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的典故
① 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风流天子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时,曾传命李白当场作诗。当时李版白在酒犹权未醒时,居然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写出清平调三首的著名诗句,把牡丹与杨贵妃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海波不惊】海面平静,不起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海不波溢】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海北天南】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海不扬波】扬:升起,翻腾。海上不起波浪。比喻天下太平无事。
【海错江瑶】海错:指海产品种类繁多,后用以指海味;江瑶:蚌属,肉不能食,但前后两柱味美,俗称“江瑶柱”。泛指美味佳肴。
【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海底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海岱清士】海岱:指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四海之内。指海内的清正廉洁的人。
【海底眼】比喻事情的底细、内幕或隐秘。
【海沸波翻】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海沸河翻】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海沸江翻】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海沸山崩】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
【海沸山裂】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海沸山摇】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海涸石烂】犹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海怀霞想】本托意仙游。后指远游隐居之思。
【海角天隅】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同“海角天涯”。
【海角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
【海枯见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海阔天高】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海盟山咒】犹言海誓山盟。
【海盟山呪】犹言海誓山盟。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海内鼎沸】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海内无双】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海立云垂】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海桑陵谷】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海水难量】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海水群飞】海水飞腾,狂乱地涌起。比喻国家不安宁。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海说神聊】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
【海市蜃楼】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冰壶秋月 宾饯日月 宾饯日月 冰壸秋月 不日不月
霸王风月 百星不如一月 步月登云 闭月羞花 残冬腊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春花秋月 长年累月 成年累月
常年累月 撑霆裂月 蹉跎日月 蹉跎岁月 裁月镂云
喘月吴牛 雕风镂月 得月较先 戴月披星 带月披星
待月西厢 二分明月 月夕花朝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光月霁
风花雪月 芳年华月 风清月白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清月明 风情月思 风前月下 风情月意 风情月债
飞霜六月 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风云月露 光风霁月
花残月缺 花辰月夕 花晨月夕 海底捞月 寒冬腊月
花好月圆 猴年马月 河倾月落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荒时暴月 壶天日月 华星秋月 河斜月落 皓月千里
烘云托月 花颜月貌 烘云讬月 海中捞月 壶中日月
花朝月夕 花朝月夜 霁风朗月 镜花水月 积年累月
经年累月 积日累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 积岁累月 九天揽月
霁月光风 今月古月 旷日引月 临风对月 驴年马月
流星赶月 镂月裁云 六月飞霜 累月经年 朗月清风
落月屋梁 面如满月 沐日浴月 抹月秕风 抹月批风
明月清风 明月入怀 年该月值 拈花弄月 年深月久
年头月尾 弄月嘲风 牛衣岁月 弄月吟风 拿云捉月
批风抹月 披星戴月 披星带月 清风朗月 清风明月
穷年累月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秋月寒江 迁延日月
迁延岁月 日程月课 日锻月炼 日东月西 如花似月
日就月将 日积月聚 日朘月减 日积月累 日渐月染
日久月深 日朘月削 日角偃月 日居月诸 日累月积
日陵月替 日来月往 日迈月征 日濡月染 日升月恒
日往月来 日削月割 日削月朘 日省月课 日省月试
日销月铄 日新月盛 日省月修 日新月异 日新月著
日月不居 日月重光 日月蹉跎 日月合壁 日月合璧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日月交食 日月经天 日月丽天 日月其除
日月入怀 日月如流 日月如梭 日月参辰 日月无光
日引月长 日异月更 日月逾迈 日异月殊 日堙月塞
日异月新 日益月滋 日征月迈 日增月盛 日增月益
日滋月益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参辰日月 十冬腊月 水底捞月
水底摸月 舌端月旦 岁月不居 三月不知肉味 岁月蹉跎
水月观音 水月镜花 梳云掠月 岁月如流 岁月峥嵘
水中捞月 水中捉月 调风弄月 跳丸日月 停云落月
田月桑时 无边风月 枉费日月 五黄六月 吴牛喘月
玩岁愒月 五月飞霜 五月披裘 五月粜新谷 笑傲风月
啸傲风月 晓风残月 羞花闭月 星离月会 犀牛望月
霞裙月帔 星前月下 悬若日月 旬输月送 雪月风花
星月交辉 霞姿月韵 月白风清 咏嘲风月 云窗月户
语出月胁 云窗月帐 月旦春秋 月地云阶 迎风待月
吟风弄月 吟风咏月 月黑风高 烟花风月 猿猴取月
云阶月地 云堦月地 月里嫦娥 月朗风清 月露风云
月落参横 月落乌啼 月落星沉 月朗星稀 月露之体
月貌花容 月明千里 月没参横 月明星稀 月满则亏
有年无月 月缺花残 月缺难圆 一日三月 云容月貌
月夕花晨 月下花前 淹旬旷月 月下老儿 月下老人
咏月嘲风 咏月嘲花 月晕础润 映月读书 月晕而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圆花好 月夜花朝 月异日新 优游岁月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月盈则食 月坠花折 月值年灾 月中折桂
月章星句 捉风捕月 忠贯日月 整年累月 樽前月下
峥嵘岁月 止谈风月 众星攒月 众星拱月 众星捧月
③ 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过程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乐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他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
还有一典故是杨国忠磨墨,力士脱靴: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仗着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到处横行霸道,与他臭味相投的,还有大太监高力土,这两个人沆瀣一气,专干坏事。
又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了。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而今年的主考官就是杨国忠。他当这个主考官,就是为了以权谋私:哪个投考的生员给他送礼,他就让哪个考中;谁送的礼多,就让谁当大官。如果不送礼,你就是有再大的学问,他也让你落榜。
这一天,杨国忠又派人把高力土请来了。
杨国忠说:“高公爷,这事好坏我拿不准,,所以找你来商量商量。我这儿有封信,是贺知章来的,信上说,有一位贤士,名叫李白,文才过人,今日要前来应试。”
高力土问:“信里可有礼单吗?”
