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关于吃的典故

关于吃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1 03:21:09

『壹』 中国美食典故

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抄渭南的名点袭,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冰糖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它藏进柴堆里,又在上边放些谷糠掩盖住。

过了几天,当扶桑捧出猪油罐时,罐里却长满了许多水晶般的东西,敲碎入口,坚脆而纯甜,其味道胜过白糖。扶桑把这一奇怪现象讲了出去,许多人如法炮制,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们就把它称作冰糖。

『贰』 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

卑宫菲食
bēi gōng fēi shí
【解释】谓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分类】善行,节约节俭;初中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示例】我即~,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
【结构】联合式
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解释】谓疾病起于饮食不慎。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分类】文化&教育,医疗;小学
【近义】病由口入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示例】我们要讲究饮食卫生,防止~。
【结构】主谓式
【英译】...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解释】不能适应某地的气侯、饮食等。
【分类】工作/贬,不适应;初中
【近义】水土不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南朝·沈约《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示例】吾兵久劳于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宜召军还,再作后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二○回)
炊金馔玉
chuī jīn zhuàn yù
【解释】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比喻饮食珍贵,生活极其奢华。
【分类】外貌&动作,吃;初中
【近义】山珍海味
【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示例】此邦百万多豪家,~纷如麻。(清·施润章《悲老牛》诗)
【结构】联合式
粗茶淡饭
cū chá dàn fàn
【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
【分类】善行,节约节俭;小学
【近义】家常便饭、粗衣粝食
【反义】山珍海味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示例】连顿~也吃不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结构】联合式
【英译】...地主之谊
dì zhǔ zhī yì
【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谓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分类】反义相关,宾主;小学
【近义】东道之宜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

『叁』 一些关于食物的故事

1、青稞酒传说。

青稞酒是藏族人最喜欢的一种饮料,其原料多为青稞。青稞酒有两种,一种是呈黄色的“穷”,一种是无色低度经过蒸馏而成的“阿让”康区藏族饮酒还有许多讲究。饮酒前,先斟一杯酒来敬神,既献新,或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弹三下敬天地、父母、同伴,饮酒时必唱敬酒歌以助酒兴。

一些人对敬青稞酒与敬茶持有相同的看法。但牧民的说法是:在从未斟满杯中饮酒的人会有女儿,如果被杯中的酒正好满至杯口,则意味这个人会有儿子。

2、食肉的传说。

藏族喜食肉,仅仅是由于蔬菜难以大量生长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他们还没有忘记食肉极大的罪孽,特别是吃长着犬齿的水牛肉和当天宰杀的牛羊肉,因为食它会使人失去转世的机会,让其在地狱中生活,世世代代受到惩罚。

3、烤肉传说。

藏族人认为烤肉,特别是直接用炉火的火苗烤肉会激怒灶神。这样做的人将因受到惩一般来说,藏人避免直接在火上烤肉。

4、吃大蒜的传说。尽管添加大蒜会使食物鲜美可口,但藏族人认为,吃大蒜之后七天内不宜参拜寺庙和其他圣洁之地,因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除大蒜恶臭。

5、敬茶的传说。

给某人敬茶时,如果杯子装不满茶,藏人普遍认为,从这个杯中饮茶人总爱在背后说敬茶人的坏话。茶装得太满也有说法,斟茶人对敬茶人不满的表现。

同时,用破碎、缺裂的碗或茶杯敬人是不吉利的表现。如果斟上的茶恰好满到杯口,则认为是个好预兆头,即这个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藏人认为在他人家中做客只饮一碗或一杯茶是不吉利的,总是要饮上两碗或在杯中稍加一点以除掉晦气。

『肆』 古人关于吃饭的故事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如何吃饭的?吃饭的样子是如何进化过来的?我做了一番粗略的了解,认为大致上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汉以前,人们基本上是席地而坐,席地而食。谁都知道,在原始时代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人们都只能简单地生活。所谓饮食,就是以两手捧着喝水,用手去抓取食物。后来即使有了碗、盆、勺等极简陋的餐具,但当时没有陈设器具,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是肯定无疑的。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有了宴席之事。《周礼·司几缝》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宴席铺满整个房间,一块延长一丈,当时的长九尺,。现在日本人用若干席来称房间大小,或许即起源于此。席则铺在地上。在举行宴会时,食品、菜肴放在席上旁边,主客都坐在席上,所以有“古人待客,席地而坐”的说法。后世的宴席”、“酒席”、“席位”等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又据说,古人合乎礼节的标准坐法,如同现在的跪,即屈腿向后,臀部坐在足跟上。由于菜肴放在地上,人需要低下头吃,所以当时装酒的器皿要有高脚,便于人取用进餐,这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从象形化的古文字中,都得到证明。秦汉时期,席地而坐,席地而食的生活习惯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陕西省博物馆所藏秦代在砖面上有宴席的画面,两个士大夫席地而坐,右边是一只壶,仿佛在对饮闲谈的样子。当时人们还是就地坐在席上饮食,一席可容三四人。据考证,大概在战国以后,开始出现了桌子作用的食案。当时人们席地而坐,所以几案都很矮很轻巧,其形制颇似炕桌。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偏僻农村,老百姓还在炕上吃饭,炕桌都短足而狭小。

