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广州的典故

广州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9 23:02:18

❶ 有关广州的历史传说或历史故事(神话、寓言、风俗故事)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别名。比如广州吧,就有五羊、五羊城、穗垣的别称。

广州为什么被称为五羊城呢?这还要从一个古老的传说说起。

很久以前,广州发生过一次大饥荒,人们已经几天没米下锅了。可是做官的老爷却象强盗一样,照旧向老百姓要粮食。那时候,城里的坡山脚下住着父子二人,因为交不出粮食,父亲被抓走了,官老爷让儿子三天之内把粮食交齐,不然就要他父亲的命。

这少年十分孝顺,但是却没有一点办法能救父亲,他急得痛哭失声。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他的哭声感动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们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羊,拿着谷穗,来到了少年的家里。他们把谷穗交给少年,让他赶快把谷粒种进土里,明天天亮时,就能收获很多的稻谷。他们还告诉少年,以后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到坡山脚下找他们,说完仙人就不见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种下了谷粒,第二天果然收获了几大筐稻谷。

少年把稻谷如数交给了官府。官老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问这稻谷的来历。少年毕竟是个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实相告。官老爷听后心中暗自盘算:如果把五个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发大财了吗?于是,他释放了少年和他的父亲,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脚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脚下,告诉仙人们快快离开。仙人们点点头,感谢少年的关照,然后告诉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种撒到地里,这样官府就抢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说话间,差役们到了,五位仙人腾空而起,差役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仙人带来的五只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们刚要去抓,五只羊簇拥在一起,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广州的越秀山上看到那五头石羊呢,中间的一只公羊,口衔谷穗,昂首天外。不过,这不是仙人的五只羊变的,而是艺术家的杰作。传说中五只羊变成的石头,在坡山脚下的五仙观里,你不妨前去一看。

这个五羊的传说是一则广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通过「五羊衔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纷纷携带家畜、农作物向南迁徙的事实,表达了古代的广州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历史眞实的广州是这样产生的。
广州这块土地面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早在新石器时代,即约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从速渔猎和原始农业活动。在广州的龙眼洞、飞鹅岭等地发现的远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凿、石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说明已经有流动的渔猎部落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地区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为广州的原始聚落。

后来,人们的耕作和捕猎技术提高了,学会了各种手工艺技术,生产的粮食和打的鱼也多了,便开始用剩余的粮食和鱼,去换取别的部落的剩余产品,交换有用的工具。在物产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匠,他们不必从速耕种,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乡村,而是集中居住。这样,广州一带的各个定居地之间的交往密切起来,变得谁也离不开谁了,慢慢地形成了一个经济社会,从而奠定了广州城的基础。那时候,世界上许多名城,还是猎人弯弓搭箭的森林,或者是渔夫撒网的河泽呢。

在今天.五羊巳成为广州的城徽标志。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羊城“这一别称,已渗透到广州生活的各方面:书有《羊城古钞》,刊有《羊城古今》,报有《羊城晚报》,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许多楼字商标、公司社团、名胜古迹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观”如今尚存,“仙人拇迹”依然可见;仙湖街、仙邻巷、五仙门等都还粘有一点“仙”气——“五羊仙”的神话,可谓影响深远。

❷ 广州历史名人故事

孙中山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1905年8月,在日本组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出任总理。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2月29日在上海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同年3月让权给袁世凯。1919年支持“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并将1914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出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3年2月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发表《国民党改组宣言》。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9月成立广东大学。10月平定商团叛乱。著作辑为《孙中山全集》。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居巢:清代晚期书画家。字梅生,号梅巢。他将所居称为“今夕庵”。 他是番禹(今广州)人,当时广州为接触西方文化最多的城市,他的绘画也受到些影响。他所绘山水、花卉多秀雅,草虫则活灵活现,书法师承恽寿平,工诗词。居巢年青时善游览名迹,饱览桂林山川,结交著名画家,对其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善作花鸟,重视自然真情实景。提出“不能形似哪能神似”。景慕恽寿平,作品多为工笔,其用笔简洁,敷色清淡,具有疏朗淡雅,潇洒飘逸的格调,构图方面也不落常套,时出新意。他是以工笔中兼写意,以形写神的手法,发展了工笔花鸟画法。
康有为:又名祖诒,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佛山市南海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❸ 有关广州的历史故事

