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乞食的典故

乞食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3-15 23:29:28

A. 江干乞食 三王同戮 是什么典故

“江干乞食,三王同戮”出自《啸亭续录》(清)昭梿著。原文为:“自古胜国之裔,以元裔为最优。顺帝之嫡支虽为额森所灭,喀尔喀四部落,乃元太祖第四子塔斯之裔,族牒昭然。其他科尔沁、巴林、奈曼、敖汉诸部落,皆元太祖昆弟之胄,今悉列为藩封。又回部中尚有元裔。按《元史》,其长子对于绝域,去中国万余里,其地似今俄罗斯。然则元之世泽延长,较诸江干乞食三王同戮者,不可同日语矣。”
在古文中,江干就是指岸边,如宋末诗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观潮》一文,“江干上下十余里间”中的江干就是江岸的意思。《诗经·伐檀》有句子: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这里,“河之干”也是河的岸边的意思。此江干非浙江杭州的“江干区”也。
按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元朝的传统对待亲王是很好的,“元之世泽延长”,但是作者转而引出的:“江干乞食,三王同戮”就是反面的例子,且说是“不可同日而语”,就是说有这么一个典故是亲王在河边要饭,三个亲王同时被杀。这个典故在古代还是比较多的,至于作者想说的是哪个事,不好确定。
爱新觉罗·昭梿是清朝贵族,精通满洲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与魏源、龚自珍、纪昀、袁枚等名士有往来。可能是清朝的以前的旧史中的故事,也未可知。

B. 陶渊明的《乞食》的赏析

原文]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饥肠辘辘驱我出穷家破庐
茫然四顾不知要去往何处
走着走着来到了这个庄子
叫开门儿才觉得难于启齿

幸好主人和气又善解人意
慷慨送我想要的各种东西
谈得投缘不觉已夕阳欲下
筛酒举觞频劝道干了它吧

相互为了能结识分外开心
话长情浓写就了这篇诗吟
感激先生如漂母急难施惠
可我不是韩信而唯有抱愧

白吃白拿这叫我用啥报答
诚祷神灵长佑护锦上添花
写作背景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这首诗就是他生活最艰难时的真实写照.
详细参见http://web.hstc.e.cn/xibu/zhongwenxi/gdwx/onews.asp?id=813
中心思想
《乞食》一诗,即表现出陶渊明真实、率真、丝毫不做作,也不为自己乞讨的行为而羞惭的坦荡个性.
乞食便乞食,难堪便难堪,写进诗里,也要交代个明明白白。
赏析
一个「驱」字,说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出得门来,却挪不开双脚,不是不知路,而是耻辱、难堪的感觉缠住了他的脚。
走了,却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遥远,而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饥饿而身体乏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去乞食而难为情。到了一个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却口将言而嗫嚅,到口的话却怎麼也说不出。
由「驱」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却「拙言辞」,诗人乞食时的形象、神情已是活灵活现,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从诗人忍饥挨饿的痛苦,那副难堪、窘迫的神态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动替诗人解了围。「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两句看似在说诗人因主人的慷慨相赠而感到满意,其实透过诗歌至此一变而转轻快的语调,我们彷佛看到诗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难堪没有了,窘迫消失於无形。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一经交谈,却发现原来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於是,酒兴未阑,诗兴又发。《移居二首》说「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又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主人必是又一个「素心人」,足与言咏赋诗、谈文析理的。当此之际,物质生活的困乏,乞食路上步履的沈重,皆已忘怀,唯有其乐也融融,乐也陶陶。诗人之乐,除了「情欣新知欢」外,当也与他任真自得的思想相关吧。
似乎到临走了,诗人才想起自己乃是乞食而来,话题才又回到了这一题目上: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主人的礼待与厚赠,让诗人感愧不已。虽然说愧非韩才,但诗人援用这一典故,再联系他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却可看到诗人心有所不甘、不平。「衔戢知何谢?」抱负无法实现,才干无法施展,隐居以终老,所以就只能「冥报以相贻」。虽是答谢主人的殷勤之辞,却也隐含了诗人生平遭际的几分沈痛。

C. 陶渊明《乞食》读后感。

《乞食》一诗,是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 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 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 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 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 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
团队的补充 2011-03-28 01:24
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 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 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 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 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吏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 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 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 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 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 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 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D. 陶渊明 的《乞食》 引用了什么典故 诗人运用这一典故有何用意

引用漂母赠饭韩信之典,感谢主人款待之恩,感叹自己无以为报,不能像韩信一样有朝一日发达了来报恩

E. 吴门乞食的典故

1.《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2407~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於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2.《战国策》卷五〈秦策‧范睢至秦〉~186~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於陵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於吴巿,卒兴吴国,阖庐为霸。
3.《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五年〉~31~
子胥之吴,乃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於市,市人观罔有识者。

