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寤生的典故

寤生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3-16 21:15:41

1.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什么最好有历史故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喻多作恶事者,必自速其亡,常用此语
近义词: 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
人们常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亲情的深厚,也用“亲兄弟,明算帐”来说明亲情和利益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凭自己的生活体验深知,亲情在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亲情远远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导致的矛盾冲突。
当然,兄弟相争,并非完全没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没有正 义、真理的存在。比如,郑庄公与共叔段的权位之争,按传统观 念,长子是王位天然的继承者,是“天理”,不容有违背。这样, 郑庄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当的一方,而共叔段夺取王位的图谋, 便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
代表合理的、正义的一方,往往充满“正气”,可以慷慨陈辞。 鸣鼓攻之,可以稳坐如山,居高临下,所以郑庄公才可以自豪地、 以先知的口吻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抛开这个故事不论,‘多行不义,必自毙”也算是一条普遍真 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几乎可以说,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是,如果坐着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作恶者“自毙”,显然是愚蠢的,无异于自己坐以待毙,很可能让作恶者占尽了风光好处。我们要相信毛主席说过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所以,与其坐以待毙, 不如起而对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么说来,以恶抗恶,以暴力抗恶,以阴谋诡计对阴谋诡计, 在一定范围内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义总得以某种方式来加以捍卫,对真理、道义的信念,总不能替代实际有效的行动,就好 比强盗闯进我们家里,是不可能凭借善良的愿望和对正义的信念 来阻止强盗的抢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强盗搏斗,把强盗赶出家门去,才是用行动来维护自己的信念,因而真理、正义才可能 得到证明,得到捍卫。
儒家传统一直是主张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在内心承认的真理,在思想和言论中确信原则,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加以体现,让真理、原则变成行动 的指南。如果能做到这样,不溢、恶行、阴谋等等,就既不是可怕的猛兽,也不是不可战胜和征服的。关键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是否能挺身而出,以及如何挺身而出,从而让东风压倒西风。

2. 黄泉路出自哪个典故

黄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黄泉路也成了通往阴曹地府的必经之路。走完黄泉路后,就意味着即将受到阎罗王的最后审判以及十八层地狱的最后考验了。
黄泉一词的出处是《东周列国》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他事后非常后悔,毕竟姜氏是他的生母。
当时颖地的官员叫颖考叔,为人正直无私,一向有孝顺爱友的美誉。他见庄公把母亲安置这里,便对人说:母亲虽然不象母亲,但儿子却不能不象儿子。于是抓了几只小鸟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颖考叔说:这种鸟叫号鸟,最不孝道,母亲把它养大,但他长大后反过来却啄食母亲,所以抓来准备吃掉它。庄公听后哑然无语。
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然后把母亲接来居住。最后终于使庄公母子团聚。

