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字的歇后语

字的歇后语

发布时间: 2020-12-19 02:33:37

『壹』 有关字的歇后语。(要20个)

音类 孔夫子搬家——抄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贰』 关于文字的歇后语

一 文字的起源
(一)文字起源的历史时代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天,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年。文字的创造,要有充分的社会发展的条件,即必须在社会发展到迫切需要文字,并有能力创造文字的时候,大约是在氏族社会的末期或奴隶社会的初期,但也并不是任何一个社会到了这个时期都创造了文字。
原始社会的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活简单。作为社会细胞的氏族公社,成员不多,据有的地理空间不大,氏族成员的生息、劳动、分配、消费,主要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很少和外界接触。氏族组成的胞族和部落,规模也有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这样社会条件下,人们凭头脑记忆事情,用自然语言相互交际,是过得去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氏族公社和部落不断扩大,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人们的交往也愈加频繁,需要人们长期记忆的事情和准确传递到远方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如氏族、部落财产、人口的状况、内部发生的大事、对外订立的盟约、战争的警报、军事的动员会等等),这时,单靠头脑的记忆和口头的说明,就很不够了。这就需要想出帮助人们记录事情、辅助语言进行表达的办法。史前人在当时主客观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摸索,曾经找出并长期使用“实物记事”、“图画记事”两种办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很简陋,只能唤起联想,帮助记忆;或充当信物,做为凭证,根本不能完善地记事或传递信息。
到了氏族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体力劳功和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出现了扩大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的生活更加复杂,交际的范围也更加扩大。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便无法满足这种社会条件下的需要,人们需要一种能完善地代表语言的符号,从而能精确地、详细地记载事件和思想。于是,文字的创造就成为全社会的意愿。
人类的几种古老文字,如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古文,都是开始创造于氏族社会或奴隶社会初期的。各自独立产生的不同文字,不谋而合地都诞生在相同的历史阶段,说明一定的社会条件,是文字起源的温床。当然,世界上有些民族即使进入了封建社会也还没有创制文字。
(二)文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和图画来记事。实物记事和文字的产生无关,图画记事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实物记事有结绳、契木、系珠等等办法。结绳,就是在绳子上打结(大事大结,小事小结),或利用绳子的不同颜色,帮助记忆。据古书记载,我国古代就曾用过这种办法。《易经·系辞》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代秘鲁印第安人的结绳办法相当发达,契木就是在木棒或木板上刻上各种线条或插进各种东西,用来记事记数,或作为信物,传达命令,表示权力,证明盟约。我国的某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用过契木、结绳两种办法。系珠就是用绳子把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贝壳穿起来帮助记忆事情,北美印第安人常用这种办法。实物记事,方法原始,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也有限,是人类寻求完善的记事办法过程中的产物,对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作用。
图画记事比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描绘事物的轮廓特征,组合这种图象来记事。这样,一是比用实物简便,二是可以表记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大都是刻绘在树皮、骨头、兽皮、岩石上。美洲的印第安人,曾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事,如作传记、写历史、发布告、下战书、记人口、录战歌、写情书、作游记等等。
记事的图画,只求形似,以联想贯串,用以传播信息,不是用于艺术欣赏,当然不是艺术作品。记事图画中的个体图形也不和语言的词语相对应;图形的组合排列,也不和相关的词语的语法序位相一致。当然,这还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但是,记事图画的表记作用,以事物形象作为事物本身代表的做法,对文字的产生都具有启发、诱导作用。人们一旦把事物的图形加以简化,和表达事物的词语稳定地联系起来,图形的顺序,按词语的语法序位作线性排列,不是用语言去解释图形,而是用图形来记述语言,这便成了文字。所以,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使用的记事图画,是孕育文字的母体,是文字产生的源头。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象形性的,就是母体的烙印。而社会发展对文字的迫切需要,则是使文字脱离母体的催生剂。
(三)文字是集体创造的
文字是谁创造的?历史上有“神造”和“个人造”两种说法。中国古书上就有汉字是“仓颌”所造或“圣人”所造的记载。神造说,今天已被视为“神话”,个人造字说也是不对的。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具备了产生文字的一切条件,经过社会成员集体努力而创造出来的,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个人活动的产物。中国古代的“巫”“史”,由于他们录卜辞、记史事的工作需要,对汉字可能做过搜集、整理、补订工作,从而加速了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但这种贡献仍以集体创造的成果为基础,并且是为社会集体的书写实践所接受的。 二 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发展的原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一种文字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例如,中国的上占汉字反映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量是3、4千个,反映在汉代《说文解字》这部书里就有9千多了,汉字字量的增加,和汉语词汇数量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数都来源于古代塞姆人。塞姆人大约在公元前2千多年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他们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古代地中海东岸的贸易很发达,塞姆人的字母随着海上贸易四处传播。后来许多民族都受到这种字母的影响,改造成自己的字母系统。
