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曹丕的典故

曹丕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1 17:03:21

㈠ 曹丕在祭奠的时候说:“大家别哭了,学驴叫吧。”出自什么典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正月二十四日(2月17日),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当时的曹丕还是世子,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

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可见二人其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1)曹丕的典故扩展阅读:

王粲轶事典故

1、王典故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生性善于计算。作算术,很简捷地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并且擅长写文章,总是一挥而就,从来不用修改,时人常常以为他是预先写好的,但他们尽管反复精心构思,写出的文章也没法超过王粲。《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回答:“能。”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子,他说能帮着人家按原来的局势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块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重摆,结果,连一道的误差也没有。王粲就是这样博识强记。

2、王粲二十多岁时,曾遇“医圣”张机,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

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

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另王粲还有见无草之墓识礜石的逸闻,但此事据载发生在曹操北征蹋顿之时,当时王粲应该还在荆州,但据史籍记载另一名荆州人士周不疑此时也在曹操军中,如此巧合,则当时或有隐情使得此二人在曹操军中也说不定。

㈡ 曹丕曹植的故事

两人王位之争:为了打败曹植他先是努力讨取曹操的欢心,在曹操出征时跪在地上大哭伪装仁厚孝道担心父亲的安危。他知道曹操崇尚节俭,就穿带补丁的衣服。床帐破了也不换新的,补一补再用。另一方面,他处处为曹植下绊子让曹植在曹操面前做不成事而丢脸。有一次,曹操派曹植率兵出征。头一天晚上曹操把兵符印信都交到了曹植手上而且号令了三军明日天明起兵出征。这天晚上曹丕到大营中找曹植喝酒,曹植正在准备出征的事不肯去。曹丕说:"兄弟刚刚当了三军主帅就瞧不起哥哥了,以后兄弟要是接了父亲的班当了魏王,恐怕连哥哥站脚的地方也没有了,还能顾什么同胞手足的情意呀。"说完竟站在那里抽抽哒哒地哭了起来。曹植一见只好跟着他去喝酒。在曹丕的府中曹植本来打算少喝一点就退出来,可曹丕不依不饶硬是把曹植灌得醺醺大醉。第二天,曹植酒醉不醒,将士们早已在校场列好了队专等着主帅一到就率军出征。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太阳升起来了还是不见主帅踪影,将士们等得不耐烦已有些骚动。监军向曹操作了汇报,只气得曹操暴跳如雷。这时曹丕来了,曹操气恼地问他:"为什么昨天晚上你让他喝酒,安的什么心?"曹丕说:"父王冤枉了儿臣,昨天晚上他到我那里要酒喝,我不让他喝,他非喝不可。我让他少喝,他却说,今天我要喝你一点儿酒,你却这样小气舍不得,我这次当了出征的主帅,等我得胜还朝父王一定让我当太子。将来我当了魏王,看那时我怎么治你。"曹操听了就立时要把曹植抓来杀头,多亏程昱等谋士劝住曹操才改派曹彰为主帅,带兵出征去了.

㈢ 曹丕和甄姬的故事

甄洛,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睿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㈣ 有关曹丕故事

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曹操看中了聪明的二儿子曹植,几次想立为太子,这可惹恼大儿子曹丕,曹丕对曹植嫉妒得牙根直痒痒。

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是自己当了皇帝,可曹丕很怕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这一天,曹丕想出了一个阴招。曹丕把曹植找来,对曹植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成诗,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你!”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着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这首诗,不由羞得面红耳赤,放过了弟弟。曹植虽然以自己的机敏逃过一劫,但此后曹植一再被贬,最后四十一岁时忧郁而死。

(4)曹丕的典故扩展阅读:

故事主人公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为了传之久远,曹丕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㈤ 曹丕的故事!您是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人物呢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
——论曹子桓

一.曹丕生平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作为曹操的儿子,没有才华是得不到赏识的,更谈不上立为太子,《典论·自序》中说道:“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难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曹植《魏德论》中也说曹丕:“既游精于万机,探幽洞深;复迫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固,容与乎道术之疆衅”。正因为曹丕的好学博学,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二.曹丕的文学理论

