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歇后语的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谚语:
歇后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谚语(陕北民谚)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气象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5.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二、农业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1、枣芽发,种棉花。
2、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4、春雷响,万物长。
三、卫生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 伤筋动骨一百天
四、社会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狭路相逢勇者胜。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7.擒贼先擒王。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女人嫁汉,穿衣吃饭。
10.王气垫,气垫王,为卖气垫到处忙。
五、学习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㈡ 谚语和歇后语有什么不同
谚语是来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源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谚语举例:
1,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歇后语也是熟语的一种,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有谚语的作用。
歇后语举例:
1,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2,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3,岸上捞月——白费功夫
㈢ 与“猪”相关的歇后语
老母猪吃碗碴:满嘴是词(瓷)
老母猪打架:动口不动手
老母猪打架:光使嘴
老母猪跟牛打架:豁出老脸来了
老母猪逛花园:找着挨揍
老母猪和牛打架:豁出命来摔
老母猪爬楼梯:高攀
老母猪追兔子:上气不按下气
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强一辈
两块钱买去个猪头:便宜了他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粗中有细
麻袋里装猪:不知黑白
没眼儿猪叫:瞎哼哼
眉毛上挂猪胆:苦在眼前
庙里的猪头:各有主(比喻都已为人所有,没有多余)
母猪的耳朵:软的(比喻容易被感动或动摇)
母猪耳朵:软的
母猪毁墙根:乱拱(比喻乱说,拨弄是非)
母猪撬瓜藤:乱拱
母猪嫌米糠:反常
母猪钻进玉米地:找着吃棒子
牛栏里关猪:靠不住
乞丐养猪:没料几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三百斤的野猪:得个大嘴(比喻能吃)
三个钱买个猪头:就是一张嘴
三个钱买猪头:就是一张嘴(比喻嘴好,会说话)
杀猪不吹:蔫退(火退)
杀猪不褪毛:先吹起来看
杀猪的遇到拦路:都有家伙
杀猪分下水:人人挂心肠
杀猪割耳朵:不是要害
杀猪开膛:搜肠刮肚
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刀路
杀猪用铅笔刀:全凭诀窍
山中的野猪:嘴巴厉害
树上的乌鸦,圈里的猪:一色货
死猪不怕开火烫:豁出来了
坛子里喂猪:一个一个地来
㈣ 歇后语和谚语的大全
歇后语:
1、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2、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3、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4、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5、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8、火烧旗杆——长叹(炭)
9、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10、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11、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12、老爷下轿——不(步)行
13、老公拍扇——凄(妻)凉
14、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15、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16、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谚语:
1、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枣芽发,种棉花
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5、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6、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7、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9、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10、邻居好,赛金宝。
11、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12、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1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14、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15、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16、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8、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9、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20、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21、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22、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23、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24、时间与金钱
