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典故
【出处】:复 子路问制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篇》
【举例造句】: 你昨天竟急得那么样,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动,这真所谓‘兄弟怡怡’。 ★鲁迅《彷徨·弟兄》
Ⅱ 与“怡”相关的诗句或者典故有哪些
1、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题归梦》李贺
2、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李白
3、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赠景和尚院》贯休
4、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5、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列仙文•清虚真人》孟郊
6、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植灵寿木》柳宗元
7、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赠卫八处士》杜甫
8、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杜甫
9、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巡按自漓水南行》
10、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三适赠道友》白居易
11、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赠源寂禅师》薛能
12、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下方》司空图
13、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暮春闲居示同志》权德舆
14、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许敬宗
15、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九成宫秋初应诏》刘祎之
16、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僧房避暑》严维
17、怡然变芳节,愿及一枝荣。《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元友直
18、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姚合
19、荏弱看渐动,怡和吹不鸣。《风不鸣条》王甚夷
20、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太湖诗•崦里》皮日休
Ⅲ 怡然自得的成语典故
【出 处】来国·郑·列源御寇《列·黄帝》:“黄帝悟,怡然自得。” 魏明伦《变脸》:“水上漂怡然自得,饮酒抒情。”
【例 句】
◎ 刘厚守听了,~,坐在椅子上,尽兴把身子乱摆,一声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幼时记趣》童趣是现代编者取的名字)
Ⅳ 与怡相关的诗句或者典故
1、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菉。《题归梦》李贺
2、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李白
3、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赠景和尚院》贯休
4、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5、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列仙文•清虚真人》孟郊
6、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植灵寿木》柳宗元
7、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赠卫八处士》杜甫
8、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杜甫
9、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巡按自漓水南行》
10、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三适赠道友》白居易
11、瓶钵镇随腰,怡然处寂寥。《赠源寂禅师》薛能
12、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下方》司空图
13、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暮春闲居示同志》权德舆
14、纵心驰贝阙,怡神想玉京。《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许敬宗
15、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九成宫秋初应诏》刘祎之
16、明月谈空坐,怡然道术忘。《僧房避暑》严维
17、怡然变芳节,愿及一枝荣。《小苑春望宫池柳色》元友直
18、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姚合
19、荏弱看渐动,怡和吹不鸣。《风不鸣条》王甚夷
20、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太湖诗•崦里》皮日休
Ⅳ 怡情悦性的成语典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示例 并不是生活的辛劳,而是一种~的娱乐。 ★王西彦《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