广州北京路 几许沧桑事

广州北京路的名字,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武汉的汉正街一样,是最繁华商业区的代名词,来广州的商旅没有不到北京路去过的。这条我们熟得不能再熟悉的北京路,却藏有几许沧桑的故事。

“双门底”故事

在清代,北京路的街名唤作“双门底”,至今许多老人也还称这个旧名。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汉电影院的位置,有城门楼一座,名为“大南门”,这是广州的内城楼之一,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了。“双门底”的起源是因着今天西湖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原有高楼一座,名“拱北楼”,楼有双门拱,故街名“双门底”。楼上设有一座元代铜漏壶,是广州城镇城之宝之一,据清人笔记所说“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拱北楼拆除马路后,铜壶转存于广州市立博物馆,后来拨调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双门底在清代是商业重地,故流传有“双门底卖猫———装假”的歇后语。一直在双门底经营至今的“活化石”,是陈李济药厂。该厂前身陈李济杏和堂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铺面就在今天的“银座”一带,近五百年而尚存,也算是北京路历史的最老见证了。

“永汉路”典故

民国年间北京路那时叫“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为什么叫“永汉”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来当时主政广东的是杨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广州的路名上以垂久远,但当时的规矩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荣。杨永泰动了脑筋,就将“汉民路”改作“永汉路”,又将相近的万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这样就把“永泰”两字嵌入了两条路名之中,这也是北京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掌故。

高弟街·“许地”

北京路南段,近年也兴旺了不少,尤其是高第街一带,更是粉饰一新,车水马龙。

高第街最出名的,首推许氏家族,连街名也叫“许地”,这个由潮汕西迁来的巨族百余年间人材迭出,甚至近有小说家专门著有《千秋家国梦》来诉说许家的兴起。许家的后人曾带我在许地转了几次,指点着残存的建筑告诉我当年这里是某某的居所,看着弯弯的月亮门、百余年的蚝壳窗、墙头上依稀的灰批单龙,真令我浮想连翩。最后老先生指着家门口一株种在破缸里的苏铁说,他祖母年轻时,这树就已种了几十年,现在树龄差不多百余年了。看着这干瘦的树头露着恹恹的生气,仿佛就是许地旧物的典型呢。

高第街上的铺子,广州人最熟悉的是绸缎铺“九同章”和具店“三多轩”,三多轩今已迁到广州路,老铺旧地还住着当年店主黄家的后人。摸着那螺旋的木梯扶手,你可以看到那八卦形天窗上筛下的阳光幽幽照在贴金的檐花上,还真有些繁华的余韵!百多岁的老画人黄金海在这住了七十多年,我见到他时,已不太能清晰说话,可精神还很健,今年初才辞世,享年104岁。如果他能细述北京路的百年沧桑,那该多精彩!老人家的女儿指着旧铺的外墙说,那儿原来有“三多轩笺扇庄”的水泥字,是民国元老谭延

❹ 广州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三元里抗英斗争、西来初地由来、六二三路与沙基惨案……

❺ 广州都有哪些传说故事

1、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为业。秀姑自小聪明伶俐,十四岁时幸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吕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从此能知人间祸福,并常去罗浮山里访仙。

后父母为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龙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门前的水井。投井时只穿着一只鞋,还有一只鞋留在井台上。此后,她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漂出来,原来那井与河是相通的,在当时传为奇案,遂有秀姑已经"登仙"的传说。

据传仙姑还在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现形于故乡小楼,有人看见她在西园寺一棵荔枝树下乘凉,把绿绸腰带挂在树上。如今此地称"挂绿园",而这棵荔枝所结的果实均有一条绿色彩带,即增城著名的"挂绿荔枝"。

2、在广州流花湖公园的中心位置、湖水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草木葱茏,繁花吐艳;曲径蜿蜒,鸟鸣清脆。环岛湖水如镜,泛绿映红,景色甚佳。入口处砌一门洞,上题“浮丘”二字。

“浮丘”本是石名。远古时流经今广州城的珠江是很宽阔的,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汉时代,水面仍宽达2000米,即约为现在的10倍。

江中有三座大礁石,分布于东西中三处,浮出水面。东为海印,中名海珠,西即浮丘。乃古代著名的“羊城三石”,古人视为广州城“地之胏也”(屈大均《广东新语》),即喻之为大地之骨。