“问题就在这儿,光有一封信,没有礼单,所以想听听你的主意。”
“依我看,贺知章能给这个李白写举荐信,不可能不收礼,而且礼还少不了,准是他一个全‘秘’了,然后把事儿往您这儿推。他想得倒好,用这么几个字儿,就换一个官职,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不自量力。”高力土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他怎么能理解老诗人贺知章的一片爱才之心呢。
杨国忠说:“我琢磨也是那么回事,哼,咱得出这口气!咱干脆把这个李白找来,当面羞辱他一场,再把他赶出贡院(即考场)。这就等于羞辱了贺知章,让他知道知道你我的厉害,往后少来多管闲事!”高力土连连点头:“好主意,就这么办。”
“来呀,”杨国忠对门外喊道:“传话下去,命投考的生员李白,携带试卷,前来回话。”
李白听到主考官指名要他前去问话,明白这是贺知章的推荐信引起的。其实,他对这件事很不以为然,他一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对杨国忠这样一肚子草包的权贵,更是不屑一顾,怎么会为个小小的功名去摧眉折腰呢!只是不忍辜负老友的一番苦心,他才勉为其难的来了。从李白一进门,杨国忠、高力土就不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见李白,虽然足登麻鞋,身着布衣,但眉宇之间流露出一股浩然之气,咄咄逼人,在给“二位大人”行礼时,那眉梢眼角分明露出百般的不屑。
草包从来看着天才就来气,特别是草包有权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下站可是李白呀?”杨国忠傲慢地问。
“然。”回答只有不卑不亢的一个字。
“你有何才学,就敢前来应试?”这哪里是问话,分明是挑衅了。
“大人若问我的才学,这有试卷,大人请看。”李白尽量谦恭地回答,双手将试卷递了上去。那骨子里却是:你能看懂它,再来考问我!
杨国忠接过试卷却看也不看,就扔在了地下:“这样的文章,也来送与老夫看,真真岂有此理!”
“啊!大人并未看过我的考卷,你怎么能懂好歹?”李白只觉得心里生气,一团怒火,话中也开始带刺了。
“这……”一句话噎得杨国忠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憋了半天,才老羞成怒地说:“似你这样的狂生,只能替老夫磨墨!"
高力士在一边阴阳怪气地说:“哼,这种人也就配给咱(音za)家脱靴子。嘿嘿……”
李白早听说高、杨二人不是好东西,如今这俩坏蛋又这样地侮辱斯文,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手点二人高声大骂:“杨国忠,高力士!你俩在朝专权,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以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如今又假科举之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实乃国之蠹虫!尔等今日竟敢在贡院之中羞辱与我,有朝一日,我定叫你这老贼,与我磨墨,叫你这阉人与我脱靴,方消我心头之恨。”
杨国忠气得浑身哆嗦,哇哇大叫着:“好你李白,竟敢辱骂本官,来人,把他的脑袋给我砍下来,挂在旗杆顶上!”
“哈哈哈……”李白朗声大笑,“李太白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怕你不敢动手,来来来,我拼将个头颅,换你个千古的骂名,也就值得了。”
“这……”杨国忠没词儿了。高力士一看,赶紧给难兄找台阶儿:“国舅大人,何必与这个疯生致气。干脆将他赶出贡院,再不许他科举应试,让他永无出头之日!”
杨国忠只得改口说:“把这个狂生给我赶了出去,永不许他来应试!"