F. 丐帮的相关典故

乞丐的文献记载
【後汉书独行传】曰:“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後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不好语言,而喜长啸或骑驴入市,乞丐于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乞食于野,野人与之,公子怒欲鞭之。”
【龙城录】载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
【稽神录】有云:“安陆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尝游齐鲁,遂至豫章,桓弄蛇于市,以乞丐为生。”
足见是先有乞讨的行为,後有行乞的身份;唐代元结著【丐论】,自称:“游长安与丐者为友。”由此可知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可能最早出现在六朝。【东京梦华录】形容开封城“诸行百户,衣着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所谓规格者,大概是指穿著制式服装在特定地区或针对特定对象行乞,并受到团体的约束,要尽规定的义务。
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里的乞丐团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领袖的标记,统辖全城的叫花子,证明在宋代丐帮已然成气候,是具有某种程度组织规模的社会群体。“这般丐户,小心低气,服著团头,与奴一般,不敢触犯。”想见当时的丐帮纪律严明,丐头的杆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仅象徵权力,还可以执行帮规,惩治违规的乞丐。
讨孔子的人情
据说孔子当年曾在陈国断炊,接受范丹的济才不致饿死,因此後世的乞丐供奉范丹为祖师爷。他们挨家挨户向门上贴有春联的商户乞食,替祖师爷向孔子的徒子徒孙讨回一点人情,东汉的范丹是历史上著名的穷汉,和春秋时代的孔子竟也能扯上关系,当然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的结果。
近代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来愈多,朱元璋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幼时孤寒,被送到元觉寺当和尚,但命运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庙门,落到挨户乞讨的地步,传说敲打牛骨头就是从他开始。
穷家门的人称那牛骨头为“太平鼓”,上面有十三个小铜铃,相传一个铜铃可吃一省,十三个铜铃可吃遍全国十三个省份。当年朱洪武曾北上进京赶考,未中功名,途中忽患伤寒,幸获穷家门人救助始愈。当上皇帝後的朱洪武传旨,从此乞丐使用安上十三个铜铃的太平鼓。
另有一说,唱花鼓行乞源于朱洪武平定天下後,为恢复家乡凤阳的元气,不惜迁徙江南富户十四万至凤阳,并严律私归者有罪。由于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凤阳地方流离失所沦为乞丐者甚众。于是移居于此的江南富户每至冬季必扮成穷家门人,藉行乞潜归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为业。
一首花鼓歌谣唱得好:“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丰衣足食的太平岁月,只要掏掏炉灰、倒倒溲水,穷家门人不难在富贵人家的伙房混口饭吃,甚至将厨余打包带走。遇到喜宴节庆,说唱逗笑逢迎些吉利的顺口溜,更能讨得酒食或赏钱,乐上好一阵子。

G. 乞食漂母 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韩信是个怎样的人,这要看对他评论的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的问题,像楚霸王这类人,是永远也不会赞同他乞食于漂母而又受跨下之辱的行为,始终是把他归属于孺夫之类的,而另外还有一种看法,是大丈夫能曲能伸,所谓龙门要跳狗洞要钻,而大多数的人,都是注重于现实,看的是最后的结果,韩信有能耐,兴汉灭楚,那么就认为大丈夫不拘小节,反之如韩信一直得不到重用,那么那种乞食于漂母,以及跨下之辱,能算是大丈夫之为吗?

H. 跟乞食有关的成语

吴市吹箫 wú shì chuī xiāo 【解释】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I. 陶渊明的《乞食》运用了什么典故联系全文谈其用意···在线等

漂母急难施惠韩信 。虽然说愧非韩才,但诗人援用这一典故,再联系他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负,却可看到诗人心有所不甘、不平。「衔戢知何谢?」抱负无法实现,才干无法施展,隐居以终老,所以就只能「冥报以相贻」。虽是答谢主人的殷勤之辞,却也隐含了诗人生平遭际的几分沈痛。

J. 乞食的作品鉴赏

《乞食》一诗,是陶渊明躬耕生涯之一侧面写照,至为真实,亦至为感人。这首诗不仅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晚年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真实地反映出陶渊明朴拙真率的个性。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渊明归耕之后,备尝农民之艰辛,尤其是饥饿。《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饮酒》第十六首云:“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皆可印证。起二句直写出为饥饿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态,诗人自己也不知该往何处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见得当时农村之凋敝,有粮之家太少,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渊明乃固穷之士。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主人见渊明此时的饥色和窘样,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粮食相赠,诗人果然不虚此行。多么好的人呵!诗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转变、提升为欣慰感激。“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主人不仅急人之难,而且善体人情。他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两人谈得投机,不觉到了黄昏,饭已经做好了,便摆出了酒菜。诗人已经无拘无束了,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渊明爱酒。“倾”之一字,下得痛快,这才是渊明“质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谈得高兴,于是赋诗相赠。从“新知”二字,可见主人与诗人尚是新交,但诗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达感激之情,是全诗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絮),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韩信在刘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此诗的启示意义,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诗篇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主人急人之难,诗人感恩图报,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这是两种高尚人格的对面与相照。急人之难,施恩不图报;受恩必报,饮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诗中映现的两种人格,深受传统美德的煦育,亦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宋代文学家苏轼《书陶渊明乞食诗后》:“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哀哉!哀哉!此大类丐者口颊也。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东坡题跋》卷二)
现代文学家鲁迅:“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哪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高吟‘饥来驱我去……’的陶征士,其时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正当苦痛,即说不出苦痛来,佛说极苦地狱中的鬼魂,也反而并无叫唤。”(《华盖集・“碰壁”之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