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万里长城典故

万里长城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1-14 08:30:16

⑴ 长城有何典故

有关长城的典故、传说、诗词
(一)烽火戏诸侯
西周周幽王的宠姬褒姒从来不笑,专为讨属其欢心,周幽王点燃烽火,各路诸侯以为京城告急,急忙发兵来救,结果空忙一场,惹得褒姒破颜而笑。周幽王见状大喜,而各路诸侯愤然而去。后犬戎兵来犯,周幽王点燃烽火求援,各路诸侯以为是诈,按兵不动。结果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西周灭亡。
(二)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又称贞女祠)。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出自毛泽东1935年创作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全词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词中借“长城”表达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并非真正长城。

⑵ 长城历史典故故事简短50字左右

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关于范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下定决心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喜良;埋葬范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成语万里长城的意思和解释,用万里长城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故事典故:《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⑷ 急求长城成语的典故

关于这个成语的最早记载在《南史·檀道济传》中。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他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屡建战功,官至太尉参军。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所以皇帝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的挑拨,宋文帝遂起了除掉檀道济的心思。
一次宋文帝患重病,彭城王刘义康借此拟了一道圣旨招檀道济入京。檀道济入京后住在建康(南京)的檀城,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宋文帝病好后准备动身回去。
结果檀道济刚上船时又被招回宫,并把他捕捉下狱,罪名是图谋造反。接着他的儿子和部将也全部被杀戮。
檀道济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临刑前他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新闻延展最早把军队比作长城王家敏读者写信告诉记者,最早将军队喻称为长城的,便是檀道济。”
王家敏说不光《南史·檀道济传》中,记载了檀道济目光如炬痛斥宋文帝自毁长城的故事,在《宋书》和《资治通鉴》中对这件事也都有记载。
在这里,檀道济痛斥宋文帝自毁长城,很显然是指他自己瓦解自己的军队。“这里把军队比作抵御异族侵略的屏障——长城。”
“后来,北魏人听说檀道济等几位能征善战的名将都被杀,便无所畏惧地进攻宋国,直逼宋都建康。
此时宋文帝才后悔杀了檀道济等几位名将,意识到军队确实犹如长城般重要。”他登城叹道:“假若檀道济在何至于如此呀!”

⑸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不倒,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写作背景

这句诗句是出自六尺巷的传说。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5)万里长城典故扩展阅读: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网络-六尺巷

⑹ 塞上长城引用南朝宋时名将()人名的典故

典故

塞上长城,诗人用典明志。典故: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典故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⑺ 关于长城的故事有哪些

一: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二: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

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三: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四: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五:望京楼

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谭纶的支持下,亲自规划和督造了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础,以砖包砌而成。金山岭长城东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楼,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据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条石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运石。

当晚,二郎神来到老虎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同时喊声"变",那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台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羊,惊叫一声往回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

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⑻ 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一:

据传,秦灭六国之后,有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受始皇之命出海,回来后,给始皇带回了句话,说:“亡秦者,胡也。”

始皇相当迷信方士,所以他从子孙后世角度,即开始北筑长城,想让这个句话落空。当时始皇把修长城当做小老百姓修自已家院墙一样来修,但这条院墙出太长了。因此动用了秦国全国的国力,让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修长城的举动,也是简接激发民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从另外角度讲,最后亡秦的,还真有胡的作用,不过从秦人手中接过天下的则是汉人。对于方士带回的谶语,根据秦国选都江堰的前例,很可能是六国故人想出来的,耗秦国国力的法子。

历史故事二: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有人说秦始皇陵就在长城底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没有人会去破坏,当然秦始皇陵也不会遭到后人的破坏,这才是秦始皇修长城的真正目的。

人们常说的“明修长城清修庙”也就是这意思,秦始皇真正的灵柩,就藏在长城下面。秦始皇在修长城的同时也正在修建自己的坟墓,坟墓完工以后所有的人也就成了陪葬,为的是不让修长城的人对外宣扬。

历史故事三: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在她成亲那天,新郎范喜良被官兵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丈夫。

一路上,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终于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听到范喜良已经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历史故事四: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但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

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历史故事五: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8)万里长城典故扩展阅读

万里长城雄踞于我国北部河山,由西向东跨过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崇山峻岭、河谷溪流,是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万里长城源于战国时期。《左传》中已有长城的记载。

战国时期,已形成了一些大城市,如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燕国的下都、魏国的大梁等,北方的大平原,成了北部游牧民族严允、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的统治者向南争夺的对象。同时,各诸侯国统治阶级集团之间兼并战争,亦达到非常频繁的地步。

