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种树郭橐驼传寓言特点

种树郭橐驼传寓言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1-08 02:40:28

1.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什么写作特色

【明确】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专喻“治民”,含蓄委婉地属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总结扩展

【总结】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害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2. 《种树郭橐驼传》如果文章采用寓言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一是避免直接抨击朝政,招致诋毁;2是形象,生动

3. 谁知道柳宗元的寓言性质的文章有哪些,越多越好

柳宗元的寓言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高度的哲理性。整整十年的贬官生活,使他对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了充分地了解。长期的政治迫害,比较贫困的生活,世态的炎凉,固然有损于他的身体,却使他的思想得到很大的发展。他对社会现实生活作了概括、分析和提炼,据此进行构思、塑造了大量典型的寓言形象。从其现有的寓言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讽刺现实,针砭时弊。柳宗元的寓言以犀利的笔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全面勾勒出了当时社会中的群丑形象。《三戒》是作者贬官后写的一组著名的寓言。第一篇写临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宠爱而得意忘形,终至被“外犬”吃掉。第二篇写虚有其表的黔之驴,被聪明机智的老虎识破了外强中干的本质而丧命。第三篇写永某氏之鼠在旧房主的纵容下横行肆虐,最后自取灭亡,积尸如丘。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反动官僚及其爪牙。其创作意图如《三戒》的小序:“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种物,似其事,作《三戒》。”可见,他的寓言都是干预时世的。《临江之糜》这则寓言,柳宗元显然是借动物以言人事,拿糜去影射那些狐假虎威、恃宠骄横的奴才,并辛辣地讥讽了他们:如果还继续那样干下去的话,早晚会落个被“吃掉”的下场。在《黔之驴》这则寓言中,柳宗元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和神态的刻画描写,把小老虎描写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智谋的机智勇敢的形象,同愚笨的大驴子相映衬。通过驴的几次表演,老虎终于认识了驴子外强中干的本质。从而点明主题:虚有其表的无德无能之辈,终究是要败露,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而《永某氏之鼠》这则寓言,很明显是借鼠喻人,以老鼠影射了那些仗势凌人、贪馋暴虐的逞时做恶的人物。说明那些为害社会、终不悔悟的人,即使侥幸一时,但时间长了必然要遭到“永某氏之鼠”的可耻下场。同时也要看到,古来乱臣贼子总是依附着昏君而存在,所以,这里也对“永某氏”和那些“姑息养奸”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讽刺。在《憎王孙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猿与王孙两种兽类善恶不相容的特点来隐喻当时的政治斗争,赞美了柳宗元曾经参加过的王叔文集团,揭露和鞭挞了宦官、藩镇等顽固旧势力,并且对姑息养奸的皇帝提出了责问。《罴说》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虽然简单,却极具吸引力。环环紧扣地描写了一个只会吹竹管引野兽而没有真实本领的猎人的可悲下场。借此辛辣地讽刺那种靠“吹”来欺世惑众的人。尤其结尾一句“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发人深省。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这一观点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表达自己的志趣和高尚情操。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自幼博览群书,思想比较活跃,对忠臣义士怀有欣赏崇拜和歌颂赞美之情。他在《吊苌弘文》中借对苌弘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李唐王朝的耿耿忠心。为了振兴唐朝国势、维护统一,他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永贞革新失败后,贬谪永州,他虽不能参与朝政,但依然以笔为武器,“勤勤勉勉,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为务。”从而达到他“报国恩”、“益国事”的目的。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心理想的仍然是国家和生民。所以,他的作品中常有为了坚持理想与人格操守而“虽死不憾”的表白。如《牛赋》中,通过牛的“日耕百亩”“利满天下,皮角见用”的描写,赞美了它的殷勤劳作,造福于人的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自己要作有益于人民的“牛”,这也是对那些热心于改革事业的朋友的讴歌。《瓶赋》里描写瓶盛清水是:“清白可鉴,终不媚私。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用以象征个人廉洁奉公无私无怨的品质和勇于献身的决心。《愚溪对》则采用与神话的形式,写出了个人虽遭贬谪处于逆境之中仍坚强不屈的性格:“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漠,卒不自克。”这是他遭受挫折后处在冷漠孤寂中的自我慰藉和解说,反映出他开阔豁达的思想,不因被贬而改变自己的人格理想,也不放弃他所推崇和决心弘扬的“大中之道”,而是始终坚持高标独立的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韧意志与高贵品质,也是他积极入世精神的曲折体现。

