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豆腐典故

豆腐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2 12:24:00

A. 八公山豆腐的传说典故

八公山里有一个老汉,他是摸豆腐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发酵粉抽了以后,摸出来的都是非常的有特色。

B. 首先的一块豆腐的历史故事

即便淮南王刘安死了,也有两样东西使他不死:《淮南子》和豆腐。《淮南子》是回一部书,里面天答文地理养生玄学无所不包,算是西汉时期的一部网络全书,那时淮南王刘安喜欢广交天下异士,最多时有数千门客,这些各路英豪写下这部巨著。豆腐,后人更愿意把它的发明者安在刘安身上,人们确信豆腐是一种偶然的产物,是刘安在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时,黄豆汁水用来培育丹苗,偶然遇到石膏,于是有了豆腐~

C. 文思豆腐的典故

文思豆腐系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制。清人俞樾《茶香室丛版钞》:“文思字权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调鼎集》上又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江苏传统名菜,起源于扬州,属于淮扬菜、苏菜系。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谱。

(3)豆腐典故扩展阅读

文思豆腐适宜人群:

1、豆腐是老人、孕、产妇的理想食品,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食物;豆腐也对更年期、病后调养,肥胖、皮肤粗糙很有好处;脑力工作者、经常加夜班者也非常适合食用。豆腐消化慢,小儿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豆腐含嘌呤较多,痛风病人及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慎食。

2、文思豆腐中的冬笋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儿童、尿路结石者、肾炎患者不宜多食。

3、老人,病人,体弱者更宜食用文思豆腐中的鸡胸脯肉。肥胖或胃肠较弱、担心患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人,应该多吃鸡胸肉。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患有热毒疖肿之人忌食里面的鸡胸脯肉。

D. 吃豆腐和吃醋有什么典故

吃醋:据传这个典故出自唐朝的宫庭里,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大臣之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就是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从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
“吃豆腐”:史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刘安”。当年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在安徽寿县八公山以黄豆、盐卤等物炼丹,无意中竟炼出了“白如纯玉,细若凝脂”的豆腐。西汉初年豆腐问世后,很快成为老百姓非常喜欢的小吃。当时流行的吃法是碗里搁一大块豆腐,撒上佐料,拿小刀边划成小块边吃。于是坊间出现了无数这样的豆腐快餐店。 当时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合开的豆腐小店,老板娘本来就漂亮,又以有美容功能的豆腐为常食,自然更是细皮嫩肉,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豆腐西施”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比如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于是,醋海翻波的老婆们不满意了,经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E. 关于豆腐的传说

相传豆腐为复西汉时期的制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得了封赏闲来无事开始琢磨怎样能长生不老。刘安好道,他不惜重金招纳数千方术之士,他把当时有名的苏非、李尚、左吴、田由、晋昌、雷被、毛被、伍被等八人都收入麾下,号称“八公”。

他们常聚在楚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试着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想以黄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没炼成,反而让豆汁与石膏相遇,起了化学反应形成了鲜嫩绵滑的东西。有人壮着胆子尝了一些,觉得十分美味可口。

刘安与方士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豆乳能凝固到一块,他们给当时豆腐的雏形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菽乳,后来改称“豆腐”,这也正是豆腐的雏形。

(5)豆腐典故扩展阅读: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过去老百姓平时吃不上豆腐,认为豆腐是“好东西”。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大家做好豆腐储备起来,以备正月里食用。而豆腐传到中原后,因与“头富”音相似,所以被人们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

不过有趣的是,信阳的一些地方还有吃豆腐渣的风俗。当地传说玉帝下界视察,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帝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F. 豆腐的来历

豆腐的来历

“中国是豆腐的‘师傅之国’”。

“豆腐丰富了人们的营养,这是对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贡献”。

提到中国的豆腐,日本人如是说。

说一个笑话哈。其实也不是笑话,是真事儿。1963年,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到日本参加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居然有许多日本从事豆制品业的头面人物也参加了。(怪事儿吧?)

据说,他们之所以参加纪念活动,是为了感谢鉴真东渡时把豆腐的制法带到日本。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参加者手里都提着装满各种豆制品的布袋,布袋上还写着“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NND,侵权呀。)

说起这淮南堂,其实是中国淮南一家豆腐坊。取这个名字,据说是为了纪念豆腐的发明人——汉代淮南王刘安。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原来刘安讲求黄老之术,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量制作。(这就成了淮南王发明的了?)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的名下了。(这帮僧道,发明专利也用来拍马屁,还出家人哪。)

这就是豆腐的来历。不过也有传说是炼丹的时候不小时用卤水一点,就成了豆腐。反正总归跟修仙有关吧。

第二个豆腐由来的传说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寿春(即今安徽寿县)。相传,刘安无心过问政事,他梦想长生不老,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在八公山召集了一批门客,叫他们燃起熊熊炉火,用黄豆和盐卤炼丹。不料刘安渴求的灵丹妙药未能如愿以偿,而黄豆和盐卤加工后却起了化学反应,变成了细腻可口听豆腐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豆腐。
由于豆腐制作简便,营养丰富,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如今豆腐的品种也增多了,吃法更五花八门,并成了各国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了。

G. 有关于豆腐的人文历史和典故书吗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陈麻婆豆腐(人们人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具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陈氏所烹豆腐由此扬名。求食者趋之若鹜清末就有诗为证: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老板娘面上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名为"陈麻婆豆腐"。据《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由于陈麻婆豆腐历代传人的不断努力,陈麻婆川菜馆虽距今一百四十余年盛名长盛不衰。并扬名海内外,深得国内外美食者好评。