开始,为防止来自北方的突然袭击,各诸侯国在北部修建了长城。后来,各诸侯国之间亦筑起了长城进行自卫。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为收复失地,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讨伐匈奴,将他们赶到了黄河以北,为了在北部设置郡县,保卫边疆,秦始皇开始大规模地修建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把燕、赵、魏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30万人力连续修了10多年,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岷县),沿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蔚县,接燕国北长城,经张家口东达燕山、五田、锦州延到辽东的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人称“万里长城”。

⑼ 北京长城有哪些历史典故

万里长城作为一项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保护中原地区的人民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产、生活环境,防止和避免战争的浩劫。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内,中原各王朝的军事力量都无力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和荒漠。在此情形下,提防北方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的最好办法就是修建一道具有坚强的防御体系的高大屏障。

修筑长城是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共识,其中一些人更以修筑长城、守卫长城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像明末的蓟镇总兵戚继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但另一方面,修筑长城又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从老百姓到皇帝各阶层的人都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思想感情。

许多朝代的统治者为修筑长城,向老百姓强加各种徭役差赋,使老百姓遭受了难以忍受的苦难,其中包括孟姜女故事中提到的夫妻骨肉分离,命丧黄泉。这是低层老百姓反对修长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反映了历史悲剧的一个方面,历史悲剧的另一面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涌入中原地区,肆意掳掠人口、财物、牲畜,烧杀抢劫,使中原地区的人民饱受摧残。

这样的浩劫使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从这个角度来说,修建长城、抵御外侮与其说是帝王的个人意志,不如说是全民族的自觉选择。

人们诋毁修建长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得不偿失,他们认为对待敌人应该用仁德感化,而不是用武力或屏障去阻挡。持这种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一年,古北口的总兵官蔡元上了一个奏折,说他管辖的那一段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康熙说,从秦朝到现在,每个朝代都在修长城,然而,花费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仍然抵挡不住边关的外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康熙还说,他在巡视时发现古北、喜峰一带损坏的地方很多,如果要修的话,兴工劳役,可能会扰害百姓。另外,长城延绵数千里,需要多少兵将才能守住?

康熙不修长城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其时的边关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对蒙古地区的王公贵族,清政府又采取了团结怀柔的政策,长城以北基本上没有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因此在当时的北京地区,长城确实是不必修的。

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明末的统治者只知征兵增饷,镇压人民,而不知修德安民,结果是镇压愈狠,反抗愈烈,农民起义的洪流终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清初的统治者吸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在入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遭受严重摧残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渐渐地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奠定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但康熙忽略了在明以前,他们那个民族对中原的屡次侵害,起码对他们而言,"修德安民"是不起作用的。历史上清兵几次突破长城防线长驱直入,其实都不是长城本身的问题,而是明朝军队士气低落、防卫松懈所致。同一时期袁崇焕指挥的宁远、锦州、北京保卫战证明了依靠坚城与众志成城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事实上,无论是康熙还是其他皇帝,谁也不能只靠修德安民来维持统治,康熙削平三藩、歼灭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役都动用了八旗劲旅,由于当时清军兵力强盛,作战以进攻为主,长城没有派上用场。如果敌军主动来攻,长城肯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清朝皇帝对长城作用的低估,还在于他们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方法维护了边关的安宁,他们对蒙古及西域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康熙、乾隆时代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朝皇帝在这里与蒙、藏等少数民族高级人物会见,顺带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使各少数民族首领不必进京也能与清廷交往。

清政府就这样依靠正确的宗教、政治政策取得了巩固统治,安定边疆的目的。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清代修庙取得边关的安宁是因为明、清两朝的时代不同,历史条件、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

怀柔政策的成功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缺少了这个前提,怀柔政策也会一败涂地。同样是清政府,待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出现在中国沿海时,清政府无论如何贯彻执行抚夷的政策,最后也只能割地赔款、使中国人遭受巨大的屈辱。

其实,明代所修的长城,构思是非常巧妙,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明代长城的东半段,是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西北的宣府镇长城处于蒙古铁骑南下的要冲,因此筑有内外两道长城,长城在八达岭东侧分作两路,其中一路向西北经张家口,至大同方向,称为外长城。

另一路向西南经居庸关,沿河城、河北易县至阜平县,称为内长城。

外长城上的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

内长城上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

这样就形成了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内长城护卫内三关,内三关拱卫京师的纵深防御体系。这样一来,即使敌军突破了外长城防线,明军依然可以在内长城一线迅速集结兵力,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从长城的功效来看,长城不仅仅是军事设施,更是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

历代朝廷为解决守城将士的给养,而实施的军屯、民屯、移民戍边,都刺激了长城沿线经济的发展。

在和平时期,这里也是开展边境贸易的地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将是永存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极为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凭借着较为原始的工具,完成的极为艰巨复杂的工程,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先民为自己树立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建筑史、军事史上的奇迹。

⑽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什么意思定采纳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10)万里长城典故扩展阅读:

历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