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蛇的典故

蛇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3 07:17:48

❶ 关于蛇的典故故事成语

蛇的出现大概在1.5亿年以前,毒蛇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它是由无毒蛇进化而来,在2700万年前才出现。目前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00多种。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厘米。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网蛇,一般都超过6.2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100多公斤。已经证实蛇最重的纪录,是1960年在巴西城发现的一条南美蟒蛇,重227公斤,长8.46米,腰围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为海蛇,这种蛇出没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万只老鼠当场毙命。蛇的寿命一般在几年到二三十年之间,长寿的绿茸线蛇,每年长一圆环,1978年在南太平洋深海中发现了一条,已活了1687岁。
蛇非常聪明灵活,故《圣经》上有“温驯如鸽子,智慧如蛇”之说。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能吞进比自己大许多倍的食物。我国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传说,说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非洲有一种食蛋蛇,还没有人的手指粗,却可以吞进鸡蛋和鸭蛋,吃完蛋清和蛋黄后,还能吐出蛋壳;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绿色,舌尖上长有果子形的圆舌粒,跟樱桃相似,小鸟误认为是果子,因啄食而丧生;东南亚和非洲鲁什马河流域的飞蛇,其肋骨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滑翔时能展开,使身体呈扁平状,故能从树枝高处跃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时快得像离弦的箭,能吞食飞行的小鸟;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冲刺,追赶逃跑的猎物。
蛇的记忆力很好,也非常记仇,能准确地认出曾经伤害过它的人,多年以后还会伺机进行报复。蛇的同类受到侵犯时,有时也会群起而攻。但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蛇对音乐非常敏感。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就有耍蛇的职业,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条条蛇袅袅起舞,舞姿灵活柔美,引人入胜。南美一些地方的蟒蛇还可以驯养成家蟒,负责守家和“照看”幼儿。印尼佛罗勒斯岛上居民饲养的无毒蛇能随同主人一起下地干活。种子入土后,它便守在地里,驱赶啄食种子的野鸟;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家蛇便爬上枝头,甩动尾巴,将成熟的果子打下。一些国家还利用毒蛇来守卫金库。他们除了使用现代化的装置外,再放进一两条剧毒蛇,使盗金者望而生畏。更为有趣的是用活蛇做耳环。非洲喀麦隆西部,有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花纹极美,当地妇女捕获后拔去毒牙,将蛇尾扎成小圆圈,系上细线穿在耳垂上。银枪蛇时时昂起头,吐出火红的舌信,非常有趣。
蛇全身是宝。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蛇胆、蛇肝、蛇皮、蛇毒、蛇油、蛇蜕,乃至蛇血、蛇肠杂等均可入药治病。将蛇浸制药酒,能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症。五步蛇还是治疗顽固性瘙痒和麻风的传统要药。蛇胆非常名贵,能驱风除湿、明目益肝。蝮蛇干粉可治恶性肿瘤、风湿症,若配以草药,有延年益寿的奇功。蛇毒是稀世之宝,可制成镇痛、抗毒、抗凝血的良药。蛇毒远比黄金还贵,1克蛇毒价值数万美元。
蛇曾是人们崇拜的一种动物。一些原始部落,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9个部落有蛇氏族,有的甚至将响尾蛇作为民族标志。澳洲的华伦姆格人有一种图腾崇拜仪式。仪式上,人们用颜料涂抹全身,扮成蛇的样子且歌且舞,讴歌蛇的历史与威力,祈求蛇神护佑。原始社会解体后,崇拜蛇的风俗在许多民族中仍相当普遍。
巨蛇之最
翻开世界记录,这顶世界巨蛇之最的桂冠究竟由谁擎走仍引来一番热闹争论。为水蟒赢来蛇王之称的是其整个身体的大小以及体重。而与这只蛇王分庭抗钧的则还有亚洲网纹蟒。巨蟒类的身长创下了当今的世界记录:最长的居然达到33英尺。尽管它的长度超过了那只世界记录保持者,但蛇王的腰身周长则远远超过这只亚洲巨蟒。栖息在南美洲丛林中的水蟒能够长到一个高大成人那样粗。大到足以一口气吞下一个成年人!
水蟒
发现地点:在流向南美洲亚马逊河的支流中。
可怕的数据:目前这只体积最大的水蟒经测量约有28英尺长,44 英寸粗。据科学家估计,它的体重肯定超过了500磅。
就体型而言,只有网纹蟒能与这只世界最大水蟒实力相当。
关于蛇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蛇并非脱皮,而是人。人活到一定岁数会变老,便会躲到门的角落。七天七夜之后,便脱掉身上的老皮,而变地年轻。但是这样会很痛苦。于是上帝说,不如让蛇脱皮吧,让人活着少一点痛苦。于是蛇便每一年都脱皮。可是不脱皮的人却依然痛苦的活在这世界上。

