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典故
『壹』 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故事都基本成为了典故或成语,那你知道具体有哪些故事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与曹操大战时失败了,曹操想借此把刘备身边的文官徐庶,便布下了一个骗局,曹操谎称他的母亲病危了,需要他及时回家去,徐庶在即将回家的时候,告诉了刘备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秘诀,那就是去卧龙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
刘备听到有此好消息,当然很高兴,迫不及待的就准备去拜见诸葛亮,果然第二日他就带领了自己的两个手下去卧龙拜访诸葛亮,结果因为当时通讯还是很不方便,不能提起预约,第一次去恰巧诸葛亮出门去游山玩水了,因此第一次探访失败了。
刘备当然不会就此放弃,没过几天,他又带着他的手下去拜访诸葛亮了,那天的天气十分糟糕,但也不能阻挡去拜访诸葛亮的脚步。好不容易到了,却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恰好和好友出去了,这次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刘备给了诸葛亮弟弟一封信便走了。
新年过后,刘备再一次去拜访,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中,可是恰恰他正在休息,因此刘备在外面等了很久,当诸葛亮醒来之后,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与诸葛亮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经过一番谈论,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2.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刘备被吴火烧连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诸葛亮前来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刘备乘乱取荆州的故事
曹操南下的时候,刘表已死,刘琮继任荆州之主。刘备向南撤退,诸葛亮劝刘备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袭取刘琮,夺取荆州。但刘备没有采纳这个意见,于是才有了当阳之败,也才有了赤壁之战。
4.劝刘备称帝的故事
刘备取得益州和汉中之后,称帝建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群臣劝刘备称帝,但刘备没有立即答应。这时,诸葛亮以汉光武帝为例,语重心长地劝说刘备,使刘备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建立了蜀汉政权。
5.舌战群儒的故事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贰』 刘备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成语: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典故:七擒孟获 刘备→成语:三顾茅庐↓典故:煮酒论英雄
『叁』 关于刘备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造句】:刘厂长~,终于把身怀绝技的老工人请回厂。
【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 妄自尊大
【典 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拼音代码】: sgml
【歇后语】: 刘备访贤
【灯谜】: 刘备请孔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英文】: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
【草庐对】
1、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为刘备奉献草庐对策,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三分天下”的《草庐对》受到刘备推崇,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导下,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孙吴和曹魏两大政权成三国鼎立之势。后《草庐对》成为千古名篇佳作,成为中国政治和军事谋略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草庐对》具有典范价值。
2、《草庐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肆』 关于刘备或诸葛亮的成语典故
一、关于刘备的成语:三顾茅庐、桃园结义 、三让徐州、织席卖履、白帝托孤、求贤若渴等等;
二、关于诸葛亮的成语:三分天下、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欲擒故纵、鞠躬尽瘁、七擒孟获等等。
三、成语简介(节选):
1、桃园结义: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2、三顾茅庐: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三、两人简介:
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伍』 刘备的著名典故有哪些
刘备成语故事1:不知所云
刘备一举而占领了阳平关,在阳平关停顿了一些时候。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春天,带军队向南,渡过汉水的一个支流沔水,依着当地的山势,逐步向南移动,选定了定军山的山坡之下扎营。
夏侯渊不知是计,用了全力来冲刘备在这山坡之下新扎的营,没想到刘备已经在事先命令黄忠率兵埋伏在定军山山头之后。黄忠于曹军冲击刘军正冲得激烈之时,突然“乘高鼓噪”而下,给曹军以侧击与俯击。不仅把曹军杀得溃不成军,而且当场杀掉了作为曹军主帅的夏侯渊,连带也杀了曹操所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
曹操接到报告,亲自带了大军由长安经斜谷前来,准备与刘备拚个你死我活;很快,就到达了“遮要”。
刘备却不肯、也不敢与曹操拚,守住了阵地,说什么也不把自己的将士放出来与曹军交锋。
就这样,曹军天天喊打,刘军理也不理。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刘备收获到心理作战的成果:曹军的兵士,纷纷逃亡,逃亡得一天比一天多。原因不是没有粮食,曹军的粮食多得很,而且后方也不曾被切断。原因是什么呢?是刘军的这一边懂得揭发曹操的真面目:“名为汉臣,而实为汉贼”。每逢曹、刘对垒,常常在曹的后方有人作刘的内应。以前,有昌豨与雷绪;以后,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之时,又有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的官吏与人民,一齐起而响应诸葛亮的号召。
