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不资敌典故

不资敌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23 06:22:09

㈠ 不至于资敌是什么意思

给敌人钱物等,不至于就是不能给敌人财物。请采纳!

㈡ 五脑意如何,就怕火星落。谁知五脑意,要问郭沫若。这句是厦门南谱驼后山的石碑上的句,求问有什么典故

我查了些资料,试着给这个碑文做个解释。
碑文很浅显,意思就是"五脑在想啥?它怕落火星子,谁知道五脑啥意思?去问问郭沫若。"这个粗浅的话没人看不懂,关键就是五脑,火,郭沫若之间有甚干系?
首先,五脑不是人,它是湖北麻城市名山五脑山。现在被开发为国家森林公园,三A级景区。山上供奉道教名仙麻姑,就是被画成提篮骑凤托桃献寿那位仙姑。女寿星是也。郭沫若曾客游麻城,或登高五脑山。
其次是火。因为郭沫若,这个火指向了一些政治秘辛,指向了抗战时期湖南的"文夕大火"以及建国后郭对于张治中的责难和讨伐。
下面是网络来的"文夕大火词条"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当时周恩来和叶剑英都在长沙,起火时他们带重要文件急忙撤离,于13日下午到湘潭。郭沫若当时也在长沙亲历了大火,《郭沫若传》中对情景进行了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显然火势还在蔓延。
事后处理
一、长沙警备司令鄷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以辱职殃民,玩忽职守罪被执行枪决;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以未奉命令,放弃职守罪,被执行枪决。
二、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用人失察、防范疏忽,革职留任,责成善后,以观后效。
三、 湖南省保安处长徐权,惊慌失措,动摇人心,革职查办。
四、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石国基、参谋处长许权在逃,予以革职,通缉查办。
五、 长沙市市长席楚霖弃职潜逃,革职留任。
张治中想不到的是
在这场由于上级错误指挥消极抵抗造成生命涂炭的糊涂账,在建国后的五十年代,由于政治风向的转变,会成为他被批斗的把柄。

1958年时,郭沫若虽然有极旺盛的创作冲动和大量诗文作品产生,但仍远不能满足众多报刊的约请。当时《人民文学》的编辑对郭沫若的创作比较了解,便寻出当年在香港《华商报》发表的这部抗战回忆录,希望郭沫若同意在《人民文学》上重新发表。后经郭沫若整理,又予以定名,这部抗战回忆录便以《洪波曲》为题在《人民文学》重新刊出。由于篇幅较长,这次也是连载发表。不过时间更长,从1958年7期始,到12期才结束。

就在《人民文学》准备发表《洪波曲》的时候,刚筹备成立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便打听到了消息。他们经过努力,争取到该稿的结集出版权。同时,该稿也被收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沫若文集》。一处刊物发表,两家出版社印行,一时间,《洪波曲》引起了很大反响。
《洪波曲》是一部“抗战回忆录”,郭沫若当时又担任相当职务,文中自然牵涉颇多历史事件。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忆,当然有作者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可是,由于身份、立场的不同,见仁见智,这部回忆录的重新发表,就引发了郭沫若与前国民党高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张治中先生之间关于“长沙大火”的论争。
《洪波曲》的第十五章,是“长沙大火”。郭沫若时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率领全厅人员在“保卫大武汉”时做了大量工作后,随着战事发展,亦只能一退再退。在长沙,他们遇上了国民党实行焦土政策的“长沙大火”。这一段,既紧急又危险,在郭沫若心中留下了强烈印象。根据他与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接触,以及大火之后的情景,郭沫若在文中对张治中进行了很不客气的评述:“放火烧长沙,是张治中、潘公展这一竿子人的大公德。他们想建立一次奇勋,摹仿库图索夫的火烧莫斯科,来它一个火烧长沙市。”“……他(指张治中)完全是贪图功名,按照预定计划行事。他把陈诚蒙着了,十二日的当晚甚至扣留了陈诚的交通车。他把周公(指周恩来)蒙着了,竟几乎使周公葬身火窟。他满以为敌人在进军,这样他便可以一人居功而名标青史,结果是一将功未成而万骨枯!”
其他若牵涉到张冶中,郭沫若也以“党老爷”、“官老爷”形容,并引用当时流传的一副对联来描述张治中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治湘有方,五大政策一把火;中心何忍,三个人头十万元。横批是“张皇失措”。横批和对联开首一字,嵌进了“张治中”的名字,内容又颇有讽刺意味,郭沫若对张治中的态度,于此清晰可见。
“长沙大火”这一章,刊登在《人民文学》1958年12月号上。张治中读到后十分恼火。在他看来,“有些地方可以说是有意歪曲事实,进行个人攻击。”他的第一反应是想将此问题报告政府总理周恩来,他也是长沙大火见证人之一;后来想这会不会使郭沫若感觉自己“告御状”,于是决定直接写信给郭沫若,以澄清一些事实。
1959年元月7日,张冶中给郭沫若写了一封长信。信的开首颇有意思,称谓之下是:“您已入党,在您再度做了光荣的共产党员,我首先向您表示诚挚的祝贺。”
张治中在略加回叙郭沫若对自己的描写后,措辞严重地说:“您这种对我的残酷无情的描述是与当时事实完全不符合的。不知您真是不知实情而出诸推测,还是对我别有成见呢?”
接着,张洽中描述了他所知道和经历的长沙大火境况。由于颇有史实价值,在此择要略加引述:
1938年11月12日上午九时许,我接到蒋介石的文侍参电:“限一小时到,长沙张主席:密。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中正文侍参。”在接到这份密电的同时,还同时接到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林蔚的长途电话:“我们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张治中还这样描述他接到电报电话后的心理及处理情况:“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不安。一年来的工作,使我对湖南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怎忍使长沙人民的财产付之一炬?所以思潮起伏,矛盾苦闷,不执行是不行的,蒋当时是最高统帅,我是省主席,理应服从命令。同时,当时正是武汉撤退不久,外间正流传一种焦土抗战的宣传,许多人都认为武汉没有实行焦土抗战,徒然资敌,议论纷纷。您(指郭沫若)当时主管宣传,对这种情形是必然知道的吧?所以我只好照办,就将电令交给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执行。”
据张治中自述:“在下午酆悌来见,提出焚城准备纲要,我看了曾对他说这个计划最好备而不用。还特别指示:在敌人逼近长沙时,须先放警报——紧急警报,待人民离开市区方得开始行动。”

