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城墙典故

城墙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3 08:16:32

㈠ “瓮中捉鳖”的出处瓮城,在古代城池中究竟是什么存在

“瓮中捉鳖”的出处瓮城在古代的的时候,就是一个用来抵御强敌进攻才修筑的一个防御工事。一般情况下,这个瓮城也都是圆形或者是方形的,所以有时候也是叫做方城。

在古代的时候修建翁城是能够很大程度的去提高城池的守卫能力,尤其是在东晋之时,当时北方战乱不停,让各个势力一直都在混战,所以这时翁城的修建就是非常的有用了。这也导致了这时的翁城修建得非常的多。

但是翁城也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虽然他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这只是在敌人从城墙当中攻入之时有用,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是白白建了一座翁城。

㈡ 有什么关于西安城墙的传说,故事

一、明代四门

朱元璋本意就是要藩王镇守四方,因此作为西北龙头的西安,肯定要格外重视,西安城墙的建设工程当然要作为重点。洪武年间修建的城墙有四座城门,分别为长乐门、安远门、永宁门和安定门,取“长安永定”之意。

长乐门,即城墙东门,“长乐”带有祈福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之意,不幸的是,明末闯王从此门攻陷西安,清顺治年间,对东门城门进行过重修。安远门,即城墙北门,“安远”意指要边远少数民族归顺朝廷,对他们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

永宁门,即城墙南门,作为网红的它,想必并不陌生。但恐怕没人注意到,南门很少打开,因为南方主火,为免火灾,关闭南门,永保安宁。安定门,即城墙西门,“安定”二字寓意西北边疆安泰康定,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二、民国四门

民国时期,在已有基础上,西安城墙又开辟四门,后来称为“四小门”,分别为中山门、玉祥门、中正门和勿幕门,这四座门和军政人物颇有渊源。中山门,在西安城墙东侧的一座城门,即“小东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门。

玉祥门,即“小西门”,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解放门位置原是开于民国时期的中正门,1952年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

勿幕门,即“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位于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是民国时期新开辟的城门。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西安勿幕门为单门洞,门内为四府街,门外为红缨路。

三、险躲拆除

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带着他引以为傲的骑兵队伍南征北战、叱咤风云,虽然他顺利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直至整个中原大地,但整个过程十分艰难,尤其是那些“高大威猛”、坚如磐石的城墙,让这支战术灵活、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忽必烈对城墙深恶痛绝。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就迫不及待地推行了拆毁城墙的政策,脑补他当时的内心旁白应该是:“我堂堂大蒙古骑兵,怎能被这些黄土堆起来的破墙挡住去路,给我拆,一个都不许留。”于是,当时的元朝就像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一样,全国都在拆城墙。

《元史》、元代方志,以及马可波罗的《寰宇记》中都有大量拆除城墙的记载,这场风波蔓延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所拆城墙不计其数。西安城墙很幸运地在这次风波中保存了下来。如今,我们很难考证其中原因,因此许多文献中都忽视了这次劫难。

四、克林顿沉迷西安城墙

1998年6月,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第一次访问中国,第一站就选在了西安。

在中国众多城市里,西安的经济并不算发达,但它有两个非常霸道的武器:中国封建王朝的起源,以及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中国四大古都中,北京、南京把那些值钱的家当拆的拆,丢的丢,洛阳在封建王朝中又不占主流地位,唯有西安还保持着十三朝古都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尝。

俗话说,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就要知道这个国家和民族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这西安,便是了解中华民族的最佳起点。克林顿选了西安,他很睿智。纵观整个西安,虽然文物古迹众多,个个都是价值连城,个个都能惊艳世界,但最适合做大型接待活动的,非西安城墙莫属。

也正是这座连世界文化遗产都没进入的城墙,让克林顿冒着耽误外交行程的风险,在上面多吹了1个小时冷风。当时,克林顿对接待他的中国官员说:“我参加过世界上很多欢迎仪式,但是今天晚上,在古城墙脚下,你们有悠久历史内涵的这种仪式,我会终身不忘。”

五、护城河

西安城墙的前身是唐长安城的皇城,因为是内城,修建时并没有挖护城河。唐朝快灭亡时,唐昭宗李晔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唐长安城的地位迅速下降。这时,留守长安的节度使韩建决定把城市的范围缩小,拆掉了最外围的郭城不说,中间的宫城也被拆除,只留下孤零零的皇城。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当然要先挖一条护城河。

古人对于护城河是十分重视的。韩建挖河的时候,战火纷争,挖出的河并不是很好用,常常淤堵,因此后来五时期,经常对此河进行疏浚,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这条护城河才算焕发生机。

1374年,也就是642年前,朱元璋任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西安城墙的格局在此时奠定,护城河的规模也被扩大。冯胜主持这项工作花了8年,拓展出的护城河深6.4米,宽2.56米,环城一周。又在护城河的内沿修了高1.92米,厚0.64米的壕墙,这第一道防线,足以让敌人生畏。

㈢ 清凉门有什么特点或历史典故急需!