文字也是交际工具。人们对工具性的事物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高效、便捷、易于掌握。对于文字这个书写工具,人们总是不断的追求它的“体系的完善化”、“结构的规律化”、“形体的简明化”。体系完善,则功能性好,能精确明晰丰富的传递信息。结构有规律,则符号的系统性强,便于提纲挚领地加以掌握。字形简明,则实用性大,易学、易写、易读,表记率高。这种多方面的需求,促成文字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方面的。除上述的语言原因外,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科技的进步、宗教生活的变迁、文字应用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文字的相互接触、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等等因素,都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汉字史上战国时代六国文字字形的大分化和秦代“书同文”的字形大统一,是由这两个时代政治、经济上的分化与统一促成的。
(二)文字发展的几种趋向
1.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一种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它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否有一套足够的符号系统和一套完备的正字法规则。文字发展变化的好些方面,都是围绕体系完善的目的进行的。原始的表意文字脱离记事的图画不久,不可能有足够的记录语言的符号数量,字和词的对应关系,不严整,不稳固。书写词语的顺序,往往不合语法序列。例如,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就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文字,字和词缺乏严整的对应关系,写一句话只把重要的词写出来,或者用字的形式来表现。
早期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量的增加,字的结构的定型,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以及严格按语法顺序书写原则的形成等等。为实现这些目的,造字的方法和表记语词的方式,都需要相应地发展变化。当体系初具规模之后,体系的完善化的变化,即表现为适应语言的发展,对上述的几个方面不断加以巩固、补充和调整。就古汉字发展的情况看,可以想见,以象形字为主体的那个时期的上古汉字的字量是很有限的,因为,反映在汉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象形字,也不过260多个。几百个象形字再加上来自刻画符号的少量指事字,用来记录上古汉语,肯定是不够的。甲骨文时代的汉字已发展到既表形也表意,今天发现的甲骨文字量就有3千多了;造字方法除“象形法”外,又有了“会意法”和“形声法”;写词的方式,除按字意与词意对应的原则之外,又出现了同音假借的纯表音原则。词语的书写顺序,大都合乎语序,只是字的结构尚不大定型。可见,汉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是经过体系完善的变化过程的。到了汉代,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量看,已增加到9千多个,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字的结构基本定型了,形声造字法,上升为主要造字法。至此,汉字的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了。表音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母表和拼写法的完备上。例如,塞姆字母只拼写辅音,不表示元音,体系原始,不够完善。塞姆字母演变为希腊字母之后,希腊人增加了元音字母,修订了辅音字母,调整了书写顺序,字母的形式也进一步定型。字体上也出现了“大写”和“小写”,“楷体”和“草体”的区别。这就给音索文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2 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人类的文字脱胎于图画,所以原始字形往往带有图画性或象形性。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所以,文字产生以后,在构形上的发展趋势,就是符号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汉字从诞生到今天,一直是保持者表意体制,即使这样,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向也很明显。如“马”字在古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具有相当的形象性,演变为大篆、小篆后,象形的意味已经不多了。
3.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文字的应用,是为了能把语言“写”下未、“读”出来。笔画简单就便于书写,也便于记忆,便于阅读,所以,笔画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又一趋向。表意文字字量大,字与字间构形上的区别性要求或理据上要求,往往使笔画不易简化,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删繁就简的调整。所以,表意文字笔画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汉字自始至终贯穿着笔员简化的规律。不仅是笔画数目的简省,也包括笔画形式的简易。如“车”宇在甲骨文金文里像车形,笔画繁多。到了大篆、小篆,笔画已有所省省,到了楷书又省简,今天又写作“车”。和篆书相比,不仅笔数大大减少了,笔形也由圆转简化为直折。
4.体制的表音化趋向
这里说的“体制”主要指的是造字的方法。按照通常的说法,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表意率的造法主要是象形。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拿汉字与西洋文字比较,汉字是表意的,西洋文字是表音的。这个说法当然很不全面,因为汉字不仅表意,也表音,所以现在好多人称它叫“意音文字”,就是一种“语素音节文字”;而西洋文字的“字”如果用来指那些拼音的符号,那可是只能叫“字母”,“字”是由“字母”拼成的(“字”是汉语的说法,用“字母”拼成的单位,西洋称“词”),而“字”(词)就是表意的。所以不论是西洋的“字”,还是汉字都是兼表音义的。