浮丘石的位置在今中山七路东段,东距西门口约250米,其北端入将军里,南端至李家园(早几年此巷两侧民居已拆去,建起了高楼),自宋代建三城起,至民国时拆城墙建马路,浮丘石都是在广州城西城墙(今人民路大约自市一医院门口南至太平桥一段即为西城墙遗址所在)之外。

因此石如浮于水面的小丘,古人乃按其状而取名。现在浮丘石故址距珠江江岸2公里多,唐代时,浮丘石却为船舶停靠之地,直到北宋中期犹四面环水。

以后随着人口激增,填江作田,更加长期的水道冲积,到南宋后期,沧海已变桑田,浮丘石与周围陆地连成一片了,并已建起了民居。这座江中大礁石是由白垩纪红色砾岩和粉砂岩构成的,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但它却孕育出了一个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

话说古时浮丘山下住着一老一少,长者年过花甲,双目失明,人称浮丘公;少者二十来岁,也一眼已废,人称浮丘叔。两人时时互相搀扶,共用一只眼睛,到浮丘山上砍柴割草,卖薪度日。不管严冬酷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邻居们见这一老一少生活艰辛,便不时施赠些麦豆、粟米给他们。浮丘公和浮丘叔对此深怀感激,但年长日久,收得多了,不觉感到过意不去。

一天,邻居二叔婆又送来麦豆,浮丘公怎样都不肯收受了,但二叔婆还是坚持要送给他。两人正在你推我让,一直没作声的浮丘叔突然叫起来:“我还有一只眼睛,我们也可以开荒种地!二叔婆,多谢你!你的麦豆我们收下,用来作种子!多谢你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开春,浮丘公和浮丘叔互相搀扶着,到浮丘山下找地开荒。那时能种植的地都被人们开光了,两人找来找去,只找到东头的一丁点地方,拨开表土一看,原来下面是红色的岩石,种不了东西的。

但两人并不气馁,就在那里挥锄垦荒。浮丘公在前面掘,浮丘叔在后边种。别人一天下3斤种,他们一斤种要下三天。刚好那年又遇上天旱,谷雨都过了还未见一滴雨水。两个盲人,就靠一只眼睛,摸着爬着抬水淋地,日落回家时便顺便挑回一担柴草,用来换点盐米度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收成时候了。别人种的麦豆,结荚不多,开的是紫蓝色的小花;他俩种的,却结满一串串的豆荚,开的是黄澄澄的金花。

更奇的是,别人收的是普通的麦豆,他俩收的竟是金灿灿的金豆,连那些豆杆都变成了红白相间的珊瑚玉树。据说这是勤奋的浮丘公和浮丘叔得到了仙人的帮助,随后连他们自己也变成仙人了!

为了报答邻人们长期的施赠,他俩悄悄地把这些金豆子撒回到每家每户的门口,撒满了一街。那就是过去旧广州“撒金巷”的来历,后人出于忌讳,改叫“积金巷”。他们肩上挑的柴草,都成了珊瑚玉树。明朝大画家李子长的那枝神笔,据说就是他们送的一条柴草变的。

此地后来还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浮丘公,浮丘叔,两人同一目。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现在中山七路东段,以前叫石岗街,地下全是红色砂岩,据说就是浮丘公和浮丘叔种麦豆的地方。

流花湖公园的“浮丘岛”建于1982年,名称就取自上文所讲的浮丘石掌故。此岛四面环水,湖岸绿树环绕,远望犹有古浮丘岛之模样,予人一段远古的追忆,延续一种思古之幽情。

3、相传在秦朝的时候,在白云山脚有个小村庄,住着一个青年人叫郑安期。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年老的母亲,母子相依过活。郑安期幼年曾跟随父亲行医,学得一点医药知识,便在村前开了一间小店,摆卖生草药,兼替村人治病。

他家里虽然贫困,但富有同情心,穷苦的人来看病,不但不收诊金,连药费也减免,因此深得当地村民的爱戴。有一年,白云山一带发生一种流行病。得病的人首先怕冷,接着发高烧,同时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不止。

如果救治不及时,就抽筋昏迷,直至死亡。郑安期翻尽医书,试用各种药物,都没有见效,眼见一个个乡亲痛苦呻吟,悲惨死去,他心如刀割,焦躁万分。

一天深夜,郑安期为乡亲们看病回家,母亲见他神色憔悴,满面愁容,便问他近日治病的情况。郑安期唉声叹气,便把流行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告诉她。母亲听了,也连声叹息。她想了一阵,然后说:“早年听你父亲说过,医治这种流行病,最好用九节菖蒲,但这种药不容易找呀!”