  这一路军事遗迹很多
  从清凉门沿着城墙向草场门走去,一路上还有不少看点。
  记者发现,城墙内侧山体的一块平地上,有一个水泥浇筑的圆圹,圆圹内壁上还有锥形的壁龛,很多在这里晨练的市民都不知道这个“水泥圆圈”的用处。南京文史作家苏克勤先生编撰的《南京清凉山》一书给出答案。原来,这是清代末年为了加强江防设置的清凉山炮台的遗迹。该炮台在抗战期间曾经发挥作用,后来被放弃,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作为掩体使用的圆圹,其内壁上的壁龛,则是放置炮弹的。
  在清凉门至国防园沿线,类似的军事遗迹还有不少。记者在这段城墙两侧发现了多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堡,都是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为了防备日军进攻而留下来的。
  在清凉山西南角的城墙墙体上,如今还复建了一个烽火台,其外形和北方长城的烽火台几乎一致。在这里设烽火台也是有依据的,因为早在东吴时,清凉山上就出现过烽火台。明代诗人陈沂在《金陵世纪》中称,“吴烽火台在石头城最高处,吴时举烽火于此,自建康至西陵五千七百里,有警急,半日而至。”文中的“西陵”,是指湖北宜昌。如今的这个烽火台,正是对东吴烽火台的再现。
  清凉门内有过“外国坟”
  苏老告诉记者,“清凉门至国防园”这段城墙还有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沿途古墓非常多,“我们小时候到这儿来玩,城墙内侧的清凉山山体,几乎就是乱葬岗。”记者也清楚地记得,六七年前来到国防园靠近城墙的一侧时,也见过很多墓,从墓碑上看,甚至包括清光绪、宣统年间的古墓。
  据了解,埋葬在这段城墙内侧的历代名人有南唐名臣张懿公、李金全,北宋学者程偃孙(北宋大儒程颐五世孙),清代大学士熊赐履,清代大文豪吴敬梓,清代文人何其兴、朱卉等。有学者研究后发现,南唐时,清凉门内的石头山是王公贵族的丛葬地。
  埋在清凉门内山体上的甚至还有外国人。1936年出版的《最新南京地图》上,这个位置标注了一处“外国坟”公墓,老照片也显示,民国时清凉门北侧的“外国坟”埋葬了很多客死南京的外籍人士。新中国成立以后,清凉门北侧被辟建为清凉山火葬场,这个“外国坟”公墓也被平整不存。

㈣ 西安古城墙的故事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他是在唐皇城的基础版上修建的,权围绕西安成一圈13.74公里。在古代每个城市都有城墙和钟鼓楼,他们是一套设施。明代朱元璋把都成设在了南京,但西安仍是西北的军事重镇,当时修城墙是有着非常残酷的制度,他是分工修筑,一个人负责修城墙,另一个人负责检验城墙。城墙修好之后开始用竹杠检验了。如果竹杠敲进去一寸修城墙的人就要杀头,如果全进去就要诛九族。如果竹杠敲不进去那么检验城墙的人就要杀头。这也是城墙保存至今 的原因之一

㈤ 有一个历史典故 是说一个皇帝造城墙,造完让人用刀砍。砍进去了就杀

你说的是大夏皇帝赫连勃勃,修建的统万城吧。
说是修建城的时候,让人以铁锥锥城墙,如果进入一寸,则杀掉修建城墙的,直接将尸体一起筑在城墙里边,如果锥不进去,就杀掉锥的人。

