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的历史典故
1.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什么意思定采纳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1)淘的历史典故扩展阅读:
历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2. 金淘镇盖溪村附近有哪些文化名胜古迹、历史传说、典故、环境问题等
村情概况
盖溪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金淘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以溪流贯穿境内的盖溪为名。盖溪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半山区村域,位于金淘镇西南隅,村四周群山环抱,绿水迥流,源于朝天山的盖溪穿村而过,溪水涓涓细流,村子因溪而得名。盖溪村东与中心村交界,南与眉山乡接壤,西与占石村连接,北与东门村为邻。金眉公路横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沿革
村委会设在霞顾,有霞顾、梧桐坂、南墘、宫后、古坝、小挂、土楼、大垵、跳坑等几个小村地。有15个村民小组,有村民760户3300人。有耕地1225亩,山地4000亩。元、明、清时属南安十四都,民国年间为盖溪保,1949年辖于莲坑乡,1958年自立盖溪大队,1984年改为盖溪村委会。
农业经济
盖溪村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林果有柑桔、菠萝、龙眼、香蕉等,盛产菠萝。盖溪村是全市闻名的菠萝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畅销全国各地。盖溪村民大力推广种植蘑菇食用菌,全村种植3万多平方米,产品远销国外。
基础设施
域内有盖溪小学、容量200千瓦的水电站和库容180万立方米的南海水库,南海水库是金淘镇休闲好去处,也是金淘镇最大的水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