3. 一个古代君主放纵自己的弟弟,让他嚣张,在他嚣张到顶点的时候,以此为由干掉他了。这个典故叫什么来着

不及黄泉,无相见来也自。

出处是《左传》: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他事后非常后悔,毕竟姜氏是他的生母。

4.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成语故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释义为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的“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春秋初期,郑庄公和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故事。
相比齐国、鲁国等国家,郑国是一个新兴的诸侯国,郑庄公是第三任国君。
第二任国君郑武公的夫人名叫武姜,这是她的历史称谓。在春秋时期,贵族女子最常见的历史称呼,是谥号加族姓。姜是她的姓,她的母国申国是姜姓诸侯国,武,是她丈夫郑武公的谥号。
《左传》中,妇女记录名字的极少,除了这种历史称谓外,其他的一般为伯姬、仲姜——排行加姓,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姬大姑娘、姜二妹子。
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寤生和共叔段。生寤生时,“惊姜氏,故名寤生”。
对于“寤生”二字,历史上杂说纷纭,有说难产的,有说做梦的时候生下来的(多神奇呀!),有说生下来窒息的……
各种说法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但“逆生说(即难产)”最先出自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郑世家》,又有后代学者从通假字研究入手,认可了这一说法,所以是后世普遍采取的说法。
无论如何,夫人姜氏是被吓到了。想武姜一富贵命,丈夫是国君,按古代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老爸或兄弟十有八九也是国君,她的起点是别人不可想象的终点,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生孩子难产,对她可能已经很了不起的难事了,所以对寤生不说深恶痛绝,也是切齿腐心,讨厌得很。
共叔段(姬姓,郑氏,名段,叔是排行,共是他最后逃奔并居住的地方,共叔段是历史称谓)是小儿子,姆妈疼满崽,本就会受宠些,又没有在生产上给武姜造成什么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伤害,于是特别疼宠共叔段,多次向郑武公请求立他为太子。至于那讨厌的大儿子,哪凉快呆哪去吧!
贾赦抱怨贾母“心偏到咯吱窝去了”,寤生表示,能有个咯吱窝让他待待也心满意足了。
还好,武姜的枕头风作用不大,郑武公并不想挑战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于是太子寤生继承了郑国君位,即郑庄公。
郑庄公一即位,武姜为共叔段讨要封邑,请求将制邑封给小儿子。
制邑在汜水边上,后世另取名叫汜水关,据说西周第五任国君满(满是他的名字啊)喜欢巡游天下,曾经在制邑这里养老虎,所以制邑也叫虎门关。
这样说,可能不能知道制邑的战略重要性,但一说“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就能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地儿了。这可是三国时,董卓和十八路诸侯两军对垒的地方。《水经注》这样描述虎牢关:“萦河带阜,绝岸峻周,高四十丈许,城张翕险,崎而不平!”(罗贯中将汜水关和虎牢关写作两个地方,由此后世学者们认为,这位着名小说家地理知识不太好,于是我们义薄云天的关二爷也成了个路痴,从曹营奔回刘备身边,200来里地,他要绕来绕去地过五关斩六将,不怪曹丞相追不上他,二爷不走寻常路呀)。
这么险要的兵家必争之地,郑庄公当然不愿意封给一个抢了他全部母爱的弟弟。咱互相如何厌恶,难道你们心里就没点X数么!

5. 左传中著名的故事,给大约20个

1、唇亡齿寒

僖公五年,晋献公又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诫虞公说:“虢国是咱们虞国的外围,虢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被灭国,不能启发晋国的野心,不可疏忽这支晋国军队。上一次借路已经是很严重的错误了,咱们可以再来第二次呢?俗话讲:‘脸颊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这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2、假途灭虢

而虞公天真的以为自己和晋国是同宗,觉得晋国不会害自己,就把道路借给了晋军。宫之奇没办法就带着自己的族人离开了虞国。待到十二月,晋国灭亡了虢国,晋军回国,驻扎在虞国,趁机攻击并灭亡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还有著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将其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后来这个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成就了一番霸业。这就是假途灭虢这个成语故事的出处。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年夏天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同齐国的隰(xi)朋立了晋侯,是为晋惠公。晋惠公要杀里克为自己洗脱嫌疑。在即将杀里克时,派人跟里克说:“如果没有您,我就当不上国君。即便如此,您毕竟杀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夫,做您的国君确实太难了。”

里克回答说:“要是不废掉奚齐、卓子,您怎么可能继位?要给一个人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理由吗?我听命便是。”于是自刎而亡。那时丕郑出使秦国,是为了推迟送礼而且道歉的,因此没涉及到他。晋惠公也改葬了太子申生。晋惠公为什么要杀里克呢?当年骊姬之乱后,各公子出逃,晋献公也曾派兵杀到他们的驻地,他们只能继续往其他国家流亡。

后来晋献公重病,他和骊姬所生的奚齐还年幼,于是托付大夫荀息拥立奚齐继位,并辅佐他。没想到晋献公刚死,晋国大乱,里克杀死了奚齐,死时仅十四岁。荀息又立晋献公和少姬的儿子卓子为国君,又被里克杀死,荀息眼看两个少主人都没保住,也自杀殉主了。这才有后来的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了国君。

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年冬季,秦国闹灾荒,派人到晋国买进粮食,晋国人不卖。庆郑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庆幸别国的灾祸便是不仁,贪图所爱惜的东西就会不吉祥,使邻国发怒就是不义。四种道德都丧失了,用什么来守卫国家呢?”