㈥ 寿县古城墙的相关典故

寿县城宾阳门内,有五方大蛇吞象的石刻,这是寿州内八景之一——“人心不足蛇吞相(象)”。
传说从前有个蟒蛇精违犯天条,玉皇大帝命雷公轰击它。蟒蛇精无处藏身,现出原形,化作小蛇蜷缩于尘土中。适逢寿州城内穷秀才梅生郊游途中发现,将小蛇救起,带回家中喂养。春去夏来,小蛇逐渐长大,生活日益艰难。一日在大街上闲逛,见众人围观皇榜。原来是皇太后身染重病,御医医治无效。榜告天下,有能治好皇太后病症者,可做京官。梅生暗想,我如有灵丹妙药治好皇太后的病,即可一步登天。不知不觉走出北门,来到郊外北山丛林中,突然狂风大作,一条巨蟒出现在眼前,梅生大惊,大蟒口吐人言:“梅相公别怕,你从前救过我的命,今天我将报答。”梅生记起自己曾救过一条小蛇,便说:“区区小事,何云报答!”蟒蛇道:“当今皇天太后病,你从我腹中割下一块心肝,即可治好太后的病。”梅生犹豫,蟒蛇道:“但割无妨”。梅生即手持得刀钻入大蟒腹中割下一块心肝离去。
梅生进京治好太后的病,皇帝大悦,封梅生为宰相,放假三月回乡祭祖,耀武扬威。他转而想,荣华富贵皆过眼烟云,何不再向蟒蛇割一块心肝,以备日后自用,永保长生。次日梅生进入北山丛林寻得大蟒。大蟒此时已识破梅生乃领心不足之辈,念其曾救过自己的命,只得忍痛让其再割一刀。梅生钻进蛇腹,意欲割下大蟒全部心肝。大蟒疼痛难忍,混身抽搐,用力把口一闭,梅生终于葬身蛇腹。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象)的由来。 在寿县城西门城瓮里,南北两壁上对称镶嵌着两块石刻,一面是锣,对面是鼓。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当在鼓,对面锣”。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寿州来了一位新知县,上任不久,看到古城墙西段年久久失修,已几次倒塌,下决心重修。于是通告全县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修复城墙。不料告示贴出一个月,却不见动静,这是为何?他哪里知道“捐款捐粮修城墙”已叫喊了三任知县,他们装满了腰包,却没有修城墙一寸。你想,老百姓还相信这位新大人吗?
开工的日子到了,新知县并不因为寿州百姓不热心而泄气,一大早便带领衙役们扛着工具,来到西门脚下和几十位民夫一道挖土抬石,一直干到天黑收工。这一下可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有的说:“县官大人都来修城墙了,人们千里迢迢来这招土,还不是为的寿州!我们明天也去干吧!”可也有人说:“还不是做做样子骗人,一任比一任奸猾!”可是到了第十天,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劳动,又过了十天,还见他和民夫们一起运石块,不同的是现在不是几十人,而是几百人了。城内城外的百姓们都自动参加修城墙劳动,一些商会栈行老板主动捐款赠物,支援修城,本来两个月的工程,四十天就竣工了。
寿州百姓为纪念这位清廉的“父母官”,就在城西门内立了“当在鼓、对面锣”的石刻,表彰他说话算数,廉洁奉公的美德。 在寿州古城通淝门(南门)城瓮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着一个作行刺状的石人,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接受相国黄歇的建议,把都城迁到寿春。黄歇为相期间,施仁政,重农商,政绩卓著,深得考烈王的信赖。但考烈王没有儿子,王位的继承人已成问题,春申君黄歇为此也日夜操心,但无结果。此时,黄歇门下有一个叫李园的舍人,为了巴结主人,把他的妹妹献给了黄歇。李氏颇有几分姿色,又能说会道,得到黄歇的喜爱。不久,李氏怀孕在身。李园是赵国人,是个奸诈阴险,狡猾狠毒的小人,他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想出一条诡计,让他妹妹去实施。李氏便花言巧语地对黄歇说:“楚王没有后嗣,一旦死了,王位就会被他的兄弟夺去。你为楚相这么多年,得罪不少人,到那里,只怕你保不住相位,就连性命也难保啊!现在我已有身孕,你可把我献给楚王,要是生个太子,不就会立为楚王了吗!到那时,你不就得了楚国吗?”经过反复思索,春申君还是同意了。
李氏献给考烈王后,不久果真生了一个男孩,楚王十分高兴,宣布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楚幽王。李园阴谋得逞,摇身一变成了国舅爷,根本不把春申放在眼里,公元前237年,考烈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这时黄歇的一个门客私下对他说:“李园是奸诈小人,我看他收养了许多死士,只怕考烈王一死,他要夺王位,必先杀你灭口。”黄歇自信李园待他一直很好,不会对他下此毒手。事隔十七天,考烈王死了,李园把家养的刺客埋伏在棘门(今城南门内),等黄歇吊丧经过时,将他杀害了。连黄歇家族也遭李园抄斩。
人们为了不忘血的教训,在春申君遭刺的地方,嵌上石刻刺客像—“门里人”。 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
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今城墙为南宋宁宗十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错置,具有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双重功能。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留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传说,伴随各城流传至今。1958年,寿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 10米。城有四门,并各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不仅有利子军事防御,而且还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明代为了加固墙基,于城墙外侧以条石迭砌一周扩城泊岸,保护城墙不被水冲蚀。古人赞其“若匹练之横亘也,菪生铁之焰祷也”。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 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围困,保护了城内十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再次显示了它的特殊功能。在古城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细读碑文,品味历史,您或许会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望着那高耸的城楼,绵延的城垣,人们觉得这古城仿佛就是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巨著,她的博大和精深,会令您痴醉留连。

