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苴却石寓意

苴却石寓意

发布时间: 2020-12-20 19:48:53

『壹』 苴却砚的介绍

苴却砚,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贰』 苴却砚的历史传承

苴却砚有着千年的古老历史!早在汉魏时期砚石产地归徽州的蜻蛉(今大姚)所辖,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泸水(今金沙江)处即在现砚石矿山附件的古拉窄渡口,并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兵将就地取石磨兵器时发现石质细润,并制作砚品供军前使用。诸葛亮在此喜得七星砚。
公元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击败并征服了吐蕃和地方土司势力并设置了云南安抚司,以加强对南疆的统治,使得当时南昭云南王服从唐朝,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效仿唐朝,极大的促进了南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笔墨纸砚需求的增加,于是就地取材用苴却石制成砚以供其需,苴却砚得到第一次小规模开发。
到了宋朝初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南疆的统治,弱化南昭云南王的势力,又将洮州等划归泸州管辖,成为泸州十八个羁縻州之一。并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使得苴却砚走出当地自产自用的状况,经由泸州进贡朝廷,至此苴却砚正是称为“泸石砚”或“泸州砚”,并称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的名砚之一。宋高拟孙(公元1223年)所著《砚笺》中介绍泸石砚道:“山谷日泸川石砚黯黑受墨,视万崖中正砦之蛮溪兄弟也、而无眉耳。”其意思为泸石砚产于蛮溪(今民族居住的砚产地)石色黯黑益毫下墨,类似万石砚之上品,没有歙石的眉纹。 元朝人对泸石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元代著名学者虞道园(公元1272-公元1348)在其所著的《道学古录》中录有谢书巢赠宣和泸石砚诗:“巢翁新得泸石砚,拂拭尘埃送老樵。毁壁复完知故物,沉沙俄出认前朝。毫翻夜雨天垂藻,墨泛春冰地应潮。恐召相如今曹操,为怀诸葛渡军遥”。诗中提到诸葛亮渡泸处即在现今砚石地;也印证了泸水所产砚为泸石砚。
清代这一地区又渐盛,有制砚作坊数十家,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春,清政府取三方当地盛产的砚赴巴拿马国际赛会展出,被选为文房佳品名震中外。砚因产地而得名,从此苴却砚名声便传播开来。后由于多年战乱及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使苴却砚开发几经中断,流传极少。
1913云南省府准备开发苴却砚、命制砚师傅寸秉信赴昆明传授技艺,寸未及成行即病故、苴却砚从此失传。
1952年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从民间摊档上搜集到失传的苴却砚。罗先生又查阅了文史资料,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终于在1985年找到了苴却石的矿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先后精雕细琢,制作了一批苴却新品种,其中一方百鸟争春砚被一位外商以1.5万美元购走。
从1987年起,全国众多制砚专门人才,在继承传统制砚工艺的基础上,广泛吸取钟鼎玉石及其它门类的营养,逐渐形成了浑实、厚重、浓郁、瑰丽的艺术风格,尤其在因石立形、因材施艺、俏色利用方面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叁』 苴却石砚的产出是哪

苴却砚石产于我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版乡境内)权的悬崖峭壁之中。由于此地古称苴却,故把苴却砚石所制砚谓之苴却砚,又称金沙砚。苴却砚石的历史名坑主要有平地坑、大宝哨坑和花棚子坑。现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会理县和攀枝花市所辖的米易县均有发现。平地坑位于苴却石矿脉中段,主要出产石眼较多的石料和膘石。平地坑眼石颜色翠绿,眼形明晰,其中红睛、金睛、带环带晕的居多。大宝哨坑又称上岩,以石眼为特色。花棚子坑地处砚料富集地的下层低洼处,也称下岩石,当地人称水岩石;该坑的砚石颜色偏紫,略重于平地坑与大宝哨坑,石质细腻、滋润;主出石眼、鳝鱼黄、绿膘、黄膘、青花、天青、玉带、金线、银线、罗纹、鱼子和膘石;但由于地势偏低,江水涨落无常,故采石极为困难。

『肆』 苴却砚是啥意思

苴却砚(“苴”古音、彝族发音读“zuo”,同“左”音;由于是彝音,新华字典中查专无此音,拼音输入“属ju”)集中国古“四大名砚”之优点于一身,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政治家方毅、启功、溥杰、范曾、黄胄、杨超、千家驹、董寿平、白雪石、王遐举、等名人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

苴却石主色为黑、紫、灰色,微粒结构的绢云母角岩。矿山周围地区有金矿、铜矿、铁矿和玉石、玛瑙矿等。石眼为砚石中珍贵的石品,只有端砚和苴却砚所独有,由带核心的绿色极规则的椭圆形团块分布在砚石中,顺圆心水平单面剥开中心呈或红或紫或带金星的瞳眼,一般称眼心,眼有心为活眼,无心为死眼、盲眼。

