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被歪曲的典故

被歪曲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20 09:00:35

1. 求10篇简短的历史典故

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总结: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总结: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3、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总结: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4、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

总结: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总结: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6、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总结:由此可见,一个集体起内讧,容易让敌人有机可趁;惟有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对抗外敌。才会让敌人无机可乘。就是说,团结好了,才能一致对外,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7、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总结: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

总结: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适得其反

9、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

总结: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10、滥竽充数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总结: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2. 贼喊捉贼的成语典故

话说魏武帝(曹操)年少时,和袁绍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有一次去看别人家娶媳妇,小哥俩就悄悄地潜入这新婚家的园子,到了半夜十分,曹操他们两个就高喊“小偷来了!”等到这娶媳妇的人家都跑出来观看了,武帝曹操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走。

但是大半夜了黑灯瞎火的却找不着路,一不小心,掉进荆棘丛中,特别是袁绍,卡在里面出不来了,曹操倒是出来了,于是武帝曹操便大叫:“小偷在这!”这把袁绍吓坏了,他慌忙割断了荆棘,也跳了出来,二人才最终没被抓住。

原文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妇,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呼叫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荆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新语·假谲》

(2)被歪曲的典故扩展阅读:

贼喊捉贼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1、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

2、这个人偷妄图用贼喊捉贼的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使自己逃脱。

3、他们经常使用颠倒是非、贼喊捉贼的伎俩。

贼喊捉贼近义词:倒打一耙、颠倒黑白。

1、倒打一耙,比喻不仅拒绝对方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且翻打他一耙,倒问他!”

译文: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况且倒着打他一耙,反过来问他。

2、颠倒黑白,比喻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嚣张,您是一向主张公道的,请问您来给我们念这种颠倒黑白的训令是什么意思?”

3. 谁知道些生僻的成语 最好有典故

息黥补劓
成语发音: xī qíng bǔ yì
成语释疑: 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回喻改过自新。
成语出处: 语本《 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成玄英疏:“我虽遭仁义是非残伤性情,焉知造化之内不补劓息黥,令我改过自新,乘可成之道,随夫子以请益耶?”郭庆籓集释:“黥劓则形体不备,息之补之,复完成矣
成语示例: 策蹇磨铅,少答非常之遇;~,渐收无用之身。★宋·苏轼《登州谢两府启》 成答语故事:相传远古时期,意而子去拜见许由,许由问尧为什么会帮助他。意而子回答说:“尧要我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又问他尧是怎样教他明白仁义与是非的。意而子回答道:“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4. 有什么历史故事影响了你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所有故事都影响了我。要说到影响最深的就是那些被歪曲的历史。

5.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古人以“坐怀不乱”一词,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所谓的“坐怀不乱”者,指的便是春秋时期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事实上,“柳下”是他的封地,“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

柳下惠确有其人,本名展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他的衣冠冢就离我上班的地方两公里,我曾经还去过一次。

从春秋到元代,时隔一千多年的时光,纵观整个春秋史,根本没有柳下惠“坐怀不乱”之说。此乃西汉始有提及,元代方才形成真正的故事。原来人们对柳下惠在男女关系上正派的想法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那么,究竟是谁杜撰了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呢?有人认为,元人应当是受了宋代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为了彰显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世人洁身自好,所以借古人引话题。而柳下惠因为是古代著名的道德学者,素有“以礼治邦”“执法以平”“治国以德”的美名,再加上西汉毛亨传《诗经》本中提到了柳下惠的有关内容,自然就被元人拿来大大地夸耀一番。

就算真的有“柳下惠坐怀不乱”我也十分不理解,作为男人,如果真有一个美女投怀送抱,要是没有非分之想,那他不是太监,就是女人,反正不是男人!

6. 真相大白成语故事

真相大白
zhēnxiàngdàbái
[释义]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ānɡ”。
[辨形] 相;不能写作“象”。
[近义] 真相毕露 原形毕露
[反义] 深不可测 真伪莫辨
[用法] 多用来表示被掩盖或歪曲的情况弄清楚了。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水落石出”有别:“水落石出”是比喻性的;~是直陈性的。
[例句]
①这件历经十五年的冤案;如今终于~。
②经过详细调查;这个案件终于~。

7. 为什么要去歪曲历史真相。难道历史都必须在政治光环下描写的故事,难度历史和政治一样只是工具吗

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属性和利益决定着出发点。历史的真相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正所谓世界上事事,时时有矛盾。如果没矛盾了,那么也就没意义了。辩证的看问题,

8. 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小说与正史如何对待那些被小说歪曲了的历史故事与人物求比较中庸的回答,不要太

历史小说就好比正史的夸张化、放大化。举个例子,诸葛亮在历史上的智慧是专很有名的,属人尽皆知,三国演义里把他写得近乎于妖了,这就是一个夸张。那么夸张有什么用?就是能够使人印象更加深刻,更能强调突出这个人物或事件的特点。而且史书的材料也很多是从民间收集的,一代代人传下来难免也会夸张事实,把一个人传的神乎其神。

9. 佛本是道等洪荒小说,是不是歪曲了西游记,封神演义

佛本是道是一部仙侠奇幻小说,作者是梦入神机。 这本小说被誉为小说洪荒流鼻祖,虽说其中的一些思想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体系相违背,但是并不算是歪曲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因为都是小说,而且是不同作者写的,只能说是他们的故事体系不同,并不能说谁歪曲了谁。

既然都是小说,就一定会存在重塑和创作。佛本是道顶多算是小说对小说的演绎,绝对算不上是歪曲。中国的神话故事原本起源于民间故事,在写成书时,肯定会对原本的故事加以整理和创作,所以并不能说是不是歪曲了中国传统神话。只有写的好不好了。

10. 颠倒黑白的典故是什么

颠倒黑白的故事
颠倒黑白这个成语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深得国君楚怀王的信任。
一次,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重要法令,上官大夫想看初稿, 屈原没有同意,上官大夫原本就很妒忌屈原的才能,这一来更是怀恨在心。
以后,他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并说他居功自傲,连大王都不放在眼里了。
久而久之,怀王也就相信了他的话, 疏远了屈原。
不久,秦国想攻打齐国,就派来拉拢楚国参战。
正直的屈原已看出了秦国是不安好心,就屡屡劝谏怀王坚持合纵联齐抗秦的策略,并指出秦是虎狼之国,野心颇大,楚国不可受骗上当。
可由于上官大夫不断从中作梗,诽谤屈原,楚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而是愈加亲近上官大夫、公子子兰,听信宠姬郑袖的谗言,结果使得本来比较强大的楚国日益衰弱。
屈原对此十分气愤,于是在投汨罗江前作的《怀沙》赋中写道:现在的楚国是黑白颠倒,上下错乱。
好人(凤凰)被关在笼 子里,坏人(鸡鹜)则逍遥自在,为非作歹。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屈原所料。
公元前299年,新即位的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去秦国的武关友好会盟。
屈原力劝楚怀王不要去,而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伙大臣却极力说服楚怀王前去赴约。
结果楚怀王刚一踏人秦国的国境,就被扣押了起来,最后死在了秦国。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