郑安期经母亲这一说,好像在黑暗中忽然见到一丝光明,连忙问道:“那九节菖蒲的形状是怎样的,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母亲说:“听说它叶瓣如兰,茎分九节,身似匙柄,有股清逸的幽香,偏偏生长在高山大岭的悬崖峭壁上面。这种药物真难找呀,你父亲找了一辈子也没有找到,你也不必妄想了!”

郑安期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他心里想:“不!就算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九节菖蒲,好把乡亲的病治好!”第二天,郑安期安排好母亲的生活,便背起竹筐,拿着锄头,出门去了。

去哪里找呢?他想,白云山最近,应先到白云山寻找。白云山古木参天,白云环绕,流水淙淙,百鸟喧鸣,对于这一切,郑安期都无心观赏,他一心想着的,是把九节菖蒲找到手。他不停地在山上寻找,专向那些从未到过的悬崖峭壁爬去。

尖锐的岩石割损了他的脚,锋利的荆棘划破了他的手,他丝毫感觉不到痛苦。他由白云山的西边走到东边,已经找了将近一天了,连九节菖蒲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夕阳西下,暮色沉沉,郑安期感到失望了。他在崖边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来,到这时候他才感到汗水湿透衣服,肚子饿得咕咕叫,全身疲倦无力。就在这时候,忽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香气。这种香气比兰花清新,比玫瑰馥郁,使他精神一振。他立即站起来,沿着香味寻找。

终于发现悬崖下二、三丈的地方,长着一棵像兰花似的植物。他往花的茎上一数,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节,这正是九节菖蒲!刹时,郑安期高兴得跳了起来。郑安期立即过去,试着伸手去摘,但它生得很低,无法扳着。

他想寻路下去,但悬崖峭壁,无路可通。看着这宝物在眼皮下面而采摘不到,他急得直跺脚。这时,他忽然发现一块岩石下,有一藤蔓植物伏地而生。

便灵机一动,当即把它采集起来,扭成一股绳子那样,一头捆住岩石,一头垂落悬崖,然后自己攀着藤蔓,坠下悬崖,爬近九节菖蒲,小心翼翼地把它采摘下来。

他用嘴把菖蒲咬着,用双手攀着藤蔓,想爬上崖顶。忽闻“辟拍”一声,藤蔓突然折断,郑安期跌下悬崖。正在危急的时刻,崖下升起一朵白云,顷刻间变成一只仙鹤,把郑安期稳稳托着,然后背着他飘然而去,传说他羽化成仙了。

后来,村民们沿着郑安期的足迹来到这里,找到了九节菖蒲,用它扑灭了流行病。为了纪念郑安期,人们就把他坠崖的地方称为郑仙崖,把那条小溪涧,称为蒲涧,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寺庙,称为蒲涧寺,供人们拜祭。

4、周夷王八年,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仙乐缭绕,柔美悠扬。随后便又出现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色仙羊。每只羊都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

仙人把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骑彩云腾空飞逝。而五只仙羊因依恋人间,便化为石头留了下来,并一直保佑着广州风调雨顺。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

5、在广州海珠区漱珠岗上,有一块椭形的大石,斜卧向着朝斗台,它上面刻有“金石循环”4个大字。

相传在汉代,钟离大将军与敌交战,因寡不敌众,被敌兵追杀误入深山。他在茫茫林海里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路。他孤零零地牵着战马在山道上走着、走着,不觉天已黑了。

这时东华帝君正云游到此,见钟离迷路,即按下云头,来到钟离身边,有意感化他。钟离正穷途末路,感叹世事多变,于是,跟着东华帝君入深山修道。天长日久,钟离修炼得道成仙,因自己生于汉代,就取名为汉钟离。