妇女把饭菜放在炕桌上,端来放在炕上,男人就些在炕上吃起饭来。可见食案是很轻的。


有人以为“案”是一种有脚的托盘。其实,如果能到西北农村去观察一番,还可以看到这种“举案齐眉”的遗风。

第二阶段,自东汉至隋唐,人们开始置饮食于床,坐床而食。古代的“床”,是指矮足的床榻,与我们今天供睡眠用的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离开地面以后,一切活动都在床上进行。但坐的姿态,仍保持原来的跪坐样式。

床比较大,可容几个人合坐。据《太平御览》:,开始的时候,只有天子才配高人一等地“居床”,其余大臣们仍席地而设筵。当然,后来床普及于民间。直到唐代,人们仍在床上吃饭。如段成式《剑使传》中说:“遂择客入宴,升床当席而坐。二少年列坐两旁品味。


这里,还要谈一谈胡床传入中原。胡床是用绳子穿起来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它最初出现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据说汉灵帝刘宏好胡床,于是胡床逐渐传入中原。坐胡床必须两脚下垂,改了跪坐的姿势,这实在是生活方式的一大改进。但这种坐具,只有皇帝和贵族才有资格傲居其上,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问津的。胡床是椅子的先驱。如果没有胡床的过渡,大概也不会有椅子的问世。

第三阶段,唐宋以后,人们开始使用桌椅进餐。席地而食和坐床而食,都要曲腿弯腰,又不卫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感觉到需要按照人的生理特征设计一种新的家具,改变吃饭方式,于是椅子和桌子终于应运而生。据说椅子的创始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可以想见,这种椅子是从胡床改进为椅子的开始。除了文字资料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唐代绘画和敦煌壁画中找到大量的佐证。

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长安、长凳屡见不鲜,图中的韩熙载盘膝坐在床榻上。他的前面是一只长方形的几案,几案上放着酒壶、酒盅和盛着菜肴的碗、碟。

『伍』 古代有关吃的词语及典故

食指大动
〖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也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回样子。
〖出处〗答《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宋每食指动时,必尝异味,当他晋见国君郑灵公时,食指大动,恰巧郑灵公在吃大甲鱼,公子宋以为会请他吃,郑灵公故意不给,用以表示所谓食指大动并不灵验。公子宋大怒,伸手到锅子里沾起肉汁尝了一下,扬长而去。郑灵公也大怒,准备杀他,结果反断送残生,被公子宋所杀。

食前方丈
〖解释〗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战国时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学生不要气馁,不要被对方显赫威势所吓倒。面对这些王公大臣高堂大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马上想到自己一旦得志,绝不像他们这样做,自己就不会心怯。

食不二味
〖解释〗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陆』 吃面有哪些习俗和典故

(一)面条史话
面条历史久远,古时又叫汤饼、煮饼、水瘦饼、水引、汤面,在东汉年间已有记载。如刘熙《释名释饮食》说:“饼,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但当时的“汤饼”并不是“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将面擀成片状,一手托面片“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现在北方有的地方把这种面条称作“揪面片”。
到了北魏时期,人们不再用手托面片“团”,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拼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面食的大量出现和推广则在唐代。由于当时经济繁荣,扩大了小麦的种植面积,而且对小麦制粉技术进行了革新,先用人力或畜力推动石臼加工面粉,后用水车转动碾磨,从而降低了面粉的价格,便一般人也有条件食用面食,促进了面食的发展。
宋代,“面条”一词才开始正式通用,各种面条随之问世,如鸡丝面、三鲜面、鳝鱼面、羊肉面等,并普及整个中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食店”条目有“面”字的面食类,有生软面、桐皮面、插肉面等。此后,南宋出现“拉面“,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面条由此遍及全国。
面食到了清朝已经发展成熟,此时出现了五香面、八珍面以及耐保存的伊府面(方便面的前身)。更为重要的是,各个地区也形成了独特风味的面条,如中国五大名面:四川担担面、两广伊府面、北方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及武汉热干面。晚清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更令中国的面条文化大放异彩。