曹丕在称帝之前,就以“副君之重”主持文坛,与吴质书说道:“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可见当时曹丕和文士们是很亲密也是很投机的。从他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以看出曹丕对文学是很重视的。而他的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学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典论·论文》便集中的表达了他的见解:
首先,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其中说道:“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即是从根本上说,文章具有共通性,但因体裁不同又各有要求和特点。且看曹丕之前,先秦时代,文史哲相互夹杂,浑然一体,着眼点在“本”而不在“末”;两汉时期,虽然儒家著作被排除在了文学之外,但也没有系统性的提出文学的体裁和类别。把“本”,“末”结合起来提出文体论的这一创造性观点的,就是曹丕。当然,曹丕对文体的阐述也并不十分具体,但他的观点对后来文体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唐魏征的《群书治要》收集的桓范的《世要论》中的《序作》、《赞象》、《铭诔》就可以说是对曹丕的观点的详细阐释与发展, 其中“不尚其辞丽,而贵其存道”就是曹丕的“书论宜理”的意思,桓范批评汉碑铭文之虚妄就是对曹丕“铭诔尚实”的阐释,又如刘勰《文心雕龙》从《辩骚》到《书记》二十一篇都是从文学本身出发对文体论的研究,后来宋文帝元嘉十六年所分立的“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科也完全与曹丕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类似。可见曹丕文体论的提出,既划清了文艺作品与其他思想类,历史类等作品的界限,有推动了后世对文体的研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曹丕所认为的“尚实”的不仅局限于铭诔之中,他在《答卞兰教》中说“赋者,言事类之因附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故作者不虚其辞,受者必当其实”,可见他认为其它文体的作品同样应该“尚实”。其实曹丕本来就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的人,《折杨柳行》中明说了“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这样的思想在封建统治者的身上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在《典论·论文》中,曹丕提出了“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抽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 在此曹丕提出了以“气”来论作家及其作品的观点,在《典论·论文》中他就以“气”来论建安七子:“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察之匹也。如粲之《初征入《登楼》、《槐赋》、《征思》,于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俊也。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作“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时有]所善,扬、班〔之〕俦也”。那么曹丕所说的“气”到底所指为何呢?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中说道:“夫 翟备色,而 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之乏,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这里刘勰所提出的“风骨”其实就是对曹丕的“气”的具体阐释,纪均评道“气即风骨,更无本末”。《风骨》篇说:“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还说“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乏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念也”,也就是说作品没有了思想感情是不会有风骨的,也就不会有气,可见曹丕所说的“气”,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也就是作品的风格。