关于党的大文人郭沫在他的回忆里对张治中的描写,讨伐或曰争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资料,在此不赘言。作为深谙韬养策略,作诗口称毛是爷爷,大林爸爸的人民文艺家,在当时反右烽火越烧越旺的时段,给张治中一记闷煽风点火,怕是大诗人又一出揣摩上意取宠跳梁的戏码。
所以,这个碑文就解释清了。闽人口音,老惯作脑音。所以南普陀后山五老山,联系到了五脑山。而口碑风评总欠佳的郭沫若又被牵连进来调侃一番。大诗人煽风点火对的不是山倒是人。只是这庄严佛土清静之地,何论那世间纷扰,我诈尔虞呢?

㈢ 如果中日开战,马云会不会以资敌罪被抓起来

肯定淘宝收入跟店主拿跟消费者买买没关系 您问题点像家买东西 房东破产意思房东收租家买东西店主交着租金店主破产已 更何况马云收入面淘宝部能破

㈣ 出于史记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四面楚歌(项羽 ) 背水一战(韩信 ) 破釜沉舟(项羽)多多益善(韩信版)权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㈤ 解释一下“鸿门宴”

【二、书籍·鸿门宴】 【其一】 【基本资料】 陈星星著《鸿门宴》 鸿门宴: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场饭局 作者:陈星星 出版社: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63513963 出版时间:2007-3-1 版次:1 印次 页数:182 字数:134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定价:28 【内容简介】 中国式政治和日常交往中,饭局从来就不是单纯的饭局,而是联系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鸿门宴能够荣登历史上饭局排行镑的首位,自然是将饭局之妙做足的经典大局。 本书讲述秦末汉初时,楚怀王阵营的两员将领——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关中地区的统治权,在鸿门的一场饭局之上所进行的面对面交锋。 现场觥筹交错,刀光剑影,背景波谲云诡,杀机四伏。 为了这场饭局,不但双方的谋臣智士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两位当事者更是赤膊上阵,财上了各自的“政治前途”乃至身家性命。整个过程三起三落,惊心动魄,极具传奇色彩。 本书不仅着眼于这场著名的饭局,更围绕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中国文化中所有的人脉礼仪,应变谋略,处世技巧与生存智慧等进行了现代视角的解读与阐释。情节跌宕起伏,阅后备受启发。 【作者简介】 陈星星,中文硕士,现任编辑并从事写作,爱好阅读古籍、研究历史,撰写历史评论文章,尝试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历史以及历史人物。 信奉的格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品目录】 前言 饭无好饭,宴无好宴 第一部分 猜猜谁来赴这场宴会 项家英雄初长成 沛县出来的小混混 韩国公子,气吞如虎 楚国老遗民终于出山了 “他就是我的朱亥” 恩情大于天的左令尹 第二部分 没有无缘无故的局 秦朝的最后一个大将 巨鹿:成与败的临界点 两千多年前的长征 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从兄弟变成了冤家 第三部分 那并非一场吃吃喝喝的事 谁是“穿针”的人 刘邦先胜了一着 酒中的杀机与项羽的倦 一舞剑器动四方 救刘邦一命的猪前脚 第四部分 “局后之局”更加精彩 不做皇帝,要做西楚霸王 月亮下追回了韩大将军 败逃彭城,从大赢到大输 刘邦的脚趾头 美人如玉,垓下楚歌 【其二】 【基本资料】 李晨著《鸿门宴》 作者:李晨 ISBN:7806784810 页数:151 开本:24开 封面形式:简装本 出版社:上海书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6-3-1 定价:25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内容包括:无敌、落日、天下霸道之剑、鸿门宴等。 【作品目录】 总序 引子 正章第一 无敌 云中漫步的猫 左卓的反击 高阳酒徒 仁者无敌 正章第二 落日 纳降 龙袍 陷落 天下依旧 正章第三 天下霸道之剑 欲望 一进宫 水火 二进宫 约法三章 项羽的烦恼 无衣 函谷争锋 天下霸道之剑 正章第四 鸿门宴 暗流蚱蜢的故事 赌徒 反复 赴宴 开局 传诵千古的酒宴 历史的旁支 明天 尾声 【三、连环画·鸿门宴】 【基本资料】 作者:郭德福 本书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1 ISBN:7531430975 【作者简介】 1949年出生,著名中国画画家,现为沈阳晚报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中美术交流协会会员。他应国内外出版社特邀创作出多部长篇历史白描连环画,《三国演义》《中国典故故事》《西汉演义》《郭德福‘报中画’专辑》《郭德福经典白描艺术丛书》等美术著,近8年来在《沈阳晚报》创办了《报中画》人个绘画专栏,共刊出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历史画作600余幅,深受读者欢迎,形成了“报中画文化现象”。 本连环画是郭德福的代表作之一,撷取前汉演义故事,画面优美,著名连环画家王弘力赋诗赞曰:“烽烟落纸鸿门宴,叱咤传神铁线奇,且喜丹青存此卷,闲吟大风叹别姬。”