有关蛇的成语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❷ 虚与委蛇的典故

虚与委蛇的典故:战国时期,列子是壶子的学生,学习老庄之道,后来他遇到郑国的神巫季咸,就把他介绍给壶子。他们在一起开始斗法比高低,壶子跟季咸虚与委蛇,让他感到难以捉摸,就落荒而逃。列子刻苦学习,修炼老庄之道,终于达到忘我的境界。

虚与委蛇出处:《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虚与委蛇出处释义:壶子告以原委:“人总是以自己极有限的所知来揣度万物。巫咸不过是所知较多,尤其是对凡夫俗子颇为深知。



(2)蛇的典故扩展阅读

虚与委蛇中蛇的读音:明代浮白斋主人的《雅谑》中有一个小故事,提到“委蛇”这个词的读音。故事说,宋代时,薛姓一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欧阳修,二女儿嫁给了王拱辰。后来欧丧妻,又续娶了薛家的三女儿。

欧阳修有个朋友叫刘原父,暮年再娶,欧阳修便以汉朝刘晨、阮肇入五台山采药得配仙女的传说,作诗揶揄道:“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日老刘郎。”刘原父听之不快,便寻机报复。

一日,欧、王、刘相聚,原父道:“从前有个老学究教小孩读书,读《毛诗》到委蛇委蛇这句时,告诉学生这个‘蛇’字读作‘姨’,切记。”

第二天,学生在路上见乞儿耍蛇,很晚才到学校。学究责问缘由,学生道:“刚才在路上碰到有人弄蛇,我便驻足观看,只见他弄了个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故误了上课。”欧阳修闻之大笑。这个故事为“委”之“蛇”读作yí的一个佐证。

❸ 有关“蛇”的成语和典故有哪些

有关“蛇”的成语和典故有:蛇蝎心肠 杯弓蛇影 佛口蛇心 打草惊蛇 拨草寻蛇

❹ 常山蛇的典故传说

“常山之蛇”出自《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版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权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古代传说中的这种常山蛇,能首尾互相救应,后因以喻首尾相顾的阵势。 这就是常说的“常山棍法” 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首尾互相救应的蛇。后因以喻首尾相顾的阵势。《晋书·桓温传》:“初 诸葛亮 造八阵图於 鱼复 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 温 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 宋 苏轼《会猎苇园》诗:“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 清 顾炎武 《江上》诗:“何当整六师,势如常山蛇。”

❺ 刘邦当初斩白蛇是什么典故啊

刘邦当初斩白蛇是"斩蛇起义"典故。

拓展资料:

"斩蛇起义"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前的历史典故。讲述了刘邦在芒砀山斩蛇之后正式举起反抗暴秦的义旗的故事。 这一故事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京剧里面的《白蟒台》、《萧何月下追韩信》、《大保国》对此均有描述。

出处:

历史典故,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原文: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译文:

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走到丰县西的涸泽地带就停下来,饮酒大醉,夜里干脆就把剩下的所有农民都放了。并且对他们说:"你们都走吧,我从此也要逃跑了。"这些农民中愿意跟随刘邦的有十多个。刘邦带醉行走在丰西泽中,让一个农民在前面探路。这个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路,我们还是回去吧"。刘邦趁着酒劲说:"大丈夫独步天下有什么害怕的!"于是走到前面拔剑将蛇斩断。蛇从正中间被分为两段。走了几里地,刘邦醉得倒下睡着了。刘邦队伍中走在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连夜放声啼哭。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说:"我儿子被人杀了,所以痛哭"。问她儿子为什么被杀,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现在被赤帝子杀了,所以我很伤心"。人们以为她胡说八道、散布谣言,想打她,这个老太太突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到前面,刘邦才醒过来,人们报告了他这一情况。只有刘邦心里觉得很高兴,心生自豪感,跟随他的人越来越敬畏他。秦始皇曾经说:"东南方向有天子气"。于是亲自东游来验证,刘邦怀疑秦始皇说的就是自己,就躲了起来,藏到荒凉的芒砀山的深山老林中。吕雉和其他人都寻找他,每次都能在人迹罕至之处找到。刘邦觉得奇怪,就问是怎么回事。吕雉说:"你在的地方头上总有云气凝结,所以我们根据这一现象总能找到你"。刘邦听了很高兴,沛县中的人知道后,许多人都来归附刘邦。

历史意义: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充分说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道理。高傲的秦始皇自信的认为有了强大的军队、占尽地利的关中之地,再加上采用"焚书坑儒"这样的政令控制住了国家的精神文明传播,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了。然而给人当长工的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不到三年就推翻了这个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帝国。

刘邦的成功不仅着实为当时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而且推翻了"君权神授"的封建统治思想,使人民开始觉得"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革命信条并不是不现实的。当然这也给后世的几任汉朝皇帝巩固自己真龙天子的权威制造了不小的麻烦,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忠孝仁义的思想确定为国家的教育准则后,汉朝的社会思想才逐步趋于稳定。这也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地位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❻ 关于蛇有哪些美好的典故或与之相关的传说