『伍』 苴却砚的简介

苴却砚(“苴”古音、彝族发音读“zuo”,同“左”音;由于是彝音,专新华字典中查无此音,拼属音输入“ju”)集中国古“四大名砚”之优点于一身,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政治家方毅、启功、溥杰、范曾、黄胄、杨超、千家驹、董寿平、白雪石、王遐举、等名人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
传统苴却砚于民国初期失传,我们现今所熟悉的苴却砚实际上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被誉为“新品苴却砚之父”的罗敬如先生找寻石源并带领弟子重新开发的新品苴却砚,由于其色彩丰富,又称“中国彩砚”,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陆』 苴却砚有收藏价值吗

苴却砚,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苴却砚是中国名专砚之一,石材产属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

2011年07月0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苴却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有收藏价值。

『柒』 苴却俩字怎么读啊

“苴却”源考
(罗润先 孙传胜)

云南永仁地域,古称苴却(“苴”在当地读ZUO“左”,不读JU“居”),清朝咸丰年间以来即以产砚石、制砚台驰名。1909年,该砚曾被送往巴拿马博览会,一举获选,更享盛誉。此后因批量小、运输不畅、销路有限,加之工匠作古,湮没近80年。1985年,苴却砚石产地被重新发现,在选石、研制砚台时还找到了新的砚料,其新产品自1988、1989年先后在成都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后,书画、金石名家一致称赞。金石文物鉴赏家张绍曾认为,苴却砚“似端非端”,称它是“砚中之冠”,书法家方毅题词为“砚中珍品”,苴却砚从此重放光彩,誉满中外,产品供不应求。
苴却砚石产于原云南永仁县仁和区。该区60年代划归四川渡口(今攀枝花)市。当人们在叹赏苴却砚奇特的石眼、花纹和卓异研磨功效时,也想知道一些砚乡名称的来历。现就“苴”的读法、苴却作为地民及“苴”字音属与含义略作考证,以飨读者,并就正于同仁。
一、“苴”字读音源考
“苴”字读音有两种:其一发“居”音;其二发“左”音。也有人以为,“苴”,普通话读“居”,在方言里才读“左”;或认为“苴”在攀西地区发“左”音,此外发“居”音。
其实,“苴”字字音很多,旧版《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发行)上就有17种读音。如千余切,音居;宗苏切,音租;班交切,音包;总古切,音租,等等。但这些读音之“苴”都同地名无关。“苴却砚”之所以被一些人读为“居却砚”,是因为他们从一般常用的字典上看到苴读居音而并未深究。
苴却砚由地名苴却而得名,就地名而言,“苴”发“左”音,是世代生活在苴却地域人们的统一发音。
清《姚州府治》中记载:“滇中地名,多有以苴字名者,姚州之大,小代苴,白马苴,大姚之苴却,镇南之苴力铺、苴水皆读为子锁切,音左”。《汉书.终军传》:“苴以白茅”,师古注有:“苴音租。夫租音与左音相近,滇人之苴字为子锁切者,其租音之转而讹欤。”说苴应发租音,这也未必确切,在《杨升庵全集》《渡泸辩》中两处提到苴却时,均写为左却:“……今之金沙江在滇、蜀之交,一在武定府元江驿;一在姚安之左却。 据《沈黎志》,孔明所渡当是今之左却也。”可见苴却之“苴”早在明代以前就读作“左”,或近似于“左”音,并一直延续至今。应该说,这是作为当地地名的正确读音。苴却砚之“苴”,其读音当属此列。
二、“苴却”地名源考
苴字在汉语书写中并不常见。而在古代的滇、川两省,尤其在云南,用它作为国名、邑名和河名的都有。
据李汉杰主编的《中国分省市县大辞典》解释,云南永仁:“古称苴却,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此生息繁衍。”《中外地名大辞典》中说,云南省大姚县地,土名苴却卫。永仁于1924年从大姚县拆出设县。苴却作为地域名可能相当早,当地老人根据世代传闻为始于元代,但文字资料仅见于明朝。如嘉靖年间李元阳著《苴却督捕营设官记》一文中写了苴却;与李元阳同时代的杨升庵在《渡泸辩》中将苴却记为左却;崇祯时的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将其记为苴榷;还有写为左权的,等等。到了清代,这个地域改置“苴却巡检”民初设“苴却行政委员”。显然,如以现今占有的文献记载的年代来认定苴却得名年代,是值得研究的,只能说至少是在明嘉靖年以前就有苴却这个地域名了。
若仅就“苴”字作为地名来说,远在唐代就有文献记载:南诏大理太和城称羊苴咩城,今已在其遗址发现许多用汉字或汉字增损记录白蛮语音的瓦,如:“苴”,“官苴”,“羊左”等。时至今天,永仁县的全部乡名里,竟还有1/5以上带有苴字。我们感到这对于弄清苴却得名的时代渊源,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苴”字音属及含义源考
从已有的资料看,苴却是我国少数民族语音的汉译,但究竟是何种民族语音尚有争议。例如:王之甫先生在《南诏和白族的几个问题》(《彝族研究》1988年)一文中介绍说,有的学者确信苴为彝族语音;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苴为民家(白族)语音;也有人认为苴是彝族和白族的混合称号。
通过对现有资料分析,苴为彝族语音之说比较可信,许多资料证明,早在唐南诏时期,“苴”已是较常用的语言,而南诏王室的后裔为后来分布在滇西的彝族。南诏市,王子被称为“信苴”,南诏的人名、城镇、河流等多以苴谓之。苴有勇猛、壮大、显赫之意。以官员、人名含苴字的如:骠苴低、低牟苴、放苴、履苴、苴诺直、时牟苴、喻茜苴、罗苴子、尹辅苴等;以地名含苴的如利备苴、玉白苴、瓦波苴、思卡苴、里苴倾、六苴、苴却等等(见毛志品先生《“苴”字源考》,1994年1月1日《攀枝花日报》)。据《华阳国志》介绍,苴为古侯国,地处当今四川昭化县南(现并入广元市)。清代徐炯《使滇杂记》中记有大姚县苴却江。去年永仁县志办李刚同志来函告知不少材料,其中一条是:1923年,苴却行政委员李家棋撰文提到:苴却元明时代系士司管辖,命名苴却乃彝语之译音,讲得非常明白。显然,南诏时期普遍使用的“苴,”随其统治者蒙氏家族分支、迁徒、已经遍及滇西各地,存留在云南彝族人民的丰富语言中。
“苴”既然是我国少数民族语音的汉译字。那就象翻译其他外来语音不可能都贴切一样。首先,说苴发左音,不一定十分准确地译出了原音;其次,有人在古代文献中把它书写成汉语的同音字,或者写成近似左音的字,如本文引杨升庵著作两处写为左却,如师古注里的“苴音租”,就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了。

