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典故
Ⅰ 求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回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答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Ⅱ 四面楚歌是关于什么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对项王的敬佩,思念之情。毛泽东也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不同的想感情。
Ⅲ 四面楚歌四面楚歌历史故事简要介绍
四面楚歌,作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成语,最早出处是来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这里司马迁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了战争的情况,而四面皆楚歌则是真的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只是在后世运用中,四面楚歌的象征意义更广泛实用,形容处境艰难,孤立无援。
四面楚歌的典故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
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3)四面楚歌的典故扩展阅读:
据史书考据,四面楚歌应该是刘邦旗下谋士张良出的计策,张良聪明异常,他本是儒家出身,便是好学广泛,熟读诸子百家,自然也对兵书有所涉猎,在垓下之战时,张良深知项羽的性格缺点,他推测出项羽的最后希望在于,重返江东,图谋再起。
于是他向刘邦进言,要攻心为上,让项羽不能逃回江东,自取灭亡对于自负自大的项羽来说,不是难事,于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让围困项羽的军队唱起了楚国的民歌,果然如张良所料,在听到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后,项羽以为江东已经被刘邦收服了,自知已经无力再图霸天下了。
项羽的雄心壮志在战役中也被打击的十分低落,再受到四面楚歌这一击,信心无存,心灰意冷,逃到乌江,面对江东就是自已的家乡,更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提剑自刎,一代枭雄就这样被四面楚歌的攻心计打败了。
所以说,信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要打击一个人最有力的伤害,莫过于打击他的信心,张良是深知此道,而对于自负甚高的性格更是好用,项羽就是典型的例子。
Ⅳ 四面楚歌的故事
故事梗概如下:
楚汉战争时期,项羽的部队遭遇大败后在床上辗转反侧地想着,这时耳边传来凄楚的歌声。
原来这是韩信为了瓦解楚军的士气叫士兵们在外吟唱楚国的歌曲。这动人心弦的楚地歌曲让项羽思绪万千。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家乡的景象,熟悉的乡亲,同时他也想到自已被刘邦跟诸侯的部队围困,不由得唉声叹气起来。
这时侯歌声慢慢的越来越清晰,东西南北此起彼伏。项羽猛的说道:“难道楚国已经全部被刘邦占领了吗?他的部队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楚国人呢?”他开始在桌子上喝起闷酒,虞姬这时坐在项羽边上给他倒酒。
项羽拿着筷子在碗边边敲打伴奏边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这时也悲切切地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二人歌还没有唱完项羽早已泪流满面,四周的人都跟着哭了起来。
(4)四面楚歌的典故扩展阅读
四面楚歌的发生背景: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参考资料:网络_四面楚歌
Ⅳ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这个的历史典故,其实也是很简单的,这个也就是出自于项羽,也就是项羽在回将要失答败的时候面临的一种情况,当时的话,刘邦手下的人就是在项羽驻扎的地区附近唱楚国的歌曲,目的就是要动摇项羽的军心,事实上,当时项羽已经面临将要失败的局面,这应该就是说明当时他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Ⅵ 四面楚歌的寓言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一步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Ⅶ 四面楚歌的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
Ⅷ 简要概括四面楚歌的故事
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围困与亥下,刘邦命军士大唱楚歌,项羽军士思乡心切,无心恋战,最终大败,项羽乌江自刎!