有一天,汉钟离云游到河北邯郸,遇到了上京考试的吕洞宾,两人一见如故,就在客栈里促膝谈心。汉钟离见他生得眉清目秀,有道骨仙风的气质,又有满肚子学问,于是,有意感化他。只见汉钟离略施法术,吕洞宾便渐觉疲劳,打起瞌睡来了。汉钟离便拿了一个枕头,扶吕洞宾落枕安睡。

吕洞宾刚躺下,就发起梦来。他梦见自己科场考试名列前榜,朝廷为他封官,报卒敲锣打鼓报喜,众人纷纷前来祝贺,好不荣华富贵。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就因祸而被抄家革职。吕洞宾吓得一身冷汗,惊醒过来。他思前想后,感慨万分,尤其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的身外物,不必刻意追求。于是,他放弃了上京考试的念头,跟随汉钟离修道去了。

他们一路南行,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来到广州珠江南岸的大松岗上(现在人们叫它漱珠岗),见这一带山青水秀,松石奇特,境界幽旷,就择此地歇息。一天,汉钟离想试一试吕洞宾对功名富贵、酒色淫邪等是否还有贪恋之心。

于是,便在岗顶选了一块大石对吕洞宾说:“我教你点石成金吧,只要你学我作法,就能将这大石化成金。”吕洞宾想了想,问道:“点石成金后,日后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道:“金石循环,过了500年以后,此成金之石仍可复回原石的。”

吕洞宾一听,连忙摇头,着急的说:“我不学这法术了,此金石500年后再变回石头,岂不是害了500年后的人吗?不要点了,不要点了!”汉钟离见吕洞宾真的着急起来,心中不觉暗喜,当即取消施金术,此石也就未曾被点成金。

吕洞宾不为功名富贵所动,善良正直,正是汉钟离所希望的。于是,汉钟离即收他为徒弟。故事流传下来,后人在漱珠岗上的那块大石刻上“金石循环”四个大字以作纪念。纯阳观建成后,成为广州一大胜迹,观中有一联曰:点石成金,虑及将来仍变石;学仙由圣,就知此念是真仙。

❻ 求关于广州的历史故事(包括美食的来历什么的)

广州地处丘陵地带,北面靠山,南面向水、靠海。水乡多,土地肥沃,幅原广阔,虽然缺乏矿产资源制肘了广州的重工业发展,但又为广州提供了繁多的食物资源,再加上处于祖国南大门的广州,南来北往的商旅,源源不绝的商贸往来,贾客盈门,更促进了广州食文化的发展。“食在广州”就是因此而来的。
广州以美食而闻名于世,曾经有外国人在游记中写到:“在这里,鹅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大,要好……很多蛇被捉来当美食用”,广州人也自夸广州的菜馆菜式之多,一个人即使待一年也吃不完。
广州小吃可分几类:如油器类、粥品类、粉面类、糕点类、甜品类、粽子类、杂食类等,每种小吃都有不同的风味。
沙河粉 风味百变米制品
用米浆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带状而成。盛行于广东、广西、海南,以广州市沙河出产的最著名,故名。因它是用白云山上的九龙泉水泡制的,所产的粉薄白透明,爽软韧筋兼备,炒、泡、拌食皆宜。近年来,沙河饭店将菜汁、红萝卜汁渗入粉浆中,制成彩色沙河粉,另有特色。
传说,早在前清末年,广州北郊沙河镇上有家义和居小食店,店主樊阿香夫妻俩,早上卖白粥油条,中午卖家常饭菜,生活倒也过得平平稳稳。一天早上,店门口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有气无力地倒在门前青石上。阿香不禁心起恻隐,便叫妻子送去热粥。老人推说没钱不能白吃,阿香便道:“本店虽小,但对老人家,这白粥一向是免费的,你就放心吃吧!”谁知自此以后,老人几乎天天出现,阿香夫妻也不嫌弃,照样施舍。
忽然有天,阿香不幸得病,茶饭不思,一卧不起,小店只好歇业。中午时分老人又出现在店前,当得知阿香病情时,便说:“阿香哥粒米难进,病自然难愈,今天就让我做碗好吃的给他开胃吧!”老人稍加思索后,即用从山上引来的泉水浸泡大米,熟练地磨好米浆、烧好开水,然后把米浆薄薄舀进竹匾上蒸。一会儿,米浆成了粉皮,老人揭皮切条,加葱盐香油,送到病人床前。阿香顿时食欲大开,几碗下肚后,病情果然好转,再三道谢后自然问起老人来历。
原来老人本来竟是宫中御厨,只因性格耿直,不慎得罪慈禧太后,侥幸中逃出北京,自此隐姓埋名,四处躲避追缉。老人说:“此粉出在沙河,就叫沙河粉吧!我在此镇已停留多时,再不走恐怕就要连累主人家了!”言毕就走,以后再也不见人影,但义和居的沙河粉却从此出名。