李白冷笑一声:“哼哼,尔等狗腿践踏的肮脏之地,你家李老爷才不会再来呢!”说罢,撕碎试卷随手抛去,不等校尉来赶,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贡院。
贺知章听说了这事,自然是气愤异常,当下就要到金殿去奏本,弹劾奸贼,被李白劝住了。李白表示只想放浪形骸,自由自在地生活,根本无心做官,去伺候那些权贵,贺知章只得依他。从此,贺知章就让李白住在他府上,每日里饮酒赋诗。贺知章不上朝时,也陪他一同酬唱,倒也自在逍遥.这天,又到了上朝的日子,贺知章一早就到了朝房。就听同僚纷纷议论,说是渤海国派使臣前来献表,不知是什么内容。
上朝的时间到了,朝臣们分班上殿。行礼已毕。唐玄宗李隆基传旨,宣渤海国使臣上殿。不一时,一位异族打扮的使节,用头顶着一只装着表章的拜匣上殿来了。呈上表章后,李隆基打开一看,不像往常的表章那样用汉文写成,而是曲里拐弯的文字,一个也不认识。不禁发起怒来:“嘟!大胆的渤海国,竟敢用这种鸟兽样的字迹进表,分明是藐视我大唐!殿前武士,将这使臣推出斩了。”
不料,那使臣并不害怕:“且慢!启禀大唐天可汗,我国狼主有言:你朝若有人能解开此表,我国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若是无人能解此表嘛……哼哼,我国就要兴兵前来,夺取大唐天下。”
一番话说得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气:听说近年来渤海国的国力日强,想不到竟然已经到了与大唐争天下的地步了。他吩咐,将使臣带下殿去,要群臣先把这表章认一认。
贺知章与同朝的好友、也是著名诗人的孟浩然,互相嘀咕了几句,二人一同出班奏道:“启奏万岁,杨国忠经常到外邦催贡,见多识广,一定能解开此表。”
“哦,你们倒是提醒朕了。杨国忠,你不是总说你懂各国语言,所以争着到外邦去催贡么,就命你来解开此表罢。”
杨国忠争着去催贡,不过是因为能够从中大捞油水。他明白两位诗人这是成心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对这两个人他恨得牙痒,可又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可是个实打实的问题呀。他只好说实话:“启禀万岁,老臣在外邦时,是……是由通师答话,老臣实不,不懂外邦语言。”
“你……哼!还不退下。”李隆基也明白了,这个大舅子果然只会敛财。李隆基再次发问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答腔。李隆基十分烦躁:“咳,想我泱泱大国的众多朝臣,竟无一人能解此表,真是愧杀孤王啊!”
贺知章一看,时候到了,就二次出班启奏:“臣启万岁,有位贤士名叫李白,此人博学多才,他定能解开此表,我主不必忧虑。”
“李白?,哦,我听说过此人,诗文极佳。怎么,他能解开此表?那他现在何处?”
“现就住在臣的家中。”
“快宣,快宣。有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早举荐?真真误事。”
“臣启万岁,前番科选,臣也曾将他荐与国舅大人,在科场之内,被国舅大人与高公爷羞辱一场,赶出贡院去了。”贺知章到底把这本参了上去。
李隆基狠狠地瞪着二人:“高、杨二卿,为何将李白赶出贡院?”
“……”杨国忠张口结舌。
高力士在皇上身边,见状连忙凑上前:“启万岁,那李白乃是一狂生,据说他只会终日饮酒,并无才学,故而国舅大人将他赶走。”
高力土把责任都推给了杨国忠。
李隆基火了:“岂有此理,饮酒算什么错事,孤也要饮酒呢。退后!”转脸对贺知章:“贺爱卿,替孤传旨,速宣李白上殿。”
贺知章心中高兴,却进一步提出:“李白乃白衣秀士,按律不得朝驾。”
“这不防,孤封他为翰林学土,着他跨孤的龙驹,即刻来见孤。”
贺知章心满意足:“臣尊旨!”
贺知章带着皇上的宝马良驹急忙赶回家,见李白正一手持杯,一手持笔地作诗呢。贺知章把事情的经过对李白一说,李白抛笔大笑:“哈哈……痛快,痛快!早该让这两个狗头出乖露丑。多谢仁兄提携,太白定不负君之厚望。来来来,你我先痛饮三杯。”
“军国大事,岂容耽搁,况万岁在金殿立等,贤弟还是早去为好。”
“万岁?就是天上玉皇有事相请,也得等李白饮尽了兴。且坐,且坐。喝酒,喝酒。”
贺知章深知李白的脾气,又怕真的耽误大事,吃罪不起,就站在李白身边:“你一个人喝罢,我公务在身,实不能相陪,我也在这里立等。”
“哎哎哎,这可不敢当!也罢,看在仁兄的面上,我就破它一回例,且停杯,随兄长到金殿走走。”
贺知章暗松一口气。
二人骑马来到宫门前,贺知章下了马,见李白依然在马上端坐着,就揶揄他说:“学土大人,此地已是宫门,请大人下龙驹罢。”李白却不想下马,宫门武土见李白骑的是万岁的御马,又有贺知章在后面跟着,也不敢拦,任李白一径来到丹墀前才下了马。见杨国忠、高力土等在大殿门口,原来,是李隆基派他俩在此迎候李白,以示歉意的。杨国忠忍气吞声地给李白行礼:“学士公请了。”李白摇摇晃晃地拱了拱手:“请了,原……来是国,国舅大人。”
“在贡院之中,国忠多有冒犯,还望学士公海涵。”
“你学士老爷量如沧海,岂能与鼠辈计较。哈哈……”
高力土是平时连王公大臣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哪见得了李白这个样子,他一指李白:“呔,狂生,这里是皇宫,比不得贡院,你给我小心点儿。”
“哦?我道是谁,原来是,是高公爷。”
“你醉醺醺的,难得还认识咱家。”
“怎么不认识,贡院之内,也曾见识了你的高才,少时见了万岁,再来领教吧,哈哈哈!”高力士不知李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气又怕。
贺知章怕李白醉醺醺的被皇上怪罪,就抢先一步进殿回禀:
“启奏万岁,为臣回到家中,那李白已然酒醉,倘有礼貌不周之处,还望开恩恕罪。”
李隆基心里只想赶快解读表章,哪里顾得上怪罪:“不妨,不妨。快让李学士进来。”
李白上得殿来,口呼万岁,行面君大礼,并未显出多少醉态。李隆基见李白生得面貌清奇,很是喜欢,命太监赐座。这可是个很高的礼遇,要知道平时连那些王侯将相见君也只能规规矩矩地站着。李白看了看杨国忠和高力土,见二人正狠狠地瞪着他,就故意指了指他俩,作出不敢就坐的样子。李隆基说:“哦,贡院之事,寡人已尽知,方才也责问过,他二人已然知罪,卿家可不必放在心上。”听皇上这样说,李白再次看了看他俩,这二人不得已,只好低眉顺眼,做出一副悔过的表情,李白这才笑嘻嘻地落了座。
李白问皇上:“宣臣上殿,有何国事议论?”