作者: 他年眸 2006-2-8 13:29 回复此发言

--------------------------------------------------------------------------------

2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论曹子桓)
通过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论王粲所说的“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论徐干时所说的“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可以发现,曹丕认为作品的风格差异的根源是作家的个性,作家们的个性不同,写出来的文章的风格就不同(“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而社会形式对各种作品的需求又不同。所以,曹丕是把作家的个性、作品的风格、社会的形式联系起来分析的,这为我国文学批评的风格论开了先河,对后世的文学批评风格论影响甚大:陆机谈到风格时所说的“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述者唯旷”;钟嵘《诗品》评曹植“骨气奇高,词才华茂”,评张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是以笔区云谀,文苑波诡者矣”,他将文章分为八类,称作“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而这“八体”都是因作家个性而不同的,“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这都继承了曹丕的作家的个性与其作品的风格的统一性的观点,当然,刘勰对此的论述比曹丕更进一步了。
再者,中国古代,“文人相轻”普遍存在,这是由于文人“善于自见”、“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封建王朝对百姓思想上的禁锢,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文人们恃才傲物,轻视他人,二是古代信息不发达,由于地域的差异而造成了思想意识的不同,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谈到这个问题就说道:“ 虽在普天率土大一统之代,此疆彼界之殊,往往为己长彼短之本。至于鼎立之局,瓜分之世,四始六义之评量,更类七国五胡之争长,亦风雅之相斫书矣”。这种“文人相轻”的现象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见识短浅,反映在文学批评上则是所论偏激。曹丕对这“自古有之”的现象,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不能以己为善,强加于人,而应该以“审己以度人”的观点来对待文学评论。当然,文人相轻是一种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曹丕此论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具有预见性和超越时代性的。
最后,对于文学的社会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情操,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为世用”的观点,称其“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篇无补”,一言以蔽之,就是说文学是为思想服务的,而在封建时代,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所以当时辞赋一类的作品知识用来“作乐”的,扬雄甚至说它“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但曹丕则所见与前者不同,他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作为一个“专业”提了出来,认为文学虽然可以为政治服务,但绝非政治的附庸,所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很客观的,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他才能对文人们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优游案衍,屈原之尚也;穷侈极妙,相如之长也。然原据托譬喻,其意周旋,绰有馀度。长卿子云,意未能及已’”;也正是曹丕以其九五之尊的地位肯定了文章也可以“经国”,可以“不朽”,把众多知识分子从皓首穷经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从而造就了建安文学蒸蒸日上的空前盛况。另外,曹丕对文学的价值的肯定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之后,范晔《后汉书》首创了《文苑论》,再后来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当然,曹丕作为封建统治者,他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除了肯定文学的社会作用之外,还可以认为是对文士们的一种警告,他明确指出,文人的最佳处世方式是“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要想着什么立功扬名,以免招来杀身之祸。我们知道古代所说的“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而曹丕的观点至少有两点与此不同,他直接把“立功”排除在外,然后又以“著篇章”代替了“立言”,这显然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的。自古以来,帝王对人才可以说是又爱又怕,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敌破臣亡,曹丕此举,较之二者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是难免落其窠臼,这大概就是时代的局限,历史的深积,才高如曹丕者,也未能超脱其外。

作者: 他年眸 2006-2-8 13:29 回复此发言

--------------------------------------------------------------------------------

3 金戈铁马间的多愁善感(论曹子桓)

三.曹丕的诗歌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燕歌行》是曹丕通过“男子而作闺音”的性别变换写成的“代言体”诗歌。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讲,《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七言诗。在它之前,《诗经》中的七言诗非常少,而且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用韵上讲都与真正的七言诗相去甚远,而《楚辞》中的七言诗又沿用了诗经中的“兮”等字眼,不能与后来大规模发展的七言诗相提并论,汉代乐府中虽然七言句从规模上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只是夹杂在各种句式之间,没有真正的独立。再回过头来看《燕歌行》,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而且都是押的平声韵,这是典型的近体诗风格,到了唐代才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和更新,所以在诗歌史上,《燕歌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曹丕的开创之功是毋庸置疑的。从内容上讲,它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秋夜遥望银河,见牛郎织女而怀念远出未归的丈夫,它真实的反映了战乱给社会、人民带来苦痛,情意悱恻,悲不自胜,清人吴淇说它“风调极其苍凉”,这句话很能代表曹丕的诗的整体风格,作为曹操的后继者,他少了曹操“济天汉,至昆仑”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多了“草木摇落露为霜”那种对离悉别恨的幽沉感伤。众所周知,曹丕与曹植争宠,表现得工于心计,善于伪饰,掌权后的一系列对诸王进行严密控制与无尽迫害的政策也表现了他残暴的一面,但通过《燕歌行》这一系列的作品我们又发现了曹丕多愁善感、浮华浪漫的一面。元稹说他的诗“遒文壮节,抑扬哀怨,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清人陈祚明也说其“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所以说曹丕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矛盾性的。试想,一个人处心积虑的想登上权利的颠峰,这必然导致他善于伪饰,刻薄寡恩,这让他不能随意的把自身感受体现出来,而同时他内心本来又是体恤多情,所见所感极多,这样就很容易发出“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的感慨。所以,在曹丕“贵公子”、“同根相煎太急”的表面下,藏着一颗孤寂又无奈的心。
或许正是曹丕内心的多愁善感与孤寂,使得他对思妇“伤茕独之无恃”的心情览之无余,同时又借之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这样的作品在曹丕的诗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寡妇赋》、《出妇赋》、《离居赋》、《感离赋》等。
也正是由于内心的孤独,使得曹丕对人生“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感慨良多。“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另外《大墙上篙行》:“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为何自苦,使我心悲”,《芙蓉池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邀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等等都表现了曹丕对人生苦短的无奈。曹丕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感慨在古代帝王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不要说在他失意时,就是在“延宾高会,酒酣乐作”之后,也会“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采虹垂天”之前,也会哀叹道“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就现代看来,这样的思想似乎有些消极,但首先,这种消极是来自于当时社会的动乱,经天纬地如诸葛亮者,躬耕之时尚且“苟全性命于乱世”,其二,曹丕虽然认为“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但作为帝王之尊,他不象李煜那样文而不治,不象福临那样出家为僧,更不像刘彻那样“不问苍生问鬼神”,在政治上,他也力求励精图治,刘克奘《后村诗话》中就说他“忧至死未终,何时而可乐乎?”更何况即使是雄才大略、戎马一生的曹操不也一样感慨“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所以,曹丕这种对人生看似有些消极但实际上很客观的看法显然是无可厚非的。
从整体说来,曹丕的诗歌虽然也有“伐灵鼓之硼隐兮,建长旗之飘摇;跃甲卒之皓旰兮”(《述征赋》)那一类描写出征的壮观的,但不具有代表性,他的诗大多属于悲沧凄凉的风格,作为一个政治家,也许这有些和身份不符,比如陈严肖就评论曹丕道:“遒壮抑扬,而乏帝王之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政治家而能体恤人情,更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想引用陈寿《三国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曹丕:“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文,博文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以旷达之度,迈志存之道,克广德之心,则古之贤王,何远之有哉!”

