侍中是一个与皇帝非常接近的朝官,每每议事把恒帝熏得无法忍受,于是恒帝有一次就给这个老侍中一块鸡舌香,命他含在口中。前面本草纲目写到,这个丁香是有辛味的,就是有点刺激性口感,刁存以为是恒帝赐他毒药,吓得半死,估摸着是不是自己哪里犯了大错(估计他在对着皇帝涛涛不绝之时也看到皇帝老儿总是忍无可忍的表情),于是在那里瞎猜一气,又不敢把丁香吃下肚去。等他下班回家,突然要辞别亲朋好友,搞得一家哭哭泣泣以为大祸临头,又不知是发生什么事情,同僚好友让他把口中“毒药”吐出来一看,才知道是鸡舌香,这事广为流传,成为笑柄。 ②这里可以看出,恒帝时鸡舌香已经很普遍了,刁存的同事也有人能认得出来这种香料,但是作为皇帝身边重要大臣的侍中居然认不出来,可见当时口含鸡舌香上朝议事还未成为一种礼仪制度。而在恒帝之后,估计也就是这一次刁存的事情,让朝臣(主要是要近前面对皇帝奏事的官员,如尚书郎等等)开始注意鸡舌香的作用,于是成为风气,最后便形成了正式的礼仪制度。据蔡质(三国里那个大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文中,即有对尚书郎在宫廷礼仪的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这样一来,真正把口含鸡舌香写进了宫廷礼仪制度之中去了。从此,口含鸡舌香,便成为了在朝为官的代称。后世有诗为证,例如唐代刘禹锡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道“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刘禹锡才被贬为郎州司马。诗的大意说,皇帝现在派我们来治理这种犬牙(蛮荒的地方)之地,而昨天我们还曾经一同口含鸡舌香(在朝堂之上共事)。唐代白居易诗云: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大意是说,(我们)曾在翰林、朝堂之上共同工作。(注:为何是鹅毛笔呢?这也有一来历,中国历史上使用硬笔的历史并不短,而且自成体系,在敦煌发现的文献中就有2万页是使用硬笔来书写的,大家很少听说吧 ③,而由此得知,白居易不只会用毛笔哦,说不定钢笔书法也写得贼好,呵呵)唐代诗人和凝诗云: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馀鸡舌香。再,明代汤显祖有诗云:三省朗官事已毕,与君吞却沉香花。汤显祖建言上疏,结果却被谪任徐离典史添注。他的江西老乡,徐闻知县熊敏送别汤显祖时,特地以鸡舌香为赠,祝愿他早日官复原职,汤显祖却表明自己无心再去追求功名,于是不受。 ④ 可见,口含鸡舌香,是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那么曹操为何要向诸葛亮送鸡舌香,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种暗示,就是在说,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诸葛亮一同为汉家天子效力,口含鸡舌香,同朝为官。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个聪明人,他很想得到刘备身边的能士,可是他不直接说,他就送五斤鸡舌香,以此来向诸葛亮示好,以表招贤纳士之意。至于曹操何时向诸葛亮送鸡舌香,就不得而知了,这也许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I. 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 用了什么典故

以丁香喻愁,是中国诗词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李璟
(南唐中主)
《摊破浣溪沙专》词中有句云:青鸟不传云属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近代著名的那首戴望舒的<<雨巷>>,也是以丁香比兴来抒发情感.至于豆蔻则典出唐代杜牧的那首名诗: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诗中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即指自己中意但因故不能如愿的意中人.你所问的这句词的意思理解起来就是:由豆蔻联想到自己的情人,但是因为天各一方,惹起绵绵无尽的相思.丁香,豆蔻也可指词人对自己居住的实景描绘,也可视作一种比兴,因为这两种美好的事物也正是自己情绪的最美代言.
眼儿媚
宋-王

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雷,
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
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
豆蔻梢头。

J. 冰冷酒一滴两滴三滴,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的典故

这不是乾隆和刘镛对子里面的故事吗?记得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里面是有这个桥段了,多少年前的回忆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