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谚语
1. 俗语“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有道理吗
“桃园结义”历来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刘关张就此情同手足,为后来的蜀汉大业奠定了基础,而那结拜的画面正气凛然,生动地展示了结拜兄弟义薄云天的豪迈。人生在世谁又不期望能够拥有这样兄弟,所以四个字不仅仅是一家之言,更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向往的愿景。而小说至此结拜开始,直到三人相继离世,莫不是从一而终从无异心。
两本小说虽然有着天壤之别,但都用生花妙笔让人们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的热情,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庆幸的。就如同很多人看《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却对《三国志》避之不及一样,虽然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对于那些对历史古籍天生“恐惧”的人来说,用这种方式进入历史的大门无疑是值得欣慰的。
2. 俗语故事
●老程三下斧头花 潮汕俗语“老程三下斧头花”是形容一个人做事情开局很有一股蛮劲,但缺乏后劲和韧劲。 这典故出自唐朝名将程咬金身上。演义和戏曲中写到这程咬金,说他有一身好力气,使一把大板斧,作战时候,许多人都敌不过他的三板斧。所以,都有以为他有神力。 有一次,隋将宇文成都带兵去攻打瓦岗寨。这宇文成都是当时天下第二条好汉,力大无穷。当他带兵来到的时候,程咬金不得不提斧迎战。第一斧,宇文成都被震得虎口生痛;第二斧,宇文成都的虎口被震裂;第三斧,两臂发麻。宇文成都正想撤马回营,程咬金的第四斧有气无力的,方知道程咬金力量只集中在三板斧上。 这是个全国性的熟语,但程咬金这个人物潮人也很喜爱,故这熟语也很早在潮汕生根,俗语的说法也按潮语特点给以改造。 ●杨令公撞碑 在澄海一带,流传一句俗语:“杨令公撞李陵碑,看看撞来岂会对脉。”说的是有一年,该县余居乡(今莲上永新乡)请了一戏班在本乡大埋演出《杨令公撞李陵碑》一剧,恰逢里美乡两个乡绅也来看戏,大为喝彩。特别是那个扮杨令公的老生,尾场撞碑一段演得极为感人。戏未演完,两人便来找班主,约请戏班明晚到里美乡演出。 隔天夜里,戏班来到里美乡演出,按主人意愿,最后仍以杨令公撞碑一折压台。该乡是个不上二百人口的小乡,不足余厝乡的十分之一。到了半夜,老人小孩先回家,剩下二、三十人。班主和演员大觉扫兴,特别是扮演杨令公的老生,更加泄气。“撞碑”这段压台戏,本应撞三次碑唱三段曲,但他一看棚下人不多,只撞一次就倒下不起来,戏也落棚了。 隔天,乡绅来戏班交涉道:“昨夜戏未演完先落棚,戏金不还。杨令公在余厝大埕撞了三次碑唱了三段好曲,为什么昨夜只撞一次碑,连唱一段曲都没有?”班主从容答辩道:“在余厝大埕那是撞唔对脉,就须再撞两次。昨夜一撞,正对要脉,故一次就死去,人死哪能再撞?!”乡绅一时无言以对,只好如数付还戏金。 此后人们便以杨令公撞碑对脉与否来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看准使狠。 ●平安当大赚 潮汕俗语“平安当大赚”是指一个人如果身体健康、家里平安,那么他就得到极好的本钱,不用破财,也就等于赚钱了。 从前有一个人整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养活全家。他即无权势又不能赚大钱,生活十分节俭,买不起大鱼大肉,也喝不了酒,所以整天埋怨命运不好,生活难过。 一天,他到街上买米,遇到过去一老友的妻子提着一大包东西,愁眉苦脸,面黄肌瘦。他知道这个朋友开着铺子,做着大生意,颇为富裕。最近还听说他又赚了一大笔钱呢,为何他的妻子这般模样?于是上前问候。原来他朋友确实生意很好,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患了重病,整年都要寻医问药,光是买药就花了不少的钱,又把本来健康的妻子也累得病了。她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你看又买了这一大包药,药费太贵了,他爸赚的钱都抵不上买药。” 这个人听了,心里想:“我虽赚不了大钱,但家中父母双全,妻子儿女健康,买得上米,吃得饱饭,整天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真是平安当大赚啊!”自此知足常乐,心情也随之畅快。 “平安当大赚”这一俗语反映了潮汕人知足常乐的心态。 ●放 屎 画 大 猪 俗语“放屎画大猪”意指异想天开,靠幻想过日子。 从前,某村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整天只图享受,却不想干活,常常在家里呆着异想天开。邻居辛辛苦苦养了一头猪,年底卖了一笔钱,他十分羡慕,但又怕脏不肯养猪。一次上厕时,他用小竹枝在地上画了一头小猪,心里又想,小猪还要养大,太麻烦了,画大点更好,于是就画了头大点的猪。又想到大猪才能卖得更多的钱,决心画一头很大很大的猪。于是,忘了身在何处,把小竹枝一挥就画起大猪来。没想到向后一退,一脚踏空,掉进了茅坑里。于是,就有了“放屎画大猪”的俗语。 ●水滚目汁流 “水滚”即水开了。