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羊的典故

羊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18 19:11:34

❶ 关于羊的典故,或者小故事

冬天人们多喜欢食羊肉以御寒,羊肉货少时则价高,过去
偶有不法之徒为版求取暴利常悬羊头而售狗肉(古时权羊肉贵而狗肉贱)
来欺诈顾客,
被称为“挂羊
头卖狗肉”现在多用来比喻表里不一,
明一套暗一套。
“羊角插在篱笆里”的寓意是“伸头容易
缩头难”。
“羊羔踩到泥田里”则是说“不能自拔”

❷ 关于羊的民间传说

话说上古时候,人间没有五谷杂粮。有一年九月,一只神羊来到人间,发现老百姓只吃野果、野菜,瘦得皮包骨头,十分同情。好心的神羊得知人间没有五谷杂粮后,就回到天上,从玉皇大帝的五谷田里偷了五种谷穗,送到人间,又教给人们播种五谷的办法。从此,人间才吃上了五谷杂粮,日子也好起来。

玉皇大帝知道后,非常恼怒,就命令天神把神羊拉到人间宰杀,并要人们吃羊肉。没想到,第二年在宰神羊的地方,长满了青青的马莲草,又生出个小羊羔。羊从此在人间一代一代传下来,自己以吃草为生,但把羊奶、羊肉和皮毛供给人享用。

这则神话不仅阐释了羊的来历,而且表明了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及人类对羊的情感。

(2)羊的典故扩展阅读

羊与人类关系密切,堪称最亲密的六种动物之一,其他五种还包括鸡、狗、猪、马、牛。所以古人喜欢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羊的痕迹,“如饮食、服饰、建筑、钟鼎祭器、家居装饰、宗教祭祀等等。”

很多与羊有关的汉字、词语字面意思都比较美好。文化学者胡野秋表示,“羊”在远古汉语里和“祥”是通假字,最早的汉字里很多好的字眼都与羊有关,比如“羊大为美”“羊口为善”“羊祀为祥”等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直白地解读羊字:‘羊,祥也’,所以说羊在几千年的民间生活中是美与善的化身。”

由于羊又与“阳”谐音,春节发生在春天,阳性回归,羊也就成为了吉祥文化的一种象征,“所以传统文化所谓的吉祥,古代又称为吉羊。民间常见的吉祥用语有三羊(阳)启泰,吉羊(祥)如意,钟报吉祥等等。”

❸ 关于鱼和羊的典故、民俗

关于双鲤鱼....

汉以前,“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

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专同属,它是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间夹着书信。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汉代文书以简牍为主,简牍由竹木制成,长度大约为汉尺l尺。为防散乱、泄密,将简两块对合,文字向里,外面结绳处加上封泥。

到汉末,个别书信已有用纸的。后来,信封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明、清代的信封和现代的信封大体相同,但写法不同,信封的正反面都写字,而且由于写信的对象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

❹ 积累一些关于羊的典故故事

《左传》中有则故事,宣公十二年,楚国攻打郑国,郑国被打败了,郑伯在投降的时候,“肉袒牵羊以迎”。“肉袒”是说郑伯脱衣露体,表示请降,也有诚惶诚恐的意思。但郑伯在投降时,为什么要牵羊呢?就因为羊象征着吉祥,在亡国临危之际,献上羊以祈求得到楚国方面的宽恕,免遭于难。

据考证,我国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养羊了,而从猎羊古岩画中看羊的驯化约在万年以上,人同羊的关系密切。“美”字是由羊、大两个字组成,“羊大为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善字从羊。“鲜”字本是一种鱼。古人造字,旁有“羊”成“鲜”字。鱼肉、羊肉味道鲜美,羊是古人容易得到的主要衣食来源。“美”字的本意是羊肉味美好吃。“羡”字也是从羊而来,《说文》曰:“羡,食欲也。”因羊肉味鲜美,引起食欲。羊羔都是跪着吃母乳的,很有孝道,所以羊又成为“忠孝节义”中孝的代表。羊在先民中,是有些民族崇拜的图腾,羊被选入十二生肖,名列第八,当之无愧。有学者研究,中国西部古老的民族“羌”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部族。