“渤海国遣使进表,乃是一篇蛮文,满朝文武无人能解,特请学土公来开读。”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臣素日读那些外邦的文字,都是要吃酒以后才读得好,请万岁传旨,命高、杨二位大人在臣的左右侍立,赐臣御酒三杯,臣方可开读。”
李隆基知道李白这是对贡院的事耿耿于怀,一来为了能顺利解开表章,二来也想笼络这位奇才,就立即答应了:“好,孤王准奏。高、杨二卿,快与学士公侍立左右。”
“啊?!”两个皇帝面前的宠臣一听,大吃一惊:“他,他是个甚等样人,竟敢让臣给他站班!” “这是孤王的意思,尔等莫非要抗旨不成?”
“不敢,不敢。臣……遵旨。”俩人心里再有气,也不敢抗旨不尊哪。只好乖乖地走上前,一左一右,站立在李白身边。李隆基命内侍看酒,李白把喝完的酒杯都扔到杨国忠的怀里。又对高力土吩咐:“高内监”
“在!""你给我把进表的使臣叫来。”
“是!”高力士不敢不去。
功夫不大,使臣来了,献上表章。李白让高、杨二人将表章展开,眯起眼,仔细一看,不禁笑了起来:“满篇大话,文理不通,这也算是表章?哼,写这样文章的人也想与我大唐争天下,真不知天高地厚!”说完,朗声读了起来:“渤海国大可汗书与大唐皇帝: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犯吾界,想是出自你意。俺如今实在没法忍了,差人去对你讲,可将高丽国让给俺国,俺有的是好东西,你都有份。要是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是哪家胜败!”李白读罢,满朝文武无人不笑。李隆基听了又好气,又好笑,问使臣:“读解的可有一字错差?”
那原来气焰嚣张的来使在嘲笑中无地自容,嗫嚅地回答:“一字不差。”
李隆基挥手命人将使臣押下去后,问计于满朝文武。众人议论纷纷,大都主张与之战,还有人提议皇上御驾亲征。李白只是眯着眼,面带嘲笑地听着。李隆基看见李白的样子,知道他对这些话不以为然,就问:“李爱卿,依你之见呢?”
李白这才答道:“我朝自太宗皇帝征高丽始,经数十年,不知杀了多少生灵,至高宗年间才将其划归大唐版图。今渤海国虽属未经教化之地,不足与大唐争天下;然其民剽悍,亦不易征服。我大唐虽强盛,一旦再动干戈,必将使天下生灵涂炭。胜负不提,此战必然旷日持久,大唐国力必然大大损耗,倘若再有强敌乘虚来犯,如之奈何?”
李白的话,算是说到李隆基的心里去了,他是个风流皇帝,可不是能开疆拓土的马上君王,他才不愿打仗呢。听李白这样说,急忙语气恭敬地问:“爱卿说得极是,可此事又如何办理呢?”
“区区小事,又何用一兵一卒。依我看,那渤海国未必就敢动武,不过是欺我大唐无人能识其土著文字,故弄玄虚,借以免去其岁贡而已。只要依然用其文字写下诏书,对其加以申斥,使其明了利害;今后必不敢再妄言,只好依然称降纳贡,岂不是一天云雾散了么?”
“哎呀呀,李爱卿真是才智过人,就请爱卿代孤拟诏,晓谕他邦,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李隆基高兴得站了起来。
“要臣写诏,却也不难,只要万岁能依臣一件事。”
“你说,你说。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八件,孤也依你。”
“这……臣不敢妄奏,惟恐陛下降罪。”
李隆基明白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可他真的需要李白,就是李白提出再高的要求,也得答应,所以他无可奈何地说:“说罢,恕你无罪就是。”
“自从贡院受辱,我见高、杨二人就神气不旺,请陛下恩准,在金殿上置棉褥锦墩。着杨国忠捧砚磨墨,高力土为臣脱靴。臣坐于锦墩之上,再请赐御酒三杯,使臣神完气足,方能挥笔写诏。否则,心神零乱,恐辱君命。”
李隆基乐了,他生性风流倜傥,自己就常常出怪点子,对这种捉弄人的勾当非常感兴趣:“我当是多大的事,原来就这。孤王准奏。”
高、杨二人这个气呀,李白这分明是让他们在满朝文武面前出丑,以报贡院受辱之仇。可皇上已经同意了,不干就是抗旨不遵,就是死罪。所以,再气也得老老实实地照办。
金殿上铺了棉褥,上面放置了锦墩,李白一屁股坐在锦墩上,接过酒杯,把脚一伸:“高力士,你与老爷脱靴。”
高力士鼻子都气歪了:“你是甚等样人,我与你脱靴?”
李白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酒:“万~岁?”
“高力士,为学土公脱靴!"李隆基也兴致勃勃。
“奴婢是伺候万岁的,怎能为他脱靴?”