㈥ 逐客令的典故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译文
正逢有个韩国人郑国来秦国做间谍,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不久被发现了。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诸侯各国来侍奉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到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大王)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商议驱逐的名单中。李斯就上书:……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的官位升到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推尊秦王为皇帝。任用李斯做丞相。逐客令”最初不是驱逐客人,而是指驱逐那些离开家乡,在外国做官的人。其本义是指驱逐客卿的命令。

逐客令”源于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国强大吸引了很多外来的人才,如大夫百里奚、蹇叔、丕豹,国相商鞅、张仪、范睢,将军司马错、甘茂等,都不是秦国人。当时韩国派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帮助开凿水渠,后来被秦国查出郑国是个间谍。于是就有人向秦王进言:“郑国居心不良,在秦修渠是为了牵制秦国的劳动力,使秦国抽不出人力东征。”大臣纷纷上书秦王,说各诸侯来秦国的客卿不可靠,都是为他们本国的利益行事的,要求把所有客卿(在外国做官的人)都赶出秦国。秦王听了,有些心动,正要下“逐客令”时,李斯却呈上著名的《谏逐客书》。书中写道:“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在奏章里又说: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论东西南北,民众不问那个国家,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皇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如今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方来,停步而不愿意进入秦国,这可就是所谓的“借给敌人兵器,送给敌人粮食”啊!秦王最终被李斯说服,遂取消了“逐客令”。

自此后,秦王对李斯更加信任了,并封他做了丞相。唐代诗人杜牧就曾写过“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的诗句。后来,就借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用基本合乎礼仪的方式拒绝不受欢迎的客人。

㈦ 记得有位名将,出征前对君主说,出征后定会有人谗言陷害自己,希望君主不要相信,但最后还是信了。是谁

名将出征的不知道,个人估计应该是战国的庞恭,
出自典故《三人成虎》。说内“庞恭与魏太子一起容去赵国做人质。去之前,庞恭问魏王‘如果有一个人对你说大街上有老虎,你信吗?’魏王说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有两个人都这么说呢?’魏王说将信将疑;庞恭问‘三个人呢?’魏王说我相信。庞恭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是显而易见的事,可经过三个人一说,您就要相信,这样就要出大乱子的。’魏王说‘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结果庞恭陪同太子出发后,就有人向魏王进谗言诽谤庞恭,魏王果然还是信了…………

㈧ 有没有那种因为辜负他人忠诚,或误解他人,最后没好下场一类的历史典故、故事都可以。谢谢了!

很多皇帝都犯过同样的错误。影响最大的就是宋朝,从来不相信回自己的武将,重文轻武。结果答是对外战争屡战屡败,最后被逼流亡海外而亡国。明朝杀了袁崇焕而亡国,汉朝杀了韩信而不得不向匈奴和亲、纳贡,商朝杀了数不尽的忠臣义士而亡国。

㈨ 求重生洪荒小说(不要扯到鸿蒙什么的,也不要有女主,不要做出资敌行为,不要主角不沾因果又处处讲因果

黑风老妖 也是洪荒 不过开始一点点写的西游 主人一步步算计到最后的圣人 这书写得很有感情 值得一看

㈩ 历史中有哪些功高震主,最后却能善终的名将

个人锋芒太露,往往容易引起上级的猜忌和嫉妒。历史上就有这么几位,堪称国之栋梁,却未得善终,让人唏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位名将,就是由于功高震主,惨遭不幸。

NO.5:岳飞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著有《吴子》一书,与《孙子》一文被后世合称为《孙吴兵书》。在楚国时,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相,曾主持“吴起变法”,使诸侯都惧怕楚国的强壮。后因变法得罪贵族,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楚国贵族乱箭射杀于楚悼王的尸身之上。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