“羊左”的典故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战国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个人相识,两个人一块到楚国求职,途中遇到下起大雪,他们两个穿得衣服非常单薄,带得粮食也不够两人吃的了。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做“羊左”。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还根据这个故事编排了一本新戏《羊角哀》,又名《舍命全交》。

长期以来,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家畜,因此,产生了许多含有“羊”字的成语。丢了羊,赶快修补羊圈,叫“亡羊补牢”,也就是说在日常受了损失,想办法赶快补救,为时还不算太晚。“十羊九牧”是形容某地方官多而百姓少,可以说是夸张而不失其真。温顺、羊的肠子曲折细长,“羊肠小道”便常用来比喻崎岖窄小的道路或严峻艰险的环境。柔弱的羊一旦落入虎群,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人们常“羊入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有一段写鲁智深的文字:“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后来比喻人们乘机偷拿别人的东西叫作“顺手牵羊”。

与羊有关的俗语和歇后语也很多。冬天人们多喜欢食羊肉以御寒,羊肉货少时则价高,过去偶有不法之徒为求取暴利常悬羊头而售狗肉(古时羊肉贵而狗肉贱)来欺诈顾客,被称为“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多用来比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羊角插在篱笆里”的寓意是“伸头容易缩头难”。“羊羔踩到泥田里”则是说“不能自拔”。“养羊剪毛”是比喻某处所花费的,仍从某处取回,换句话说,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❺ 《圣经》中关于「迷途的羔羊」的典故及其寓意是什么

1、迷途羔羊寓意不信上帝,迷失自己人生方向的世人。
2、“迷途的羔羊”这个典故出自《内以赛亚书》第五十三容章6节: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的身上。
3、另外,在路加福音第15章1-7节和马太福音第18章12-14节都记载了主耶稣所说的“百羊失一”的比喻,是为了反击法利赛人和经学家对耶稣的批评。
“迷途的羔羊”偏离了神当初造人时的初衷,迷失了人应有的本性;本来上帝造人是为了荣耀自己的名,为了人享受与神自己同在的美好;但因着人的堕落、犯罪,就使人与神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人就迷失在罪恶之中,不认识造他的神,逐步走向毁灭。但神爱世人,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寻找这些迷失的羔羊,借着耶稣的替死,使这些迷失的罪人得以与神和好,从而使上帝所造、所爱的人得到永生的盼望!

❻ 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典故。

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的故事

羔羊跪乳

相传,小羊对它妈妈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据说,乌鸦小时侯,都是由它妈妈辛辛苦苦地飞出去找食物,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每天飞出去找食物,再回来喂妈妈,照顾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直至老乌鸦自然死亡,这就是“乌鸦反哺”。

据记载,“反哺”是乌鸦的习性。乌鸦的雏鸟长大,必衔食饲其母。《本草纲目》中称乌鸦为慈鸟:“此鸟出生,母哺60日,长者反哺60日,可谓慈孝矣。”后来人们便将反哺比做子女孝敬父母。

束皙在《补亡诗》中说:“嗷嗷林鸟,受哺于子”。苏辙的诗中也提到:“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都说的是乌鸦由母鸟养大,在母鸟衰老不能觅食时,小乌鸦便衔食喂母鸟,以为回报。由此“乌鸦反哺”与“羊羔跪乳”便成了比喻子女对父母感恩尽孝的成语。

❼ 关于羊的典故有什么

《孔子家语来.辩证》:齐有一足之鸟,源飞集于公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儿童有屈起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也。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雨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惟齐有备不败。