25、不怕慢,就怕站。
2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7、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8、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9、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3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与歇后语的扩展阅读:
1、结交要像长流水,莫学杨柳一时青。
2、人对缘法,狗对毛色。
3、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情不长。
4、好婿不在金钱,好妻不在容颜。
5、豆角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6、左挑右拣,拣了个漏油灯盏。
7、患难夫妻恩爱多。
8、夫勤无赖地,妻勤无脏衣。
9、人对眼不说丑俊,瓜好吃不说老嫩。
10、公鸡打架头对头,夫妻吵嘴不记仇。
11、丑媳妇是家中宝。
12、种不好庄稼一季子,娶不着好妻一辈子。
13、好花落花不落根,人亲恼面不恼心。
14、夫妻不和邻里讥。
15、热不过火炉子,亲不过两口子。
16、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17、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子孙。
18、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
19、男人是搂柴(财)的耙耙,女人是捆柴(财)的绳绳。
20、洞房门上贴对子,欢欢喜喜一辈子。
21、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
22、贪凉不盖,不病才怪。
23、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24、人闲生病,石闲生苔。
25、欲多伤身,财多累心。
26、遇事不恼,百年不老。
27、不吸烟,不酗酒,病魔只能绕着走。
28、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
29、锻炼不刻苦,纸上画老虎。
30、遇事不怒,基本吃素,饭后百步,劳逸适度。
31、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32、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劳。
33、言多伤气,食多伤脾,忧多伤神,气大伤身。
34、茄子强筋骨,白菜养皮肤。
35、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裳。
36、静而不动,眼花耳聋,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37、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38、瘦人怕胃痛,胖人怕风瘫。
39、有钱难买老来瘦。
40、不觅仙方觅睡方。
41、夏不睡石,冬不睡板。
42、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43、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一分。
44、瞒债必穷,瞒病必死。
45、若要小儿安,不怕饥和寒。
46、要想身体好,早好午饱晚饭少。
47、早睡早起身体好,日日锻炼百病消。
48、吃面带点麸,不用请大夫。
49、一顿吃伤,百顿不香。
50、鼻子不通,熬姜吃葱。
51、吃饭吃七分,不用请先生。
52、好菜多凭炒,好画全凭裱。
53、草字不归格,神仙认不得。
54、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55、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歇后语
1、灶王爷的供献——就一份儿。
2、三张纸糊了个驴头——好大的面子。
3、茅房里扔半头砖——溅(贱)出屎来了。
4、猪八戒没理——倒打一耙。
5、孙猴子家妈——石(实)人。
6、歪嘴和尚念经——不好看好听。
7、切草刀割莜麦——揽得宽。
8、饿老鸱叼住猪尿泡——空欢喜。
9、十亩地里一根谷——独苗。
10、临到屙屎剜茅子(房)——早做啥来。
11、姑姑庵里借梳子——开玩笑。
12、姑姑庵里借梳子——找错门啦。
13、叫花子早起——穷忙。
14、吃豆子喝凉水——屁事多。
15、小猫儿喝烧酒——够呛。
16、猫儿的眼珠子——时时变。
17、电线杆上挂暖壶——高水瓶(平)。
18、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19、高粱地里的谷子——差半截。
20、穿上青衫骑毛驴——一个货色。
21、碌碡砸碾盘——石(实)打石(实)。
22、大冬天的葱——心里活泛。
23、钟鼓楼上的家雀——惊吓出来的。
24、牛皮糊灯笼——心里亮。
25、老和尚搬家——吹灯熄火。
26、刀尖尖上戏耍——活不下了。
27、屎爬牛儿搬家——滚蛋。
28、大堂门口的半头砖——踢打出来的。
29、哈巴狗儿戴串铃——混充大牲口。
30、蚂蚁顶的谷壳子——好大的的老(脑袋)。
31、讨吃的打官司——没吃的尽说的。
32、抱上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33、抱得香炉打涕喷——一鼻子灰。
34、骆驼跑在羊群里——显露自家。
35、马尾提豆腐——拽不起来。
36、吊死鬼照镜子——死不要脸。
37、脱了裤子上吊——死不害羞。
38、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
39、跟上汽车拾粪——白跑。
40、拽上气球上天——想得轻巧。
41、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42、茅梁板上睡觉——离屎(死)不远。
43、属枣骨(核)儿的——两头尖。
44、拍马屁拍到大腿上——闹错了地方。
45、一个人拜把子——你到底算老几。
46、一口吃了个草帽帽——肚里都是圈圈。
47、一二三五六——没四(事)。
48、请客没烧酒——喝(合)不成。
49、二十四条狗耙地——乱了套咧。
50、孙悟空的金箍棒——神棍。
㈤ 歇后语与解释
1. 孙悟空的毫毛:(1) 随变(便) ---喻不加限制,怎麼方便就怎麼作 (2)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或手段极高强。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斗可翻过十万八千里。形容差距很大。
3.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取来一根「如意金箍棒」,可随心意变大变小。
9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4.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学道后,曾大闹地府,威胁地府十王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全勾掉,以为这样就能永生。 (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号,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厮所辖也。)
