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羊肉的典故

羊肉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8 12:36:15

❶ 有关羊汤的故事来历、传说

1、相传清朝乾隆末年,大约1776年,金家老店羊汤创始人金茂胜,因家境贫寒,迫于生计,萌生了做羊汤生意养家糊口的念头。羊肉虽是上等肉食,但腥膻之气让食客常常退避三舍,不敢问津。

为了找到能够消除腥膻之气的妙方,金茂胜老人煞费苦心,从佐料上搞试验,在制作上下功夫,精选了上百种天然调料,进行了无数次组方搭配,无数次筛选浓缩,终于做成了不腥不膻、汤鲜味美、老少皆宜,为众人喜爱的羊肉汤。

由此,金茂胜老人也成为斐声老城内外的传奇人物,并流传了一段令人回味的优美的传奇故事。

2、河北平泉羊汤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康熙皇帝在围场沟(今河北平泉党坝)设围打猎,在追赶一只梅花鹿时,一直追到八沟地面(今平泉县平泉镇)。鹿钻入柳林没有追到,皇帝的饿劲儿倒是上来了。

正在这时,不远处飘来一阵香气,十分诱人,康熙寻香找来,发现一个小店,店内一老者正忙活着在铁锅内煮着一堆看着油乎乎的东西,香气正是从锅中飘来。他也不问价,直叫:“快来饭!”开店的老者不敢怠慢,赶紧盛出一碗切好的羊杂汤,顺手拿了两个烧饼。

康熙食后容光焕发,精神百倍,才想起没问吃的是什么,老者告诉说:“这叫羊杂汤,是用羊的杂碎做成的。”他觉得十分够味,便随口道出一首诗来:“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

从此,八沟羊汤名声大振,关里关外无人不晓,外来食客交口称道:“难怪平泉的羊汤这么好,原来还受过康熙的皇封呢!”

(1)羊肉的典故扩展阅读

羊肉汤是一道菜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胡椒面、盐、等,汤汁发白,肥而不腻,无膻味,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功效特点:羊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铁等。其性温味首,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对治疗虚劳赢瘦,乳汁不下有一定功效。怀牛膝味苦酸,性平,有强筋骨,活血通经作用。此菜以羊肉为主料,配以多种中药,有健胸作用。

羊肉汤在豫西灵宝,几乎每个人都喝羊肉汤,每个人都有几个关于羊肉汤的故事。羊肉汤对于灵宝已不单单是一种饮食,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灵宝人与之不可分割的情愫。灵宝羊肉汤的历史源于何年何月无从查考,但它的历史悠久毋庸置疑。

“单县羊肉汤”最早创于1807年,当时由徐、窦、周三家联手创建,故取名为“三义春”羊肉馆。如今,已有近208年历史的单县羊肉汤,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独特风格,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

北京的羊汤里面加入了韭菜花、酱豆腐,充满了卤煮的味道;而陕西的羊汤口味较重,里面加入了羊血、油菜、粉丝。丹东的羊汤馆很多,主要分布在宽甸、河口和丹东市区。大部分的羊汤馆都是每天早晨先宰羊,所以汤特别新鲜。

❷ 关于鱼肉羊牛青菜的典故是什么

源处“鱼羊为鲜”这典故。据传还是我国厨师鼻祖彭祖所创。烹调方法是将适量的羊肉(带骨)和鱼肉(鱼头也可)切成段(块)合熬,既可无羊肉的膻味,又具助阳补精...

❸ 历史上羊肉汤的故事

1、故事1

相传清朝乾隆末年,大约1776年,金家老店羊汤创始人金茂胜,因家境贫寒,迫于生计,萌生了做羊汤生意养家糊口的念头。羊肉虽是上等肉食,但腥膻之气让食客常常退避三舍,不敢问津。

为了找到能够消除腥膻之气的妙方,金茂胜老人煞费苦心,从佐料上搞试验,在制作上下功夫,精选了上百种天然调料,进行了无数次组方搭配,无数次筛选浓缩。

终于做成了不腥不膻、汤鲜味美、老少皆宜,为众人喜爱的羊肉汤,由此,金茂胜老人也成为斐声老城内外的传奇人物,并流传了一段令人回味的优美的传奇故事。

金茂胜老人倾心研究羊汤除膻去腻组方,尝试多年,难得其正解,因此而整日闷闷不乐,一日,老人进城散心解闷,不觉径出西门,到达西关地界,放眼望去,但见朝阳映照下的雅麓山格外清丽,不觉心中惊喜。