㈥ 曹丕篡位故事的简说

曹丕不是篡位,也只有曹丕能当好皇帝,曹操的其他的儿子没有政治才能。

㈦ 曹丕的故事

称象的不是他,
写诗的不是他,
逼人写诗的是他吗?

㈧ 请大家讲讲曹丕和曹植的故事

两人王位之争:为了打败曹植他先是努力讨取曹操的欢心,在曹操出征时跪在地上大哭伪装仁厚孝道担心父亲的安危。他知道曹操崇尚节俭,就穿带补丁的衣服。床帐破了也不换新的,补一补再用。另一方面,他处处为曹植下绊子让曹植在曹操面前做不成事而丢脸。有一次,曹操派曹植率兵出征。头一天晚上曹操把兵符印信都交到了曹植手上而且号令了三军明日天明起兵出征。这天晚上曹丕到大营中找曹植喝酒,曹植正在准备出征的事不肯去。曹丕说:"兄弟刚刚当了三军主帅就瞧不起哥哥了,以后兄弟要是接了父亲的班当了魏王,恐怕连哥哥站脚的地方也没有了,还能顾什么同胞手足的情意呀。"说完竟站在那里抽抽哒哒地哭了起来。曹植一见只好跟着他去喝酒。在曹丕的府中曹植本来打算少喝一点就退出来,可曹丕不依不饶硬是把曹植灌得醺醺大醉。第二天,曹植酒醉不醒,将士们早已在校场列好了队专等着主帅一到就率军出征。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太阳升起来了还是不见主帅踪影,将士们等得不耐烦已有些骚动。监军向曹操作了汇报,只气得曹操暴跳如雷。这时曹丕来了,曹操气恼地问他:"为什么昨天晚上你让他喝酒,安的什么心?"曹丕说:"父王冤枉了儿臣,昨天晚上他到我那里要酒喝,我不让他喝,他非喝不可。我让他少喝,他却说,今天我要喝你一点儿酒,你却这样小气舍不得,我这次当了出征的主帅,等我得胜还朝父王一定让我当太子。将来我当了魏王,看那时我怎么治你。"曹操听了就立时要把曹植抓来杀头,多亏程昱等谋士劝住曹操才改派曹彰为主帅,带兵出征去了