H. 八公山豆腐的传说典故

相传,淮南来王刘安在家炼丹不成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还有另一种传说:刘安炼丹配料时,不慎将石膏掉进乳白色的豆浆里,不一会,奇迹出现了,只见纯白的豆浆逐渐凝成絮状,继而成了鲜嫩柔滑的豆腐。刘安求长生丹没有结果,却偶然得到了上佳食品豆腐,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I. “吃豆腐”有什么历史典故

在今天,“吃豆腐”成了占便宜,性骚扰的代名词。大家有没有想过“吃豆腐”是如何就演变成了占便宜的意思,其中到底有着什么历史典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吃豆腐”的前生今生。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就开始流传“吃豆腐”这句颇具幽默而带讽刺的新词儿了。生活中比较典型而常见的,是个别男士爱跟女性调笑,甚至动手动脚占点便宜的,就被人称之谓“吃豆腐”。当然,也有女人吃男人豆腐的,小S就喜欢在综艺节目上吃各种男明星的豆腐。

J. 麻烦各位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谢谢!

大才子金圣叹是个对幽默一以惯之的人,他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另一个视死如归的是瞿秋白,自如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豆腐天下第一。”

这两个人在最后时刻都提到了一种东西,豆腐。

中国的美食家似乎都偏爱豆腐。陶谷的《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贵族们盛行吃的“小宰羊”,其实就是豆腐,这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记录了。苏东坡有诗云:“煮豆为乳脂为酥”,陆游的“旋压犁祁软胜酥”,也是说的豆腐。放翁在《老学庵笔记》中还曾津津乐道于嘉兴豆腐店的韵事。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有“东坡豆腐”和“雪霞羹”,前者相当于如今的锅塌豆腐,是把豆腐先油煎再红烧的;后者是豆腐切碎与芙蓉花烧制而成的,豆腐洁白如雪,芙蓉花色艳如晚霞,故名。这两个菜如今在杭州还吃得到。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录最多的是豆腐,有“冻豆腐”、“虾油豆腐”、“蒋侍郞豆腐”、“杨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程立万豆腐”、“庆元豆腐”、“张恺豆腐”等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是八宝豆腐,是康熙赏赐给王太守的,在苏杭一带流传。其做法是把豆腐用纱布挤成泥,再与火腿、笋干、干贝、虾仁之类同烧而成。而最有趣味的是“程立万豆腐”,现已失传。袁子才在乾隆23年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两面金黄,无丝毫卤汁,有车螯的鲜味。第二天他告诉了另一个馋嘴查宣门,查说“我能做!”后来袁子才真的去查家吃了,一吃便大笑,原来是查是用鸡脑做的,真油腻呵!与程家有天壤之别。可惜一年后程立万就去世了,袁枚后悔了半辈子。

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很有名,工诗文,也善料理。《茶香室丛钞》中说:“文思善为豆腐羹,至今犹有效法者,谓之文思豆腐。”其做法是把豆腐切成细丝,再与冬笋、冬菇、火腿等一起做成羹。《调鼎集》中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梁实秋先生最爱吃的是“鸡刨豆腐”,很有风味。把一块老豆腐在热油锅里用筷子捅碎,捅得乱七八糟,略炒一下,打入一个鸡蛋,再炒,加大量葱花。饲养过鸡的人都知道,一块豆腐被鸡刨过后是什么样子。梁家的“厚德福”酒楼,还有一道轻易不做的名菜“罗汉豆腐”,大至与“八宝豆腐”相当吧。

在我的味觉记忆里,青岛的“三虾豆腐”,湘菜的“鱼籽豆腐”,上海的“油豆腐粉丝汤”,“泥鳅钻豆腐”,北京的“老豆腐”,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武汉老通城的“包袱皮”等等,真是千姿百态,各有风味,真是一夜都说不完。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种:一种是济南的“镜箱豆腐”,是把豆腐切成方块,里面挖空,装入肉馅,清蒸后再浇汁,豆腐借味“借”得好。我私下称之为“棺材板”。另一种是昆明的“烤豆腐”,缘起于抗战“跑警报”时期,把豆腐先过卤水,再用子母火反复烧烤,色泽金黄时一撕两半,里面洁白如玉,沾鲜辣水汁,外焦里嫩,香热动人。由于多是跑警报的青年学生们光顾,时间久了吃烤豆腐者多有佳偶,因此被称为“恋爱豆腐果”。

臭豆腐与名人
鲁迅
一代文豪,代表作之一《孔乙己》中“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算‘窃’”,“多乎哉,不多也!”,让人忍俊不禁,茴香豆、绍兴老酒、绍兴臭豆腐“三味”绍兴小吃因其妙笔而名闻天下。
慈禧
清朝皇太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女中豪杰,喜食臭豆腐简直到了嗜吃的程度,每周必食一次,北京的臭豆腐口味之多,花样之繁,皆因她广征所致,到了清末,臭豆腐已广为流传。
毛泽东、彭德怀、徐特立、叶剑英、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湖南来,都要进“火宫殿”品尝臭豆腐一番。毛泽东当年年轻还在长沙读书时,吃了一次当地有名的“火宫殿”臭豆腐,觉的口味不错。1958年荣归故里,再吃,赞道:“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革期间,造反派在“火宫殿”的墙上大写特写了一条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关之琳 每周必食一次港式臭豆腐 。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