蛇具有图腾之相。远古不少民族、部落以蛇为祖,节日期间隆祀厚祭。在印度神话里那伽(大蛇)是地狱帕塔拉的守护者,可见在原始认知中,蛇是通往潜意识的看守者和灵引,是灵性、智慧和神性的象征。又因蛇的姿态和体型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双重特征,原始人用蛇来象征阴阳互济,孕育与繁衍。这些特性被神化后形成了蛇(龙)图腾。

传说中,汉族祖先有不少是蛇(龙)的化身,重庆最早简称为巴,《说文》中“巴”意为蛇,壮族的龙母文化中也将蛇尊为祖先。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中有一个“蛇雀之报”的典故,
传说隋侯外出时,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他给蛇上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衔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杨宝幼年时,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击伤,杨宝将黄雀带回家疗伤,伤好后就飞走了。第二天有一个黄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环来报答他。这则典故的主题词是报恩,延续了蛇的神性,让人对蛇有感恩之心。

《战国策》里的“画蛇添足”人们再熟悉不过了。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喝。门人们约定画蛇,谁先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喝。于是大家用树枝和瓦片在地上画了起来。有个人先画好了正要喝酒,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着酒壶,一手又给蛇添足。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夺过酒壶,一口气把酒喝光了。在这个典故中,蛇虽没含有贬义,但毕竟不是那么令人恭敬了。

再来说“打草惊蛇”。
典出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唐代有个县官叫王鲁,经常贪污受贿。一天,一个人把自己的下属贪污受贿的事写成状子呈给王鲁。王鲁看后惊恐万状,下意识地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以惊蛇。”含义是你虽然是在打草,我却像一条蛇一样受到了惊吓。后用以比喻做事泄密而惊动对方。后来这则典故被用于军事策略。

柔软的、扭曲的身姿,遮掩着恶毒的心肠。这是一些蛇给人的感觉。好像蛇的出世注定了它对这个世界的嫉恨和仇视。它总是在人类恐惧的心灵背景下伸出带毒的信子。它所伤害的不仅是人类的肉体。《风俗通义》中那个“杯弓蛇影”的典故,让官至主薄的杜宣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悬在墙上的赤弩进入酒杯中,让杜宣误以为是蛇。直至一个叫彬的老翁解其题,才化解了杜宣的心理疾病。这个典故有的版本把它说成是乐广和客人的故事。苏轼有诗曰:“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气未应衰。”

《伊索寓言》里那则“农夫和蛇”的寓言令人不仅是怕了蛇,更是增添了仇恨。一个农夫救活了一条冻僵的蛇,蛇苏醒过来咬死了农夫。这则寓言启示人类,蛇的生存哲学里,没有感恩这个词。它与蛇雀之报那个典故显然是互相对峙的,矛盾的。同样一种动物,为何会出现不同的道德评判呢?我很疑惑。

在伊甸园,蛇没有出现时,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原始无邪。一天,蛇悄悄地对夏娃说:上帝真的说过,你们不可以吃园中任何树上的果子吗?于是夏娃中计了,贪婪地摘下树上的果子,和亚当一起吃了……他们偷吃禁果以后,果然痛失乐园。在这里,蛇是罪恶的渊源、魔鬼的化身、上帝的仇敌。安德列耶夫在那篇被称为奇构佳作的《毒蛇的自由》中重复着“我爱你”时,我们听到了毒蛇温柔入骨的声音:“我从来就是迷人的,温柔,多情,知恩报德。而且聪明,高尚。我的匀称的身子曲曲弯弯地游动时,是那么绰约多姿,你准会乐于观赏我静悄悄的舞蹈”。

❼ 76人的蛇是什么典故

这个新logo里,76人的队标相当复古,同时变成了一个大钟的样子,还被一条蛇缠绕起来。而它版的主题,权叫做“费城团结”。

这是76人专门为季后赛定下的主旨,就好像曾经热火的“15 Strong”、凯尔特人的“Ubuntu”一样。

这个大钟象征的就是费城独立厅的自由钟(Liberty Bell),1776年7月4日,人们鸣响此钟宣布美国独立。而蛇则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54年发起独立运动宣传时的漫画,他当时的宣言是:“不革命,就死亡。”


在漫画中,被一条蛇缠绕的,是13块英国殖民地,富兰克林希望凭此把他们都团结起来,驱逐殖民者。虽然这缠绕象征着窒息,但在后来却成为争取自由的标志。

❽ 跟蛇有关的成语故事相关成语典故

画蛇来添足huàshétiānzú
[释义源]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成语故事]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❾ 详细解释“虚与委蛇”(典故)

虚与委蛇
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内酬.
〖出处〗《庄子·容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示例〗他也要同你~了.★闻一多《诗与批评·戏剧的歧途》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❿ 关于太极,据说有一个“鹤与蛇的典故”。请教。

在武当山至今抄流传着张袭三丰观“鸟蛇斗”的故事,说张三丰在“邋遢崖”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蜿蜒轻身,摇着闪避,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已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长蛇也自由自在地钻进了草丛。张三丰由鸟蛇斗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内家拳。
也有另一个说法是蛇猫斗,当然于鸟蛇斗意思一样。
不知道回答的是不是跑题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