心说,不如去登高望远以解心中郁闷,步履匆匆来到山中,拾级而上,但见苍松翠柏,空气清新,十几里山路走来,觉得有些疲惫,看到路旁一板状顽石,便半倚半卧其上,稍倾,进入梦境。

梦览八宝凤凰城,神游九顶雅麓山,梦中老人,遇一白发道人笑曰:“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羊乃吉祥之物,毛可织衣,皮可御寒,肉味鲜美,今念尔意诚,特赐予烹羊天书秘方一份,如方炮制,则其味愈加香浓,腥膻之气皆除也。

老人梦醒后哪敢怠慢,即速回家,按“天书秘方”精心配料,煮熬羊汤,果然汤汁清逸,香倾四邻,沁人心脾。闻者馋涎欲滴,食者赞不绝口,客人曰益增多,由此,生意日渐红火。

2、故事2

康熙皇帝在围场沟(今河北平泉党坝)设围打猎,在追赶一只梅花鹿时,一直追到八沟地面(今平泉县平泉镇)。鹿钻入柳林没有追到,皇帝的饿劲儿倒是上来了。

正在这时,不远处飘来一阵香气,十分诱人,小康寻香找来,发现一个小店,店内一老者正忙活着在铁锅内煮着一堆看着油乎乎的东西,香气正是从锅中飘来。

小康也不问价,直叫:“快来饭!”开店的老者不敢怠慢,赶紧盛出一碗切好的羊杂汤,顺手拿了两个烧饼。小康食后容光焕发,精神百倍,才想起没问吃的是什么,老者告诉说:“这叫羊杂汤,是用羊的杂碎做成的。”

小康觉得十分够味,便随口道出一首诗来:“喜峰口外远,塞北古道长。野鹿入柳林,八沟羊杂汤。”

从此,八沟羊汤名声大振,关里关外无人不晓,外来食客交口称道:“难怪平泉的羊汤这么好,原来还受过康熙的皇封呢!”

3、故事3

据传,当年曹操北征高干,行至山西省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人困马乏,缺粮断炊。正值苦寒之时,忽有一老者赶来大群山羊,饥困难耐的曹军生火杀羊,炖肉熬汤。

食用之后精神大振,一口气登上太行山之颠。自此,曹操烹羊之法衍存于壶关民间。至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壶关羊汤已由郭氏一族传入中原。

元兵饱尝郭氏烹饪法制羊汤,精神大振,均伸拇指称道,郭氏羊汤始见荣鲜。尔后,郭家潜心研厨,数辈相传,到解放初期,定格了有多种名贵中药材作佐料的祖传特艺,所做羊汤味美遐迩,名声鹊起,久经不衰。

4、故事4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为了鼓舞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夥加餐,大锅炖羊肉,犒劳士兵。

一人一块,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羊肉骨头大啃特啃。偏偏到了华元的马车夫羊斟这里,没了。羊斟没吃上羊肉,心中闷闷不乐,在一旁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

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领导好处多,怎麼我就那麼背时呢!这不是诚心作践我吗?有仇不报非君子,羊斟暗暗打定了主意,决定以牙还牙。

第二天,华元乘着羊斟驾的战车出征。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互相廝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

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这是去哪儿啊?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脸答道:“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分羊肉你说了算,去哪儿我说了算。

就这样,羊斟驾着战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结果宋军大败,可怜的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煳涂地成了俘虏。

5、故事5

有一次,中山国君在国都大宴群臣,上了一大锅羊汤,国君让仆人把汤分到客人们各自的碗里。不过,人多汤少,当轮到一个叫司马子期的大夫时,羊汤已经没了。

司马子期当时没表示什麼,但回到家後,越想越不对劲,认为这是国君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出他的洋相:“今日到此的都是朝中大臣,我司马子期再不行也是个上大夫呀,众人皆分羊肉羹喝,惟独国君不分羊肉羹给我,这不明摆着小看我嘛”。

想到这里他起身愤然离去,投奔楚国。在司马子期的巧辩游说下,楚国举兵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弱小,怎是楚国放手,顷刻间,中山国灭亡了,中山君因一碗羊汤丢了王位,只能仓皇逃往国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羊汤

❹ 历史上铁锅炖羊肉的典故或来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这些天人数众多,正值赶上水草丰盛,羊肥马壮之时,所以每次聚会,都要大量屠宰草原羊,放到大铁锅里炖出来,然后大家按照份数分着吃,由于大铁锅炖肉,温火慢炖很入味,炖起来也比较简单,是大锅饭中唯一,做的量大食用人数众多,而且因为量大而更美味的一中美食。分配的时候容易均衡,最主要是由于全羊炖熟很入味,因为羊的各个器官都均衡入味,而且大铁锅可以把羊汤熬制到羊肉内,羊肉营养又美味。