〈三〉抒发自己的政治主张。柳宗元的寓言除了讽刺一类,还有一类是书写自己的所闻所感所思,采用正面说理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其中《种树郭橐驼传》最为突出。《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类似寓言的人物传记。文中描写的郭橐驼是一位种树的行家,他种的树木长的快,寿命长,产果早,结实多,因此誉满长安。文章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经验;其他种树者则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树木倍受摧残。文章接着将种树之道“移之官理”,通过郭橐驼之口揭露当时官吏政令苛烦,处处扰乱百姓、侵害百姓生机的现象;又从正面指出官吏治民也应象郭橐驼种树一样,必须顺应百姓的要求,使百姓安居乐业。反映出他改革弊政的愿望。作者直接说明了寓意:“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宋人黄唐评注柳文时也将它与《庄子》的《庖丁解牛》列为同一性质的作品。目的不在于刻画种树人的纯朴、睿智和事业的成功,而是基于统治者无休止扰民害民的现实,告诫他们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要与民休息不要竭泽而渔。

三 、 柳宗元寓言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的寓言构思精巧,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风格峭拔矫健、严峻沉郁,同时有又一种优美高洁的情致。语言特色是多用短句,语言精密含蓄、字凝句炼,刻画人物生动传神,笔锋犀利,简洁明快。每篇寓言都有其特有的风格,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一〉形象典型,主题鲜明。柳宗元的寓言深深的根植于唐代现实生活的土壤,塑造了众多成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寓言形象:阴险的宦官(《骂尸虫文中》的“尸虫”)、跋扈的潘镇(《宥蝮蛇文》中的蝮蛇)、无能的官僚、糊涂的皇帝(《牛赋》,《鞭贾》)等,都在柳宗元的寓言中得到表现,柳宗元从暴露和批判现实角度出发,选择人物、事件,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因而他的寓言不论篇幅长短,也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都有着精确的描绘,使作品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在《临江之麋》中,作者写狗想吃小鹿的谗相,开始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以刻画那种嚣张的、毫无顾忌的神情,显得活灵活现。经过主人的恐吓和教示,狗在表面上变得十分驯顺,居然违心地与小鹿周旋“俯仰”起来,紧接着作者写道:“然时啖其舌”。同样是一副谗相,然而这已是因害怕主人而强行抑制、不能公然流露的谗相,是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偷偷地表现出来的。这种写作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摩形传神”,即通过人或拟人化的动植物的语言、行动等写出他们的心理状态。由于作者生动地描摹了狗的前后不同的神态,同时也就刻画了它内心的变化过程。对于小鹿,只用了“抵触偃扑,盖狎”,“走欲与为戏”等几笔描摹,便表现出它是何等地得意忘形。总体来说,柳宗元的寓言不仅具有散文简洁流畅的特点,还吸收了传奇的细腻曲折、描绘精确的特点。通过精确细腻的描绘,塑造了鲜明的寓言形象,进行深刻的揭露和讽刺,这是柳宗元寓言与先秦寓言的不同之处。

〈二〉形式自由,体裁多样。柳宗元的寓言,虽以散文居多,可在散文中,他广泛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其中有“对”,如《设鱼者对智伯》;有“说”,如《罴说》;有“志”,如《永州铁炉步志》;有“传”,如《种树郭橐驼传》其实是一篇类似寓言的传记,;有“问答”,如《起废答》;有“戒”,如《三戒》;有“赋”,如《愈膏肓疾赋》。除了散文外还有诗体寓言,如《笼鹰词》;骚体寓言,如《憎王孙文》,前面部分用散体写的序言与后面的正文相互照应,互为补充,又相对独立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意味和浪漫气息。寓言式的杂文《蝜蝂传》,前半篇是用通常记传文学的笔法写成的寓言,语言形象生动;后半篇议论,语言辛辣,笔调犀利,犹如一把匕首直刺贪官污吏。这些作品除具有寓言文学的基本要素外,还具有楚辞汉赋的特点,叙写中常带有一定的程度的铺陈。而且文辞清丽,音韵优美,既有条不紊地叙写了有关故事,又适当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之,柳宗元的寓言打破先秦寓言单一的形式和体裁,创造性地运用了不拘一格的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寓言的文学体裁。

〈三〉讽刺辛辣,幽默传神。强烈的讽刺作用是寓言的重要功能,柳宗元的寓言尤其如此。如《憎王孙文》中对于王孙凶残本质的刻画,《黔之驴》中对于外强中干的驴的描写,《永某氏之鼠》中对于老鼠的可恶可恨、肆无忌惮的神态勾勒,都给予有力的讽刺,从而激起人们对讽刺对象的憎恶和极大地反感,达到了必要的艺术效果。同时,柳宗元的寓言还具有一定的幽默情节,如《蝜蝂传》中对于贪婪官僚死不回头的嘲讽用“其名,人也,而智则如小虫因也”,讽刺得既尖锐又幽默。对于蝜蝂的失足跌倒而又本性不改的负重和爬高癖已致死不回头的描写,令人发笑而又回味无穷。

