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典故又称

典故又称

发布时间: 2021-01-16 00:05:27

❶ 和凤凰有关的典故及名称

一、和凤凰有关的典故

1、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也以凤比喻周文王。

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也叫西岐,现在的地方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凰,祥鸟,雄曰凤,雌曰凰,天下有德乃现。这是一般辞书对“凤凰”的解释。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来岐山。

2、吹箫引凤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秦穆公想为女儿择婿,弄玉发誓说:“必须选择一个善于吹笙的人。”

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都不能如愿。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上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

孟明在华山找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同载而归。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穆公让他吹奏。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爱甚笃。

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会《来凤之曲》。有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萧史说:“我本是天上神仙,上帝看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于史,就称我为萧史,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

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成就了这段姻缘。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间,今龙凤来迎,可就此离去。”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就在这天夜晚,有人于太华山听到了凤鸣的声音。这则美丽的神话传说,把琴瑟和谐、鸾凤和鸣诗化了。

3、凤求凰

汉代还流传一个故事:文学家司马相如,少年家贫。有一次被一个叫卓王孙的富商邀去饮酒,无意中发现卓王孙有一在家寡居的年轻女儿,叫卓文君。

相如一见钟情,就弹起凤凰琴,唱起“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表示爱慕之情。卓文君听了十分感动,于是连夜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结成夫妇。“凤求凰”一词,从此用来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4、凤凰涅槃

凤凰有个传说:浴火重生。相传在五百年前,有一种神鸟,集香木自焚,然后从死灰中复活,美艳非常不再死,是以,称为不死鸟,也就是凤凰。关于凤凰还有一说,说凤凰是死神的使者,负责勾走人的魂魄,好人升天,坏人入地。部分地区还流传着“凤凰勾魂”的传说。

5、得凤之象

相传凤能知天下治乱兴衰,是中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成为神学政治的“形象大使”,古人曾分出五个等级,以凤凰的五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盛世太平的象征。

二、和凤凰有关的名称

凤皇、丹鸟、火鸟、鶤鸡。

❷ 故乡、家乡又被称作“桑梓” 有什么典故呢

因为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所以“桑梓”可比喻故乡。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❸ 40个历史典故

1、大约四千七百年前,黄帝(轩辕)联合炎帝战胜了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后来黄帝又击败炎帝族,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因此,后人被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由于他的长子丹朱不肖,舜并未传位于丹朱,而是让位于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ǔ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的方法治水有功,受舜禅让。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我国最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是从商朝开始的。

6、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ó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相传《周易》为其所著,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7、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8、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9、“秦晋之好”指春秋时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其中最出名的是秦穆公帮助流亡秦国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í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32、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ī)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33、建安七子:在曹操统治集团里,有七位文学家,合称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gàn)、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zhēn)主导文坛发展。

34、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曹丕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35、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6、自蜀汉建兴5年起,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shàn),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病逝,年仅54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7、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3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áo),曹丕之孙,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huàn)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

39、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在奸佞(nìng)宦官黄皓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40、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wěi),废太子(后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jiǒng)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óng)、长沙王司马乂(yì)、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16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chì)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❹ 问 夷则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又有什么典故为何会成为农历七月的一个代称

