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张良典故履

张良典故履

发布时间: 2021-01-02 05:19:15

A. 张良拾履的典故之中孺子可教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现在他有耐心等待老人。

B. 求张良纳履简介

张良纳履简介:

有一天张良在河边散步遇见了一个老翁,老翁故意把鞋丢到河里让张良捡回来,张良捡回来以后老翁让张良给自己把鞋穿上,张良强忍着怒火给老翁穿上了鞋。

穿上鞋子以后老翁告诉张良,五天以后两个人在河边碰面,五天后张良如约来到了河边,老翁却说张良来迟,要张良再过五天之后相约。

第二次相约的时候张良又比玩到了桥边,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张良便半夜在桥边等候,最终感动了老翁,老翁送给张亮了一本书,并且告诉张良这本书可以立国安邦,说完便离开了。

等到天亮时候,张良打开书一看是一本《太公兵法》,于是仔细研读,最终成为了一个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智囊。

(2)张良典故履扩展阅读:

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带战事胶着,而北方的韩信却势如破竹连克赵国、齐国,一天,韩信派使者捎来一封信给刘邦。

韩信信中说齐人狡猾,反复不定,而且南边靠近楚国,所以我想做个假齐王,稳定局势。刘邦看完信后大怒,破口大骂我被困在这里,正想你来助一臂之力,你倒要挟我做齐王。

刘邦的臭脾气正待发作,不知谁在背后踢了一下,刘邦一看是张良和陈平,张良附耳言道现在开撕你是韩信的对手吗,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利用他对付项羽。

刘邦懂了,继续大怒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的,做什么假的。于是派张良为特使前去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项羽。

刘邦的大方赚得了韩信的信任和支持,为最后翦除项羽奠定了最为关键的基础,在这里张良居功甚伟,是他及时向刘邦传递了忍的信号,这就是苏轼说的,汉高祖的忍耐,是张良教给他的。

张良辅佐刘邦逐鹿中原的过程中,计谋叠出,比如疏通项伯在鸿门宴中暗中保护刘邦;贿赂项伯让他劝项羽把汉中地区封给刘邦。

建议刘邦进汉中时烧栈道麻痹项羽,提出联合英布、彭越和韩信对楚战略包围的方针等等,第一大功臣的美誉实至名归。

C. 张良拾履的主要内容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内到位白发容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拔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

张良正想脱口大骂,但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张良。

张良得到这本奇书,日夜诵读研究,使之后来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

D. 史记张良拾履的主要内容

《史记·留侯世家》司马迁对于张良拾履是这样描述的: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用今天的话解释说张良拾履就是以下意思: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遇到一个大力士,打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地方袭击秦始皇,失误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力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曾经闲暇时到下邳桥上悠闲地漫步游玩,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丢落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很惊讶,想殴打他。因为他已年老,便勉强忍耐,下去捡来了鞋子。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业已替他捡了鞋子,就低跪着给他穿上。老人以脚接受,笑着离去了。张良特别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走去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与我在这里相会。”张良因此感觉老人很怪异,跪下说:“嗯。”五天后拂晓时候,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来会面。”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后到,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随着便走了,没有别的话语,从此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张良天明时看那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拾履作为经典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E. 东海龙王为什么跟孙悟空讲张良拾履的故事

答: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内:“这是什么景容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从原文得知,体制内的龙王不敢惹更生人,便因势利导这位体制外的猴哥,毕竟张良秦时沦为通缉犯而汉时贵为留侯,举这个修成正果的好栗子,不怕再受弼马温的二茬罪。

悟成空不行,悟成仙才好!贵人面前吃瘪,不负英雄名声!

F. 张良拾里有哪个典故

《张良下邳拾履》

属性:历史故事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故事背景:张良拾履的故事还得从张良刺杀秦始皇说起。

张良祖先是韩国人,秦国灭了韩国后,他一心要为国复仇,招募刺客,刺杀秦王。一次,秦始皇向东游访,到了搏浪沙中,张良与他的刺客暗中行刺,却误中副车。被追捕之后,张良只好隐姓埋名,开始逃亡生活,来到了下邳。

《张良下邳拾履》

原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张良下邳拾履

译文: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多次给刘邦讲述《太公兵法》,刘邦十分高兴,便常常采纳他的计策。张良也常常对他人讲述太公兵法,但却没有人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于是张良便感叹道:“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赐予的啊!”张良便从此跟随了刘邦。

张良拾履,改变了张良的一生,也无意中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增加了契机。

G. 张良三进履的典故地点到底是“祀桥、屺桥、圯桥、圯桥”

注明:历史上张良在建祀桥上遇黄石公,这建祀桥遗址实际是在古镇汴塘镇汴塘街中内间位置,汴塘镇那容个时期属下坯管辖范围,建祀桥经南北朝向小河流,沟俩边过去有不少古月牙井,如今石头花纹图案的老建祀桥已修建成现代式的桥,名称没改还是叫建祀桥!

