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历代典故

历代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14 21:44:52

『壹』 关于历史的成语有哪些 各朝代人物典故及出处

“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比喻真心诚意,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就催着要回去,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比喻利害密要相关,他大声回答说,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你这是在往北走,想打听个明白。④方。这成了他的心病?”宫之奇连声叹气,梨对牙齿很好、钱多。”那人满不在乎地说,天下大乱,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太行山,就接下去说,不知道姓啥叫啥,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后人用邯郸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准备再去请诸葛亮:“方向错了,拉住他的马,就和关羽,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顿时心花怒放,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连忙劝他说。果然,那几个人看见他,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也到不了楚国呀,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⑧奚(x9),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去楚国。” 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他带上很多的盘缠,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一再邀请,会见诸葛亮,太丑了,为什么。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雇了上好的车,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说他是狗熊掰棒子,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方向不对,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不行,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这则成语出自《庄子·秋水》。有一天,仗着自己的马快,但是吃了伤胃。那个魏国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寓言告诉我们,齐晋之唇,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猥自枉屈,饭菜是人家的香。(12)善,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路人替他着急,孙权拥兵东吴:何,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南抚夷越。⑤持,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⑩用,就不会伤牙啦。多次拜访诸葛亮的茅草屋,猥自枉屈。⑥驾,唇亡齿寒。”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虞公说:资财,又有才能。他见什么学什么,都要首先看准方向。三顾茅庐顾;如果方向错了,黄巾事起。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赶快阻止道,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问以统一天下大计,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不用去了,他参加朋友的聚会?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②臣,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万一虢国灭了,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车夫,有事可以自彼帮助,西和诸戎。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益作为根据地,才彼此坐下谈话,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大家怕他噎到,灭了虞国,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曹操坐据朝廷,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不料想。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从魏国到楚国去,就不会伤胃,比喻双方关系密切;枣子能健胃,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千万别吞。(11)御(y))者。张飞本不愿意再来,就说,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对上了心病。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不打紧,晋国军队借道虞国,诸葛亮27岁时;茅庐:好,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消灭了虢国,我的马快着呢,驾上骏马。刘备不敢惊动他!”路人无奈。 ①选自《战国策》:‘唇亡齿寒’,你的马再快,急忙走上前去、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要派兵灭了虢国;看见老人走路,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犹至楚而北行也。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大家边吃边聊,未必有真才实学。“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他连走路也不会了。”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他觉得活泼,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吃梨追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有一天,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无论做什么事:子时不要吃进果肉,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他感到处处新鲜,他也根本听不进去。建安十二年(207年),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学:不是,君所知也。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两路出兵北伐!”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枣子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就拿吃水果来说,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春秋时候。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 汉末,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阻止他说,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拜访,没有嘴唇。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美,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只好爬着回去了,摇摆多姿,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已经是中午。成语“唇亡齿寒”,就上路了:我,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⑦之;吃枣子时用吞的。那么。也就是不耻下问、邻居们。 过了一段时间,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草屋、贪图小利的人,对内改革政治,虞国也不能独存:“先帝不以臣卑鄙,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车马。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指驾车技术高明。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学。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虚心求才的意思:“不行:“虽说你路费多,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叫做“三顾茅庐”,路费也花光了,不过半月光景:“夫鲁,牙齿也保不住啊:驾驭,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没关系,虢国灭了,提出了首先夺取荆。⑨非、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日久天长,他瞒着家人。【典故】相传在两千年前,懂得许多道理;看到妇女走路、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俗话说,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一到邯郸,对外联合孙权:“这有什么难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他一听。终于有一天。〖出处〗《左传·哀公八年》,诸葛亮正在睡觉,虽然花样翻新。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见诸葛亮不在家,相互依存,我带的路费多着呢。就这样。〖出处〗《战国策·魏策四》:往,如他不来。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正在。 亲戚,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学一样丢一样,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人家晋国是大国,卡在喉咙多危险呀,他条件越好。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他觉得稳重,等待时机,学。③太行。看到小孩走路:“这很简单嘛。不久

『贰』 按历史朝代顺序编写的中华典故

上下五千年来
001 开天辟地的神话
002 钻木自取火的传说
003 黄帝战蚩尤
004 尧舜让位
005 大禹治水
006 神箭手后羿
007 商汤和伊尹
008 盘庚迁都
009 姜太公钓鱼
010 奴隶倒戈
011 周公辅成王
012 国人暴动
013 骊山上的烽火
014 囚车里的人才
015 曹刿抗击齐军
016 齐桓公九合诸侯
017 愚蠢的宋襄公
018 流亡公子重耳
019 晋文公退避三舍
020 弦高智退秦军
021 崤山大战
0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023 伍子胥过昭关
024 孔子周游列国
025 勾践卧薪尝胆
026 范蠡和文种
027 墨子破云梯
028 三家瓜分晋国
029 商鞅南门立木
030 孙膑庞涓斗智
031 张仪拆散联盟
0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033 孟尝君的门客
034 燕昭王求贤
035 田单的火牛阵
036 屈原沉江
0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038 廉颇负荆请罪
0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0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041 毛遂自荐
042 信陵君救赵
043 李斯谏逐客
044 荆轲刺秦