《颖川南陈族谱》、《颖川南陈丙洲族谱》(以下简称《族谱》)没有署明为何年代所修撰,但见其中有唐、宋、元、明等历代时贤所撰“序”,可知《族谱》是代代传续记载下来的,足资借鉴。据《族谱》载:唐“建中二年,夷则与子著作郎俦公举家三百余口迁入禾岛。始登岸,筑室未成,托茅而居,人号其处曰陈寮。”建中二年是公元781年。这一年,陈夷则与其子陈俦举家300余口从漳州迁入禾岛(即嘉禾岛,《族谱》中也写作“加禾岛”)。当时禾岛尚未开发,“咸属草木之场”。陈夷则父子来到岛上,在房子未盖成之前,结草茅屋而居,这是陈氏家人最早的落脚点。此处后来被称为“陈寮”。应该说,禾岛是从此时开发的,至 2001年已有1220年的历史。陈夷则是开发禾岛的先驱。陈夷则来禾岛之前,是否已有先民居住,目前无可考。《厦门志》上未提及陈夷则,也没有陈夷则的 “传”,可见《厦门志》编撰者没有重视《族谱》,故有“厦门宋以上无可考”的结论。如说“唐以上无可考”,至目前应是如此。
陈夷则的父亲是陈邕,系开漳圣王陈元光堂侄。陈邕曾任唐朝太子太傅,因与宰相李林甫不和,被谪贬到福建,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居漳州,建南山院(即今南山寺)。陈邕去世时,陈夷则奔丧。因梦见自己置身在一片田禾中,所以举家迁居禾岛。“禾岛”由此得名。陈夷则向朝廷申报禾岛田产,“以一岛为家,则形胜之余莫非吾陈之所有矣!”(《族谱》)。当时河南光州固始学士薛令之应陈家之邀,也来禾岛定居,乡人遂有“南陈北薛”之称(陈家居禾岛之南,薛家居禾岛之北)。“厦门人物,以南陈北薛为最古”(《厦门志》卷十三,列传下)。
薛令之应邀迁居禾岛之事,陈姓后裔中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陈邕在漳州建南院,十分堂皇气派,被人举报到朝廷,说陈邕在漳州营建皇宫式府第,有“潜越”之嫌。朝廷便派钦差来闽查究此事。陈邕好友薛令之(时任太子侍读)得知此事后,派亲信星夜兼程赶在钦差之前到漳州向陈邕报信。陈邕得信后,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其女儿陈金花献计,速将南院改为南山寺,陈金花剃发为尼。待钦差来时,眼前看到的是一座南山寺而不是皇宫式府第,钦差如实向朝廷禀报。唐朝是特别尊崇佛教的一个朝代。朝廷得到陈邕在漳州建造南山寺,且其千金削发为尼的禀报,自然龙颜大悦,敕封陈金花为“郡主”。陈邕遂平安无事。此事能化险为夷,全赖薛令之通风报信,因此,陈家世代视薛家为大恩人。后来,薛令之因题诗讽唐明皇,皇帝不悦,薛遂辞官,徒步归闽,被陈夷则邀到禾岛定居,是陈家报恩之举。
陈夷则80岁去世,葬莲石寻山。觉性院为陈夷则生前所建,禾岛的陈姓从此世代繁衍。名儒陈黯为陈夷则十世孙,嘉禾岛流传的“南陈北薛”并非指陈黯与薛令之。薛令之是陈邕同辈,与晚辈陈黯并提,显然是错误的。“南陈北薛”之称在陈夷则开发禾岛之初就流行了,是指陈夷则与薛令之的陈、薛两家族,并非陈氏在禾岛传十世以后才提出。
陈夷则之后的十九世孙陈永兴分居同安丙洲。因此,陈夷则也是丙洲陈的始祖。嘉禾岛地处东南海滨,所以嘉禾陈氏后裔与海结缘,有众多的陈氏后裔出海谋生图发展。他们或北上山东、苏、浙,或南下琼、粤,或东渡金、台、澎,或远赴南洋各地,“其文物华盛支分派别多有不可胜记者矣”(《族谱》)。至今,每年有成千上万台湾和海外陈氏后裔来厦门昭惠宫、莲石寻山寻根敬祖。

❺ 苏州为何又称姑苏呢姑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姑苏,就是苏州。
苏州古称平江,又称姑苏,位于江苏省东南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是讲的苏州!

姑苏的由来

大禹时代毕竟太久远,他在太湖地区治水的事迹,古代文献留下的记载不多。只知道当时他有两名主要助手,一位叫“胥”,是舜的农业大臣弃的儿子,另一位叫“冥”,是舜的民政大臣契的儿子。金友理《太湖备考》说,冥“勤其官而水死”,即是在治水工程中不幸殉职了,胥则在水灾弭平后,被尊为“水平王”。旧时消夏湾和马迹山分水岭都有他的祠庙,消夏湾庙内的几案都是石头做的,可见其古老。《太湖备考》引《毗陵志》说了奉祀他的原因:
水平王,后稷庶子,佐禹治水,至会稽,诲人浚导,殁而祀之。
汉王符《潜夫论》也说到了他:
盖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