『叁』 十个字的歇后语

十个字抄的歇后语,自己网上搜索一下,其实很多的,比如:

百斤面蒸寿桃——废物点心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半空中盖房子——没处落脚;落不得脚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半夜里抡大斧——瞎侃(砍)一通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保险柜挂大锁——万无一失
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逼上门的生意——没有好货
。。。。。。

『肆』 汉字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提着灯笼上厕所--找死(屎)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伍』 关于汉字的歇后语有哪些

『陆』 汉字的歇后语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回答者: wyy1999wy - 童生 一级 11-10 21:21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回答者: 593472940 - 试用期 一级 11-10 21:29
一分钱的酱---难烩(会)
一元钱买担菜---两篮(难)
一餐吃个大胖子---谈何易
一面官司---不好打
一块硬骨头---不好啃
一碗水泼在地上---难收拾
一脚踩在桥眼里---上下两难
人心隔肚树隔皮---难相识
大海里捞针---不知从何下手
才学理发就碰上个大胡子---难理(提)
下雨天背棉絮---越背越重
下雨天担稻草---越担越重
马高蹬短---上下两难
小孩子上楼梯---步步都是坎子
小孩子喝烧洒---够呛
小鸡吃黄豆---够呛
无米之炊---难做
王胖子跳井---下不去
从手插进染缸里---左蓝(难)右也蓝(难)
水中捞月---无处寻
火烧岭上捡田螺---难得寻
乌龟摔在靛壳里---壳蓝(可难)
火钳子修表---没处下手
火烧辣椒---呛死人
乌龟爬泥潭---越爬越深
乌龟爬在门坎上---进退都要跌一跤
乌龟垫床脚---硬撑
水煮石头---难熬
生铁铸土地爷---硬神(撑)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丝线打结巴---难解
羊头插在篱笆上---伸首(手)容易缩首(手)难
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
老鼠钻牛角---步步紧
老鼠碰见猫---难逃
西山出太阳---难得
百岁养儿子---难得
地狱里活命---难见天日
竹山里试犁---寸步难行
冷锅煮雪---难溶
沙滩上行船---进退两难
两手提篮---左篮(难)右也篮(难)
苏州的蛤蟆---南蟾(难缠)
针尖上落芝麻---难顶
泥塘里滚碓臼---越滚越深
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
肩膀上生疮---不敢担
岩缝里的笋---挟得紧紧的
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
挂着腊肉吃斋---难熬
赵匡胤爬城墙---四门无路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香棍搭桥---难过
拳头舂辣椒---辣手
高梁秆子担水---挑不起来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赶鸭子上架---难呀
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
婆婆太多---媳妇难当
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菜勺挖耳朵---下不去
黄鼠狼带牛铃---叮当(担当)不起
脚板上钉钉---寸步难行
鱼网里的山鸡---有翅难飞
筛子眼里夹的米---上不去也下不来
絮被上捉虱子---翻不尽
碓窝子做帽戴---顶(担)当不起
嗓子里撒把胡椒粉---够呛的
筷子搭桥---难过
筷子穿针眼---难进
榨油房里的铁圈---箍得梆梆紧
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
鼻孔喝水---够呛
橄榄核垫台脚---横不得,竖不得
瘸子下山---这步容易下步难
骑在虎背上---即上难下
螺蛳壳里做道场---难
癞蛤蟆垫桌子角---死撑活挨
篾匠赶场担一担---前后为篮(难)
豆腐干---压成的
河中间斩竹篙---两头不到岸。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
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
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
坐井看天---见识太少
眉毛上吊钥匙---开眼
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
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
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
老鼠子眼睛---一寸光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
编辑本段【歇后语—焦急类】
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
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
牛踩瓦泥---团团转
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火烧湿竹子---直爆
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没有庙会了---别挤(急)
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
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
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狗等骨头---急得很
兔子上树---赶急了
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
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
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
阎王搓麻绳---结(急)鬼
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
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
硫磺脑袋---沾火就着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筒车打水---团团转
滑了牙的螺丝---团团转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柒』 四个字对四个字的歇后语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貂蝉弹琴------有声有色 曹操用兵------唯才是举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亡羊补牢------为期不晚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捌』 带最字的歇后语

