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的典故
1. 白帝托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公元222年蜀军猇亭大败,刘备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心情抑郁。退回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于是召诸葛亮来到白帝,托付后事。
太子刘禅年幼,蜀汉形势尚不稳定,这些都让刘备放心不下。他叮嘱诸葛亮:如果太子成器,就好好辅佐太子,定能成就国家;如果太子实在不行,请自代刘禅为帝。以拯救国家。诸葛亮动情地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自帝城永安宫病逝,享年63岁。之后刘禅即位,是为蜀后主,改元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无巨细,皆出于亮。日后辅政,诸葛亮不负先主。这确是历史上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话。
2. 吕蒙白衣渡江的典故
白衣渡江江陵一战,吕蒙采取伪装偷渡的奇袭战法,又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夺取江陵,堪称独具特色的偷渡破袭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传奇的一笔,史称“白衣渡江”。这次奇袭战是战略战术上的一次胜利,自古南方立国者,皆以长江为天险,而荆州居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即可攻吴,对于东吴来说荆州不得,如芒刺在背,无法立国,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则日后进可攻退可守。在此之前,蜀国士气大盛,刘备的汉中胜利,关羽的水淹七军,都极大的鼓舞了光复汉朝的心理。而吴国要是没有行动的话,蜀国、魏国的虎视眈眈势必都将带来吴国的灭亡。吕蒙杀了关羽,打击了蜀汉的士气,从此真正实现三国鼎立。而后刘备的夷陵之败,更是使得蜀国实力大减。吕蒙的白衣渡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长江上游的蜀国对于吴国的巨大威胁,并且获得了东吴全据长江对抗中原的要地,荆州。而后东吴在君主昏庸、蜀汉灭亡的情况下仍然独自对抗强大的西晋十余年,与吕蒙夺回荆州都密不可分。虽然此战吴蜀联盟出现裂痕,然蜀汉欲独抗曹魏,无异于以卵击石,终将联合东吴。后来诸葛亮掌权即派邓芝前去修善关系,联合东吴,共抗曹魏,就可知,夺荆州之举并未破坏东吴立足之本,站定了脚跟的同时取得向中原进发的资本,实乃上策。东吴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一直都有关于全占荆州的主张。甘宁:“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鲁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但是吕蒙也说过:“若不据荆州之要地奋起而为,只观天下之变,以后我们这些老将都老了,死了,东吴的功业如何能守住,如何去谈统一中国,成就大业?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一面派人“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叫孙权起兵袭击关羽的后方来减轻曹魏的压力。吕蒙秘密向孙权建议,说如果现在命令征虏将军孙皎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蒋钦率领流动部队一万人沿长江上下活动,哪里出现敌人,就在哪里消灭,而吕蒙本人在上游据守襄阳,这样,“何忧于操?何赖于羽?”还说:关羽为人自负、实力雄厚,对我们并不是真心相待。现在关羽之所以未立即向东进攻我们,是因为您圣贤英明,我和其他将领们还没死。如今,不在我们强壮时解除这一后患,一旦我们都死去,那时再欲和他较量是一定会失败的。孙权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攻打荆州。吕蒙来到陆口,发现关羽虽然去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急促之间也不能有什么新的突破。吕蒙就对孙权建议,说要用一个还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人来接替自己,让关羽不再担心东吴而放松戒备,并且推荐了陆逊,说他“才堪负重,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孙权同意了吕蒙的建议,而陆逊一到陆口就写信给关羽,全方位地歌颂了关羽的功德(称其功美),同时一再地表示自己很年轻,没有经验,愿意再为两方的和平友好继续努力,并且还希望关羽能够多多关心和支持自己(为尽忠自托之意)。关羽果然上当,对东吴不再存有戒心(羽意大安,无复所嫌),便逐渐把东线的军队北调赶赴樊城前线。得到消息的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由此可见,关羽对吕蒙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等关羽得到消息已经太晚了,最终关羽败走麦城。
3. 楚国士白善的典故
白善,春秋时期任楚将军,楚白公胜的族人。楚惠王初即位,白公胜密谋叛乱,一面筑城练兵,联络白善同反。白善知悉白公图谋后,说:“跟随族主扰乱国家是对国君不忠,违背族主揭露他的阴谋是对宗族不仁。”于是辞职离去,不参与叛乱,回到家乡澧阳,筑圃灌园,种植药草为生。当地百姓称的园圃为“白善将军药圃”。
4.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典故出自哪里
“一夜白头”肯定是夸张,即使在瞬间体内的络氨酸酶全部失活,已经长出的头发是不会变白的。由于内在或外界的原因,体内的络氨酸酶失活后络氨酸无法正常合成,会出现白头,但要不少天。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平衡,人若能抵抗住外界的喧扰而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实也是一种养生平衡。
“伍子胥一夜愁白头”