胥被封于当地,想来是洪水退后,需要得力干部领导灾民重建家园。胥是高干子弟,又经历了这次抗洪考验,于是被任命为当地部落首领。自后这一地区就以胥为名,称“姑胥”。“姑”的发音为辅音G,这是当地土语的发声词,无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姑苏山又名姑胥山,东山莫厘峰旧称胥毋山(见王鏊《姑苏志》),其得名都与他有关。《潜夫论》说“范蠡收债于故(姑)胥”,也即指此地。

姑胥,《国语》、《史记》皆作“姑苏”,有人认为是“后世转音”(见《红兰逸乘》卷一),还有人认为“苏”的原字含“鱼”“禾”,表明此地是鱼米之乡,这都不确。姑胥又作姑苏,是因为古代吴、楚“胥”“苏”同音,如《左传》所称的楚国大臣申包胥,《战国策》作“勃苏”,就是例证。现在苏州人仍把“髭须”叫作“租苏”,也是古语的遗留。这就是姑苏的由来。

禹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分天下为九州,姑苏属于九州之一的扬州。这个扬州不是今天的扬州市,《尔雅·释地》说:“江南曰扬州”,地方大得很,包括今日江苏、安徽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福建两省以及江西的大部。

古扬州的情况《禹贡》有介绍,说那里到处长着竹子,青草繁茂,树木高大。不过土质潮湿,作为耕地是最差的,属“下下”等,即最末等,因此赋税也低,是“下上上”等,即第七等。关于缴税情况《禹贡》也有描述:

贡物有黄铜、青铜、红铜、美玉、美石、小竹、大竹、象牙、兽皮、鸟羽以及木材,沿海夷人穿草编织的衣帽鞋子,用筐装着锦丝织品,把橘子、柚子包装起来,待命而贡。进贡的船只从长江、黄海直达淮河、泗水(李民、王健语译)。

说的虽是全州,但也可看出当时苏州地区的水土环境、物产和运输情况。其中提到的沿海夷人原文为“岛夷”,姑苏先民即包括在内。

禹约死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他在位时,大法官皋陶被推举为继承人。皋陶死在禹前,于是又推举皋陶之子伯益为继承人。可是禹去世后,伯益没有接上班,给禹的儿子启打跑了。启自立为部落联盟首领。自此原始公社制度解体,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姑苏地区也是如此,这从张陵山、草鞋山遗址发掘的墓葬中可以看到,几处墓内都有大量玉琮、玉璧等礼器,有的还有多名殉葬者的颅骨,表明墓主生前是拥有权力和财富的奴隶主。同时也表明姑苏人已告别生产力低下、必须抱成团才能生存的原始公社,进入了有私有财产的阶级社会。

夏启四传到少康,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建立越国。当时的会稽在今山西茅津渡(见何天行《仲雍之国》),经无余的武力开拓,深入到今钱塘江以南,把古扬州变成了越的领地。自此,姑苏地区归越王室的领主管辖。

约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后,殷文化南渐,这从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商代卜骨和卜甲,也可得到证明。占卜术是当时的高级文化,但非中原所独有,姑苏地区也有人研究,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位研究者名“咸”,海隅山(今常熟虞山)人。他首创用蓍草占卜的筮法,比龟甲占卜来得方便,因此受到当局的重视。其时最高政务官是伊尹之子伊陟,他推荐咸担任“巫”,故称巫咸。“巫”是执掌祭祀和占卜的官,《周礼筮人》说:“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可知巫咸是中枢决策人之一。其时商帝太戊当政,王纲不振,诸侯都自行其是,不买太戊帝的账。经伊陟、巫咸的整顿,才恢复了中央的权威。

可是三传到戋甲时,王权又衰落了。戋甲之子祖乙继位后,任巫咸之子贤为最高政务官。巫贤大概得到父亲的传教,经他设法加强中央权力,商王朝又得以振兴。这两位政治家死后都归葬故乡。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
巫咸及子贤冢,皆在苏州常熟西海虞山上,盖二子本吴人也。
这与《吴地记》所载基本一致,后者说巫咸墓在苏州平门外“东北三里”。平门最早叫“巫门”,即来源于此。