5. 叫他当了弼马温:表面上是封了官,实质上是架空了。西游记第四回中,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请孙悟空上天,拜受仙籙,玉帝仅封他为『弼马温』,是个没有品从的官。这样的官,最低最小。
6. 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谓出了差错或变故:喻指情况不妙了。西游记第五回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因孙悟空被封后,在天庭无所事事,变叫他看守蟠桃园。孙悟空趁机大量偷吃蟠桃。
10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7.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西游记第五回中,王目娘娘设宴,大开宝阁,做『蟠桃大会』,并未邀请孙悟空,孙悟空即暗自赴会。
8. 不管你怎样变,也露出条尾巴来:任你如何狡猾善变,也会露出马脚。西游记第六回中,二郎真君斗孙悟空,二人变化无穷,后来孙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张著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以致被二郎真君识破。
9.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形容办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11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0.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喻生活越艰难或负担越来越沉重。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虽然法力强大,但最终受制於如来佛,未能跳出如来摩手掌心。如来佛翻掌一推把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即五行山,把孙悟空镇压住,直至五百年后唐僧取经路过,才把他稍出来收为徒弟。
11.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服他。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观音菩萨授唐僧『紧箍儿咒』,若孙悟空不服唐僧使唤,就默念此咒,孙悟空再不敢行凶,不敢无礼了。
12.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1).指时间紧迫 (2). 喻约束很严。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孙悟空的头上被戴著头箍,只要唐僧念紧箍咒,头箍就会变紧。
12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3.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比喻冒充英雄好汉。西游记第十八回中,猪八戒被逐出天庭后,错投猪胎。但为了取到高家庄的民女,变成俊和模样,假装勤劳能干。
14.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西游记第十八回中,高老要招个女婿,猪八戒变成俊和模样,高老招了他。「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作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15. 猪八戒吃人參果;(歇后语)全不知滋味。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猪八戒曾在五观庄吃人參果,囫囵吞下,不知其滋味。藉此讽刺人对事物一无所知。
13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6.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比喻并非是真心实意。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扮成村姑来为唐僧送饭,非为行好事;时是为了抓住唐僧,以便吃他的肉,求取长生不老罢了,所以说是不安好心。
17.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喻蒙混不了 无法欺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为得到唐僧,曾三次变化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
18.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变成美女前去诓骗唐僧师徒。猪八戒见色起心,不知对方是本领高强的妖精。
19. 乍入蘆圩---不知深浅。比喻新到一个地方,对当地情形还不熟悉。游记第三十二回:「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浅。』——倘或被妖魔擄去,却不又要老孙费心?」
20. 皮笊篱---捞个磬尽。笊篱捞物时往往将水和物品一块捞起,所以皮笊篱有取走全部东西的意思。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快把金丹拿出來,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 皮笊篱——一捞个磬尽。」
21. 单丝不线--- 孤掌难鸣。一条丝纺不成线。比喻单独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奈何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且回去照顾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
14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22. 磨砖砌的喉咙--- 又光又溜。磨砖,一种表面光滑的砖块。全句比喻人吃饭速度很快,一吞即下。西游记第四十七回: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見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溜。」
23.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比喻某种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满或怨气。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牛魔王(罗刹女)藏有控制火焰山的两把扇子,一把可以灭火,一把可以将火煽旺
24.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1). 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2). 喻人手段灵活,无论大小事都能应付自如。西游记第六十回:铁扇公主所有的芭蕉扇根据不同的口诀可变大、变小。