❽ 关于羊的典故有什么

羊和马都是人类的朋友,不过马年的吉利话儿张口就来:“万马奔腾”、“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羊年就没这份幸运——您听过“羊到成功”的祝福吗?
不过在古人眼中,羊正经是吉祥的象征——古文字中“吉祥”常常写作“吉羊”。在羊的身上,古人还寄托了不少美好的意蕴,如古代婚礼以羊为贽,取其“群而不党、跪乳有礼”之义——羊的群体意识很强,却从不结党营私;而小羊喝母乳时取跪姿,古人认为这符合孝道。
羊又有美好之意,“羊大为美”嘛。这个“美”是指形象美还是味道美,不得而知,或许兼而有之吧?
不错,在古代,羊肉是屈指可数的美味。明、清以前,北方似乎不大养猪,牛又要留着犁田,因而餐桌上通常是羊肉当家。如北宋御厨中便“止用羊肉”。元代驿站接待“正使”的伙食标准是“日供米一升,面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经世大典》)
不过那时一般百姓吃不起羊肉,馋了只能煮些“干羊脚子”下饭。肥美的羊肉属于财主的美食、官员的特供。元代富人一大早起床,“先吃些醒酒汤,或是些点心,然后打饼熬羊肉,或白煮着羊腰节胸子”。大宴宾客时则买“二十只好肥羊,休买母的、休要羯的”(《老乞大谚解》)。
宋代苏东坡名动天下,读书人争着学他的文章,有口碑传诵:“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里的“吃羊肉”,便是指做官。
唐代宰相李德裕年轻时曾得一梦,梦见一面山坡上挤满上万只羊。有牧羊人前来拜见,说这些羊是您一辈子的食料!那时也只有当宰相的,才有这份口福!——如今大不同,只要您吃得下,两扎啤酒,几十串羊肉串,小百姓照样能大快朵颐!

❾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故事典故

1、“亲尝汤药” 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 (前180年) 即帝 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 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 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2、“啮指痛心”故事讲的是: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 “曾子”,以孝 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 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 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 “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 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 “吾日三省吾身” 的修养方 法,相传他著述有 《大学》 《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 “宗圣”。

(9)羊的典故扩展阅读:

据说老乌鸦不能自己去找食物的时候,小鸦会用把吃进去的东西反哺出来,也就是吐出来给老乌鸦吃,来感戴老乌鸦的恩义,这就是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

小羊羔喝奶的时候是跪着的,这是一种感恩的举动;

人不乱伦,马不乱性,好马比君子,马不欺母。马的嗅觉、味觉、听觉特别灵敏发达,每当儿马和母马交配之时,儿马首先要用鼻子嗅一嗅、甚至用舌尖品一品骒马阴道的气味,它能辨别出来是不是自己的母亲。

如果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它会立即作罢,绝不会进行交配、作此苟且之事!这便是著名的“马不欺母”。所以说,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❿ 陕西有哪些关于羊的典故

如果说是自己作死找事,人们就叫他“使羊将狼”;如那些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百姓,大家称之为“如狼牧羊”;失掉小的,得到大的,被描述为“亡羊得牛”,其实是因祸得福。如果一个地方官吏多,百姓少,人们被描述为“十羊九牧”,可以说是夸大而不失其真。一个学习或干事没有恒心,没意志,难以获得前进或成功,大家常说,“多歧亡羊”。

道家用“黄梁梦”或“春梦一场”来比方人生时刻短。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则用“羊胛熟”来描述时间如流水,人生扫纵即逝。他有句诗说:“尔来不觉三十年,年月才如熟羊胛。”由于古代有一个地名叫做“骨利干部”,这当地坐落瀚海以北,昼长夜短,黄昏刚把羊胛放进锅子,东方就已拂晓了。这个当地大概接近北极。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有一段写花和尚的:“前面马灵正在飞翔,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当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随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后来比方大家乘便拿主人家的东西叫作“随手牵羊”。

失了羊,从速修补羊圈,并不为迟,这即是“亡羊补牢”,即是说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才会避免更大的损失。温柔,软弱的羊一旦落入虎群,其结果可相知了,所以大家常把那种弱者落入强者手中或好人落入坏人手里叫作“羊入虎口”。

羊油脂凝聚给人一种十分柔润、细腻、白嫩的感受,所以大家经常用“白如羊脂”来描述肤色的洁白娇嫩。有些人在平常面目狰狞,气指颐使、气势汹汹,但一遇到风险的地步,就害怕得当即昂首鞠躬。例如晚清政府在国内大众面前,则是凶狠严酷控制,对侵略的外国人则昂首称臣,自愧不如,以致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疆土。所以后人常常称这种表象为“平常如狼、危时如羊”。

别的还有比如“使羊将狼”、“问羊知马”、“牧羊读书”等随手牵来“羊”字的词语在日子中屡见不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牵“羊”字而成的名词,如“山羊胡”、“羊水”、“羊脂玉”、“羊肚蕈”等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