约前十三世纪,武丁即位。他曾南击“荆蛮”,把青铜文化带到了长江流域。当时姑苏地区已广有人烟,部落众多,如石湖越城、长青金鸡墩、高景山茶店头、横塘鱼城、车坊澄湖、新郭小巷上、东渚宝山等地都有商文化遗址发现,或是灶坑、土井,或是墓葬和随葬的玉器、陶器陶片,可就是没有商代青铜器!这表明以殷(今河南安阳)为中心的商王朝,它的势力辐射到这边缘地带,已是强弩之末。也说明此时的姑苏地区是不被注意的蛮荒之乡。

❻ 古人把自己叫“山人”,这种叫法是从何年代开始出示何典故

中国古代,人们除了名、字外,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

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表示心向南方,和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同样的意思。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别号是“青莲居士”;杜甫因当过校工部员外郎,故别号叫“杜工部”,又称“少陵野老”;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别号“易安居士”;罗贯中的别号“湖海散人”;吴敬梓的别号“粒民”等。常见的古代文学家别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号,即自己给自己起号,如欧阳修自号“醉翁”;王安石自号“半山”;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黄庭坚自号“山谷老人”;陆游自号“放翁”。这些两个字的别号,一般连姓一起称呼,如“陆放翁”。三四个字的别号,则可省略称呼,如“苏东坡”。另一类是后人给前辈的称号,大都是表示尊敬的代称。而这类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官名为人名的称呼;如“王右军”,因王羲之曾做过右军将军,故称此号。另一种是以封地、籍贯为别号的,如“柳河东”,即柳宗元,“韩昌黎”,即韩愈等。

❼ 表示典故的词语

典故举例
(1)山公启事: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 最望山公启事来。”后遂用“山公启事、名贤启事、山公启、山涛启、山公鉴、山涛鉴、山公识”等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 2)龙阳泣鱼: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3)仙山楼阁: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因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形容统治者为所欲为,却限制人民自由。亦泛指自己任意而行,反而严格要求别人。
(5)千金市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6)骂坐灌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与丞相田蚡有隙。在一次列侯宗室为田蚡贺喜的酒宴上,使酒大骂临汝侯(灌贤)和程不识以泄怒。后遂用“灌夫骂座、使酒骂座、骂座”指酗酒任性而骂人,亦表示刚直不屈,不谀权势;用“骂座灌夫”指刚直不屈的人。
(7)漱石枕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孙楚)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王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楚认为归隐一定要做到枕流洗耳,一去俗尘;漱石砺齿,远离人间烟火。后用“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枕石、枕石漱流”等借写隐居或闲逸生活,或称品质的高洁无尘。
(8)曾母投杼: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后遂用“曾母投杼、三告投杼、投杼、曾参杀人”等比喻流言可畏,使人迷惑、相信;用“谗言三及、三至之谗”等比喻受诬枉。
(9)骑鹤上扬州:
唐无名氏《商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几个人在一起各言其志,有的想做高官,有的想发财,有的想骑鹤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则想三者兼而有之。后遂用“骑鹤扬州、扬州骑鹤、扬州跨鹤、扬州鹤、腰金骑鹤、缠腰骑鹤、腰缠万贯、十万缠腰”等指做官、发财、成仙三者兼而有之,或形容贪婪、妄想,或写得意之事及得意之态。
(10)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后遂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魄、古帝魄、蜀鸟”等指杜鹃鸟;用“子规啼血、杜鹃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心情。
(11)断送老头皮: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隐士杨朴被召,在回答宋真宗问话时,他以佯狂之态,诡称妻子作诗说他应召是被官府捉去,把老头儿断送了。后遂用“断送老头皮”指被官事所羁,不能自由自在;以“老头皮”称老人。
(12)焦尾琴: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烧火做饭)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吴人用桐木烧火做饭,蔡邕听见木在火中国的爆裂之声,知道是上好的木材,便请制成琴,果然琴声优美。因琴尾已焦,人称“焦尾琴”。后遂用“焦尾琴、焦尾、焦琴、焦桐”等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用“桐尾焦、桐爨、爨桐、爨下桐、爨下琴、爨下残、爨下余、爨下焦、良材入爨”等写良才不得其用,或喻遭受摧残,幸免于难。
(13)鲁女忧葵: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鲁国漆室地方有个女子,过了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出嫁。“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邻女以为她想嫁人,问知是“忧鲁君老太子幼”,便笑话她。漆室女说:“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冬葵,古代的一种蔬菜),使我终岁不食葵……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其忧之。”后三年,鲁果乱。漆室女过了出嫁的年龄没有嫁人,但她所忧虑的不是个人的事,而是鲁国的国家大事。后遂用“鲁女忧葵、倚楹啸歌、倚柱长叹、漆叹”等表示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忧虑,亦或表示女大需嫁的意思。
(14)墨子悲素丝:
《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见染丝而兴发伤感,认为白丝可以染黑,可以染黄,染上五色,即成为五色之丝。后遂用“悲染丝、悲丝染、染丝悲、悲素丝、哭练丝、翟子悲、素丝变”等表示受习俗影响,慨叹不可自拔。
(15)智差三十里:
晋裴启《语林》:“曹操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杨修):‘卿知之否?’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辞”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曹娥碑上的八字暗语,杨修见之立即能解,曹操行了三十里才悟出,后遂用“智差三十里”谓才智相差很大。 以上这些典故在浩如烟瀚的典故大家庭中,只能算是几朵小小的浪花。很多典故,虽然大家用惯熟习了,但往往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平时在阅读、写作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典故的典源和释义,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掌握典故和掌故吧。 (16)吴市吹箫 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箫”》,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