㈦ 我想知道:南京内十三、外十八城门的历史典故

1、格局罕见明都城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明代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墙组成的格局(注:俗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则指南京京城墙),是其例证之一。

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而定。该地原为“燕雀湖”,地势低洼,经清淤、打桩、挑土填湖、铺垫巨石等项措施,营造成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的宫城。宫城内建筑,分为前朝(三大殿)和内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在形制上,依照《礼记》设五门三殿的旧制,从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在这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六宫则依照《周礼》旧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尤如天地日月长存。在皇城城垣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京城,全长33.676公里,建有雉堞(垛口)13616个、窝棚200座,开筑城门13座。其城垣形制独特,为明初朱元璋、刘基等人所独创。它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使京城城墙的形制成为后人所乐道的特例。因此,民间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京城墙可能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在被人格化的南斗斗勺内,设市为民居,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的向背,又保护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的“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思想。

外郭,为弥补和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建造。史载:外郭全长达180里,洪武年间开筑城门16座。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的薄弱地段加筑城砖,所以俗称“土城头”。就方位而言,外郭的形状为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南京明代的四圈城墙,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显得标新领异,独具魅力。

2、雄关拱卫护京师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

南京京城设有城门13座,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门址位置依据城垣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瓮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中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理论上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

《儒林外史》的作者、寓居南京的吴敬梓先生,根据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城门顺序是:“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三山门、聚宝门和通济门,均为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他诸门,尤以聚宝门内瓮城为最。仅藏兵洞达27个:第一道城门左、右各三个,城门上的楼基中共设7个,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为最大,面积达310平方米;东西礓(磜)下面各设坐西向东和坐东向西的藏兵洞7个。这些藏兵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战时藏兵,相传可藏兵3000余人。通济门的内瓮城,也是非常壮观的,特别是呈“船形”的通济门内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分别位于环绕皇宫的南、东、北三面京城城垣上。其中,正阳门为皇宫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外国使臣赴京朝觐入城必经之正门;而太平门外玄武湖之滨,则为1384年朱元璋设置的主宰刑杀大权“三法司”(即“贯索”,或称“天牢”)之所在。

神策门,是目前所知的南京城墙唯一的传统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门外瓮城与聚宝门内瓮城几乎在城市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内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是明南京城墙建造中继承与创新的例证之一。

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和定淮门四门,位于南京城垣的西北角,濒临长江,是抵御江北进犯南京城的重要门户。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蟪)在城内策应,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恐怕朱棣当时难以顺利进城,很快就能登基称帝。

清凉门、石城门,均置内瓮城单座。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也是当年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3、高坚甲于海内外
南京明城墙,以其占地区域广、坚固、雄伟而著称于世。后人对此不仅有“高、坚甲于海内”之感慨,就连十六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也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南京明城墙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气势,得益于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发展史的深厚基础,是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状态下开始向火兵器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更是明太祖朱元璋奴役百万民众的有力见证。

城墙最本质的原生价值之一,在于具备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墙最初由土垒、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皮,发展到南京明城墙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与兵器(主要是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说:“筑城艺术的彻底改革,是火炮改进的最初结果之一”。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们在无数次攻城掠地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垣关键部位的设防,其城防建筑体系,达到了我国城垣建筑较完美的程度。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驾城墙压力的作用。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千余斤,城砖每块一般重20余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24米、底宽8~27米、顶宽3~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屹立迄今,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粘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唯有太平门向东一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经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