虢射说:“皮已经不存在了,毛还依附在哪儿?”庆郑说:“丢弃信义,背弃邻国,谁来抚恤患难?没有信义,祸乱便会发生,没有援救就会灭亡。便是这个道理。”

虢射讲:“给了粮食也不会减少怨恨,反而增加了敌人的实力,不如不给。”庆郑讲:“丢弃恩惠,庆祝别人的灾难,这应该是民众唾弃的行为。亲近的人尚且仇恨,何况是怨恨的敌人呢?”晋惠公不听。庆郑退下来讲:“将来国君一定会后悔此事。”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导致了后边一系列战争,以及继承人被废黜的故事。

5、痛心疾首

秦国在秦穆公时期曾帮助晋惠公、晋文公登上国君的位置,两国互通姻亲,后世用成语“秦晋之好”来形容这一时期的两国邦交之深,但是毕竟两国接壤,都要发展的话,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年四月初五,晋厉公派吕相与秦国绝交。吕相先称赞秦穆公时期的两国的盟国关系,又说秦晋肴之战(故事6里有过描述)、令狐之战以及河曲之战使两国关系极度恶化。

他对秦桓公说:“你们拉拢狄国打我们,又拉拢我们打狄国。对于楚国也是如此。我们国君讨厌秦国的反复无常。因此把事情公开,来惩戒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听到这些话,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们亲近。您要是愿意还可以结盟,我们诸侯军队就撤退,如果不愿意,那诸侯联军就不会退后了。还请您的左右执事权衡利弊吧。”

秦桓公召来狄国和楚国与晋国联军在麻隧作战,结果战败。这一战秦国的成差和不更女父被抓,曹宣公死在了营中。

6、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晋悼公率领诸侯联军在郑国东门示威,郑国人派王子伯骈求和,晋国的赵武进城会盟。再后来,郑国的子展出城跟晋悼公结盟,并赠送了很多礼品,包括大小钟、磬,能歌善舞的美女十六人,还有战车一百乘等。晋悼公将乐队的一半赐给魏绛,对他讲如果没有他,自己不能跟各部落戎人讲和,也不会九次回合诸侯,这些都如同音乐一样和谐,让他尽情享用。

魏绛谢绝说:“这些都是您贤明,我有什么功劳呢?《尚书》中讲:‘处于安全时要想到危险。’想到了就会有防备,有了防备便没有祸患。我只是以此来劝谏您。”晋悼公说奖赏是国家的典章制度,不可以废除,还是赠给了他。魏绛从此有了金石之乐,这也是合乎礼制的。没过多久晋国军队与秦国在栎之地打仗,由于晋军轻敌,被秦军战败。

7、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

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8、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

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9、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10、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 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 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 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

不如我 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 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 北打下如估。”

11、马首是瞻

这年夏天,晋悼公为报栎之战的仇,率领诸侯联军攻打秦国。到了泾河边,军队都不愿先渡河。后来郑国的子蟜和卫国的懿子说服诸侯各军,才渡过泾河驻守到对岸。秦国人在泾河的上游投毒,联军很多人中毒而死。联军行至棫林,依然没能迫使秦国屈服求和。晋大夫荀偃下令:“你们明天早上鸡叫时驾好战车,填平炉灶,跟随我的马走就行了。”

另一位晋国大夫栾黡(yan)说:“晋国还从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我的马头可是往东走的。”于是他回国了,下军也跟着他走了。左史对魏绛说:“我们也不等荀偃了吗?”魏绛回答:“是他命令我们要服从主帅,栾黡是我的主帅,我只能跟随他。服从主帅,也就是服从荀偃。”荀偃说:“是我的命令有误,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让秦国再胜利一次。”

于是下令全部撤退。晋国人称这次战役是“一场拖拖拉拉的战役”。这一时期,秦、晋之间相互征伐,各自又有楚、齐等助战,但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像孔子说言:春秋无义战。从各国的表现来看,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敢干,同时也把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12、齐晋案之战

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13、鞭长莫及

宋国人派乐婴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援救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上天正在保硝楚 国,不能同它争斗。

晋国虽然强盛,怎么能违背天意?俗话说:‘高下在心。’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著毒虫猛兽,美玉隐匿著瑕疵,国君也可以含耻忍辱,也是上天的常规。君王还是等一等吧。”晋景公便停止了出兵。

14、尔虞我诈

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楚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公子冯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打猎时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王后就出发了。

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宋国执政大臣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就是亡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

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追上他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

15、事君不避难

公元前572年六月的鸡泽之盟会上,晋悼公的弟弟扬干扰乱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掌管军法的魏绛就依法杀了扬干的车夫。可见魏绛很称职,可是晋侯却觉得此事有辱于他的弟弟,非常愤怒,声称要杀魏绛。

找来魏绛的上司、中军尉佐羊舌赤(伯华)交代:“我会合诸侯是为了增添荣耀,现在我的亲弟弟居然被人欺负,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吗!我一定要杀了魏绛,你去把它抓来,千万别让他跑了!”