❽ 在对人尊称时,为什么要称阁下阁下这一词源于什么时候有什么典故

古代人口语中,没有“您”这个词,在对人尊称时,称“阁下”即相当于“您”。
那么,在对人尊称时,为什么要称阁下?
先解释“下”。
古人很多尊称都含有“下”,如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足下等。其字面意义,无非是“皇宫台阶之下”、“大殿之下”、“阁殿之下”、“帅旗之下”、“脚下”而已。既然是尊称,为什么说“下”?
以“陛下”为例。古代皇帝议事时坐在大殿上面,与大臣之间隔着“陛(台阶)”,陛的下面站着的是近臣(后来多由太监充任)。大臣有话要说或有本要奏,不能直接呼叫皇上,更不能直接将奏本递给皇上,而是通过站在台阶下面的近臣(太监)转达。大臣有话要说时只能喊“陛下”,即台阶下面的人。由于大臣所说的话皇帝都能听得见,并不用近臣复述,而可以直接对话。久而久之,大臣喊的“陛下”就成了皇帝的尊称。东汉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说》:“陛下者,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
依次类推,殿下、阁下、足下等称呼都源于此。但只能是当面的尊称(第二人称),在其他情况下(作第三人称时),皇帝还是“上”,如:皇上、圣上。
再说“阁”。
阁是仅次于宫、殿的建筑物,也是一种议事机构的所在地。“阁”主人身份属于皇族之外的地位显赫人物。“阁下”原本是对“阁”主人的尊称,逐渐演化为对普通人的尊称。
有一点需说明:古代观念是皇权天授,普通人与皇家的称呼不能相混淆。皇帝称陛下,皇太子、亲王等称殿下,其他人则可相互尊称阁下。
阁下这一词源于什么时候?
春秋时代就有“内阁”制度,阁下与陛下的称呼应当产生于同一时代。
“阁下”作为普通人的相互尊称要晚很多。唐代赵璘在他的《因话录》卷五中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大意是:古代三公设阁,郡守比照古代的侯、伯,也设有阁。在古书上都有“阁下”称呼的记载。如今老百姓相互称呼,也都喊“阁下”。据此证明,普通人尊称“阁下”,不晚于唐代。

❾ 通常称徐达为中山王,而徐家又是世袭罔替的定国公,这中间是什么典故

徐达,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徐达有4子3女。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