典故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成语举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8)四面楚歌的典故扩展阅读:
这是霸王别姬里面的一个小片段,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故事: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最后自刎身亡。
项羽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陪伴在自己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的人也都哭了,没有谁能抬起头来看他。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Ⅸ 四面楚歌的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Ⅹ 四面楚歌是怎样的典故
汉王刘邦听从韩信的计谋,从巴蜀出发,打败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并吞了他们的封地,独霸关中,并趁着项羽去平定齐国旧贵族叛乱的机会,向东进军,于公元前205年夏天,占领了霸王项羽的都城彭城。
项羽听到这一消息,连忙亲率三万精兵,回救彭城。经过几次战斗,项羽打败刘邦,收复了彭城。刘邦的几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也不少,连刘邦的父亲太公、夫人吕氏也都做了俘虏。刘邦自己仅仅带着几十名骑兵,逃到荣阳、成皋(今河南省巩县东)一带地方,才站住脚跟,重新集结队伍。
不久,霸王项羽来进攻荣阳。刘邦刚刚吃了大败仗,队伍又缺乏粮草,派人向项羽求和。项羽知道自己的后方还不稳定,想要同意讲和。亚父范增出来反对,他对项羽说:“彻底消灭刘邦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同意讲和,放过他,将来一定会后悔。”项羽认为范增说得对,就派兵围攻荣阳。
刘邦见求和不成,就采用了陈平的反间计,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派使者到刘邦军营中去办交涉,陈平先叫人大摆酒席,准备宴请使者。等到使者快要坐席的时候,陈平突然出场,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说:“哎呀!差点弄错了,我还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使者,却原来是项王的使者!”说着,叫人把酒席撤了下去,端来一些粗糙的食物给使者吃。使者回去向项羽一报告,项羽对范增产生了怀疑,以为他私通汉王,就剥夺了他一部分权力。
范增见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生气极了。他对项羽说:“如今天下大事已定,大王自己好好干吧。我已经老了,请您放我回家养老去吧!”项羽一向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听范增说要走,觉得耳朵边少一个人啰嗦也好,就同意了,派了几个士兵护送范增回家。范增本想一心辅佐项羽夺取天下,现在却落得个告老回家。他觉得自己的一番心意全都白费了,很是伤心,在路上得了病,背上长了个毒疮,没过几天就死了。
范增一死,霸王少了个出主意的人,虽然凭实力他还能打败汉王,可是要论斗智,他却不是汉王的对手。
汉王刘邦见霸王围住荣阳不退,就采用纪信的计谋,叫纪信在晚上坐着汉王的车子,带着两千名披甲的妇女,打开泶阳东门出走,吸引楚军;汉王自己带着几十名骑兵从西门突围,逃往成皋去了。
公元前203年,霸王进攻成皋。汉王从成皋北门逃走。霸王占领成皋。这时候,汉王派去进攻魏、燕、赵等地的韩信却打得很顺利,占领了大片土地。汉王还要彭越的军队在霸王的后方骚扰,截断霸王军队的粮草供应。霸王被迫回兵去打彭越。汉王刘邦乘机反攻,收复了成皋,进军到广武。
霸王刚从彭越手中收复一些地方,听说成皋被汉王夺去,急忙又回头来对付汉王。他也进军到达广武,跟汉军隔着一条溪涧扎下营寨。霸王向汉王挑战,要跟汉王单独厮杀。汉王不敢正面应战,却在阵前数落霸王,把霸王骂了一顿。霸王大怒。埋伏的弓箭手向汉王放箭,一箭射中了汉王的胸口。汉王怕军心动摇,偷偷地拔出箭,弯腰摸摸脚趾说:“好小子,这一箭射中了我的脚趾!”他下令汉军守住阵地,自己退到成皋养伤去了。
这时候,韩信和灌婴又在齐地大败楚军,彭越也在梁地袭击楚军,截断楚军的粮道。霸王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汉王派人来讲和,条件是:霸王把汉王的父亲太公、夫人吕氏放回;楚汉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属汉,以东属楚。霸王同意了这种“楚河汉界”的划分,放了刘太公和吕氏,收兵东归。
