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典故
Ⅰ 凤凰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讲的是关于什么的典故
讲的是弄玉和萧史的故事
传说故事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欢音乐,是一个吹笙高手。因此,她住的“凤楼”中,常会传出美妙的箫声。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凤楼”中,对着满天的星星吹笙。夜里静悄悄,轻柔幽婉的箫声好像一缕轻烟,飘向天边,在星空中回呀荡的。隐约中,弄玉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独奏。因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缕」箫声,正与自己合鸣。
后来,弄玉回房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英俊少年,吹着箫,骑着一只彩凤翩翩飞来。少年对弄玉说:“我叫萧史!住在华山。我很喜欢吹箫因为听到你的吹奏,特地来这里和你交个朋友。”
说完,他就开始吹箫,箫声悠美,听得弄玉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笙合奏。他们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开心。
这是一个多甜美的梦呀!弄玉醒来后,不禁一再回想梦中的情景,对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怀。
后来,秦穆公知道女儿的心事,就派人到华山去寻找这位梦中人。没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会吹箫。 等弄玉见到萧史,她真是太高兴了,因为萧史就是她梦里的少年啊!
萧史弄玉结婚后,非常恩爱,两人经常一起箫笙合奏,秦国的山林溪边、蓝天、夜空,几乎时时可以听到他们的合奏。
秦国的少年男女被他们这种浪漫的行为感染,开始也爱唱歌跳舞,全国的气氛由严肃变成活泼。这种现象使得朝廷臣子很忧心,怕社会风气因此变坏,所以不断向秦穆公反应。萧史和弄玉为了不为难父王,也为了逃避这些烦人的闲话,于是不告而别,躲到一个别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间为他们的消失编了一段美丽的神话。将萧史和弄玉说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当他们夫妇正在合奏时,忽然天外飞来一只龙和凤,载着他们一路吹萧,飞到华山明星崖。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此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
Ⅱ 既然琴瑟起 何以笙箫默 这句话出自什么有什么典故吗
含义:既然都开始了,又怎么忍心最终没有结果呢?
这个不是诗,是书迷给《何以专笙箫默》书的书评语。
原话:属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一曲琴声依花香,万般寂寥染霓裳~
Ⅲ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有什么典故
史教来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好源道,天借绿云迎:《列仙传》载,凤凰聚止其屋,善吹箫作鸾凤鸣:“尝闻秦帝女。后人在诗歌中经常引用这个掌故【凤凰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典故,空余弄玉名。是日逢仙子。人吹彩箫去。如李白的《凤台曲》。时有人名萧史,萧史乘龙。曲在身不返:秦穆公有女名弄玉,弄玉跨凤。一日,当时别有情。穆公把女嫁给萧史,传得凤凰声,并为他们筑了一所凤凰台,双双升仙而去
Ⅳ 伍子胥吹箫吴门的典故是什么
吴市吹箫,来成语典故。
《史记·自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餬其口,栴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吴市。”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的次子伍员(即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接着伍员的画像,以便捉拿归案。在离昭关不远的地方,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
他非常同情伍子肯的不幸遭遇,便让伍子胥在他家住下,等待时机,设法混出昭关。几天后。东皋公找了一个容貌与伍子胥差不多的人,让他穿上伍子胥的服装出关。过关口时,故意装得慌慌张张,结果被守关将士抓住。
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候,伍于胥扛着一只装载行李的大口袋,在东皋公的掩护下,混出了昭关。等守将发觉抓错了人,伍子胥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到吴国的都城时,
他已没有吃的东西。于是他披发赤膊,装成要饭的,在吴都热闹的街市上,鼓起腹吹萧唱曲,以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他悲哀地唱道:“呜,呜,呜天大的冤屈无处诉。
宋国、郑国一路跑;孤苦伶订谁帮助?杀父大仇不能报,哪有脸面做大夫?到如今吹萧要饭泪纷纷,定要吹出有心人。”
Ⅳ 萧史乘龙 弄玉吹箫出自什么典故
出自《列仙传》卷上《萧史》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回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答,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归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Ⅵ 带有肖(萧)字的语段或典故
一、典故:
1、原文:
一种说法缘于汉代刘向《列仙传》讲述的故事:“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后遂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
2、拓展: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她酷爱音乐,尤喜吹箫。一晚,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殊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秦穆公派人追赶,直至华山中峰,也未见人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
二、语段: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1、原诗:
赠去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2、译文: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3、创作背景:
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范摅《云溪友议》)
4、作者简介: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云溪友议》卷上、《唐朝纪事》卷五六)唐末范摅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
Ⅶ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有什么典故
鹤舞楼头,来玉笛弄残仙子月源;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唐)李白诗:“黄鹤楼头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齐谐记》:“仙人子安曾驾鹤经过黄鹤楼。”楼旧址在武昌黄鹤矶上,为古时游览胜地。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列仙传》载:秦穆公有女名弄玉,好道。时有人名萧史,善吹箫作鸾凤鸣。穆公把女嫁给萧史,并为他们筑了一所凤凰台。史教弄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仙而去。后人在诗歌中经常引用这个掌故。如李白的《凤台曲》:“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
Ⅷ 洞箫引鹤是成语、或典故吗具体是什么意思多用在哪些地方
洞箫引鹤不是成语、或典故
洞箫,吹孔气鸣乐器。流行于中国民间的吹管乐器,简称内作箫,是最容常见的民族乐器,多用九节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把两支箫分别刻上龙凤来配对的称“龙凤箫”。独奏曲目有《鹧鸪飞》、《妆台秋思》、《柳摇金》等,琴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Ⅸ 吴伯箫的《灯笼》里的诗词和典故有哪些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
Ⅹ 成语源自弄玉吹箫典故
弄玉吹箫 [nòng yù chuí xiāo]
基本释义
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内。
成语容接龙
箫韶九成 成群集党 党恶佑奸 奸淫掳掠 掠影浮光 光前裕后 后悔无及 及瓜而代代代相传 传经送宝 宝马香车 车马盈门 门户之争 争长竞短 短吁长叹 叹为观止止渴望梅 梅妻鹤子 子虚乌有 有才无命 命世之才 才高意广 广开才路 路断人稀稀奇古怪 怪力乱神 神龙马壮 壮发冲冠 冠履倒置 置之不顾 顾复之恩 恩绝义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