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典故
㈠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
1、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造了极多的杀生业。光目女知道母亲死后会堕落到恶道中,于是请阿罗汉入定观看,见母亲果然在地狱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诚敬供养。
后来其母投生光目女家,为奴婢之子,出生未满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为下贱人,而在十三岁将短命而终并再受苦报,原因是杀害和毁骂二业。于是光目立誓救拔未来一切罪苦众生,而光目之母也终得舍离苦报。
2、又在过去久远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大长者子。当时有佛名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恭敬,便请问佛因作了怎样的行愿,而得这样的庄严相。佛回答说,得这样的庄严相,应当久远济度一切苦恼众生。于是长者子立下大愿,要在今日到未来劫,度脱一切苦恼众生出离苦海,然后自己才成就佛果。
3、又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佛出家前是一个小国国王,他和一个邻国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萨。
(1)九华山典故扩展阅读: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
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㈡ 九华山名言有哪些历史典故,
九华山(来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自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王菩萨道场、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保留着清朝皇帝乾隆御赐金匾“东南第一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境内。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景区方圆100千米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
2006年,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获得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荣誉。2007年,池州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获得AAAAA级旅游区荣誉。2009年,九华山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4年,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