“目汁流”即流眼泪。“水滚目汁流”是指对于一些本人没能力承受的事,不要强自为之,否则将承受不了。这一句俗语是从一个北方女婿喝工夫茶的故事流传下来的。 从前有个北方人做了潮州人的女婿,他没喝过工夫茶。有一次,他要到岳父家做客,妻子告诉他:“家里人请喝茶时,会连说几声:‘食,食!’但你不能把三杯茶全喝了,要一杯一杯地喝。”北方女婿认真地听了,并记在心里。到了岳父家,家里人很热情,刚坐下来就泡起工夫茶。家里人每冲一次茶,北方女婿就喝一杯,且每次都喝一杯,弄得别人以为他口渴,每次都让他喝。原来他把妻子的话理解成每遍茶都要喝一杯。家里人不停地冲,喝得这北方人叫苦不迭,加上肚子又饿得慌,到了最后,竟头冒虚汗,看到水又开了,他连声说:“水又开了,水又开了。”急得流出眼泪来。于是,便被当地人当成笑话传开了,从这个故事又产生了“水滚目汁流”这句俗语。 ●惜 落 顺 势 “惜落顺势”这一句俗语是指疼爱下辈人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而孝敬上辈人,却是很少人能够八面做到。 据说,过去韩江边有一个专卖豆粿的老汉。老汉做的豆粿,十分好吃,很有名声。远近的人都跑到他这里吃豆粿。不少人吃完后,意犹未止,掏出钱再买一盘,叨念道:“确实好吃,再买一点回家给孩子们尝尝。”这老汉,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本身就是因为儿子不肖,才要自己日夜操劳。他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是买给父母吃的?但从来一个都没遇到。 这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到了老汉的豆粿摊,吃了一盘之后,又再买了一盘,说:“好吃!买一盘给母亲吃。”老汉心头一热,问:“阿兄,有没有儿女?”这过客说:“儿子尚小,日子还长,今后吃的机会多着呢。母亲操劳一生,买一点小吃孝顺,不过份。”老汉一听,马上声明不收这过客一分钱。过客好些不理解。老汉说:“我在这里卖了半辈子豆粿,买回家的都说要买给儿女吃,还没见过买给父母吃的。这盘豆粿,我白送了。”这过客才恍然大悟,对老汉说:“惜落顺势,人这常情。” ●离 城 七 铺 潮汕俗语“离城七铺”意指两种事物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化地作类比。 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御史,人称陈御史。某日,他与原籍潮阳县贵屿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就问陈御史:“陈卿,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陈大器一贯老实,就以实情呈报:“启奏我主万岁,我们两个虽是同县人,也都姓陈,但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哩!” “‘七铺'是何意”,皇帝不明白,就再次发问。 陈北科抢先解释:“万岁啊,我与御史家厝屋相连,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近,相差的距离就只七步,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玩呢!” “噢!”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陈御史在旁也不便辩白,只好作罢。 从此,就流传下俗语“离城七铺”。 ●十 嘴 九 脚 仓 俗语“十嘴九脚仓”用于讽喻人多话多,不懂装懂,爱乱发议论。“脚仓”即屁股。胡说八道常被比喻为“放屁”,因而,吐不出象牙来的脏嘴也被比喻为屁股。 从前有一户人家建了新房,请来一位很有名气的画家画一幅壁画。画家事情很多,整天很忙,来到房主家后就要动笔。这户人家有十口人,除一个小孩外,都聚集到这里,七嘴八舌,吱吱喳喳地发表各自意见。有的要画这,有的要画那,继之又因意见不符而互相争吵,各不相让。扯了大半天,谁都不让谁,毫无结果,最后只好由画家来决定。本来画兴正浓的画家经这阵折腾,十分恼火,更痛惜宝贵时间无端被浪费。于是不吭声,拿起画笔一挥,很快就画了十只鸡,每只鸡都各具姿势,唯妙唯肖,栩栩如生。画家正要收笔,一位小孩忽然嚷道:“咦,怎么十个鸡嘴巴,只有九个屁股呢?”大家才注意到原来一只鸡藏在石头后面,只露出鸡头在外面。画家接过小孩的话,笑咪咪地说:“这就叫‘十嘴九脚仓’嘛!”原来,这是画家绕着弯子在讽刺房主一家哩。 ●王 茂 生 进 酒 这是一个潮剧剧名,也是一句比喻性俗语,意思是礼薄人情厚”,“人情好,食水也甜”。 王茂生是个穷汉子,与薛仁贵是莫逆之交。后来薛仁贵投奔军伍,因膂力过人而屡立战功,晋升为赫赫大将军,奉命东征高丽,功成而被皇封为王。薛仁衣锦荣归故里,大宴诸亲友故旧。王茂生接到薛仁贵的请帖,甚为欣喜,相应邀赴宴,又苦于无线可置贺礼。最后他用一个空酒瓮,到汾河打了满满的一瓮水,夫妻双双抬到薛仁贵的王府,权作贺酒。薛仁贵盛情欢迎王茂生夫妇。在宴会上,为领受王茂生厚谊,特意打开王茂生所献的酒瓮,大口一尝,明知是水,还连声呼着:“好酒,好酒!”并亲自斟给在座达官贵人共尝。这些人饮后皆皱眉咋舌,但又不敢嫌弃,违心地附和薛仁贵呼着:“好酒……” 薛仁贵富贵不忘故谊、不弃穷友的义行,从此传为佳话。“王茂生进酒”这句话,在潮人中因而寄寓着以上所说的特殊内涵。
