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六尺巷的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6 17:59:39

Ⅰ 6尺巷的典故,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回,两家院落之间答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这个故事寓意邻里之间应该宽容、礼让,可谓“心宽则无墙”。

Ⅱ 六尺巷是怎么来的六尺巷出自什么典故

谦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被人们一直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古代有许多典故都跟谦让有关,比如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六尺巷是怎么来的?六尺巷出自什么典故?六尺巷源于张家和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故事,但告诉我们的确实大的道理,让我们学会做人应该礼让,不要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影响了自己跟他人的感情,同时也显示出官府对民众的态度,面对利益时的立场,所以,“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这就是“六尺巷”的来历。

Ⅲ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诗可以表达

典故:

出在清代康熙年间的桐城人张英,他是满清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当年张英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便立即写信到京城里告知相爷,希望相爷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

张英看完信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道诗寄回:“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接到回音,总管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邻居一见也让出三尺地来,于是留下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后称为“六尺巷”。由此张英名声大震,倍受乡邻的称赞。

诗: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白话译文:千里传书说的就是墙的事啊,让给他们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现在还在,但当年修万里长城的秦始皇已不在了。

(3)六尺巷的典故扩展阅读: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

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Ⅳ 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清廉为官,礼让邻里”。故事发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涉事人员就是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张英居住在桐城的家人和他们的邻居吴家,涉事原因就是宅基问题。张家在扩充地基的时候将围墙往外扩充了三尺,他们认为这块地是他们的,而那边的吴家认为是张家占了他们的地,对于这个事情,两家互不相让,于是直接去了县衙对峙,并叫县官替他们分辨。

后来的人们还在六尺巷前面树立了一个牌坊,上书“礼让”二字,就是为了提醒在这里居住的人,要时时刻刻注意礼让谦虚,维持自己与邻家的和睦关系。但除了礼让,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清廉,张英并不愿意以权势压人就说明了这一点,据说清廉和礼让已经成了张家数代人的家训了,而“清廉为官,礼让邻里”不仅是社区邻里之间的文化要求,更成为了桐城的重要精神面貌。

Ⅳ 安微铜陵六尺巷诗词典故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Ⅵ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诗可以表达

清代礼部尚书张英。其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后回,张英写的。
安徽桐城有个答六尺巷,也叫仁义胡同,有六尺多宽,百米来长。传说巷旁原住张吴(一说方姓,一说叶姓)两家,张家之子张英(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吴家越地而用,张家驰书京城,张批诗后寄回。家人见信后照办,让地三尺,吴家亦感张诗有理,也让地三尺,形成了六尺之巷。
张英批诗一首寄归。诗云“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巷。

Ⅶ 关于安徽桐城县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复,位于桐城市区的西后街,今制属安徽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住宅,全长100多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巷子由来有着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先生的《旧闻随笔》载: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向张英告之此事。张英阅罢,认为事情简单,便提笔沾墨.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举亦被传为美谈。
明清两代有关六尺巷的传说较多,但仅桐城张英六尺巷的故事最有据可考,有地可寻。桐城六尺巷至解放时仍为张英子孙住宅,且张英一生为人宽厚,晚年归隐龙眠山时,与乡民友好相处,或遇挑柴人,都以礼相让,让墙的事属张英,实为可信。

Ⅷ 六尺巷的故事简介

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在如今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Ⅸ 让一让,六尺巷出自哪个典故,作者是谁啊

这个典故的版本有很多,不过我倾向于傅以渐版本
三尺巷又名六尺巷。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Ⅹ “六尺巷”是什么意思是历史典故吗出自哪里

“六尺巷”是指一条巷子,当时清朝的一位官员老家与老家邻居的一个小故事,史料上有真实的记载,是真实的历史典故,不是人们胡编乱造的。“六尺巷”的典故,就是告诉人们要学会谦让,学会礼让,和平相处。

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是听过这个故事,更多的是让人们学会做人要会礼让,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争执不休,这世间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带不走的东西,影响了自己跟他人的感情,这是非常没有必要的。通过这个故事,同时也凸显了官府对民众态度,以及官府面对利益时的立场。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