(二)面条礼俗
面条不仅是果腹充饥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礼俗之中,从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中国的很多面条的背后都有不同意义和故事,最为典型的就是长寿面。面条细长的形态寓意着长命百岁,故中国人每逢生辰都必吃此面以图吉祥之兆。吃长寿面还象征新生男婴长命百岁,这种世俗也一直沿袭到今天。长寿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吃面时要将一整条面一次过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夹断,也不可以口咬断之。吃长寿面也有敬老之意。相传黄帝于冬至当日得道成仙,自此以后的每一个冬至都以吃长寿面代表敬老,所以长寿面又称冬至面。此外,福州面线也有很多礼俗。据民间传说,面线是九天玄女为母亲王母娘娘祝寿而准备的贺礼,因而做面线的人家中都会供奉九天玄女的神像。
可见,中国很多的民间风俗都离不开面条:结婚时送予女方的面条叫“喜面”、孕妇于产期吃的面条称“福面”、相赠亲友的面条则是“太平面”,僧侣尼姑吃的面叫“素斋面“,甚至老弱及病者吃的面线会被称为“健康面”。

『柒』 关于一个人吃红薯不知回报的典故或文言文,有谁知道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 “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捌』 请问古代关于吃鱼的典故

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内在鱼腹中。这样以鱼传容信称为“鱼传尺素”。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贱。“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如鱼得水”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

一位伟人曾说:“人是由鱼变的。”这同人所共知的“猴子变人”说似乎悖杵;然细细想来,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海洋中的高级生命是鱼,人作为陆地上的高级生命,说其在进化链上曾同鱼的蛋白基因有过相同的结构,不是又合乎进化论观吗?可见,“鱼可变人”之说并非伟人信口开河,故作标新立异之论,而是他哲学思考的结果。这一说法还可从世界其他民族那里找到“知音”,“鱼美人”的传说便是一例。人与鱼的“远亲”关系,我们还可从我国历史和我国民俗中找到旁证。我国民俗岁末祭祖中讲究供鱼,取年年有余

『玖』 古代因为吃而闻名的故事

莼鲈之思
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来被传为佳话,演变成“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张翰一日见秋风起,想到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于是弃官还乡
因为思乡,怀念家乡的美食,竟然辞官回乡,亘古第一人
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
张翰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
张翰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说他有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的风度,所以给他一个称号叫做“江东步兵”。
著有《首丘赋》,诗文大多没有流传下来。
张翰是个孝子,五十七岁那年他的母亲一病不起,张翰太过哀痛,竟身染重病,不治而逝。
张翰是个才子,诗书俱佳,写江南的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
不过,张翰留名于世,还是因为莼菜和鲈鱼。
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是他在洛阳思念家乡时发出的慨叹。
这莼鲈之思,后来有很多人在诗中提及。把思念故乡的情感,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其中确实诗意盎然。

『拾』 吃鱼的典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同时也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东汉末年,少年失去双亲的诸葛亮,跟随叔父从山东的琅邪阳辗转迁徙到今天湖北的荆州襄阳市。在这里,他投师于当地名士水镜先生,成了水镜先生最得意的成名弟子。
一天,水镜先生叫诸葛亮清炖一条鲤鱼。鱼炖好了,又叫挑水。当诸葛亮挑着满满的一担水回到厨房时,却见水镜先生正对着一班弟子大发脾气——原来,刚炖好的鱼,不知让哪个弟子偷吃了一半。十几个弟子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偷吃了鱼。诸葛亮见状,假装慌张地扔下水桶,走到水镜先生面前大声道:“坏了,坏了,马上要出人命了!那鲤鱼是用荆芥炖的,荆芥炖鲤鱼就是八步断肠散,会送人命的,我是用它药野猫子的呀!”?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慌张起来,有个弟子顿时脸色变得铁青,扑通跪地,大声喊道:“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呀!鱼是我偷吃的!”
水镜先生也误以为真的要出人命,急得在原地打转。他正想吩咐一个弟子去取解毒汤,却发现诸葛亮在一旁偷笑,便明白了真相:原来这是诸葛亮用的一条计策呀!
从此,水镜先生对诸葛亮更加宠爱,将一身的本事和学问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