汉王见霸王退兵,也想往西回到关中去养伤。张良、陈平建议说:“如今咱们已经占有大半个天下,诸侯都已经归附咱们。楚霸王兵疲粮尽,不乘此机会把他消灭,等于放虎归山,留下后患。”汉王采纳这一建议,撕毁和约,派兵追赶楚霸王,并且派人去通知韩信、英布、彭越,叫他们配合作战,答应在胜利之后,把临淄、淮南、大梁这几大块地方分封给他们。
公元前202年年末。汉王刘邦和韩信、英布、彭越等会师追击项羽。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垓gāi)设下十面埋伏,把楚霸王项羽引诱进来,予以重重包围。为了动摇楚军的军心,张良派人把会唱楚国民歌的人找来,叫他们到各营去教汉兵学唱楚歌。
到了晚上,霸王刚刚睡下,忽然听到四面汉军营里全都唱起了楚歌。他猛地坐了起来,惊骇地说:“难道刘邦已经把西楚全都打下来了?为什么汉营中有这么多楚人呢?”霸王闷闷不乐,再也睡不安稳了,只好起来喝酒解闷。夫人虞姬跟随霸王南征北战多年,见霸王不高兴,就过来劝解。霸王的那匹乌骓马,也在营帐外“萧一萧一”的嘶叫,像在劝霸王赶快冲杀出去。霸王叫人把马牵走,那马却怎么也不肯挪动一步,还是对着霸王的营帐不断嘶鸣。霸王心里难受极了,他情不自禁地唱起随口编成的歌曲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词的意思是:我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和响亮的名望,可是时运不济,乌骓马也在为我抱不平,虞姬啊虞姬,我们可怎么办!虞姬听霸王唱得伤心,劝霸王千万不要把她放在心上,赶快突围出去要紧。霸王拉住虞姬的手,眼泪簌簌地掉下来,左右的几个人也都低着头哭泣,虞姬为了让霸王安心突围,趁霸王一转身的时候,抽出宝剑自杀了。霸王见虞姬已经死去,就带着剩下来的八百个江东子弟兵,趁着黑夜,骑马突围。
天一亮,汉军发现霸王已经突围,赶快派兵追赶。霸王渡过淮河,手下的八百人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霸王想回到彭城,整顿兵马。卷土重来,可是走着走着迷了路,被汉兵追上了。他手下的人,又被冲散了一多半,只剩下二十八个人了。
霸王看看追上来的几千汉兵,再看看自己的二十八个子弟兵,觉得这一次是跑不了啦。他对二十八个子弟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经历过的大战有七十多次,从来没有失败过,终于霸有天下,如今到了这个地步,那是天数,并不是我不会打仗。今天我活不成了,但是我还要打三阵,胜三阵,冲破汉兵的包围,杀死他们的将军,砍倒他们的军旗,使大家知道是老天爷要我死,并不是我不会打仗。”说罢,他把二十八个人编成四队,分四个方向冲杀出去,约好冲过山的东面分三个地方会合。霸王大喝一声,冲在前面。他很快斩了一员汉将,接着又斩了汉军一个都尉,杀死杀伤汉军数百人,突出了重围,点点人数,二十八人又牺牲了二人。
霸王项羽带着二十六个人来到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乌江浦)边上,正赶上乌江亭长划着一只小船在那里等待。亭长对霸王说:“江东地方虽小,可方圆也有一千多里地,几十万人口,您还可以在那里称王。现在这里只有我这一条船,请您快上船渡过江去吧!汉军来了,找不到第二条船,就无法渡江追赶了。”霸王苦笑着对亭长说:“老天爷要我死,我还渡什么江!当年我带着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渡江往西去打天下,到如今没有一个活着跟我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拥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们?”他指着自己的乌骓马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个好心人。我骑这匹马打天下已经五年多了。打起仗来,它只知道向前冲,决不往后退,它曾经驮着我一天跑一千里地。我不忍心杀死它,就把它送给你吧!”说完,霸王下了马,叫其他二十六人也下马,一起跟汉军短兵相接。
双方又厮杀了一阵,霸王手下的二十六个人全都阵亡了。霸王一个人杀死了汉军几百人,他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霸王一回头,看到汉军中的司马将军吕马童很面熟,就喊道:“这不是我的老乡吕马童吗?”吕马童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就指着霸王对汉军的另一个将军王翳说:“这位就是霸王。”霸王对吕马童说:“我听说汉王出了千斤黄金和封万户侯的赏格,购买我的头,现在我把这个好处送给你吧!”说完,拔出宝剑自杀了。死的时候他才三十一岁。
楚霸王项羽一死,刘邦得了天下,就正式称帝,建立了汉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