“这是孤王的旨意!”
“唉,遵旨。”
高力土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去给李白脱靴子,李白笑嘻嘻地说:“高公爷,你的手肮脏得很呐。”
“呸,你的脚才臭呢!"
“哈哈哈哈……”李白开心极了。他换了一杯酒,转头又说:“杨国忠,快与老爷磨墨!”杨国忠知道争也没用,只好忍气吞声,开始磨墨。李白却不想放过他:“国舅爷,万岁差遣,你怎么如此地愁眉苦脸?”
“哼,赶快写你的诏书,你管我什么脸色广
李白自顾喝第三杯酒,不再理他,却一会儿嫌墨浓,一会儿嫌墨淡,总不能用,还一个劲儿地挖苦杨国忠实在废物。杨国忠实在忍不住了:“你到底要怎样才行?”他咬牙切齿地,恨不得用砚台砸死李白。李白却越发笑容可掬:“没什么,只要国舅爷陪个笑脸,即可。嘿嘿嘿。”杨国忠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又不敢发作,气得直要尿裤。他知道,要是不笑,这位学士老爷还得折腾他。只好使劲地挤笑脸,把一张脸挤得比哭还难看。
金殿里到处是哧哧的笑声。李白此时才心满意足,取过笔来,龙飞风舞地一挥而就。写罢,扔了笔,大声为皇上朗读一遍。其大意,无非是警告渤海国王,不要自以为是,以为大唐无能人。倘若真敢兴兵,无异以卵击石。不如及早称降纳贡,否则将是自取灭亡。难得的是整篇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把个唐玄宗李隆基听得喜笑颜开,拍案叫绝。
李白谢绝了皇帝的封赏,只说自己酒醉,要求高、杨二人搀扶他出宫,李隆基自然满口答应,那高、杨二人早没了脾气,乖乖照办,只求能早把学土老爷送走。李白刚刚走出宫门,忽然醉意全无,笑眯眯地对两个狗东西说:“二位大人在贡院曾骂我的,我发誓要还,这叫一报还一报,刚才在金殿上,可公道么?”
高、杨二人才知又上了当,刚要大骂,李白轻蔑地说:“二位快滚罢,再敢胡说八道,我就再发一个誓……”
俩人一听,没等李白再说下去,撒腿就跑。
李白仰天大笑而去。
④ 三国演义中“鸡肋”何典故
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正好庖官端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曰:“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
夏侯惇非常吃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你为什么要收拾行装?”杨修说:“听到今夜的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回去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现在进攻没有任何成绩,退后又怕别人嘲笑,在这里没有任何好处,不如早点回去:过几天魏王一定会班师回朝的。所以我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
(4)海涵的典故扩展阅读:
“鸡肋”理解:
1、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
如: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三:“某些领导对咱看不惯,把咱当成‘鸡肋’!”
2.抑可比喻瘦弱的身体。
3、鸡肋:鸡的肋骨,一般为7对,个别为8对。肋骨间破 内有肋间肌,并有血管和神经沿肋骨后沿下行。鸡肋肉少骨多,吃的过程比较麻烦。
4、“鸡肋”一词被广泛应用在工作、生活、感情等方面,描述的是现代人的一种亚健康的生活状态。
5、运用到网络上大部分现在是指不能够帮助到或者不能实现的状态。
6、方法可行,但实施起起来困难。
⑤ 四大才子的故事
唐寅卖扇记
唐寅,字伯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人称“唐解元”,自制印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为人放荡不羁,风流飘逸,心胸豁达。精诗文、工书画,晓音律,素好游山玩水。
值某岁仲夏,一日欲独游西子湖,正行于道中,见一酒肆,酒兴遂发,乃入。把盏酣饮罢,欲结账,往囊中探银,不料竟空空如也。乃环顾,亦无熟识,与酒保道:“某因走得匆忙,未带银两,暂赊,可否?”对曰:“否!”寅一时无计,面色难堪,不免心慌意乱,满面细汗。甩开手中扇,摇之,忽思道:“何不以扇抵酒?”言与酒保,又不允。寅低眉良久,心生一计,大声吆喝,卖其手中扇。
其时,肆中一长者,峨冠博带,乃杭州富豪也。问道:“汝扇区区,能折几何?”寅曰:“足下观讫方晓。”递之予视,富豪一瞥,乃曰:“扇上之画,分明信手涂鸦,乃出无名竖子之手耳!分文不值。”言讫,掷于地,寅甚不悦,白眼瞪视。
俄倾,一布衣似书生模样,上前视之。拾扇观罢,拍案连称:“ 妙!妙!妙!妙哉!乃出名人之高手!”视寅良久,只见寅气宇轩昂,风流倜傥,仪表非常。曰:“阁下莫非‘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耶?!”寅笑而未语,气静神闲。酒客闻之皆惊,争而观之,啧啧不已。众人皆出高价欲购伯虎之扇。寅都不鬻,独与那秀才。秀才摸出银两,只十两白银,乃曰:“吾钱少,恐难购得。”寅曰:“足下惠目识人,余钦佩之至,故此扇非君莫属,君若银两短少,余至只收五两,足付酒钱便可。 ”秀才收受,拱手道谢。
富豪见状,大梦如醒,拱手笑曰:“唐解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名远播,某有眼不识泰山,足下之画,天下无双,人间神品,老朽方才多有冒犯,乞先生海涵。”遂拉寅之衣袂同坐,唤酒呼菜,又叫秀才同席而坐。饮酒大酣,寅醉意朦胧,颠倒淋漓,欲出酒肆。富豪曰:“先生留步!”寅问:“何事?”曰:“先生能否将那扇卖与老夫?”寅曰:“否!”富豪略有愠色,曰:“余出千金,何如?”寅只顾走路。富豪大怒:“尔待何如?!”寅打一饱嗝,呵呵大笑,又要迈步,富豪勃然,曰:“还我酒食!”寅辩道:“是汝引我吃酒,非我本意,天上掉下馅儿饼,岂有不食之理?!”众酒客哗然大笑。
此时,人群中又走来一客,皂衣缁裤,乃一捕快也。捕快曰:“唐解元乃江南名流,某早有耳闻,足下可知这老者何许人也?”寅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捕快道:“此乃杭州四大巨贾之一,胡天富胡老爷是也!”寅曰:“与某何干? ” 捕快凑前耳语一番。寅曰:“噢!原来此人与汝家老爷有交情,实在不知。罢!罢!罢!笔墨伺候,待某为胡贾做画一幅。 ”
顷刻,文房四宝备矣。寅道:“胡贾转过身去。”胡贾不知何事,只好照办。唐伯虎三毫两笔,做画立就,只见众人皆捧腹大笑不已。胡贾不知所谓何事,脱外衣观之,恼怒成羞,嗔目张口,发指上冠。捕快手指唐寅曰:“岂有此理!”唐寅笑曰:“扯平!”言罢,拂袖,携布衣秀才之手同出酒肆,大踏步消失于匆匆人流之中。
众看官可知唐伯虎在那富豪胡天富衣背上所画何物,不妨告知:王八。
蓬莱子曰:唔呼!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于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于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人又因此多玩好几天。而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张灵,字梦晋,自幼聪明过人,曾在童子试中得到状元,但因父亲早逝,渐渐疏狂不羁,嗜酒如命。祝枝山见他可惜,收他为徒,从此他便常和祝枝山、唐伯虎云游四海。有次,三人在酒店喝完酒才发现没带钱,于是唐伯虎找张白纸,几笔勾勒,便成青山绿水,祝枝山接过笔,题了四句诗,更增色不少,最后梦晋在绿水旁添了个汲水小童,顿使画面生气盎然。此画不但付了酒钱,更让他们多喝了几杯。〔梦晋天生喜好自然,不汲汲於官名,始终为唐伯虎他们的最佳挚友。〕
