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骊山典故

骊山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30 12:00:00

① 山坡羊 骊山怀古哪一句运用了项羽的故事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山坡羊·骊山怀古》为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内受而容创作的一首散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两句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此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触目伤怀,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叹。

② 长恨歌和华清池的典故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温泉喷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朝第七个皇帝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卧室。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面平如明镜,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 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此阁是贵妃浴后观景及凉发之处。 现在的九龙汤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贵妃池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还有一座“兵谏亭”,高4米,宽2.5米,水泥钢筋结构,兵谏亭匾额是用贵重的蓝田玉制成。走出望湖楼,向右可沿着一条砖砌的台阶上行,直登苍翠葱绿、美如锦绣的骊山游览。

③ 骊山的历史传说

1、据说在古时候,天塌了,于是百姓遭到了很多的苦难,天神骊山老母就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到凡间来炼石,然后补天,她和她的两个女儿都非常努力的想拯救人类。

于是她和大女儿两个人练石,小女儿则化成了一匹黑马,负责驮着她们,在天上和地下来回穿行,历经磨难终于补好了天,但是不幸的是一条黑龙又将天给破坏了。

人间又遭受灾难,母女三人制服黑龙,重新补好了天,但是小女儿因为太累了,还没来得及变回原来的样子就睡着了,只是没想到醒来后,就变成了一座山,留在了人间,就是现在的骊山。

2、骊山的风景是十分的秀美的,据说当时周幽王就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骊宫,后来秦始皇又把他更名为骊山汤,后来汉武帝和唐太宗都在这里建宫,并且取名,直到唐玄宗的时候把它叫做华清宫。

因此这里温泉很有特征,又称为华清池,后来改革开放以后,考古学家们在这个地方考古的时候发现了,有四千多平方米,里面有五个汤池,他们分别供皇帝贵妃太子和其他的大臣们用的汤池。

3、骊山是中国很多的名山,其中的一个是华清宫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骊山里面的森林有独特的景观,也有柏林和其他的树木等,树形非常的奇特,中华上下五千年很悠久的历史文化。

有好几个朝代都在骊山留下了烙印,骊山作为考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山,骊山里面印记了好几个朝代的皇家文化和皇家别墅的风格,里面还有特别特殊的温泉。

所以骊山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传说和它的美丽景色已经让它成为了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吸引着很多人们的到来。

其实在骊山上面有一个‘烽火台’,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就是在这里发生的,相传在古时候西周末代君王为了博取他的妃子的一笑,曾经在这里举行了一个著名的荒唐行为。

相传周幽王娶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女子,一下子就得到了周幽王的宠爱,但是这个女子进宫以后从来没笑过,周幽王为了让她一笑,就命人将烽火台点着了,各地诸侯的将士火速前来救驾。

没有想到只是一个玩笑弄而已,后来叛军已经攻入骊山,周幽王才派人传信诸侯,因为之前他戏弄了诸侯,所以没人来救,导致周幽王才被杀。

4、在骊山上还有一个遇仙桥,当时这个桥是在唐代的时候见到这个桥长五米宽两米多,高五米的单石拱桥。

据说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考生累了,进京赶考的时候路过这个桥得到了仙人的指教,所以才幸运考中了,所以这个桥才命名叫做遇仙桥。

5、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

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院内。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④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典故。

春秋时周幽王为来博妃子一笑,点燃烽自火,导致国破身亡。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出自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释义: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4)骊山典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赏析

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

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⑤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发生过

西周最后一位“王”名为姬宫湦,史称“周幽王”。他沉湎酒色不理国事,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周幽王曾在骊山“烽火戏诸侯”,至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却无人来救,结果被犬戎所杀死于骊山脚下戏河边,《国语·鲁语》称“幽(王)灭于戏”。

今在陕西临潼不但流传有许多与周幽王相关的传说故事,还留有宋家村“幽王冢”,该墓葬自唐代以来一直被认作是周幽王陵。但学界对临潼戏河周幽王死处、幽王冢仍存异议,故在此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结语:

综上所述,临潼戏河实得名于周幽王与褒姒游戏于此,且戏这一地名源于戏河,即先有戏水后有戏亭、戏水亭等地名。西周末年周幽王死于此地确无异议,但宋家村的幽王陵绝非是周幽王陵。

周幽王陵在西汉《西京杂记》中有相关记载,除此之外再无记载,直到唐朝杜佑所著《通典》中才再次出现,《通典》:“昭应……周幽王陵,秦始皇陵,汉成帝昌陵。有戏水亭,即周幽王之死处。”其间跨度超过六百年,所以无法确切了解临潼周幽王陵的历代保存情况,也无法核实该墓葬出现在临潼区代王街办宋家村的时间。

不过《通典》也提供了一些较为宝贵的信息,即周幽王被犬戎所杀,死亡地点在“戏水亭”,即今戏河西岸台塬之上,死后被收敛葬于此地,所以才有周幽王陵。这种推理观点符合古人的认识,因此在缺少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前代文献梳理的情况下,将周幽王陵便定位在此处显然论据不足,而从馒头状封土来看,或为一大型汉墓。

⑥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这句诗引用了典故与下面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引用了火烧阿房宫这个典故,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有关。“骊山四顾,阿房一回炬”这句诗出自“《山答坡羊,骊山怀古》”,作者是张养浩。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进阿房宫后将其焚烧。诗人张养浩途径骊山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⑦ 【骊山】有哪些风景区构成有什么历史典故啊

骊山因系西周时骊戎国所在地因此称为骊山。远远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骏版马。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权作为皇家园林,离宫别墅众多,其中著名的有西周时营建的举火楼、烽火台以及唐华清宫长生殿遗址现代史上西安事变的历史见证兵谏亭(原捉蒋亭)也位于骊山之上。“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泉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曾题诗对骊山胜景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做了恰当准确的概括。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还有几十个文物胜迹: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寺、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即为“关中八景”之“骊山晚照”。

⑧ 骊山有着哪些和王朝相关的传说故事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专剧,从而葬属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分。

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别称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别称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1、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是浣纱的女儿,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有一天她站在一条河边、清澈见底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得她更加美丽,见到她的美丽身影时,河下面的鱼都忘记的游水,渐渐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这个代称开始传下来。

2、王昭君:落雁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送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王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2、貂蝉:闭月

在三国时期,王允的女儿貂蝉有一天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刚好王允瞧见,为了宣扬自己女儿的美丽,她就说月亮见到他女儿时都要躲在彩云后面,从此貂蝉就得来“闭月”的代称。

3、杨玉环(杨贵妃):羞花

有一天杨玉环在花园逛时,她对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的她摸了一下面前的花,没想到花瓣就立即收缩起来,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候刚好有个丫环看到然而到处跑地说杨玉环跟花比时,比不过杨玉环的美丽,花都害羞低下了头。从此杨玉环就得了“害羞”的代称。

(9)骊山典故扩展阅读

历史典故

1、沉鱼之容

西施天生丽质,婀娜迷人,浣纱时鱼见其美而忘记了游水,渐沉于水底,故誉其有“沉鱼”之美。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2、貂蝉拜月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在1971年时,还有人看见了貂蝉墓,但也有说是她女儿的墓。可见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也不足取信。

3、玉环羞花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

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4、平沙落雁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对汉称臣,并自请为婿,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⑩ 是何事悲风秋画扇,还是 何事秋风悲画扇 两句话的典故分别是什么啊

一、只有一句,是——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事秋风悲画扇”前一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意思是: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二、附原文如下:
木兰花令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故】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打入冷宫。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泪雨零霖”“比翼连枝”:都是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把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了。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指容若公子的知己,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三、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