『捌』 降央卓玛的苴却砚歌词是什么意思

苴却砚抄
作词:董玉方袭
作曲:小曾
金沙悬崖 藏深闺 数清几颗星
攀西峡谷 饮霜露 望断是归程
如今谁墨香飘逸 对称我笔锋
宣纸几张写春秋 砚台却无声
紫砂凝重 碧云冻 风韵是天成
石眼碧翠 封雪红 四座已艳惊
今夜看华灯满城 古韵起长风
天涯几度心事盈 砚台却镂空
历寒不冰 只冰千重梦
呵气可研 口吐莲花风
满山攀枝花 花香又一程
我止步舞剑缝月影
苴却砚几千年 我写哪一天
天亦老人未还 墨干心不甘
满目山河不比你容颜
路不远 再写一晚 春花就烂漫
苴却砚几千年 我写哪一天
隶楷行草写遍 写不尽云烟
笑傲笔端回头看江山
墨还淡 再磨一圈 天上已人间

『玖』 苴却砚歌词的意思

苴却砚来
作词:董玉方源
作曲:小曾
金沙悬崖 藏深闺 数清几颗星
攀西峡谷 饮霜露 望断是归程
如今谁墨香飘逸 对称我笔锋
宣纸几张写春秋 砚台却无声
紫砂凝重 碧云冻 风韵是天成
石眼碧翠 封雪红 四座已艳惊
今夜看华灯满城 古韵起长风
天涯几度心事盈 砚台却镂空
历寒不冰 只冰千重梦
呵气可研 口吐莲花风
满山攀枝花 花香又一程
我止步舞剑缝月影
苴却砚几千年 我写哪一天
天亦老人未还 墨干心不甘
满目山河不比你容颜
路不远 再写一晚 春花就烂漫
苴却砚几千年 我写哪一天
隶楷行草写遍 写不尽云烟
笑傲笔端回头看江山
墨还淡 再磨一圈 天上已人间

『拾』 苴却石的正确读音

jū què shí

施主,我看你骨骼清奇,
器宇轩昂,且有慧根,
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潜心修习,将来必专成大器属。
吾手中正好有一本宝典,欲赠于施主
鄙人有个小小的考验
请点击在下答案旁的
【采纳为满意回答】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