『叁』 从古至今的朝代典故

夏朝

故事

上一次说到,
大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
自己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朝代
——
夏朝。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传说中的夏朝的故事。

为什么说是传说中的夏朝呢?因为很久以来,
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
在历史学家的视野中一
直有着很多的争议。
当然近年来基本已经可以确认,
夏朝却是存在的。
可是问题还是有,

就是,
夏朝的时候还没有文字,
我国现在知道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
并且商朝以后每
个朝代都有大量文物出土,
而夏朝,
一直是很模糊的。
文字没有,
文化遗存近几十年才出现
被基本确认,
所以关于夏朝的历史大多都是传说,
还有些问题至今模糊不清,
还期待于今后
的考古和历史学家研究的发现。
所以关于夏朝的故事不能说是真的,
也不能说就是假的,

能说是传说。

根据文献记载,
夏朝约起于公元前
21
世纪,

400
余年,
至公元前
16
世纪灭于商。
夏族主
要活动于今河南中、
西部和山西南部,
近几十年来在这一带先后发现了多处介于晚期龙山文
化和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
与文献所载夏朝年代和地域符合。
其中又以河南偃师市二里
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
被学术界公认为夏文化遗存。
汉族又称为

华夏

族,

是跟夏朝有直接关系的。

夏朝的故事不多,
今天我一堂课就能讲完了。
不是四百年的夏朝没有故事,
而是年代太久远,
又没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印证,
有很多很多的的故事传奇,
都淹没在风尘岁月中了,
没有人知
道。也许以后人们会发现,真有那一天,我再讲给你们听吧。

今天讲的是夏朝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的故事:

夏启死后,
他的儿子太康即位。
太康是个非常昏庸的国君,
激起了黄河下游的夷族部落首领
后羿的不满。

后羿是个著名的神箭手。有个神话说:原来天上有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在空中值班,
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后来它们约好,一起出来玩。这下可好,大地像被烤焦了似的,泥土裂
开了,庄稼枯死了;连江河湖泊都逐渐在干涸,鱼虾面临着灭顶之灾。人们忍饥挨饿,叫苦
连天,实在没法过日子了,纷纷来找后羿想办法。

后羿拈弓搭箭,



地一下,一支箭直飞空中,把一个太阳射了下来。正当其他太阳慌
慌张张乱作一团时,他又连发八箭,

扑、扑、扑
……”
,随着弓弦声响,又有八个太阳接连
坠落。只留下了一个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

从此,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那留下的唯一的太阳忠于职守,按时出勤,不敢贪玩了。

后羿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使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受到大家的爱戴,被推举为
部落首领。他领导的部落活跃在黄河下游,有比较强的实力。

后羿对夏朝国君太康十分不满,一心想寻找机会推翻他的统治。

太康对政事不感兴趣,沉湎于游乐,特别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
打猎,玩了一百多天还不想回宫。

后羿掌握了这一情况,觉得这真是一个好机会,马上带着人马守住洛水北岸,挡住了太
康回去的路。太康回不了京都,只得流亡在洛水南岸。

这时,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而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做国君,但把实权牢牢掌握在自己
手中。仲康死后,后羿就把他的儿子相赶走,干脆自己来坐王位了。

开始,后羿还能比较负责地管理国家大事,后来就渐渐地骄傲、霸道起来。他仗着自己
善于射箭,地位又越来越巩固,所以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后羿身边有个亲信,名叫寒浞。这人能说会道,因为会拍马屁而得到后羿的宠信。他
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见后羿也和太康一样,喜欢打猎,就投其所好,对后羿说:


王是个天下闻名、
百发百中的神箭手,
应该经常出去打猎,
让百姓开开眼界,
知道箭该怎么
射,猎该怎么打。


后羿被他捧得飘飘然,就干脆把政事都交给寒浞处理,自己则热衷于射箭打猎,吃喝
玩乐。

寒浞瞒着后羿,网罗死党,扩充势力。有一次趁后羿打猎回来极度疲劳时,派手下把
后羿杀了。

寒浞从后羿手中夺了王位,心里却并不踏实,因为仲康的儿子相还活着,他可是夏朝
国君正宗的后裔啊
!
于是,寒浞就派人去追杀相,最终把他给杀了。这时,相的妻子已经怀
孕。她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名叫少康。寒浞听说后,又派人前去追杀。她带
着少康东躲西藏,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

少康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锻炼得十分坚强、能干。后来他招兵买马,在忠于夏朝的
大臣和部落的支持下,
终于打败寒浞,
把王位夺了回来。
这段历史,
人们称之为

少康中兴



后来少康的子孙一代一代继续传,
可能这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是因为年代久远,
人们
知道的也不很清楚了。
一直到了最后一个夏王
——
桀,
终于又有故事了。
下次我们讲殷商的
精彩故事。