后来,嘎查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当秋后明月当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后来发展到打平伙的方式去吃大铁锅炖羊肉,大家摊钱,伙吃熟羊,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正是黄土高原的风格。它既象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又类似与此地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恐怕这些正是“打平伙”这一习俗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晋西北有,而且在山、陕、内蒙交界的广大地区也有这种习俗。

不管那慕达铁锅炖羊肉还是,打平伙的方式去炖羊肉,基本都是以大锅炖整只羊肉为主,从历史上流传下来这么就,人们世世代代以各种方式延续着,说明大铁锅炖羊肉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这种炖肉方式独特的味道是分离不开的。因此,鄂尔多斯现如今每年都举行那达慕的时候,都会有这一道靓丽的美食文化风景线。

❺ 关于羊的典故,或者小故事

1、羊救人

在神话故事中,羊还会佑助孝子,救人于危难之中。从前,有个叫王孝良的农民,十分孝顺母亲。一天,王孝良在地里干活,忽然西北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不一会,瓢泼大雨下了起来,眼看山洪就要下来了。他急忙撂下锄头往家紧跑,刚进院子,妻子冲他喊:“水要进院子了,快点把我和孩子救走!”

王孝良顾不得老婆孩子,几步冲进东屋背起母亲就往山坡上跑。回头看了看自家院子,已经变成一片汪洋。山水涨得急,消得也快。水退下去后,王孝良赶忙跑回家,进院子一看。

妻子和孩子都在屋里,安然无恙。妻子说,洪水猛涨的时候,院子外边全是水,咱家院子里倒没上来水,我还看见有两只小山羊在门外顶架儿玩呢。

王孝良跑到门外一看,哪有什么小山羊?!他赶忙接回母亲,母亲一看全家人都平安,望着消下去的洪水说:“你们的孝心,感动了神羊。”

2、讲真话的山羊

这一天,老狼又到山羊门上转悠。他见守门犬不在,想破门而入。不过,他还是没有敢冒然从事,唯恐守门犬躲在院子里面什么地方了。

于是,他悄悄地从门缝中向里瞅,并敲门轻声吆喝:“喂,请开开门。”“哎呀,不好了,狼来了,千万不能开门!”几只山羊在里面惊恐地嚷着。

“喂喂,别怕,别怕嘛,今天我是来找狗大哥有事的。狗大哥在家吗?”老狼问得很温和。“狗大哥不在,他到牛伯伯家作客去了。”山羊们回答。

“好好!”老狼一听守门犬不在家,欣喜若狂地嚎叫一声,用力向门撞去。老狼撞开门,叨走一只小山羊。守门犬回来后听了事情的缘由,十分恼火。

责备山羊说:“你们为什么告诉狼,说我不在家?”“狗大哥,你确实不在家呀,我们怎么能说谎呢?”山羊们鸣咽着说。

守门犬严肃地说:“说真话,需要看对象。对于作恶害人的坏蛋,说真话,是要倒霉的。”

3、羊的民间故事

上古时期,帝尧手下有一个大法官叫皋陶,小时候就喜欢评个理,乡邻们有啥瓜葛事,一找到他就能分明是非了。大家都说他是大贤,公正无私,很敬佩他。

时间一长,皋陶的名字传到京城。那时候,还没有公堂,平时很多打架骂人的事都没人来解决,尧也很头痛。他听说皋陶的贤名后,高兴极了,便骑着小毛驴,翻了几十座山,来到皋陶家里。

在尧帝再三请求下,皋陶只得跟他一起到了京城。尧叫他管天下行法断案的事儿,每件事他都公平如水。不几年,就把全国许许多多的案子办得一清二楚,人人都服他。

有一年,西番国向尧帝进贡来一只怪兽,头上长了一个角,像麒麟一样,很好看。尧一高兴,就下令让文武百官都上朝开眼界。

谁知他们还没排好队,就听“哎哟”一声惨叫,一个名叫孔壬的大官儿被怪兽抵死了。官员们都很害怕,有的转身就想跑。皋陶说:“大家都别怕,这是一只神羊,它最会判断谁好谁坏。

它抵谁,就说明谁做了坏事。”大家一听,都说有理儿,孔壬平时为非作歹,早该惩罚了,只是由于尧为人宽厚,才没有惩罚他。尧帝一看皋陶认识怪兽,就要封赏他。

皋陶什么也不要,就要这只神羊。从此,每次办案,皋陶就把这只神羊拉到公堂上,它要是一抵谁,皋陶就判谁没理,轻的撵出大堂,重的判刑坐监。

3、亡羊补牢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

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4、五羊的传说

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

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的山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

