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葫芦的典故

葫芦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4 22:27:22

① 有关葫芦的传说

葫芦又称蒲抄芦,谐音"福禄”,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带,谐音"万代”,故蒲芦蔓带谐音为"福禄万代”,是吉祥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
葫芦果实里面有很多种子,所以中国人把葫芦作为繁育生育、多子多孙的吉祥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葫芦被很多民族认为是人类的始祖而崇拜。在神话和故事里,葫芦始终与神仙和英雄为伴,被认为是给人类带来福禄、驱魔辟邪的灵物。很多神仙、神医也都身背葫芦或腰悬葫芦,如八仙中的铁拐李,寿星南极翁,济公和尚等。
所以葫芦自古以来就是福禄吉祥的象征,也是保宅护家的良品。
葫芦还用作除病之用,只须挂在病者的睡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使其快速的好起来.如果是健康人,则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气,提升运势。
葫芦挂在大门外,则有保屋内人平安的作用。
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② 日本有拿着葫芦放出飞马的典故

应该有拿着葫芦放出飞马的典故呀

③ 八宝葫芦鸭的由来,或者典故

八宝葫芦鸭的由来:
八宝葫芦鸭是形如葫芦,以糯米,芡实,蕙仁,冬笋,香回菇,金钩,火腿丁为辅料烹答制而得名的。

做法:整鸭除骨,做到肉体完整,鸭皮不破;将制好的八宝馅填入鸭腹内,使腹隆起,在鸭颈处挽结,即成葫芦形;入沸汤中稍烫,摘净残毛,搌干水分,装入盘内,将少许盐和料酒遍抹鸭身,放上葱,姜上笼蒸熟;取出稍晾,再入热油锅中炸至皮酥脆,色呈金黄。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扒,鲜美爽口,酒饭均宜。

④ 依样画葫芦的成语典故

【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内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容,何宣力之有?”
故事: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例句】他只知道依样画葫芦,让他写论文是不会有新意的。
【原文】陶谷久在翰林,意希大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⑤ 端午节挂葫芦是什么典故

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内所打油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
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并前去对卖油郎赔礼。
吕洞宾深感其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则可太平无事,躲过灾难。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在门眉处挂起了葫芦。
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留下了端午节前几天挂葫芦的习俗。也有民间传俗,说的是在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就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留下了这一习俗。

⑥ 广东方言“放葫芦”(吹牛)的典故

“葫芦祥”、“葫芦明”、“葫芦洪”……在广州,若某人的名字前面带上“葫专芦”两字,大致是属指其人平常爱吹牛。如某人讲某事时,或爱吹嘘讲大话讲假话,或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生安白造,人们会责之为“放葫芦”。

“放葫芦”一语源自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是根据作家张天翼的同名童话小说改编的儿童戏,影片运用梦幻式的结构方法展开故事———小学生王葆在梦中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心里想的东西马上就飞到眼前。可是他快乐不了多久,不尽的烦恼就接踵而来,最后他把宝葫芦烧了。该片放映后风行全国,广州的孩子们便将“葫芦”比作无中生有、连篇大话、虚幻泡沫的代名词。于是就派生出“放葫芦”一语,再衍生出“葫芦祥”、“葫芦×”等等称谓来。此语及称谓与另一句意思相近的广州口语“大只广(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言过其实、夸夸其谈者的嘲讽。

⑦ 葫芦僧断葫芦案是什么典故

冯、薛两家争买英莲(甄士隐的女儿),薛蟠打死冯渊后潜逃,积案一年;贾雨村接案。贾雨村初闻案情,先是大怒,但其后却因门子(葫芦庙的沙弥)的出现,以及门子所提供的护官府改变了审案初衷,最后徇情枉法,让薛蟠逍遥法外。

⑧ 谁知道按下葫芦浮起瓢典故

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圆满解决。
按下葫芦又起瓢就是说在水缸里把葫芦按下去了,瓢又浮起来了。用一句成语叫作“顾此失彼”。意思就是顾了这边又丢了那边。形容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而手忙脚乱。

⑨ 悬壶济世源于什么典故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出处:《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曰

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

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耧上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译文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而且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药厂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9)葫芦的典故扩展阅读:

悬壶济世是对医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赞美。我们在很多古装剧,武侠剧里面可以看到在药店门口都会挂一个药葫芦,很多郎中也会在身上背一个葫芦,这就是他们行医的标志。

除了悬壶济世的伟大目标之外,更多的是葫芦的价值。

因为在古代经常用葫芦来作为盛酒、水的器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壶。葫芦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这样,有资料记载,古代行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葫芦是它们随身携带的必备品。可以用来盛药。

在采药之后将药物放置于葫芦中,它有很强的密闭性,保持药物的干燥性,不至于减低药性

而葫芦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具有利水消肿,除烦止渴,以及通淋散结的功效。而现在的我们,去掉了悬壶这样的形式,但是对患者的那份仁爱之心,赤诚之心,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迫切之心从不曾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悬壶济世

⑩ 葫芦和瓠子的异同,典故

葫芦是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学名是Lagenaria
siceraria。其中Lagenaria是属名,
siceraria是种名。
瓠子的学名跟葫芦一样专,是属同属同种植物,也是Lagenaria
siceraria。
但二者是不同的变种或品种,它们的果实在形状上差异很大。葫芦是很可爱的形状,谁都见过;瓠子的性状是很平淡的直筒状,跟黄瓜、茄子差不多。
葫芦:
http://ke..com/view/33197.htm
瓠子:
http://ke..com/view/258094.htm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