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乌衣巷用的典故

乌衣巷用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2 00:36:08

1. 介绍一下乌衣巷的典故

乌衣巷 今南京市秦淮河畔文德桥南的一条幽静狭小巷子。 三国时是吴国守石头专城的部队属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 东晋初,为大臣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乌衣巷因为唐·刘禹锡的七言绝句而闻名。 图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E%DA%D2%C2%CF%EF&z=0

2. 乌衣巷的典故

乌衣巷(在老地名中,这个很出名的,相传是明朝时候的兵将为了执行任回务,隐蔽在城南答的一块地方,身着乌衣,在黑暗的夜里,冒着雨等待黎明,很有意境的,以后这个地方就叫乌衣巷了)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

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的典故是什么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
花:此为开花之意。作动词。
乌衣巷:对朱雀桥,晋王导、谢安居处。
王谢:具体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王导与谢安:
王导是 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成语中有“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就是说的王导的故事。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 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周侯岂页叹息地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 相视流泪。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 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事见《世说新语》)。

4. 我要查“朱雀桥”“乌衣巷”的典故,谁能告诉我

是在学刘禹锡的诗吗?两个地方诗里都有出现。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版,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权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乌衣巷与朱雀桥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

5.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典故出处

出自:《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原文:

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乌衣巷用的典故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赏析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朱雀 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

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

如今旧世 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

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 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6. 刘禹锡乌衣巷有什么典故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7. 乌衣巷后两句诗中运用的典故是什么

王家和谢家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名门望族,而这里(乌衣巷)曾是王、谢这些豪门望族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人事变迁,王、谢这些大家族不复存在了,这里已经成为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8. 有关地名金陵,台城,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后庭花,赤壁的典故及其寓意,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金陵是南京旧称,因为名字里带有一种帝王之气,楚灭越后,在石头山上建城,因石头山为金陵山之余脉,故称此城为金陵城,一说石头城,其寓意一般指南京悠久华贵的历史。
2。台城,南朝几代以南京为都,当时建都的宫殿称为台城,由于南朝的几个朝廷大多短命,因此台城的寓意大体是多变的历史与短暂的王朝与命运的意思。
3。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面,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时王、谢等大族的王公大臣们居住的巷子,后来诗人凭吊于此,多指富贵难守易失,人事更迭代谢和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朱雀桥,即朱雀桁。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时为交通要道。附近乌衣巷有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寓意与乌衣巷大体相同。
5。 西塞山,湖北黄石市城区东部长江南岸,一说在浙江湖州吴兴南门二十余里。相传为楚春申君屯兵之处,坐西向东,故名。历史上由于此地险要,发生过一百多次战事,因此西塞山无论写其景色、写其险峻,在寓意上多与战争有关,并做为战争的象征。
6。后庭花,陈后主沉湎酒色,曾为其爱妃做过《玉树后庭花》,后国亡被俘。后以玉树后庭花寓指荒废朝政的亡国之音。
7。赤壁,是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此战之后天下三分,魏、蜀、吴呈鼎足之势几十年,直至晋代魏后实现统一。由于当时三国人材济济,而赤壁大战便是三国的群英谱,因此赤壁的寓意多含有对往昔那个豪迈的时代和那么多英雄豪杰的追忆,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来借此表现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般说来,写金陵最好的首推北宋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写台城最有名的是唐代韦庄《台城》,写乌衣巷和朱雀桥最有名的是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写西塞山最有名的是唐代诗僧张志和的《渔歌子》,写后庭花最有名的是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写赤壁最有名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9.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作者主题思想和典故、描写和作用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版寻常百姓家。

意思:朱权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1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典故出处

出自唐代来诗人刘禹锡所自作《乌衣巷》,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这二句诗描绘了乌衣巷自六朝到中唐的沧桑变化,六朝的脂粉随着秦淮河的河水东去再不复返。繁华的旧梦随着笙歌的散尽再不重来。现在的乌衣巷已然物事两非了,那原本富丽堂皇的朱雀桥边,早就杂草丛生,颓败不堪;那原本庄严气派的乌衣巷口,只剩下如血的残阳夕照。当年的王谢世族几多风流人物,如今却安在呢?现在这里只有一片废墟,摇摇欲坠的矮房里住着最最寻常的百姓。只有那飞来飞去的燕子,好像还似曾相识,是为了见证这沧海桑田而留下的吧。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