曹操决定下令搬军,走前,他说了一句“阿Q式”的聊以解嘲的话,“我本来就不相信刘备有如此的能力。他身边现在有了人才(所指的,是法正)。”
以前,他在赤壁乌林被孙刘两军烧去他的兵船,杀得他的军队狼狈而逃之时,他也说两句“阿Q式”的话:一句是:“船是我自己烧的。”另一句是:“孤不羞走(我并不认为退走是难为情的事)。”
曹操不仅撤退了他带来的大军,也下令所有滞留在汉中三郡的大小部队,一概离开。
于是,刘备占有了汉中三郡:原来的汉中郡,加上曹操所分设的西城郡与上庸郡。
汉中郡于定军山之战以后,立刻被占领;西城郡也没有什么抵抗。上庸郡远在今日的湖北西北部,曹操的太守申耽不肯望风而降。刘备派了养子刘封与宜都太守孟达,对申耽用武力威胁,申耽才终于投降。
刘备不仅仍叫申耽当上庸太守,而且也任命了申耽的弟弟申仪,当西城太守。刘封由“副军中郎将”被升为“副军将军”。另一个荆州的新设的郡房陵,也已经被孟达于攻击申耽以前,打了下来,房陵郡的太守蒯棋,死在孟达之手。
刘备成语故事2: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刘备成语故事3:桃园结义
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陆』 三国演义中的典故有哪些
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怒鞭督邮
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
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
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
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
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温酒斩华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灭了吕布之后,请刘备去饮酒。酒席间,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将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曹操都说不是。刘备便问他,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知道曹操必不能容他。于是以截杀袁术为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曹操一语道出了之后三国时期针锋相对的两个英雄,显示出了曹操的洞察力以及颇为自负的豪情壮志。也显示出刘备寄居人下的谨慎应变的心态。
过五关斩六将
过五关斩六将是指关羽逃出曹营后,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三顾茅庐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再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隆中决策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很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几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白帝城托孤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
『柒』 刘备的轶事典故
求田问舍出自《三国志·陈登传》,本意是指只知道购置房田产业,没有远大的志向。
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登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啊?”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
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难道有什么事例吗?”许汜说:“我曾经遭遇战乱路过下邳,我去见陈登。他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他自顾自地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产价格,说的话没有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忌讳的做派,他凭什么跟您说话呢?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会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板,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呢?”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
据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内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捌』 有关刘备的典故
现在考证三国人物是女性的已经出现很多,说诸葛亮、赵云这样面如冠玉的是女性还罢了,连曹操这丑人也成了女的,实在太出乎意料,而我考证的刘备是女性,却是有确凿证据的,请看,我是从生理、心理、行为,以及他和其他三国人物的关系来考证出——刘备是女性——这一严肃的命题!
第一,从生理角度来考证,刘备是没有胡子的。《三国志*蜀书十二》里,记载了张裕因为嘲笑刘备没有胡子的事情:“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裕遂弃市。”从这里看,刘备是没有胡子的,这是刘备性别考证的一大证据。其次,刘备为什么耳朵大?呵呵,还用说吗?那是以前戴耳环坠的。
第二,从心理角度来考虑,刘备好哭,动不动就眼泪直流,翻一部《三国演义》,刘备几乎是从头哭到尾。还有就是胆子比较小,听见打雷就吓得筷子都丢了。这样的性格,足以证明他是女性。
第三,从行为角度来考虑,刘备有做手工的习惯,在新野闲得无聊的时候,会用牛尾巴毛做做手工,编个帽子,这个习惯,不能仅仅看他的手工业者出身,而是应该从性别习惯来考虑。
以上这三个证据,如果单个地看,还不足以证明刘备的性别,但是从三维立体的角度观察,全方位地互相印证,我们就可以证实刘备是女人的命题。
既然从多角度确立了刘备是女性的命题,他的种种关系就可以顺利成章地理顺了。
刘备和关张:刘备和关张,是最早的情人关系,有人说他们是同志,你们想想,和曹操争女人的关羽会是同志吗?既然不是同志,寝则同床当然是异性关系了。刘备是很有魅力的,所以爱女色的关羽在曹营,虽然曹操费尽心计,他还是回到了刘备身边。