最爱工作的人 ———— 废寝忘食

最爱学习的人 ———— 孜孜不倦

最宝贵的时间 ———— 一刻千金

最惨的结局 ———— 一败涂地

最长的棍子 ———— 一柱擎天

最长的时间 ———— 千秋万代

最长的寿命 ———— 寿比南山

最长的腿 ———— 一步登天

最长的一天 ———— 度日如年;一日三秋

最畅销的书 ———— 女秘书

最彻底的变化 ———— 改头换面

最彻底的劳动 ———— 斩草除根

最成功的战斗 ———— 一网打尽

最大的差距 ———— 天壤之别

最大的地方 ———— 无边无际

最大的家 ———— 四海为家

最大的满足 ———— 天遂人意

最大的容量 ———— 包罗万象

最大的手 ———— 一手遮天

最大的树叶 ———— 一叶障目

最大的效益 ———— 一本万利

最短的季节 ———— 一日三秋

最多的颜色 ———— 万紫千红

最繁忙的季节 ———— 多事之秋

最反常的气候 ———— 晴天霹雳

最费时的工程 ———— 百年树人

最高超的技术 ———— 鬼斧神工

最高的瀑布 ———— 一落千丈

最高明的医术 ———— 起死回生

最高明的指挥 ———— 一呼百应

最公平的事情 ———— 一视同仁

最怪的口音 ———— 南腔北调

最贵的稿费 ———— 一字千金

最贵的话语 ———— 一诺千金

最贵的扣子 ———— 回扣

最贵的帖子 ———— 请帖

最贵重的打扮 ———— 披星戴月

最好的记忆 ———— 过目成诵

最好的药方 ———— 药到病除

最好的战术 ———— 不攻自破

最后的结论 ———— 一锤定音

最华丽的建筑 ———— 琼楼玉宇

最坏的名声 ———— 遗臭万年

最荒凉的地方 ———— 寸草不生

最急的性子 ———— 杀鸡取卵

最坚韧的头发 ———— 千钧一发

最结实的网 ———— 关系网

最紧张的阶段 ———— 一触即发

最近有流行性感冒 ———— 百感交集

最精彩的表演 ———— 有声有色

最精明的投资 ———— 一本万利

最巨的人 ———— 顶天立地

最快的流水 ———— 一泻千里

最快的速度 ———— 日行千里

最快的阅读 ———— 一目十行

最宽的视野 ———— 一览无余

最宽阔的胸怀 ———— 虚怀若谷

最牢固的城墙 ———— 铜墙铁壁

最离奇的想法 ———— 异想天开

最厉害的贼 ———— 偷天换日

最吝啬的人 ———— 一毛不拨

最美的情话 ———— 甜言蜜语

最美妙的梦 ———— 一枕黄粱

最秘密的行动 ———— 神出鬼没

最难吃的菜 ———— 炒鱿鱼

最难听的歌曲 ———— 陈词滥调

最难行的礼 ———— 五体投地

最难做的饭 ———— 无米之炊

最能击中要害的话 ———— 一针见血

最年轻的奶奶 ———— 二奶

最怕事的人 ———— 胆小如鼠

最漂亮的帽子 ———— 冠冕堂皇

最贫瘠的土地 ———— 不毛之地

最普通的头衔 ———— 经理

最奇怪的动物 ———— 狼心狗肺

最强壮的身体 ———— 钢筋铁骨

最适合的音响广告 ———— 不同凡响

最适用的头衔 ———— 老板

最守秘密的人 ———— 守口如瓶

最突然的变化 ———— 一反常态

最危险的游戏 ———— 玩火自焚

最狭义的见解 ———— 一己之见

最险恶的地方 ———— 穷山恶水

最香的饭菜 ———— 回味无穷

最悬殊的区别 ———— 天壤之别

最遥远的地方 ———— 天涯海角

最勇敢的人 ———— 勇者无惧

最有价值的笑 ———— 一笑千金

最有权威的决策 ———— 一锤定音

最有学问的人 ———— 博古通今

最有毅力的人 ———— 锲而不舍

最有预能的人 ———— 未卜先知

最远的邻舍 ———— 天涯比邻

最珍惜时间的人 ———— 争分夺秒

最值钱的领子 ———— 白领

最重的包裹 ———— 红包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最后一招

管鲍之交 ———— 各为其主;知己;最为知己

红皮萝卜紫皮蒜 ————

『玖』 关于字的歇后语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自带有九万条词汇,其中含有【字】字内的歇后语如下所示:

书店容失火──自然(字燃)。

八字写了一撇──差一半。

八字没一撇──哪里能成事(字)。

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十字街头贴告示──众所周知。

十字路口迷了道──不分东西。

大风吹倒帅字旗──出师不利。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一点儿吧。

王字与玉字相比──只差一点。

王字少一横──有点土。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王羲之写字──横竖都好。

白纸上落黑字──更改不掉。

蚂蚁尿书上──识(湿)字不多。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拾』 汉字的歇后语大全

汉字的歇后语大全
更新:2020-04-16 11:45:12 高考升学网
1、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
2、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样了
4、冬天吃冰块——太心寒了
5、女儿国办婚事——难得有一回
6、接着中头喝水——勉强不得
