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将相典故

将相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3-04 02:52:16

⑴ 将相之和的典故是怎么由来的

会见结束后回国,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很是不服说:“我作为赵国的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仅耍弄了嘴皮子,官位却在我之上;而且蔺相如一向是低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情愿在他之下。”扬言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说后,不肯与他会面。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借口有病,不想与廉颇争位次。不久蔺相如外出。望见廉颇,蔺相如驾车改道躲避。于是,他的门客一起劝他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戚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道义。现在您与廉颇官职相同,廉颇散布了一些难听的话,而您畏惧躲避,显得非常害怕,这种事连一般的人尚且觉得羞辱,何况对于将相呢!我们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离去。”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怎么样?”回答说:“不如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的威势,而我也能在宫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愚拙,难道单单害怕廉将军吗?只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现在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而把私人恩怨放在后面。”廉颇听说后,袒露上身,背着荆条,让宾客带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说:“我是个粗鄙浅薄的人,不知道将军对我宽容到这种程度!”终于彼此和好,成为生死之交。

这年,廉颇率军向东攻打齐国,打败齐国一个军。过了两年,廉颇又打齐国的几邑,攻下了它。之后三年,廉颇攻打魏国的防陵、安阳,攻下了两地。之后四年,蔺相如率军攻打齐国,到达平邑而停止,第二年,赵奢在阙与城下打败秦军。

书外人评:蔺相如由一个太监的门客转而成为赵国之相,一是机遇较好,二是他才能出众。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都体现了他的大智大勇。“将相和”则体现了他为人宽厚、一心为国。也即重大义,轻私怨。虽是文官,但其气概却堪与廉颇之类武将媲美。

⑵ 历史典故大全(简短)

历史典故: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历史典故: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

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历史典故: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历史典故: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⑶ 将相和是什么典故

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共同保护好国家。

渑池之会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5000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善弹奏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台上把缶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祝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将相失和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真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让蔺相如的门客很气愤,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乘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忍让点儿。”

负荆请罪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⑷ (王候将相 宁有种乎) 何解出自何处是秦朝的成胜将军说的吗好像有个小典故 是详细些 谢谢:-]

陈胜(?-前抄208),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登封东南)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原文:“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在大泽乡号召起义时说的,意思是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

⑸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是怎样的典故

残酷的统治,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怨声载道

当初,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建造长城,发兵30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30万。他又用70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佚,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墓,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设备,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墓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国人口不过2000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一个下人的鸿鹄之志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900名民伕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轻时候,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心里常常想,我年轻力壮,为什么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呢,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

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儿来的富贵呢?”

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鹄的志向呢!”

为了躲避死亡的反抗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当了民夫,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只怕误了日期,天天急着往北赶路。

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佚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

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子,本来就轮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我们。”

鱼腹藏书,野狐夜嚎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人们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午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装作狐狸叫,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

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揭竿而起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刺死了那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

古代帝王图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没事人似的皇帝

陈胜、吴广毅然举起了武装起义的旗帜。不长时间,反抗秦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就遍布了关东各地。

昏庸的秦二世接到报告,宁肯信其无,不肯信其有。于是,大臣们都尽说些“好话”。有一次,他召见博士们讨论此事,有人主张“发兵镇压反叛”,二世却不承认有“反叛”,当然也不肯“发兵”。后补博士叔孙通见二世是一个喜欢听好话的昏君,就说:“他们说的都不对,现在天下合为一家,拆掉了城防,销毁了兵器,明主在上,法令在下,臣民奉职,四方安定,哪里还有敢造反的!陈胜等人不过是一群狗盗鼠窃之徒而已,何足挂齿,地方正在逮捕归案,陛下无须多虑。”

二世听了这番话,称赞叔孙通答得好。接着,又让博士们重新一一回答,有的回答是“造反”,有的回答是“盗贼”。回答盗贼的没事儿,凡是回答造反的,一律以“不应该这样说”的罪名下吏查办。二世赏赐叔孙通一套衣服,20匹帛,并任命他为正式博士官。这样一来,官吏们就滑了,从不以真情实况汇报,总是说些“群盗结伙抢劫,郡县正在追捕,现大都落网,不值得担忧。”二世一听,立即喜形于色。从此不管形势多么严重,二世皇帝一直一无所知。

⑹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志强 处于谁人之口什么典故

名贤集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是出自於汪洙的训蒙幼学诗。

作者汪洙,字德温,宁波人。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
他写的《神童诗》,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

训 蒙 幼 学 诗 (看第七句)

天子重贤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幼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子贵 尽是读书人
教子以诗书 何劳更外图 但教仙桂在 终是胜耕锄
养子教读书 书中有金玉 一子受皇恩 全家食天禄
养子切须教 莫嫌家裏贫 手拈一管笔 到处不求人
七岁应神童 天生我性聪 有才朝圣主 何必谒侯公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凿山通大海 鍊石补青天 世上无难事 人心自不坚
昔日一贫儒 今乘驷马车 乡人皆叹惜 养子教诗书
刮镜光方彻 淘沙始见金 世人如欲学 须用下真心
一举登科日 双亲未老时 历阶趋宰辅 犹挂老来衣
昨日尧阶试 今朝挂绿袍 归来亲未老 方信读书高
直上蟾宫去 蓝袍惹桂香 花街红粉女 争看绿衣郎
衫长堪扫地 袖大好摇风 有志朝天子 无心谒相公
神童衫子短 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 先来谒相公
来岁春三月 花香衬马蹄 有人在平地 看我上云梯
暖日浮金殿 和风动玉除 宫娥调雅乐 帝子诵诗书
一看栏干绝 清风水际间 白云飞过去 天外见青山
花开蝶满枝 花卸蝶还稀 惟有堂前燕 主人贫亦归
诗酒琴棋客 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 无事小神仙
往事多如梦 流年只断魂 不堪春日尽 细雨又黄昏
尽值春多雨 催残花易空 不知春态度 犹在雨阴中
人皆苦炎热 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向晓铺阶湿 如烟障碧天 几回芳草上 珠样不胜圆
枫落吴江冷 霜横楚岸寒 晴烟飞水面 爱日上云端
任人舒复卷 笔落似蚕声 写尽相思字 因风寄有情
七札弓何勇 千钧弩不强 手持七寸管 容易达朝堂
香胶和汞烟 捣作方圆片 日日渐消磨 自身却不见
紫石为奇砚 无痕妙处多 烦君收什取 免被别人磨
有过不能改 知贤不肯亲 虽生人世上 未得谓之人
荷德如山重 承恩似海深 莫将风火性 烧断岁寒心
山色无远近 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 行客不知名
九日龙山饮 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 舞爱月留人
一日今年始 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 应与百年同

⑺ 壮士不死则己,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讲的是什么典故典故由来

”陈胜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在大泽乡号召起义时说的,意思是有权回有势的高贵的人,答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大泽乡起义为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⑻ 将相本无种哪个事件

这句话出自宋 汪洙的《神童诗》,原句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典故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殆即举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事件为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史记·陈涉世家》

⑼ 诸葛亮的所有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名言,成语
有关诸葛亮的诗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坰。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锺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刘镇华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负天下奇才,若定指挥,独惜赍志偏安,鼎足三分屈王佐;
叹风尘末吏,未遑窃比,追溯鞠躬尽瘁,心香一瓣学乡贤。
——曹慕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江西抱、白水东环,只许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