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文物后的典故

文物后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2-20 12:47:35

㈠ 你知道哪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义烈可嘉坊,位于抄福建袭省罗源县中房镇厚富村杨溪水尾、一条古代福州通到江浙一带官马大道中央的“烈女牌坊”,是清朝乾隆19年,乾隆帝为旌表当地烈女李淑玉而赐建的。李未婚夫殁,绝粒而死。1986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㈡ 关于秦汉时期的有关文物,典故成语有哪些

1975年,在秦代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的发掘中,发现有排除污水的下水道和排水池,有一个专供洗澡的浴池、浴室和一座壁炉,还有专供冷藏食物的地窑。可见,古人早已把冷藏窑用作防腐,它有着重要的的卫生保健意义。这些都说明秦代的卫生设施,已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
在西安汉长安城宫殿废墟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到竹简一批,可惜炭化较重。从已辨识的文字得知,有些是病历医方,如一个医方简上端题有“冯宗山女方”字样,这是西汉有了病历医案的历史见证。
在西安郊区出土的西汉透雕云龙鎏金铜熏炉,通体鎏金,造型古朴庄重,是古代的卫生防疫用具。现藏上海中医学院医史馆。1952年在西安白家口早期汉墓中,出土有半通式、有界格、三台钮的“药府”印。“药府”当为藏药和司药之官置。
现所知较早的汉代铁药臼,出土于陕西户县,收藏陕西中医学院医史馆,是捣药的专用器具。

揭竿而起
四面楚歌
鸿鹄之志 金石为开 毛遂自荐 秦镜高悬 取而代之 人人自危 一饭千金 一字千金 约法三章
凿壁偷光 指鹿为马 忠言逆耳 逐鹿中原

一诺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贫贱之交

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后形容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㈢ 《文物与成语》 讲述文物背后的成语故事

《文物与成语》抄 讲述文物背后袭的成语故事
玉叶金枝 —— 玉禁步
以古为鉴 —— 铜鉴缶
枕戈待旦 —— 曾侯乙之寝戈
斗转星移 —— 二十八宿图衣箱
螳臂当车 —— 矛状铜车軎
金声玉振 —— 曾侯乙编钟
买椟还珠 —— 彩漆鸳鸯形盒
寸阴尺璧 —— 玉璧
白圭可磨 —— 青白玉圭
越俎代庖 —— 漆木俎
有的放矢 —— 铜箭镞
群雄逐鹿 —— 彩漆双头镇墓兽
自相矛盾 —— 漆盾
参差不齐 —— 彩漆排箫
剑拔弩张 —— 越王勾践剑
韦编三绝 —— 曾侯乙竹简
折戟沉沙 —— 长柲三戈戟
琴瑟和鸣 —— 彩漆瑟
龙驹凤雏 ——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钟鼓馔玉 —— 铜建鼓座
伯埙仲篪 —— 彩漆竹篪
国色天香 —— 粉彩牡丹花吸杯
拍案叫绝 —— 彩漆浮雕兽面纹案

㈣ 古物背后的故事故故事背后的历史历史背后的人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应该是这句话,有几层意思。比如一件古物,背后肯定有一段故事。故事本身版又是一段历史反映,历权史背后无疑就是人的生死喜怒哀乐。比如陕西发现一枚煤精印,他的主人就是北周时期著名的独孤信,这背后就有关于独孤信的一个故事,一段i北周的历史,一个传奇的人生。

㈤ 揭秘出土文物背后的故事 出土文物都去哪儿了

文物法规定,“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归国家所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该变而改变。一般不允许拆迁文物,经允许拆迁的文物也归国家所有。”

㈥ 古董背后的故事、

传说之一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 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传说之二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

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象鱼子,有的象柳叶,有的象蟹爪。

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传说之三
还有一种说法是,哥窑是南宋皇帝在偏安江南时,仿造其皇兄建造官窑的形制,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官窑,因为是学着哥哥的样子建造的窑,所以被叫做“哥哥窑”。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中记载道:“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今亦少有”。意思是说哥哥窑的瓷器,是南宋哥哥窑生产出来的,器物青色的釉面上开有浓淡不一的纹片,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史料记载,宋高宗曾“袭故京遗制,设窑于内修司、造青器,”宋高宗仿照哥哥的制瓷风格烧造御用瓷器,民间就形象地把这种具有汴京官窑风格的窑称为哥哥窑。

㈦ 知道哪些文物后面的故事

这个题目太大,很难回答,毕竟每个文物背后都有故事,感触最深的故事大概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流失吧,想到第一次去莫高窟时看着已经空空如也的藏经洞想起百年前那场文物浩劫心里堵得慌差点流泪了

㈧ 古代有关文物鉴的小故事

西周晚期/毛公鼎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毛公鼎系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本院典藏并展示。铭文中有阳文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制铭的习惯,因此除了史料的价值外,毛公鼎在中国古文字学与书法艺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周晚期/颂壶
壶为盛酒之器。青铜礼器中的壶自商至春秋、战国,一脉沿续,制作未曾中断过。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形制庄重、纹饰瑰丽,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于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
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此一职务的过程。而这件壶则是典礼完成后,「颂」为颂扬天子的美意,及荣耀先父母龚叔、龚姒,表达未尽的孝思,并祈求家国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而作。
颂壶铭文对西周的册命典礼记载详备,可以和〔左传〕僖公28年传等文献上所叙,互相印证;「颂」纪念父母,这种慎终追远、父母同祀的情况,亦可以和〔礼记?祭义〕所言互相印证,所以颂壶为研究西周礼制的重要史料。

㈨ 中国古代一件文物,朝代,出土在什么地方,背后故事,历史价值等

素纱襌衣(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rèn)、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1] 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素纱襌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也有人认为其当时作为内衣穿着,是一种性感内衣。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