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用廉颇的典故有何
诗人以廉颇自喻,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 好久之前的知识了,我记不太清了,如果不对,还望海涵!
⑦ 山海经里有什么故事
1、神荼郁垒
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
黄帝委任神荼、郁垒做鬼头子,监察、统领天下万鬼;又教导民间,在大门上悬挂绘有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和芦苇索子,以象征之物避邪镇恶,这样,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
2、无头巨人刑天
蚩尤被黄帝杀死后,巨人刑天决心去找黄帝决斗。他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悄悄离开南方天庭,踏上了不归路。他明白,路途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尽头,但他义无反顾,他要用勇气和热血向天地间的一切证明,炎帝不可侮,炎帝的后裔和部属不可侮。
巨人孤身行千里,势如破竹,直杀到中央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傲难驯,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舞动昆吾剑来斗巨人。
两个在云端里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叱:“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
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晌,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
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直弄得尘土纷扬,木石横飞。
黄帝怕巨人摸着了头颅接上,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骨碌碌滚入山内,大山又合而为一。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捡起斧、盾,复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刑天。
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不甘心,不服气,他还有足够的勇,足够的力,他只但是被阴谋的剑偶然砍去了头。
刑天赤裸上身,把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他的双乳似乎冒出了凶光,他的肚脐似乎唱起了战歌,他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
3、嫦娥奔月
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明白天帝能否原谅。
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
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但是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务必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先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
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沈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神仙也未能免俗。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必须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虾蟆。
4、日神羲和
日神(太阳女神)的儿子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汤谷是东洋大海中的一块水域,因太阳天天在此洗浴而滚热如沸汤,故得名。汤谷内有一株同根偶生、两干互相依倚的扶桑树。
十个太阳九个泡在树下水里,一个栖于树上,轮流上岗,一个回来了,另一个才出去,所以太阳共有十个,每一天和人们会面的却只有一个。
每次出勤,都是由太阳女神羲和驾驭六条蛟龙牵引的太阳车,载着太阳儿子由东向西运行。当太阳在汤谷里洗完了澡,升上扶桑树时,叫做晨明;升至扶桑树顶,登上妈妈预备好的太阳车。
将要出发时,叫做拙明;行至曲阿,叫做旦明;行至曾泉,叫做早食;以后每经过一个重要地方,都有一个代表时间的名目。
羲和一向将儿子送到悲泉,剩下的一小段路要让太阳自己行走了。但是妈妈总不放心,必须要坐在车上,看着爱儿走向虞渊,进入昧谷。
等到最后几缕阳光洒上了昧谷水滨的桑树梢、榆树梢,她才驾驭空车,伴着清凉的夜风,穿过繁星和浮云,回归东方的汤谷,准备伴送第二天出勤的儿子,再开始新一天的行程。
十个太阳儿子,天天由妈妈护送,按照严格规定的路线和程序,依次上天值勤。庆都的儿子尧也长大了,他仁德似天,睿智如神,帝喾将天下的统治权传给他,让他做人类的帝王。
5、夸父追日
太阳每一天东升西落,丝毫没有在意北方大荒中的成都载天之山上,有一个巨人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它。巨人用两条黄蛇作耳环,手里也把玩两条黄蛇,他是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夸父身材高大,如山岳耸峙,却很天真,富于幻想,这两天,他在思考几个有关太阳的大问题:其一,太阳落入昧谷,黑夜便要降临;我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我要去追赶太阳,让他永驻天空。
其二,太阳的圆脸上,沾染了不少黑斑;我期望太阳更明媚,更透亮,我要去追赶太阳,请他揩干净脸盘。
其三,太阳在夏天喷吐了过多的光和热,到了冬天势必缺乏能量;我喜欢四季如春,不要酷暑也不要严寒,我要去追赶太阳,劝他平均分配热能。夸父想着想着,提起木杖,撒开两条长腿,就朝太阳追去。
太阳坐在车上悠然西行,猝然看见一个巨人像一座大山一样压来,不由惊呼:“妈呀!快跑,巨人来啦!”羲和在空中炸雷也似甩了个晌鞭,六条蛟龙抖擞精神,风驰电掣般朝前飞窜。夸父吼一声:“跑什么?”脚下用劲,瞬息间越过了千山万水。
龙车驰至悲泉,太阳一滚而下直趋虞渊,这时,夸父已跨入光影,处在大光明的包围中,他的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夸父兴奋地张开双臂,想拥抱太阳,但是,但是怎样啦?
怎样如此的焦渴难熬?哦,夸父奔跑了半天,洒尽了浑身的汗水,他怎样能不渴?夸父追近太阳,经受着火球的燎烤,他怎样能不渴?
夸父踉跄地来到黄河边,伏下身子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转过身,又连着将渭水喝干,那焦渴,却仍旧是那样凶猛,那样暴烈。
