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关于娜典故

关于娜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3-03 16:40:05

『壹』 与和有关的故事典故

和能睦邻

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内批诗于后容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叶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贰』 史记讲了娜些历史人物和故事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 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让他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赵括因战败而断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比喻可谓恰如其分。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并没有纸张,所以"纸上谈兵"一词应为后人所创,但赵括这个例子比较典型,所以被当做此词的典故来应用.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叁』 有关古代美女典故,一定是要典故,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小蛮)

『肆』 关于几个典故!

【大舜捐阶焚廪:见于《孟子》。捐阶,去除梯子。舜上房顶后,他的弟弟把梯子拿走,不让舜回下来答。焚廪,舜收获了粮食。他的父亲把粮仓烧毁。
【闵子冬夜芦衣:闵子骞,孔子的弟子。二十四孝子之一。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丝绵衣己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春生遭谤:应该是申生遭谤。申生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受献公宠爱的骊姬想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懿在献公面前毁谤申生,申生被迫自杀。。
【伯奇负冤:传说伯奇受后母谗言所害,被父亲赶到荒郊野外,由于悲怨已极,他变成了伯劳鸟。

『伍』 收集一些女子的典故

1 池塘中有一只乌龟精,幻化成一名美丽的姑娘,叫做“懒堂女子”。她恋上了一名姓舒的书生,夜来晨去,离去时留下了一柄绢扇,上面题有一首缠绵悱恻的《烛影摇红》:

绿净湖光,浅寒先到芙蓉岛。谢池幽梦属才郎,几度生春草?尘世多情易老,更那堪,秋风袅袅。晓来休对,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锁横波,远山浅黛无人扫。湘江人去叹无依,此意从谁表?喜趁良宵月皎,况难逢,人间两好。莫辞沉醉,醉如屏山,只愁天晓。

——《夷坚志补卷二十二》
2 “女子抱定”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卷六"亡名道婆"条:
昔有婆子供养一庵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任么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遂谴出,烧却庵。
从公案来看,似乎这婆子应该是禅林高手,她却甘愿供养那个庵主,原是想供出个高僧,谁知抱着个女子却道是“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婆子说他是个俗汉,因为他仍然执著于“空”,没能够摒弃刻意与做作,与禅的精神仍然是背道而驰。

“女子举似婆”几字,简单解释为,该女子将情况告诉婆子。

3女子裹脚典故 女人裹脚不是从清代开始的,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反正,唐朝人不裹脚。裹脚之风兴盛于明清。
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
据说,古代女人裹脚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
对女子来说,美是重要的。是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至于能不能走路,谁在乎呢?

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

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

『陆』 形容美女的成语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典故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婀娜多姿,秀色可餐

『柒』 关于历史典故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专他国长达属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捌』 西施典故

1、沉鱼
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2、落雁
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3、闭月
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蝉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
4、羞花
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也许是含羞草,也许是别的原因,花瓣收缩,花叶垂下。被宫女看见,就说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都羞得低下了头。
“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成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杨妃”。 其实西施的美貌我们谁也没见过,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贵妃,其实据考证,她们都有缺陷。 西施的缺陷就是脚比较大。西施是大脚,发明了遮脚裙。貂蝉是一眼大一眼小,应该是比较明显,貂蝉的估计是挺明显的。王昭君是溜肩,故发明了垫肩。杨贵妃倒还好,表面上都挺正常,很符合唐朝审美观,那就是胖,走起路来步履沉重,鞋声咯咯,使人生厌,便在身上佩戴铜铃、玉器,姗姗行走时,金玉相撞,叮叮当当,别有风韵,刺耳的步履声消失在悦耳动听的金玉声中了。 关于四大美人的缺陷还有另一个版本。传说西施耳朵生得较小,便请匠人制作了耳环,戴上后拉长了耳轮,弥补了缺陷。王昭君两脚生得较大,便请裁缝裁制很长的裙子,长裙拖地,袅娜多姿,把脚大的缺点遮掩了。貂蝉身上有股难闻的异味,便命丫环从后花园中采来鲜花,加工制成香料拭擦全身,顿时芳香袭人,更加迷人了。杨贵妃走起路来步履沉重,鞋声咯咯,使人生厌,便在身上佩戴铜铃、玉器,姗姗行走时,金玉相撞,叮叮当当,别有风韵,刺耳的步履声消失在悦耳动听的金玉声中了。

『玖』 关于爱情的典故有哪些

读着历代文人留下的美好诗句,真是感叹、感激他们留下的文字经典,如今广为传诵并成为日常用语的字句,随手拈来,让我们记住这些原创者们。情侣之间的爱情典故有心汇集于此,抱砖引玉,让更多的博友有意做此项搜集。资料是否准确,欢迎指正!

词目 地老天荒

释义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词目 海枯石烂

释义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出处 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词目 连理枝

释义 两株树的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

出处 唐代孟郊《感兴》诗:“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词目 青梅竹马

释义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词目 卿卿我我

释义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词目 情人眼里出西施

释义 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情人眼里有西施》:“《复斋漫灵》:情人眼里有西施,鄙语也,山谷取以为诗,其《答益公春思》云:‘草茅多奇士,篷荜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斯为得。’”

词目 如影随行

释义 形容两人或两物的紧随不离

出处 《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枉:弯曲。

词目 心心相印

释义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词目 心有灵犀

释义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词目 一日三秋

释义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 《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词目 一往情深

释义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词目 朝思暮想

释义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词目 钟情

释义 感情专注。钟:汇聚、专心。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后常指男女相爱。

====================(以下是我更新的)======================

词目:一见钟情

释义: 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还指一见面就喜欢上它了。

出 处: 清·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词目 白头偕老

释义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共同生活到老。白头偕老,又可说成“白首偕老”。

出 处 《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

词目 海誓山盟

释义 誓、盟:发誓,盟约。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出处 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海誓山盟。” 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词目 连枝共冢

释义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词目 相濡以沫

释义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词目 至死靡它

释义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汛彼柏舟,在彼中河,发彼两髦,实维我仪,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久人只,汛彼柏舟,在彼河测,发彼两髦,实维我特,死矢磨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词目 红豆相思

释义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详见红豆树。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处 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拾』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典故】

1.西施:西施浣纱

《全唐诗》“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

2.王昭君: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为西汉南君秭归人,晋代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是齐国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详情没有考证。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汉元帝时,元帝答应呼韩邪单于提出的和亲要求,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行”。昭君出塞,实现了匈奴人民向往和平愿望,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昭君去世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当云居次、外孙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飒等人,都继续为汉匈和平友好做过努力。昭君出塞六十年,“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3.貂蝉:貂蝉拜月

貂蝉在后花园拜月,忽然,轻风吹来,一片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事正好被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