历史故事春秋后期的楚国号称强楚,国君楚平王宠信奸臣,残害忠良,杀害了老忠臣太师伍奢及长子伍尚,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报父兄之仇逃离楚国,谁料楚平王画图下令,到处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到宋、郑两国不能存身,又奔吴国,过陈国到昭关,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地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传说伍子胥为了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专家分析过度恐慌、忧虑、精神过度疲劳等,这些可使毛发供应营养的血管发生痉挛收缩,使毛乳头制造黑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虽然产生黑色素,但输入毛干的渠道受阻,亦可在短期内出现大量白发,过度精神紧张或忧愁,甚至导致一夜青丝变白发。平衡提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病和病症,还应具备完善的生活、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欲求身心健康,人不管身处乱世或盛世,都要镇静、从容,形动时仍要保持神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伍子胥生于周灵王13年(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伍子胥本为楚国人,能知天文、晓地理,有治国安邦之策;能布阵调兵,披坚执锐,有指挥雄兵百万之才。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伍子胥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正在襄樊驻守的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帮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就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
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子胥在6年的时间里,与孙武等辅佐阖闾统领大军,在柏举(湖北麻城东北)将楚军主力击败,并长驱直入楚都郢(今荆州江陵西北),终成破楚之功。阖闾死后,吴王夫差继位。周敬王二十六年,吴、越夫椒之战,越惨败于吴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应乘势灭越。夫差不采,坐视越国自大。伍子胥知道吴必为越所灭,为避祸而将儿子寄养到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死后仅十年,越灭吴,终如其所言。
争辩
后人为伍子胥“鞭尸三百”说正名
伍子胥一生出将入相,成就了一个国家,两代君王。太史公司马迁于《史记》中为其立传。可是,在浩瀚的历史长卷中,广为流传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等经典故事外,就是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的不忠不义的话柄。但历史上,又对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存在争议。
一、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二、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
三、否定说。近代也有人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其主要理由是:《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而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却只字未提。
伍场村小学校长伍修荣说:“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说法,那是对伍子胥的污蔑。”
柳如梅老人,今年76岁,监利县文化馆退休职工。柳如梅老人研究伍子胥已经有近40年了,著有《伍子胥民间故事集》。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孙子兵法》栏目组采访时称,伍子胥是监利人没有任何争议。尽管他仇恨楚平王,但一个聪明的伍子胥雄才伟略,是不可能去鞭尸三百的。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罗运环认为,鞭尸的说法可能性不大。从时间上,鞭尸的说法要晚,而且文字简略,都是一些传闻。明末顾炎武和清代学者梁玉绳也非常反对伍子胥鞭尸这一说法。梁玉绳认为,伍子胥挖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那么在位的楚昭王也可以挖伍子胥的祖坟。当时的伍子胥是不能不想到这点的。
5. 白泽的传说典故
东晋葛洪《抱朴子.极言》:“黄帝......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
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故帝令图写之,以示天下,后用以为章服图案。唐开元有白泽旗,是天子出行仪所用;明有白泽补,为贵戚之服饰。《云笈七签·轩辕本纪》“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 有人认为白泽就是独角兽,但是此说不见于任何古籍之中。
《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
据说白泽全身是宝,有令人起死回生的疗效,同时,传闻用白泽毛发所做白泽笔,有还原古画之效。
徐来《想象中的动物》(新星出版社)也有记载。 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透过去,晓未来。不过能说人言,曾应黄帝所求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又说作《白泽精怪图》)
黄帝巡游至东海,遇之,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6. 越裳献白雉,圣化被羌酋反映了周朝的什么
越裳献白雉,圣化被羌酋反映了周朝的强大,强盛。
周公辅佐成王,实行了文王的仁政,天下太平,各国进献贡品,越裳经过多次辗转翻译来献白雉,拿着礼品说:“我们的国君身处外国,近来没有疾风暴雨,猜想大概是因为中国有圣人吧,所以派了臣来。”这时,周公接受了他们的礼品,供奉在文王的庙里。
后面一句值得应该是少数民族被周朝的强大所臣服,也就是被圣化。
7. 凤凰的传说典故
一、凤育九雏
“九雏”出自《晋书·帝纪第八·穆帝哀帝废帝海西公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九雏”的具体类别名称以及形象并未提及。之后随着各种宗教信仰与民间传说不断演绎融合,九雏的说法不断丰富,未有定论。
二、凤栖于梧
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侍。