㈨ 曹丕字什么 曹丕的生平故事介绍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专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属,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作为曹操的儿子,没有才华是得不到赏识的,更谈不上立为太子,《典论·自序》中说道:“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难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曹植《魏德论》中也说曹丕:“既游精于万机,探幽洞深;复迫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固,容与乎道术之疆衅”。正因为曹丕的好学博学,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㈩ 曹魏代汉是怎样的典故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归北方。孙权、刘备的联军因为力量不足,加上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所以他们得胜后就匆匆收兵。这样,曹、孙、刘三方的力量暂时趋向平衡,进入绷对缓和状态。三方都忙着整顿自己内部,积蓄力量,以备将来好按照自己的打算进一步行动。

曹操回到北方以后,总结失败的教训,决定先从整顿军队、发展生产、网罗人才入手,充实力量。他派人在淮河、淝水等河流上训练水军;又派人兴修水利,开荒屯田,积储粮食;还发布了“唯才是举”令,把有真才实学的人网罗到自己门下来。

在此同时,曹操还一步步地迫使汉献帝刘协把更多的权力交给他,准备把汉朝的天下夺取过来。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十郡(今河北省的大部分和山西省、山东省的一部分)作为封地,允许曹操在封地内设置尚书、侍中、六卿等官属。三年以后,汉献帝又被迫进封曹操为魏王,允许他使用天子才能用的旌旗,出入像天子一样的排场。这时候的曹操,名义上虽然还是汉朝的丞相和魏王而不是皇帝,实际上只差叫汉献帝让出皇位这一步了。可惜曹操这时候已经六十多岁,时光不饶人,他就准备把当皇帝的事留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去了。他的儿子曹丕接替他做了魏王和汉朝丞相,随即着手准备完成他父亲未完成的事情。

曹丕的手段比曹操还要高明,他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而是先装模作样地带兵南征,显示自己手握兵权,并且有他父亲那样的军事才干,这样既能吓唬汉献帝,也便于拉拢更多的入来为自己捧场。他带兵回到了家乡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大摆筵席,宴请六军将士和家乡的父老百姓。他虽然还没有做皇帝,却在摹仿当年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故事了。这时候,江南的孙权正忙于积蓄力量,他同刘备的矛盾已经变得很尖锐,顾不上跟曹丕对抗,听说曹丕带兵南下,就赶快派人前来祝贺曹丕继任魏王,表示了愿意和好的意思。曹丕见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跟孙权相安无事的结果,自然很高兴,于是就带兵回到许昌。

接着,曹丕授意他的亲信为他夺取汉朝天下制造舆论。亲信们心领神会,就不断地制造所谓出现祥瑞的传闻。他们一会儿说在曹丕的家乡谯县出现了黄龙,一会儿说在石邑飞来了许多凤凰,一会儿又说在饶安见到了白雉鸡。龙和凤在现实世界里都是不存在的,它们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神兽神鸟,在封建社会里被当作是皇帝和皇后的象征。白雉鸡在现实世界里虽然有,却不多见,封建社会里把它当作吉祥物。既然在曹丕的家乡出现了黄龙,这就等于说曹丕应该是做惶帝的真龙天子,而凤凰和白雉鸡是为黄龙做陪衬的,用来证明改朝换代的时候确实已经来到了。

在制造祥瑞传闻的同时,曹丕的亲信还利用了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谶chèn〕。太史丞许芝装模作样地说:“我看到过有本名为《易运期》的谶纬书上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我仔细揣摩了这谶言的意思,才弄明白这‘言’字旁加个‘午’乃是‘许’字,两个‘日’字在一起,一个上,一个下,乃是个‘昌’字。合起来是许昌,乃魏王的发祥之地。‘其为主,反为辅’,是说魏王本应是君主,却做了丞相,是弄颠倒了。‘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是说汉朝在西京、东京建都,加起来已经享国有四百年了,气数已尽,应该让位给新的真命天子了。”接着,许芝又说:“《易运期》这本书上还说:‘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这‘鬼’字边与禾女’相连,不就是‘魏字’字吗?谶纬书早有预见,说魏王应该做天下之主了。”许芝这么一说,其他的人赶快随声附和,这个说:“谶纬书是最灵验的神仙预言,当年光武帝即位的时候,就应了谶纬书上说的话,所以不能不信。”那个说:“既然书上都这么说了,看来天命已定,汉朝天子应该赶快让位给魏王了。”说着,就有许多人把这些编出来的瞎话去禀报汉献帝,意思是催促他自己应当知趣,赶快让出皇位。