❼ 广州有那些神话传说

1、五羊城的传说:

周夷王八年,广州海天茫茫,遍地荒芜,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民不聊生。一天,南海的天空上忽然仙乐缭绕,柔美悠扬。随后便又出现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色仙羊。每只羊都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

仙人把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骑彩云腾空飞逝。而五只仙羊因依恋人间,便化为石头留了下来,并一直保佑着广州风调雨顺。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

2、菠萝庙的传说:

在珠江口狮子洋的北岸,古时候有一个扶青镇,是个大港口,来往的船员都要去镇上的南海神庙祭拜。这个神庙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仅存的一座,供奉的是南海水神洪圣大王,香火旺盛。南海神庙为什么又叫“菠萝庙”,据说与神庙门口的两棵菠萝树有关。

传说很久以前,菠萝国使者达奚司空随一外国商船来到扶胥江口,上岸拜祭,并在庙前栽下两棵菠萝树,但他贪恋此处美景,误了回船时间,孤零零地留在当地,久立庙前,化为石人,乡民同情他,把他供奉在庙里,故神庙也被称为“菠萝庙”。它是广州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

3、广州增城何仙姑:

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县小楼区新桂乡人,唐武则天某年夏历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为业。秀姑自小聪明伶俐,十四岁时幸遇云游到此的吕洞宾。吕给她吃了一些云母片,从此能知人间祸福,并常去罗浮山里访仙。

后父母为她找了个姓冯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于中宗景龙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门前的水井。投井时只穿着一只鞋,还有一只鞋留在井台上。此后,她从福建莆田的江河里漂出来,原来那井与河是相通的,在当时传为奇案,遂有秀姑已经"登仙"的传说。

据传仙姑还在代宗大历年间(766-779)现形于故乡小楼,有人看见她在西园寺一棵荔枝树下乘凉,把绿绸腰带挂在树上。如今此地称"挂绿园",而这棵荔枝所结的果实均有一条绿色彩带,即增城著名的"挂绿荔枝"。

4、五仙观:

五仙观是建立在古代神话传说基础上的一座寺院。根据神话和传说,在周朝,广州遭受了多年的饥荒,人们民不聊生。一天,五朵五彩缤纷的祥云飘在南海的上空。五个神仙,穿着五色衣服,骑着五只不同的毛色衔稻穗神羊,来到了广州。

仙人们把稻穗分赠给广州人民,并祝福此地今后永无饥荒。说完,五位仙人飘然离去,留下五只依恋人间的仙羊。后来人们将稻穗撒播大地,从此这里年年五谷丰登。五只仙羊后来化为石羊,好像永久地保佑“楚庭”人民风调雨顺,幸福吉祥。广州因此被称之为“五羊城”、“羊城”’和“穗城’。

广州人民为了感激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观中有五仙雕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又被称之为谷神。

5、珠江得名是与一颗宝珠有关的。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

消息很快传出去,不久,一位波斯商人远涉重洋而来,说波斯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和这颗一模一样,就用十万贯重金把阳陵兰珠买走了。

波斯商人高兴地带着这颗宝珠登程回国,航船沿着江水一路顺风行驶,两岸景色如画。波斯商人看到迷人的山光水色,忍不住打开宝箱,取出宝珠,捧在掌心;只见宝珠光芒四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相辉映。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滚,一道白光从他掌心冲天跃起,射人江中,钻进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之下,宝珠不忍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终于永潜江中。

从此,那块巨石人夜便闪闪发光,随潮涨落,永远浮在江面上,后来就把它叫做“海珠石”这条江也得名叫“珠江”

(7)广州的典故扩展阅读:

五羊传说故事的解读:

传说中的时间是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的时候,即战国周显王时期。而据《广东通志》记载,五仙观的观址历代曾多次迁建。宋代时在十贤坊(今北京路省财厅一带),南宋后期至元代在古西湖畔(令教育路一带)。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布政使赵嗣坚持将原五仙观改作广丰库,于今惠福路坡山现址再建五仙观。