H. 张良进履全文!!!!!!!!

良尝复闲,从容步游下制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I. 介绍一下“韩信受辱胯下,张良纳履桥端”的故事

1、韩信受辱胯下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非常潦倒,不愿种田,又没有人推荐他做官,自己学做生意又以亏本告终,因此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戴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

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

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集市上的人都哄堂大笑,以为韩信真的是因为胆怯才爬过去的。

2、张良纳履桥端

张良隐藏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时,有一天在下邳一座桥上遇一皓首老人,登桥时一只鞋坠落桥下,他便冲张良说:“小子,去把我的鞋捡来!”张良一听,不由想动怒,可仔细一瞧,这老人有七八十岁的高龄,便心生怜悯,下桥把老人的鞋捡起。

老人又晓起脚,对张良说:“给我穿上。”张良想索性好人做到底,便屈腿帮老人把鞋穿上。张良以礼待人,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

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交给张良一本书,嘱咐道:“你读透此书,将来可为帝王之师!”说完飘然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此书便是《太公兵法》,张良勤读不缀,果然成为奇才谋士,辅佐刘邦夺得了天下。

(9)张良典故履扩展阅读

清代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

节选原文:

与人相与,须有以我容人之意,不求为人所容。颜子犯而不校,孟子三自反,此心翕聚处,不肯少动,方是真能有容。一言不如意,一事少拂心,即以声色相加,此匹夫而未尝读书者也。韩信受辱胯下,张良纳履桥端,此是英雄人以忍辱济事。静修之言曰:误人最是娄师德,何不春生未唾前?学人当进此一步。

译文:

与人相处,必须有由我来容忍别人的想法,不必苛求被别人所容忍。颜回被别人侵犯而不计较,孟子每天数次自我反省,这种心思集中不轻易波动,才真正能够有容人之心。一句话不如自己的意,一件事稍微不顺自己的心,就对人施以严厉的声调、脸色,这是没有涵养、没有读过书的人。

韩信能忍受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张良能在桥头为人穿鞋,这是英雄之人用忍受耻辱来求得事业成功。刘因说过:最误人的是娄师德,为什么不教人在别人没有撕破脸皮之前就与人交好呢?读书人应当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更好些。

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孙奇逢认为关键在于要“以我容人”,而不在乎“为人所容”,为此他列举了颜子、孟子、韩信、张良之类的贤人、英雄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排除其与世不争的消极因素来看,其严于律己的一面是十分可贵的。

朋友间、亲友间、兄弟姊妹间、父子间若要相敬如宾,友好团结,必须以“我应当容人”来严于责己,若无自我批评,有了矛盾都把责任推给对方,则“友好团结”必荡然无存。

J. 张良拾履那个老先生是谁

黄石公,下邳人(今江苏睢宁古邳镇)。世人称黄石公“圯上老人”、“下邳神人”。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皇甫谧《高士传》:黄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乱,自隐姓名,时人莫知者。

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是下邳人。遇上秦时候的战乱,自已隐姓埋名,当时的人没有知道他的。起初张良改姓氏为长,藏在下邳,在沂水的桥上去散步游逛时,遇到一位老人,还没有互相拜见,黄石公故意把鞋抛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上来!”张良预先不知道是诈,有些愕然想揍他;因为见他年岁大了,才强忍怒火,下了桥,给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跪着给他穿上。那位老人伸出脚来,让张良把鞋穿好,笑着走了。张良感到很惊诧。他大约走出一里远,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年轻人倒是可以教育的!五天后的清晨,你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更觉得奇怪,又跪下说:“是。”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去了约定的地方,黄石公生气的说:“你与老人约定,为什么后来?”再五天后的早晨约定,张良天不亮就去了,黄石公又早在那里了,又生气的说:“为什么晚来?”又五天的早晨的约定,张良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黄石公也来了,高兴的说:“应该这样嘛!”于是拿出一本编书给张良,说:“你回去读他,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三年之后,你见到的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于是离去,看不见了。张良天亮翻开书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张良认为这事很神异,于是把自己的学说四处游说,他们都不采纳。后来与沛公在陈留相遇,沛公采纳他的话,最终有了功业。十三年后,跟随高祖退到济北谷城山下,得到一块黄石,张良于是像对宝贝似的建祠供奉起来。一直到张良死,将他与石头一起埋葬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