古代风景画鉴赏汉献帝听说叫他让位,自然很不乐意。他想:当年高祖皇帝和项羽逐鹿中原,开创基业是多么的不容易,光武皇帝中兴汉室,也曾经出生入死,祖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如今要经过自己的手奉送给别人,这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呢?他不禁暗陪流泪了。可是他又不能不同意让位。因为满朝文武大都是魏王的人了。他自己早就是个被架空的傀儡了。看来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要是坚持不让位,那就会丢掉脑袋;而主动让位,也许曹丕还能手下留情,保得住一条性命。汉献帝想到这里,只好含着眼泪下了让位诏书,宣布把皇位禅让给魏王曹丕。

曹丕接到汉献帝的诏书,心里十分高兴,表面上却故意谦让,叫人把诏书原封退回。汉献帝又一次下诏禅位,曹丕还是把诏书退了回去。汉献帝被弄糊涂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人告诉他说:“皇位的禅代,决不可马马虎虎,应当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行。”汉献帝这才领会了曹丕的意思,于是就赶快派人连夜在颍阴的繁阳(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修筑起一个禅位坛。在禅位大典上,先由汉献帝登坛祭告天地和祖宗。接着,汉献帝在上,魏王曹丕在下,汉献帝宣读禅位诏书,公开承认汉朝的气数已尽,愿意让位给天命所归的魏王曹丕。然后双方互换位置,曹丕正式宣告即位称帝,改国号为魏,改年号为黄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送往河内郡的山阳县(今河南省修武县)居住。不久。曹丕宣布迁都洛阳,把繁阳改为繁昌,表示他建立的魏国是从这里开始昌盛起来的。到这里,汉魏之间的所谓“禅代”终于完成了,曹操经营了多年而没有实现的事,由曹丕实现了。事实上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

这段时间里,南方的刘备乘着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据荆州,又想往益州(今四川一带)发展。这本来就是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定下的策略。当时占据益州的刘璋懦弱无能,连他手下的一些人也认为他没有能力管理益州,抵抗曹操。有个叫张松的官员劝他把刘备请到益州,帮他掌权。刘璋同意了,派法正去请刘备。他哪里知道,张松和法正是密谋好的,要让刘备来益州取代刘璋。刘备知道以后,果然带人进入益州,不久就和拥护刘璋的将领发生了冲突。刘备接连得胜,可他的军师庞统也被杀死。留守在荆州的诸葛亮听说后,让关羽守荆州,自己带张飞、赵云等大将连夜去支援刘备。刘璋文不能武不会,哪里是对手?最后连成都也被包围起来。刘备又把西凉名将马超也联合起来,劝刘璋投降。刘璋没办法,只得出城投降,把益州让给了刘备。刘备如愿以偿,自任益州刺史,得到了真正属于他的一块地盘。

随后,刘备又想去夺取汉中。因为汉中是益州北面的门户,得到汉中,益州的安全就有保障了。汉中当时为曹操所占有,于是曹刘两家在汉中又打了一仗。刘备亲自带兵,曹操也到长安督战。一开始,曹军打了胜仗,可是领兵的夏侯渊瞧不起自己的对手老将黄忠,他说:“黄忠胡子都白了,还能打仗?”曹操劝他小心,他也不听。后来在定军山一战,黄忠以逸待劳,突然袭击,斩杀了夏侯渊。接着,赵云又用“空营计”杀败了曹将张邰。战争形势转为对刘备有利。几个月以后,天气炎热,疾病流行,曹军只好撤退。刘备占领了汉中,自称汉中王。他一心要消灭曹操,恢复汉室。

曹魏代汉的消息传到益州,刘备悲痛欲绝,他带着军民人等对天痛哭三天,然后在成都宣布自己即位称帝,继承汉朝的法统。因为他建立的汉朝势力范围只局限于巴蜀地区,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蜀国。刘备称帝后八年,公元229年,孙权也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位称帝,国号吴,历史上称东吴或孙吴。这样,就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