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山坡。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5、白石化成羊

从前,有个个性非常谨慎的好人,名叫黄初平,是丹溪这个地方的牧羊人。有一天,一个修炼成道的道士看到他,认为是个可以造就的人才,就带他到金华山上去修炼气术。

黄初平进入石室修炼后,经过了四十年才重回人间。当初黄初平被带走的时候,他的亲友都替他担心着急,以为他会遭遇祸患。

黄初平的哥哥也时常想念走失的弟弟,就坚决地放下羊群,到各地去找寻弟弟的行踪。经过了许多年,总算让他在金华山找到了黄初平。

黄初平和哥哥快乐的相聚几天后,哥哥不禁想起家中的羊群,于是就把心中的排念告诉黄初平。黄初平餐了笑说:“哥哥,您放心,绝对是家中平安,羊群健在。”

黄初平说完,就带着哥哥回家看看。他们来到了家附近的旷野一看,那里有羊群,只看到一块白色的大石头!哥哥不禁着急起来,转身问黄初平:“羊呢?”

“羊不是在这里吗?”接着,只听黄初平大叫一声,拿出鞭子往白色大石头上一抽,那一块白色大石头,立刻就变成了几万只白绵绵的羊儿来了。

“哇!真是太棒了!弟弟,你已经修炼成好法术了。”哥哥不禁替黄初平高兴。

❻ 红烧牛肉羊肉这些有什么典故么

“红烧羊肉”抄是开封历史悠久的回族风味菜,宋元至明,皆为家庭制作。经巧妇精烹,或推朱红小车,或提罐沿街叫卖。清朝末年,汴梁“义和园”清真饭庄的掌厨胡大黑,把羊肉切块挂面糊后,用热油炸黄,添原汁汤,配水发金针菜,烧沸后,盖锅稍焖,盛入海碗。成菜肉烂软香,汤鲜味醇,风味独特,深受欢迎,从此进入市肆。

❼ 积累一些关于羊的典故故事

《左传》中有则故事,宣公十二年,楚国攻打郑国,郑国被打败了,郑伯在投降的时候,“肉袒牵羊以迎”。“肉袒”是说郑伯脱衣露体,表示请降,也有诚惶诚恐的意思。但郑伯在投降时,为什么要牵羊呢?就因为羊象征着吉祥,在亡国临危之际,献上羊以祈求得到楚国方面的宽恕,免遭于难。

据考证,我国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养羊了,而从猎羊古岩画中看羊的驯化约在万年以上,人同羊的关系密切。“美”字是由羊、大两个字组成,“羊大为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善字从羊。“鲜”字本是一种鱼。古人造字,旁有“羊”成“鲜”字。鱼肉、羊肉味道鲜美,羊是古人容易得到的主要衣食来源。“美”字的本意是羊肉味美好吃。“羡”字也是从羊而来,《说文》曰:“羡,食欲也。”因羊肉味鲜美,引起食欲。羊羔都是跪着吃母乳的,很有孝道,所以羊又成为“忠孝节义”中孝的代表。羊在先民中,是有些民族崇拜的图腾,羊被选入十二生肖,名列第八,当之无愧。有学者研究,中国西部古老的民族“羌”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部族。

“羊左”的典故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战国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个人相识,两个人一块到楚国求职,途中遇到下起大雪,他们两个穿得衣服非常单薄,带得粮食也不够两人吃的了。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做“羊左”。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还根据这个故事编排了一本新戏《羊角哀》,又名《舍命全交》。

长期以来,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家畜,因此,产生了许多含有“羊”字的成语。丢了羊,赶快修补羊圈,叫“亡羊补牢”,也就是说在日常受了损失,想办法赶快补救,为时还不算太晚。“十羊九牧”是形容某地方官多而百姓少,可以说是夸张而不失其真。温顺、羊的肠子曲折细长,“羊肠小道”便常用来比喻崎岖窄小的道路或严峻艰险的环境。柔弱的羊一旦落入虎群,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人们常“羊入虎口”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有一段写鲁智深的文字:“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后来比喻人们乘机偷拿别人的东西叫作“顺手牵羊”。