羊舌赤力劝晋侯说:“魏绛一心事君,毫无叛逆之心,事奉国君不避危难,有了罪过不逃避惩罚,我想他会主动来找您解释的,何劳您下此命令呢?”话刚说完,魏绛来了,把信交给仆人,准备抽剑自杀。下军副将士鲂、中军候奄张老劝阻了他。

晋悼公读他的上书,说:“以前君王缺乏使唤的人,让下臣担任司马的职务。下臣听说‘军队里的人服从军纪叫做武,在军队里做事宁死也不触犯军纪叫做敬’。君王会合诸侯,下臣岂敢不执行军纪军法?君王的军队不武,办事的人不敬,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下臣畏惧触犯死罪,所以连累到扬干,罪责无可逃避。

下臣不能够事先教导全军,以至于动用了斧钺,下臣的罪过很重,岂敢不服从惩罚来激怒君王呢?请求回去死在司寇那里。”读了信,晋侯赤脚而出表示歉意,并自己承担责任。晋侯认为这个人能够“以刑佐民”就任用了他。

魏绛后来就为晋侯提出“和戎”的谋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和戎政策实施后大见成效,用几年后晋侯的话说是“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16、不贪为宝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器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所以小人才敢将此玉献给您。”子罕跟这个人说:“我以‘不贪’这个品德为宝,而你以这块玉为宝。你要是把这块玉给了我,那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我们都还是继续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行礼后说:“小人身怀此玉,不敢外出,我交出这块宝玉来请求可免于一死。”子罕听后,便把这块玉放在乡里,让雕琢玉器的人为他雕琢,使这个人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17、德为国之基

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二月,郑简公到晋国去,子产托随行的子西带去一封信,将这事告诉范宣子,信上说:“您治理晋国,四邻诸侯不听说您的美德,却听说收很重的贡品,侨对此感到困惑。侨听说君子掌管国家和大夫家室事务的,不是为没有财货担忧,而是为没有美名担忧。

诸侯的财货聚集在晋国国君的宗室,诸侯就离心。如果您依赖这些财货,晋国人就会离心。诸侯离心,晋国就垮台;晋国人离心,您的家室就垮台,为什么沉迷不悟呢?那时哪里还需要财货?说到美名,它是传播德行的工具;德行,是国家和家室的基础。有基础就不致垮台,您不也应当致力于这件事吗?有了德行就快乐,快乐就能长久。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说:‘快乐的君子,国家的基石’,说的是有美德啊!《诗经·大雅·大明》说:‘上帝监视着你,不要使你的心背离’,说的是有美名啊!用宽恕的心来显示德行,美名就会载着德行走向四方,因此远方的人闻风而至,近处的人也安下心来。

宁可让人说,‘您的确养活了我们’,而能让人说‘您榨取了我们来养活自己’吗?象有牙齿而毁灭了它自身,就是由于财货的原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贡品。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二十五年春季,齐国的崔杼率领军队进攻鲁国北部边境,报复孝伯那次进攻齐国。鲁襄公担心,派人向晋国报告,孟公绰说:“崔子将要有大志,不在于困扰我国,一定很快回去,担心什么?他来的时候不劫掠,使用百姓不严厉,和平日不同。”齐军空来了一趟而退兵。

19、立德、立功、立言

晋国大夫范宣子到郊外迎接并问叔孙豹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未及回答,范宣子又问:“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称陶唐氏,在夏朝称为御龙氏,在商朝称为豕韦氏,在周朝称作唐杜氏,晋国称霸中原后,又称范氏,这样的世代相袭,大概就是不朽吧。”叔孙豹答道:“以我所知,您说的这些叫世禄而不能称为不朽。

我们鲁国从前有个大夫叫臧文仲,他虽然死去,但是他的主张没有废绝,这才称得上不朽。我听说,一个人的伟大之处首先是道德高尚,堪为后人表率;其次是建有功勋,再次便是立言,或以主张,或以著述,教育启迪后人。这些才能称为不朽。如果只能保住贵族身分,维持宗庙,世代相袭,哪个国家都有这样一批人。世代相袭时间长久和官俸优厚的人,是够不上不朽之称的啊。”

20、风马牛不相及

(僖公)四年春季,齐桓公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各诸侯的联军入侵蔡国。蔡军溃败,齐桓公就接着进攻楚国。