明南京城门外护城河的桥梁,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故大多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有石城桥(石城门外)、三山桥(三山门外)、聚宝桥(聚宝门外,即古长干桥)、九龙桥(通济门外)、夔角桥(正阳门外)、平桥(朝阳门外)等。明初建造在相关河道上的著名桥梁中,最大的石拱桥是上方桥(即七桥瓮),由于这座桥是拱卫京城的门户,以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明初建造的桥梁中,赛虹桥(明初称“大通桥”,民间又俗称“赛工桥”、“赛公桥”等)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传说故事最多。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历经洪武一朝。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

4、字里行间觅踪迹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砖来自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砖,究竟依靠那些区域烧制单位提供?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不详,近几十年来经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对城砖铭文孜孜不倦的考证、补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统计精确的资料: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烧造。
为了确保建造南京京师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总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这种严酷的“责任制”,却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也许只要没有写错,就不会有杀头之虑的缘故,其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后者属于粗通文墨、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城砖铭文的字体,篆、隶、魏、楷、行各体皆备,蕴含着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种书体最具神韵,在中国书法字典上,也难找到它的归属,却一笔一划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所有的铭文,折射出的谨慎与虔诚,强烈而鲜明。从铭文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刻划三种形式。其中,铭文的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的笔划较细,故对制砖泥土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城砖铭文的研究,还能发现不少明以前烧制的城砖和一定数量明以后为修葺城墙而烧制的清代城砖,为我们认识南京城垣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以南京天地为展厅,与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南京明城砖铭文,使元末明初的多元文化信息,从历史走向未来,这是何等的博大、气派!

㈧ 承德避暑山庄城墙典故

避暑山庄正殿大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避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为康熙皇帝的御笔,字体浑厚、有力,虽历经几百年仍熠熠生辉;匾额四边镂空雕刻着花纹,古朴、厚重,精美绝伦,分外醒目,是难得的精品。

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避暑山庄”的“避”字右边应是“辛”字,康熙把“辛”字多写了一横,成了错字。好好的字多加一横到底是笔误还是另有用意呢?原来在清代两个“避”字同时使用,无论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是一种异体字现象,在这里康熙皇帝是为了追求书法美才这样写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703年的康熙皇帝,已经取得了个方面的胜利,收获了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辉煌成果。建筑避暑山庄,乃是为了显示他对未来目标——“万世缔构”的自信。因此,康熙亲笔题写,并将其“避”字写成了“避”(辛字下多一横),有意多写了一笔,并没有人怀疑他写了错字,却引得多少饱学之士猜想他当时的心态。其实,可以说这也是康熙在平了三“藩”,把他关注的重点转向北边陲后自信的一种顺便的流露。

从史料记载来看,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原来,皇上是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笔一挥加上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还有一个典故的,就是说皇帝要看看大臣们对他尊不尊敬,敢不敢对他提出疑问,所以故意写出那个字,结果大臣们谁都不敢说那个不对,就挂上了,一直留到现在!

㈨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典故,越多越好,跪求~~~~~~~~~~~~~~~~~~~~~~~~~~

中华门是复南京城内城的制正南门,位于内外秦淮河之间,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瓮城,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聚宝门是南京京城城墙的正南门,坐北朝南,据说明初建筑南京城聚宝门时,砌起即塌,屡次修筑不成。有人说地下有水怪在作祟,向朱元璋献计,借用沈万三的“聚宝盆”,填在城坍处,城门才顺利建成,因而把此门称作“聚宝门”。其实,聚宝门一名的由来,是因为城门外有一座聚宝山(今称雨花台)而得名。

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

古时候的城墙外边都有护城河,护城河里放养着一些鱼。

相传在春秋时,有一次,宋国都城的城门在夜里着火了,火势很大,老百姓和士兵都前来救火。因为其他地方的水源都离得太远,所以,人们就用护城河的水来救火。在人们齐心协力的相救下,终于把大火给扑灭了。由于救火,护城河里的水被用干了,护城河里的鱼也因为缺水都干死了。

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一个故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宋国的城门边上住着一个叫池仲鱼的人。一次,城门失火,火势蔓延到他家,结果把池仲鱼烧死了,人们就说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

原文:“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翻译 :城门着火,灾祸降临护城河中的鱼。过去的时候有一个老的传说:池仲鱼,是一个人的姓名。他居住在宋国城门旁。城门突然着火,火蔓延到他的家里,池仲鱼被烧死了。

又有一种说法:宋国城门起火,救火的人汲取护城河中的水,去浇灭大火,结果护城河里的水干了,所有的鱼都死了。

(10)城墙典故扩展阅读: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

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

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