7、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8、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9、打掉牙往肚里吞——忍气吞声
10、丧屋里的人唱戏——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11、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高飞
12、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13、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
14、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15、脊梁骨上长茄子——生了外心
16、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17、三个鼻孔眼——多出你这口气
18、才输了当头炮——慌什么哩
19、牛踩瓦泥——团团转
20、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21、掉进开水锅里虾——急红了眼
22、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23、尿壶掉井里——吞吞吐吐
24、吃了喜鹊蛋——乐开怀
25、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27、塘里无鱼——虾子贵
28、冰塘葫芦——一串一串的
29、庙里失火——慌了神
30、捧着金碗当乞丐——何必求人;高兴得发傻
31、开了闸的河水——一泻千里
32、孙猴子穿汗衫——半截不象人
33、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34、暗室里穿针——难过
3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36、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
37、棒糙上天——总有一头落地
38、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3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0、乌龟抬轿子——硬扛
41、老鼠跳进糠囤里——空欢喜
42、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43、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44、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45、捏着鼻子唱戏——闷腔
46、砍倒大树捉鸟——呆子
47、拆袜子补鞋——顾面不顾里
48、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49、梦里看牡丹——想得美
50、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51、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
52、恶老婆骂街——四邻不安
53、周瑜归天——气死的
54、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55、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56、瞎子逛大街——目中无人
57、送走客人才来做午饭——吝啬鬼
58、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
59、演员吹胡子——假生气
6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61、泥水匠拜佛——心里明白
62、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63、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63+、土地爷跟城隍打架——神鬼不安
65、范进中举——喜出望外;喜疯了
66、大姑娘出嫁——又喜又怕
67、放屁砸着脚后跟——倒霉透了;真倒霉
68、买了罐子打了把——别提了
69、撵走狐狸住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70、黑灯笼里点蜡烛——有火发不出
71、打开天窗——说亮话
72、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73、牛栏里伸进张马嘴——没你开口的份儿
74、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75、算命先生说气话——舍得几条命不要
76、吹鼓手的肚子——气鼓气胀;气鼓鼓
77、忆苦会开完了——不欢而散
78、开会差半点——知道迟到了
79、麻脸姑娘掉井里——坑人不浅
80、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