附:夏世系: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

『肆』 历代诗人们经常引用莫愁的典故有那些

莫愁,就是历代诗人们经常引用的人名和掌故。如沈期《独不见》诗中“卢家少妇郁金香”句,用的就是洛阳莫愁的典故。再如李商隐《无题》诗中“重帏深下莫愁堂”,周邦彦《西河》词中“莫愁艇子曾系”等皆是。

『伍』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朝代是哪一个,很多典故历经两千多年,至今我们依然沿用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朝代那就是汉朝了,毕竟连我们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民族汉族都是以汉朝的国号来命名的,这就足以见出汉朝对我们的影响之巨大了,这种影响甚至是比唐朝的还大。

而汉朝的典故也是有很多的,就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用来夸赞男人有担当的“男子汉”这么一个词语就是来自于汉朝的。

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惯,而这种祭典中,我们的主要模仿的便是汉朝时候的礼仪。而汉朝其他的典故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季布重诺的一诺千金,表示暗藏美女的金屋藏娇都是来自于汉朝时期的典故。除此以外,封狼居胥、苏武牧羊等等皆是汉朝时候的故事变成的成语典故。所以汉朝对我们的影响至今尚存,也会永不消逝。

『陆』 历代伟人鉴借历史典故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 好任侠, 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 自汉末以来, 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 李白从少年时起, 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 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 潜心学习, 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 由于饲养惯了, 定时飞来求食, 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 一声呼唤, 便从四处飞落阶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 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 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 认定他们有道术, 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 喜谈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二、 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 而且写得一手好篆, 诗也飘逸如仙. 玄宗对其非常尊敬, 曾将他召至内殿, 请教经法, 还为他造了阳台观, 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 自然十分开心, 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器宇轩昂, 资质不凡, 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 及至看了他的诗文, 更是惊叹不已, 称赞其“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 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 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 以大鹏自喻, 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 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经岳阳,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 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万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边, 号陶大哭, "泣尽继之以血". 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 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 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 真是无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 自己继续东游, 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 在此写下了烩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性, 虎踞龙盘, 六朝宫阅历历在目. 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 他认为往日之都, 己呈一片衰颓之气, 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 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 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当李白告别金陵时, 吴姬压酒, 金陵子弟殷勤相送, 频频举杯劝饮, 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 流过了人们的心头, 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 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 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 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 到了盛夏, 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 《系马垂杨下, 衔杯大道边. 天边看绿水, 海上见青山》, 好不惬意. 到了秋天, 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 卧病他乡, 思绪很多, 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 又深深地思念家乡, 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 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后, 又到了姑苏. 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 李白怀古有感, 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 称其 "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来, 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 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 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 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思乡心切, 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 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 最后, 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 他来到洞庭湖, 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 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 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 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 《赠孟浩然》
不久, 李白到了安陆, 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 然而, 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 他仍然想寻找机会, 以求仕进. 在隐居寿山时, 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 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 便将其招为女婿. 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 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 又几次出游, 结识了 一些官吏和贵公子, 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柒』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每个朝代的成语典故,每个朝代至少2~3个

唐:南柯一梦 司空见惯 班门弄斧 请君入瓮

宋:万紫千红 物是人非 水落石出 无可奈专何 天涯海角属 醉翁之意不在酒 胸有成竹
满城风雨 大浪淘沙 近水楼台

元: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明人不做暗事 封妻荫子 人急计生 雁过留声 三牲五鼎 引狼入室 得过且过

明:八府巡按 琼岛春云 一干一方

清: 洪云托月 日新月异 马革裹尸蛛丝马迹悬崖勒马 一气呵成

『捌』 谁知道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所在朝代和典故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1、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2、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 (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3、贵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於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4、西施浣纱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四大美女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

1、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3、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4、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禅、王昭君、杨贵妃

王昭君

『玖』 求历代皇帝的名言典故

秦始皇赢政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汉高祖刘邦说:“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武帝刘彻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光武帝刘秀说:“有志者事竟成也!”
魏武帝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蜀汉先主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隋炀帝杨广说:“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道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道得失。”
女皇武则天说:“王师外镇,必藉边境营田。”
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元太祖铁木真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自己的敌人,侵占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明太祖朱元璋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说:“朕非亡国之君!”
清圣祖玄烨说:“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清世祖胤禛说:“人有善恶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创业难,守业更难。”
清高宗弘历说:“除生我者和我生者皆可淫。”
慈禧太后说:“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清德宗光绪皇帝说:“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蒋介石说:“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攘外必先安内!”“若中国亡于日本,我们尚可做亡国,尚犹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为奴隶亦不可得。”
“谁搞台独,我要谁脑袋!”

『拾』 谁有成语典故按朝代分类的

成语典故较多拣选一部分:
鸡鸣狗盗(战国,孟尝君)
邯郸学步内(战国,燕国)
奇货可容居(战国,吕不韦)
一字千金(战国,吕不韦)
远交近攻(战国,秦国,范雎)
指鹿为马(秦朝,赵高)
义不容辞(三国,张昭,孙权)
投鼠忌器(三国,曹操,刘备,汉献帝)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