刘备和赵云:和孔武有力的关张比,赵云就显得刚柔并济,难怪刘备执手垂泪,不忍相离。几经周折,赵云终于追随刘备,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浴血奋战,很可能这个刘阿斗是他和刘备的结晶。
刘备和曹操:我们知道,曹操是个色鬼,而且有喜欢成熟女性的爱好,看看他身边的女人吧:何进的儿媳、秦宜禄的老婆、张济的遗孀……聪明而又好色的曹阿瞒一看见刘备,就知道了她的秘密。所以想方设法把刘备留在自己身边,找到机会,就拿语言挑逗,说什么:“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些话,放到现在就叫性骚扰。但曹操毕竟模样太丑,刘备还是逃离了他。曹操从汝南、新野、苦苦追到赤壁,他忧郁地吟唱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然而无情的烈火焚烧着他的爱心,即使这样,当曹操听到刘备这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名字,还会不由自主地把笔掉在地上。
刘备和徐庶:刘备的身边,有的是赳赳武夫,但他也喜欢文质彬彬的男士,就在这个时候,徐庶走进了他的视野,可惜时间不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看看刘备的感受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这是多么情深意长,只是等到他遇到孔明,就再也没提起徐庶。
刘备和孔明:孔明很显然是刘备最喜爱的男人,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难怪刘备要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起先不愿意,但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眼泪,诸葛亮不得不出山,为刘备贡献出自己的后半生。刘备和他食则同桌,寝则同榻,还害得关张吃醋,由来只见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那时的刘备,只知道“如鱼得水”的快乐了。
刘备和庞统:刘备并不是爱才的人,他很早就从水镜先生那里知道卧龙凤雏的大名,对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苦苦哀求,可庞统自己送上门去,刘备却爱理不理,如果爱才,那就无法解释,主要原因,是孔明英俊,而庞统实在太丑了。
刘备和妻子们:刘备虽然是女扮男装,但为了掩人耳目,结婚娶妻还是免不了的。但她对自己名义上的妻子毫无感情,连着四次抛弃她们,甘夫人、麋夫人都是弱女子,不敢声张,后来麋夫人跳井自杀,甘夫人郁郁而终,但孙尚香却大不一样,她陈列兵器,恨不得杀了刘备,害得刘备见了她就心中不安,最后孙夫人终于跑回东吴。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联吴抗曹”思想的一次大演习,也是刘备得以脱颖而出、最后“三国割据”局面形成的一主要契机。其主角虽非诸葛亮,但没有他,赤壁之战是不可能战胜的。
曹操统一北方后,雄心勃勃,企图一举南下,统一全国。于是在公元208年七月,统率十万大军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次子刘踪率众向曹操投降。如此一来,刘备在襄阳一带无法立足,只好奔向江陵。
江陵地处要冲,刘表在江陵屯有大量物资,曹操恐怕刘备先占江陵,于是率精骑五千,昼夜行军三百馀里,兼程急迫。当时,襄樊的百姓害怕被曹军屠杀,跟随刘备的很多。由于百姓和物资多,所以队伍行动缓慢。在此情况下,刘备只好派关羽先率领水军一万人,从水路赶往江陵;刘备等依旧行进。
结果在当阳的长坡(今湖北当阳县东北),刘备的队伍被曹操骑兵追上,刘备几乎全军覆没,仅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逃脱。之后,这支游勇散兵在江津与关羽水军相遇,渡过汉水,又和刘表长子刘琦的军队会合,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城县西北)。至此,刘备所部仅存两万多人,实力大为削弱。
曹操占领江陵后,决定乘胜顺江东下,一举消灭江东。他统率大军二十万,号称八十万,自江陵沿江东下,向东吴进攻。
早在曹操南征、刘表病死时,孙权即深感不妙,于是派鲁肃前往荆州借吊唁刘表之机劝说刘备和诸葛亮,向东联合孙权。此时,诸葛亮见情况紧急,也劝刘备向孙权求救。于是兵退樊口后,刘备便派诸葛亮出使东吴。
当时孙权拥军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但是他在降曹还是抗曹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诸葛亮于是便以激将法劝说孙权,他说:“曹操现在攻破荆州,威震四海,实力强大。将军如果能够抵抗曹操,就应当及早与曹操绝交。如果不能抵抗曹操,为什么不束手向他投降呢?”孙权听后大怒说:“我拥有全吴之地,十万甲兵,岂能受制于人?”于是决定联刘抗曹。
诸葛亮则进一步分析指出:刘备虽兵败长坂,但是所部仍有两万馀众;而曹操劳师远征,十分疲惫。况且北方之人,不习惯水战;而且荆州归附的部队并非心服。只要将军派出几员猛将,必能破曹,如此,“则三足鼎立之势成矣”。
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孙权决定派周喻、程普、鲁肃率三万水军,会同刘备抗曹。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形成对峙局面。时曹军上下水土不服,染上瘟疫,战斗力大为削弱。联军趁机采用火攻,曹军大败。
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乘胜追击曹兵,占据了荆州江南地区,势力大为扩张。之后,又依从诸葛亮的意见,借得孙权占领的荆州江北地区。这后一段典故,即是历史上有名的“刘备借荆州”。
几年休整后,公元214年,刘备挺军四川,取得益州;五年后,又从曹操手中取得汉中。至此,刘备成为了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军事集团之一,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至此戛然结束,三国鼎立的形势初步形成。所有这一切,都是“赤壁之战”的结果。
『玖』 刘备戴木桶是什么典故
刘备戴木桶是什么典故,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这种典故的话应该就是一种育人的道理,现在来说在书中应该就是说明一个一物一金的意思吧。
『拾』 刘备有哪些典故 刘备韬光养晦真正目的
非常多的典故,最经典桃园结义和三英战吕布等。刘备成功的韬光养回晦帮助自己度过了一段劫答难,最后成功逃出了曹操的地盘,成立了一番霸业。
1,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2,“三英战吕布”是指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
3,刘备韬光养晦,在刘备早期的时候,他的发展非常不顺,可以说一直受到各种各种制约,在徐州更是被吕布击败,不得不投靠曹操,在这段时间刘备展现了顶尖的“装孙子”的技术,说的好听点就是韬光养晦,以至于就连曹操都看错了刘备,放刘备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