夸父挣扎着走向北方的大泽,大泽在雁门山北,是鸟们孳生雏儿、更换羽毛之地,纵横达千里,烟波接遥天,端的是解渴的好去处,可惜他行至半途,即颓然倒地,余辉抹在他的脸上,是嘲讽?还是安慰?
夸父渴死了,他随身携带的木杖,化作了绿叶茂盛、鲜果累累的桃树林,人们说,那是夸父留给后世的理想追求者在漫漫长路中遮阳蔽雨、充饥解渴的希望。
⑧ 一点值千金的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
(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 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
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
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
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
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
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
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
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
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
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
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
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
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⑨ 孔子的经典故事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
磐对问项橐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好学。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陈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于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准备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二、三天以采风。
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孔子问道:“何故停车?”
车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夫子。”
“让他们让道。”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孔子抚摸着一个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公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
小孩仰望着孔子说:“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那好,我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就给我们让道。”孔子思忖,要以“礼”服人,对小孩一视同仁。
“你出吧,”这个小孩心想,我是东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还能难倒我?
“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
“夫妻亲。”小孩答道。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
项橐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白日恩呢!当然夫妻亲。
……。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就是城池!”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
2、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丘。” “是鲁国的孔丘吗?” “是。” “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 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农夫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史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这个地方也有叫黄山的地名。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 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3. 渡河落水山间晒
一时风欺竹,
连江雨送秋。
鱼游浪影沉,
晒书佚事留。
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别人打听。他们来到渡口,见有一老翁在摆渡。子路说:“船夫,请将我们渡过河。”
“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象一个醉汉似地立不稳,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马车经不住这种颠簸,伴着风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师徒等人众都成了落汤鸡,掉入水中,衣服全湿透了。人落水问题还不太严重,这时的南方还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书!”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4.千年一叹孔叹桥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桥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磬。
公元前489年,孔子站在孔子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孔子后来被称之为圣人,但圣人不是神仙,孔子也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不言“乱、力、鬼、神” 即是证明,神可以点石成金(当然,神是不存在的)。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建一座象样的桥是不容易的。