楚成王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哪怕是我们两国走失的牛马也不会到达对方的境内。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

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赐给我们的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有回去,我为此而来责问。”

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送来,这确是我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回去,君王还是问水边上的人吧!”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6. 求一个历史的典故,是关于皇帝体恤臣子的。高手来解答下。

出处是《左传》: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他事后非常后悔,毕竟姜氏是他的生母。
当时颖地的官员叫颖考叔,为人正直无私,一向有孝顺爱友的美誉。他见庄公把母亲安置这里,便对人说:母亲虽然不象母亲,但儿子却不能不象儿子。于是抓了几只小鸟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颖考叔说:这种鸟叫号鸟,最不孝道,母亲把它养大,但他长大后反过来却啄食母亲,所以抓来准备吃掉它。庄公听后哑然无语。
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然后把母亲接来居住。最后终于使庄公母子团聚。

7. 春秋时期 著名故事

1、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

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

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

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2、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

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3、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

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

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

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

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4、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5、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熊侣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

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鲍之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问鼎中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假道伐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一鸣惊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卧薪尝胆

8. 不到黄泉不相见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

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郑庄公,名叫寤生,是由于寤生出生时脚先出来造成难产,郑母姜夫人在梦中生下寤生,姜夫人为此受到惊吓,所以很不喜欢寤生,只疼爱次子叔段。

叔段仗着母亲的宠爱,恃宠而骄。他还与母亲密谋准备袭击郑国都城,企图夺权废掉庄公。虽然庄公早已知晓弟弟的密谋,还是按兵不动。

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预谋袭击郑都,并由母亲姜夫人做内应。郑庄公发觉后,命公子吕率军平乱,叔段兵败后逃亡到共国。

郑庄公发现母亲和弟弟叔段的密谋书信,对母亲的做法十分气愤,于是命令官员将母亲从宫中迁置到颍地。庄公还发下毒誓:不到黄泉,绝不与母亲相见。

郑庄公回到国都后,因多日不见母亲,心里很想念母亲;但因发下毒誓,不能违背誓言与母亲相见,郑庄公内心后悔不已。

颍谷有个人名叫颍考叔,他得知此事后,去拜见庄公献上一计:让郑庄公命人挖一条很深的隧道,隧道的深度足以掘出地下的黄色泉水。

这样做既能兑现誓约,又能尽孝养之心。庄公听后非常高兴,即刻命人挖掘隧道,一直挖到涌出泉水为止。庄公和母亲就在隧道中相见了。

庄公进入隧道,在隧道中见到母亲,真是令人高兴,就这样,庄公与母亲和好如初。

(8)寤生的典故扩展阅读:

郑庄公是春秋时郑国国君,他是郑武公之子,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郑国第三任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在平定共叔段之乱巩固了政权之后,与齐鲁结盟假命伐宋,由于郑国势大,周天子企图分解郑庄公权利造成郑庄公不满,而后发生周郑交恶。

后繻葛之战中郑国击败周、虢、卫、蔡、陈联军,前719年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

9. 黄泉之下见母亲是什么典故

残酷的政治斗争阻挡不了母子间的真情。

因难产而厌恶长子

郑庄公弟兄二人,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因此对他心生厌恶,取名“寤生”,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

按照古制,寤生是长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成为郑国君主。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庄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后,称京城太叔,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

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愿意,有什么关系?”祭仲说:“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不然就难对付了。”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与母亲恩断义绝

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让他立即起兵,自己做为内应。此时,郑庄公早已发现母子二人的阴谋,截获了密信。拿到证据后,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令河南辉县)后自杀。

这样一来,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扬言“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居住。

黄泉之下见母亲

过了一段时间,庄公有些后悔,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

庄公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何意?”

颍考叔说:“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

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颍考叔说:“这好办,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筑成甬道和庭室,在那里,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

庄公深感此法妥当,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从此言归于好。

10. 春秋战国时期完整有名的成语故事

太多了,据说超过一半的成语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比如:

完璧归赵 欲壑难填回 坐怀不乱 狡兔三答窟 朝秦暮楚 楚楚动人 南河一梦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毛遂自荐 鸡鸣狗盗 卧薪尝胆 鸡鸣狗盗 一字千金 望梅止渴 管鲍之交 负荆请罪 塞翁失马 一鸣惊人 守株待兔 。。。。。。太多了。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