三、得凤之象
相传凤能知天下治乱兴衰,是中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成为神学政治的“形象大使”。
古人曾分出五个等级,以凤凰的五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盛世太平的象征。南齐·谢兆《永明乐十首》:“彩凤鸣朝阳,元鹤舞清商;瑞此永明曲,千载为全皇。”
四、吹箫引凤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
秦穆公想为女儿择婿,弄玉发誓说:“必须选择一个善于吹笙的人。”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都不能如愿。
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上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
孟明在华山找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同载而归。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穆公让他吹奏。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
奏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爱甚笃。
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会《来凤之曲》。有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萧史说:“我本是天上神仙,上帝看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于史,就称我为萧史,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
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成就了这段姻缘。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间,今龙凤来迎,可就此离去。”
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就在这天夜晚,有人于太华山听到了凤鸣的声音。这则美丽的神话传说,把琴瑟和谐、鸾凤和鸣诗化了。
五、凤求凰
汉代还流传一个故事:文学家司马相如,少年家贫。有一次被一个叫卓王孙的富商邀去饮酒,无意中发现卓王孙有一在家寡居的年轻女儿,叫卓文君。相如一见钟情,就弹起凤凰琴,唱起“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表示爱慕之情。
卓文君听了十分感动,于是连夜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结成夫妇。“凤求凰”一词,从此用来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大概是由于这些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在装饰纹样上便出现了“吹笙舞凤”、“吹箫引凤”、“鸾凤和鸣”、“鹤飞凤舞”、“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一系列寓意吉祥的图案。
凤纹形象已不再那么神秘朦胧和似是而非了,凤鸟图案已成为一种清新、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逐渐发展为民族装饰艺术的代表和象征之一。
8. 李白 行路难 中借燕昭王的典故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的句子是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战国时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于易水边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揽贤士。于是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当邹衍到燕时,昭王“拥彗先驱”,亲自扫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终希望君臣之间能够有一种比较推心置腹的关系。他常以伊尹、姜尚、张良、诸葛亮自比,是因为他们和君主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自己的理想。
9. 青白眼的典故
阮籍对世俗礼教十分憎恶,对待母亲却十分孝顺,但又与众不同。他母亲病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手得知他母亲去世的消息,就劝他终止棋局。他却非要把棋下完为止。
阮籍回到家中,一口气喝下了两斗酒,之后便放声痛哭,吐血不止。服孝期间,阮籍日渐憔悴。裴楷前来吊丧,看见阮籍发如乱草,匍匐于地,一脸的醉意。于是,便自顾自走入灵堂,在灵前哭祭。
裴楷走的时候,没有和阮籍打招呼。于是有人就问他:
“吊丧的人总是等主人开始哭泣后才行哭拜的祭礼,然而现在阮籍都不哭,你为什么要哭?”
裴楷回答说:“阮籍厌恶名教礼法,而我却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礼仪。”
第二天,嵇喜来吊丧的时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见阮籍蔑视自己,心中不悦,在亡者灵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喜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弟弟嵇康,认为阮籍太傲慢无礼。嵇康安慰他说:
“阮籍这个人就是这样,看不起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凡是这种人,他都以白眼相对,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然后,嵇康便带着一坛酒和一张琴,前往阮籍家中吊唁。阮籍看到嵇康来了,神色缓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对。
嵇康看到阮籍骨瘦如柴,面色蜡黄,知道他是因为丧母之痛而哀伤过度,但却并不忙着安慰他,只是和他对饮抚琴,以此来缓解阮籍心中的悲痛。
由于阮籍常常白眼相对,使遵从礼法的人十分厌恶他,幸亏他常用喝醉的办法避开冲突,才得以善终。
后来,人们便用“青眼、垂青”表示对人的尊重或喜爱,用“白眼”表示对人的轻视或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