与羊有关的俗语和歇后语也很多。冬天人们多喜欢食羊肉以御寒,羊肉货少时则价高,过去偶有不法之徒为求取暴利常悬羊头而售狗肉(古时羊肉贵而狗肉贱)来欺诈顾客,被称为“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多用来比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羊角插在篱笆里”的寓意是“伸头容易缩头难”。“羊羔踩到泥田里”则是说“不能自拔”。“养羊剪毛”是比喻某处所花费的,仍从某处取回,换句话说,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❽ 关于羊的典故,或者小故事

冬天人们多喜欢食羊肉以御寒,羊肉货少时则价高,过去
偶有不法之徒为版求取暴利常悬羊头而售狗肉(古时权羊肉贵而狗肉贱)
来欺诈顾客,
被称为“挂羊
头卖狗肉”现在多用来比喻表里不一,
明一套暗一套。
“羊角插在篱笆里”的寓意是“伸头容易
缩头难”。
“羊羔踩到泥田里”则是说“不能自拔”

❾ 关于羊的典故有什么

羊和马都是人类的朋友,不过马年的吉利话儿张口就来:“万马奔腾”、“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羊年就没这份幸运——您听过“羊到成功”的祝福吗?
不过在古人眼中,羊正经是吉祥的象征——古文字中“吉祥”常常写作“吉羊”。在羊的身上,古人还寄托了不少美好的意蕴,如古代婚礼以羊为贽,取其“群而不党、跪乳有礼”之义——羊的群体意识很强,却从不结党营私;而小羊喝母乳时取跪姿,古人认为这符合孝道。
羊又有美好之意,“羊大为美”嘛。这个“美”是指形象美还是味道美,不得而知,或许兼而有之吧?
不错,在古代,羊肉是屈指可数的美味。明、清以前,北方似乎不大养猪,牛又要留着犁田,因而餐桌上通常是羊肉当家。如北宋御厨中便“止用羊肉”。元代驿站接待“正使”的伙食标准是“日供米一升,面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经世大典》)
不过那时一般百姓吃不起羊肉,馋了只能煮些“干羊脚子”下饭。肥美的羊肉属于财主的美食、官员的特供。元代富人一大早起床,“先吃些醒酒汤,或是些点心,然后打饼熬羊肉,或白煮着羊腰节胸子”。大宴宾客时则买“二十只好肥羊,休买母的、休要羯的”(《老乞大谚解》)。
宋代苏东坡名动天下,读书人争着学他的文章,有口碑传诵:“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里的“吃羊肉”,便是指做官。
唐代宰相李德裕年轻时曾得一梦,梦见一面山坡上挤满上万只羊。有牧羊人前来拜见,说这些羊是您一辈子的食料!那时也只有当宰相的,才有这份口福!——如今大不同,只要您吃得下,两扎啤酒,几十串羊肉串,小百姓照样能大快朵颐!

❿ 鱼羊鲜的典故,

<关于鱼和羊的典故>美食博客空间7yer?/v+gxb:x
“鱼咬羊”,在民间又称为“天鲜配”、“天下第一鲜”,因为最腥与最膻能配出最鲜。其实这鱼吃羊的传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捕捞活鱼后与活羊同时烤吃,味道鲜美,逐渐鱼和羊两字才合并为“鲜”字。
o&@,{,f+usq;i$e$z9h0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练江,船小,一羊不慎落水,引来鱼群,群鱼抢食羊肉,吃得脑满肠肥晕头转向,一位渔民荡舟经过,撤了一网,收获众多。回家后,渔夫宰鱼,惊奇发现鱼肚装满碎羊肉,便将鱼宰净,碎羊肉重新填入鱼肚中,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骨酥肉烂,不腥不膻,鱼汤鲜美,羊肉奇香,风味极其独特……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名品.美食博客空间3q!_l"o?0z;um"aq&o
一说孔子周游列国初期,四处碰壁,举步维艰,连饭都吃不上,其弟子只能四处乞讨,一天,偶得一些鱼肉和羊肉,由于大家都饥肠辘辘,遂将鱼、羊肉混在一起煮,发现其味竟鲜美无比,自此流传开来。据说,“鲜”字便是这般得来哦。
n
^hsyj
s.x0另一说,北方人以羊为鲜,南方人以鳖为鲜,鳖、羊同蒸,聚南北两鲜于一盘,故称“鱼腹藏羊”。春秋时代,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其御厨易牙,善调五味,首创食疗养生膳,据说“鱼腹藏羊”便出自易牙之手,易牙将鳖与羊合蒸,味道鲜美无比,腥、膻味全消,故后人将鱼和羊组了个“鲜”字。这道宫廷名菜在南宋又称“鳖蒸羊”,与“鱼咬羊”有口味上的类似.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