在今五仙观的东侧,还有一块巨大的江砂岩似脚印状的凹穴,称为“仙人拇迹”(即仙人脚印)。

屈大钧的《广东新语》里说:“穗石洞有一巨石,广可四五大,上有拇迹,迹中碧水泓然,虽旱不竭,似有泉眼在其下,亦一异也。”明清两代,这个“仙人拇迹”还先后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被列入羊城八景呢。广州人在这一档子事上的“求其”(随随便便兼漫不经心)和天真,令人莞尔。

五仙的坐骑为什么是羊,而不是其他狮子老虎大象之类,有人做过研究,一直研究到原始社会时期,并且说可能是由广州地区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而来。那时我国南方曾经存在过五支姜姓的部族,都以羊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用黄、红、黑、白、紫五种颜色相区别,他们崇拜羊,认为羊是吉祥的象征,给他们带来了幸福。

其中,又以在广州地区从事原始农业的“黄羊”一支最为兴盛,传说他们最拿手的就是种水稻,还是高产的,由此过上了较好的生活。看来“黄羊”这一部族的人不仅培育良种水稻有一手,还捎带着出伟大的作家——早在原始社会,他们就已经创作了这么一个万古流芳的流行小说了。

❽ 广州的名人或民间传说小故事

1、菠萝庙

据说与南海神庙门口的两棵菠萝树有关。 传说很久以前,菠萝国使者达奚司空随一外国商船来到扶胥江口,上岸拜祭,并在庙前栽下两棵菠萝树,但他贪恋此处美景,误了回船时间,孤零零地留在当地,久立庙前,化为石人,乡民同情他,把他供奉在庙里,故南海神庙也被称为“菠萝庙”。

2、五羊雕像

传说在二千多年前周夷王时,广州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辛劳终日难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这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

3、何仙姑

何仙姑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她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是世传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为一个容貌非凡的女性,经常手持荷花。

她的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在流传比较多的故事中,广东增城说何泰之女到野外游玩,遇见了云游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

4、沙琪玛

相传从前有个做了几十年点心的老伯,某天在蛋散中得到启发,创作出一款新的点心,老伯一拿出去卖便大受欢迎。有一天老伯又担着这种点心出去卖,由于以前的马路崎岖不平又窄小难走,老伯担着两筐美食,便走在路中央。

此时有个人骑着快马飞奔而来,老伯躲闪不及,两筐点心都被撞飞了,血本无归。骑马的人扬尘而去,老伯只能吃哑巴亏。后来老伯的点心越做越有名气,某天食客问起这老伯又香又甜又脆的点心叫啥名字,老伯灵光一闪,答了“杀骑马”。后来人们便将“杀骑马”雅化成沙琪玛。

5、华林寺高僧——铁肚笑和尚

清末,西关华林寺有一个铁肚笑和尚,人称广源禅师,据说是从罗浮山下来的一个武僧。大约在宣统二年初的某一天,笑和尚与十二三个皈依弟子在堂中吃茶论佛,讲授禅机。其中一个弟子忽然讲到少林禅派,说少林寺传达摩遗风,禅拳医一体。

广源和尚点头称善,然后拍拍自己的肚腩,呵呵一笑说:“禅在此也!”一个弟子好奇地问道:“师父,你肚腩这么大,好似弥勒佛,如果被人打一槌,顶得住么?”广源和尚笑着说:“若不能顶,洒家还能在这里说禅么。”这一说,众人更加好奇,立刻有人提出试一下。广源禅师点头答应。

开始,弟子们随意击打他的肚子,尚不敢出力,每拳打去,都听见“嘭”一声,有如手击气囊。广源禅师便叫众人使劲打。说完离座走到堂中,一开四平马,任人捶击。众人于是你一拳、我一拳,猛打一气,累得精疲力竭,笑和尚却若无其事。

此后,有不少武师都因无法击倒他,而先后拜到华林寺门下。

❾ 广州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

广州又称“五羊城”、“穗城”。 广州的别名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周朝时广版州连年灾荒,民不权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衔着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为依恋人间而留了下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为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园内有“五羊雕塑”,此传说已经被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所应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