〈四〉浓郁的文学色彩。柳宗元的寓言不单以故事情节取胜,更重要的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精彩的描绘,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动物的形象。如老虎、驴、老鼠、 蝜蝂,《罴说》中的猎人,《鞭贾》中的鞭贾和阔少等,无不穷形尽相。柳宗元寓言的短小精悍完全取决于他语言的简练峻洁。对于恶势力的讽刺和揭露感情强烈、态度严峻,笔锋犀利、简洁明快。如《三戒》中的三则寓言都是用拟人的手法写成,描写细腻用语精练,对于动物的心理、神态的刻画尤觉生动传神。《永某氏之鼠》中运用铺叙与描摹相结合的手法,尽情渲染就老鼠的可恶可恨:既用“累累”兼行、“窃啮斗暴”直接描摹老鼠横行无忌的神态,又通过器物、饮食全被毁坏糟蹋和人“不可以寝”等情状加以烘托,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种基于生活真实的夸张刻画,真可谓入木三分了。《黔之驴》中写老虎对驴的认识过程只用了“见之”、“窥之”、“视之”三个词语,就准确的把老虎从远处粗看、藏在林中偷看、仔细观察研究三个阶段对驴的逐步认识和不同态度淋漓尽致地了表现出来。而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又采用对比与借题发挥密切结合的写法,借郭橐驼的种树经验以论述治民的道理,其中又用了大量的描绘。作者除了写出郭橐驼的外形以及他的技能、声誉之外,着重写郭橐驼用亦庄亦谐的话语批评了他的同行,用讽刺而沉痛的口吻抨击官吏扰民害民,在胸有成竹地揭露了昏官庸吏后却又明知故问

4. 种树郭橐驼传是如何体现语言特点的

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专“治民”,含蓄属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5.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以“种树”实际类比

治国之道
提倡无为之治

6. 谈论唐宋八大家

韩愈(768~824)

中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图片

生平 他3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然后三试博学鸿词科不入选,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师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获赦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思想 韩愈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也有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贱霸;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 在诗文创作上,他有一整套理论。①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②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③主张学古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④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认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⑤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⑥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广东潮州韩文公祠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一些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如书信体《答李翊书》、《与冯宿论文书》,赠序体《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等,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
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其中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许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序》,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习《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为友情深厚的文学家而作,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 。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 ,也有一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的骈俪文风。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推陈出新。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一类诗,“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僻语、生字,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如《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汴州乱》等。韩愈擅长古体,律诗绝句数量较少,但律诗、绝句中亦有一些佳篇。
后人对韩愈评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集与参考资料 现存韩集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彩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珪和今人徐震。
柳宗元(773~819)

中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

生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文学主张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创作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5类:①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其在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②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③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④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⑤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本集及研究资料 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 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欧阳修(1007~1072)

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图片

生平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次年任西京( 今洛阳 )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 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 ( 1040 ),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太守 。以后 ,又知扬州 、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分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 ,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 , 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 , 坚持不受 。改知蔡州( 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文学创作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一生写了 500 余篇散文 ,各体兼备 , 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 。 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 。《 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 。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
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他的一些诗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是多样的。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 ,发展了杜甫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江西永丰西阳宫欧阳修纪念馆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 。 他的词 ,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抒情。“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成就。在经学方面,他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提出自己的创见。史学造诣更深于经学。除了参加修撰《新唐书》250卷外,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他勤于收集、整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编辑成一部考古学资料专集——《集古录》。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作品集和版本 欧阳修的著述 ,今存 《 欧阳文忠公全集》。其生平事迹,宋人胡柯撰《 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附录于全集
苏洵(1009~1066)

中国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审敌》、《御将》、《兵制》、《上韩枢密书》、《项籍》以及《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 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

《嘉佑集》书影(宋刻本)

苏洵的散文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具有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的特点。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又富于变化,纡徐宛转,古朴简劲,铺陈排比,妙喻隽永。他的诗作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精深有味,如《 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等。有《嘉佑集》15卷,《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苏轼(1037~1101)

中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一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图片

生平与思想 苏轼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元年(1056)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 ,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元佑元年(1086) ,旧党执政 。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 ,新党得势 ,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属海南)。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卒于常州 。
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琲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 。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诗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 。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这类诗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 ,苏轼还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
词 在北宋词坛上 ,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 ,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 ,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 ,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在词中,他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 听颖师琴诗 》,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