孔子河发源于大别山东南支的五云山 是一条绵长十多公里的山间小河 周边山岗林立 林茂竹密 松涛阵阵 鸟语声声 田垄纵横 村庄聚落。她流经清清沙河、举水,汇入万里长江,奔向无涯大海。千百万年来,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从上古流过春秋,又从春秋流到如今。她因为曾留下孔子的足迹,因孔子发出过千年一叹,而更加令人神奇向往,而承载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千八百多年后,孔子的夙愿,以及世世代代一河两岸民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明万历年间,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崇拜者、归安进士、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筑了一座大桥,并命名为孔叹桥。茅瑞徵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知县,县志称他“于水利、邮传备极经画,有大功于民”。
茅瑞徵及孔子河周边的民众慷慨捐资,请来最好的工匠准备动工,促成此义举。四百年前,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未发明,从哪儿去弄上好的建筑材料呢?这里又发生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就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位白发飘飘、有仙风道骨的长者来到了村庄。他对村民指点迷津道:“要修成此桥,非用龙骨不可。”村民诧异,“从哪儿找龙骨呢?”只见他拿起罗盘依地而卦,随即指着南方一块长形垄岗说:“此地似龙形,必可得龙骨。”众人依言,来到垄岗,掘地一瞧,果见一块块的青石,天然生成,坚硬硕长,每根长逾十米,重约万斤。抬出地面后,一数,共十六根。
据当地的村民讲,垄岗就是现在的麻石山,离此有十来里远。当时既没有拖拉机,更无起重机,要将十米长、五吨重一根的石块搬运到工地,并使其不受损,谈何容易!修桥补路,行善积德,附近的年轻后生踊跃来到垄岗,个个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干重活的好手,一点数,正好有三十二人。
十六根石块,三十二个壮汉,也是一种天缘的巧合,再多一个人则嫌拥挤,再少一人则嫌力量不足。说来也怪,其中有一根石头,众人使出浑身力气怎么也搬挪不动。这时,地仙又飘然而至,向众人解释道:“此乃龙脊,不可妄动。”众人依言而行,留下龙骨,重新填埋好,将其余的十五根抬走,而此桥的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上面铺陈五根石梁,正好只需十五根。
大桥修筑告竣,孔子之愿遂矣。乡民因此得益,再也不用涉足过河,再也不用摆渡了。至今,村民们还说,孔叹桥托圣人之福、沾龙体之光,故持有神灵,失足和落水者很少,就是偶有人失水,也未见摔伤和溺死者。
如果你沿着当年孔子的足迹,来到孔叹桥游览观光,你会为400年前的工程而惊叹。
整座桥全为青石垒砌而成,块块青石,棱角分明,大而沉,稳而牢。长22.8米宽2.25米高2.52米.其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之间铺装五根石梁一共十五根。令人称奇的是这根根石梁每根都是一整块硕长厚实修凿整齐。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设备搬运和起吊最令人不可思议也是一个谜。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的智慧是很高的桥的质量是超凡的历经几百年承载过几多人和物她依然巍然耸立。
传说归传说,无神论者只相信科学。旧街本身建材资源丰富,有大理石厂。建设京九铁路新洲段,石材都是就地取材。风水学中也有科学的成份,只是用古老的方法作过一些勘探罢了,外加一些神玄。就当时的搬运设备而言,重达5000公斤的石块,应是集众人之力,并辅之以马车、人力车之类的设备而一块块搬运到工地。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长城、故宫、都江堰等浩大工程都体现了先人的杰出智慧,孔叹桥也是其中一例。
5、之乎也者之字山
一望穹窿气象殊,辙环曾此暂驰驱。
苍松夜撼蛟龙影,怪石朝蹲虎豹躯。
气压东山堪小鲁,灵通泰岱可观吴。
登临不尽中秋兴,到处春风是舞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在推行其学说和思想的同时,也十分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立志以仁,寄情以山,怡情以水,要象高山那样崇高伟岸,象水那样悠然安详,洗涤着世间的污浊。孔子在新洲度留期间,就曾多次流连于山水之间,思考着匡时济世的伟业,欣赏着风光无限的美景。
一天早晨七、八点钟,孔子师徒来到晒书山散步,他们一边哼着美妙的韶乐,一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致:近看孔子河流水潺潺,白浪直挂。秀丽的村姑在河边挥舞着木杵,有节奏的捣衣声和着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声;四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象晶萤惕透的珍珠自天而降。远看阡陌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吹烟四起,直入云霄。往东边的山脉一瞧,只见青翠的山峦自北向南,绵延千里,透着一种灵气,恰似一个“之” 字,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上面的一“点”。
孔子念叨:“之、乎、也、者、矣、焉、哉,缺点不为之,缺之不成文。”就地掬起一捧泥土扔向那个山头,只见那捧泥土飞向空中,越变越大,飘落在那座山顶上,形成了之字的一点。子路等人惊叫道,“这下就似一个完整的之字了。”
之字山的传说,美妙而神奇。汉字是象形文字,大自然又鬼斧神工,山形地势,似牛、似马,象文、象字,充满着美感。亲临其境,登高眺望,揣摩揣摩,你就会顿悟之字山的奥妙与神奇。
十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孔子在孔子河畔的孔子山讲经台上讲学,听者有五、六十人,众学子正听得入迷。孔子吟道: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
突然,一辆马车驰来,从车上下来两名信使,他们径直来到孔子面前。孔子见官差来到,便停止了讲学。官差带来了叶公的信函。孔子拿着阅读,函云:
孔夫子敬启:吾国国君不幸于昨日崩殁,楚国政局有变,前昭王聘书不便践约,深祈海涵。特遣使以告,并顺送旅资五千,万望笑纳。
夫子高深学问,道德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辈将永远尊崇。
后会有期,他日定当觐见拜教。
即颂时祺!
楚人沈诸梁顿首
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八日
其实,楚国的失约,昭王逝世是原因之一,主要是楚令尹子西嫉贤妒能,从中作梗之故。读罢叶公的信函,孔子深感悲痛和惋惜。他一直视楚昭王为明君,泱泱楚国,若能有楚昭王推行仁政,以拯救乱世的民众,将是天之大幸。为了谒见楚昭王,他们师徒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在陈国居住了四年。未曾想,郢都未至,知遇之君却已仙逝,已成故人。
未久,孔子师徒结束了在新洲的旅程,辞别楚国,来到了卫国,在卫国又居住了三年,为卫出公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