25. 没底竹篮汲水(竹篮儿打水) :一场空。竹篮多隙缝,盛水必漏,故比喻徒勞无功。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6. 滚汤泼老鼠(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皮爛毛脱。用滚烫的水去泼老鼠,老鼠的受伤情形自然严重。比喻灾情惨重、体无完肤。西游记第七十二回:行者道:「我若打他呵,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可怜!可怜!」
27. 和尚拖木头--- 做出了寺。寺音谐「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我父子只为受了一柱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28. 唐三藏取经遇到猪八戒:整天叫散伙。指对所作事业缺乏坚定信念,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定。
29. 猪八戒背媳妇:上了孙猴儿的当。喻给人蒙骗、愚弄了。
30. 猪八戒擦粉:遮不了丑。比喻用尽方法也遮掩不了不光彩的事。猪八戒本猪头人身,丑极之人,再怎麼化妆,也是遮不了丑的。
31. 猪八戒戴花:(1)自觉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32. 猪八戒照镜子:(1)裡外不是人。形容处境为难,里外上下到处都遭受到埋怨。 (2) 当面给他难看。
33. 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比喻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猪八戒常用倒打一钯的战术击败对手。
34. 猪八戒坐飞机:丑上了天。因猪八戒猪头人身,相貌丑怪。
35. 猪八戒挑个破包袱:要人没人,要货没货。
36. 观世音看见红孩儿:见财难舍。谓看见钱财即不忍心抛弃,而企图据为己有。 ---红孩儿即「圣婴大王」,为牛魔王、罗煞女(铁扇公主)之子,被观世音收服,为「善财童子」。
37. 西天路上的孙行者:劳苦功高。喻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立了较高的功劳。
38. 唐僧肉:人人都想吃。西游记中唐僧是金禅子转世而生,谁吃了他身上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在取经途中的各种妖魔鬼怪都想吃他的肉。
39. 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
40.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喻美好的事情总在实现或成功之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或遇妖魔,或逢灾难,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西天取得真经返回中土。
41. 送走了猴子来了个姓孙的:-一样不好对付。喻人或事情难以应付。孙悟空是个石猴子,能七十二变,本领高强。
42. 一口气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比喻人说话的气势很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
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16回)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21回)
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儿
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㈥ 与火有关的歇后语。
火车站的铁轨 - 道道多(比喻主意、办法多)
火车头没灯 - 前途无亮(量)
火种落进于柴堆 - 一点就着(比喻事情已经矛盾到一定程度了,再有一个事儿就会引起暴发)
火烧日历 - 没日子了(比喻人活到了尽头,没有几天活头了)
火烧竹林 - 一派光棍
火烧寺庙 - 没有神了
火箭发射 - 青云直上
火烧阎王殿 - 鬼哭神嚎
火烧眉毛 - 急在眼前
火药库里玩火 - 万万不可
火车站 - 龟(轨)多
火炉上撒盐日 - 热闹一阵儿
火炭掉在头发上 - 火烧火燎
火盆里放泥鳅 - 看你往哪里钻
火盆里某牡丹 - 不知死活
火烧眉毛 - 祸在眼前
火烧屁股 - 坐不住
火镰对火石 - 一碰就发火
救人踢倒了油罐子 - 火上烧油(比喻增加别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火炭掉在头发上 - 火烧火燎
灯盏无油 - 火烧芯(心)(比喻非常着急,心焦如焚)
眉毛上放爆竹 - 火(祸)在眼前
腊月里扇扇子 - 火气太大(比喻脾气十分暴躁)
㈦ 谚语与歇后语有什么区别
俗语是流传于复民间的制、定型的通用语句,包括谚语、俚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总结。
俗语与谚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谚语是俗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谚语也是俗语,但俗语不一定是谚语,如:“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只能算是俗语而不是谚语。
谚语的特点是以通俗简练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内容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最为常见的是农谚和气象谚语,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于马上要来到”,“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另外还有关于哲理的、保健的和道德方面的,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饿时给一口,胜过饱时给一斗”。
㈧ 和时间有关的歇后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㈨ 与棋相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棋成语源 :
星罗棋布、
棋高一着、
举棋不定、
琴棋书画、
棋逢对手、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棋输先著、
全国一盘棋、
累棋之危、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观棋烂柯、
引绳棋布、
长安棋局、
棋布错峙、
举棋若定
象棋上的老将——(死也不敢出那个框框/出不了格)
这件事是楚河汉界——(一清二楚)
军棋比赛——(纸上谈兵)
小卒过河——(一步一步往前拱)
看棋只看车马炮——(不识相)
炮打老帅——(将军)
卒子过河——(没退路了)
下棋丢了帅——( 输定了 )
重炮将——无子垫
马回头——不如驴
一盘象棋下三天——棋逢对手
豆腐板上下象棋--无路可走
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