3. 俗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历史上有关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半路杀出程咬金”是句俗语。
程咬金:人名。(?~665)后改名程知节,唐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盗贼四起,聚众共保乡里。后事李密,领内马军。密败,事世充,后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以功封宿国公。从太宗讨建成、元吉,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贞观中改封庐国公,曾讨贺鲁。卒,赐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又:程咬金是被某皇帝 专门指定派在我方军队快被打败时出场 因为在一战下来 不论敌我 都以累垮了 而这时战争到一半 又有个程咬金出马 论谁都会是败战的.所以大家都很怕程咬金 才会常常说 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程知节,唐初大将。旧时戏曲小说中性格憨直莽撞的武将,手使双斧,遇事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三斧子,世上有传:“程咬金的三斧子”。①比喻事情刚开头,头三下,震住算,震不住拉倒。②又比喻这个人没啥大本事,就这三下。③这句俗语也比喻事情突然有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
“半路杀出程咬金”语出茅盾《残冬》一:“噢,噢,噢!你--半路杀出程咬金,你不偷树好了,干么要你着急呢?”
又例:《宦海》二回:“在下书中不是明明说着金方伯拿的是王慕维,怎么无缘无故的半夜里杀出个程咬金,会走出这个卢孝廉来?”
也作“半腰里杀出个程咬金来”语出《续孽海花》三一回:“彩云道:‘倪出仔金家里格门还不过几个月,倘然挂仔牌,金家里虽然呒啥闲话,金家里格亲眷朋友蛮多格,勿要半腰里杀出个程咬金,也蛮讨厌格。’”
另外,半路杀出程咬金 ,全句现在比喻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出差错。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训诫他一顿,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把事情给搞砸了。或作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半途中杀出了个程咬金、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
4. 瓦岗寨的首领到底是程咬金还是(chair璀)让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5. 俗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句话出自哪个典故
故事:隋朝末年,政治腐败,天下大乱。有一个强盗名叫尤俊达,他想抢夺隋炀帝的皇杠,就在全国物色胆略过人、武艺高强的人做助手。最后,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名叫程咬金。
当时程咬金家很穷,老母亲体弱多病,全家全靠他在市场上卖竹筢子维持生活。尤俊达把程母接到自己的庄园里奉养,和程咬金两个人抢劫皇杠,结果满载而归。
隋炀帝的皇杠有三次都是在押运途中被他们抢劫而光。不管押运皇杠的官兵有多少人、本领有多么高强,都被从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金用斧头杀的大败而去。程咬金因为帮助尤俊达抢劫了许多皇杠,从此威名大震。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其长子袭卢国公爵。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6. 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这句俗语是怎样流行起来的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句话是有历史典故的,现在通常衍生为:一件事本来按照既定计划或者情理之中向前发展的时候,突然毫无防备,出其不意的出现了一件突发的人或者事,打乱了原来的计划和进程,让人始料不及,遭到失败。
程咬金学会了三板斧之后,就和这个土匪联手去抢夺官银,因程咬金埋伏在半路上,在土匪与官兵混战之际,突然从半路杀出来,靠着三板斧这一厉害的招式帮助土匪取得了胜利。官兵自然是没想到半路还杀出一队人马,落得仓皇而逃溃不成军。这就是“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的历史事件。
7.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句歇后语后半句是什么
【比喻复】 半路上杀制出个程咬金
【解释】 突如其来:措手不及
意思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8. 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和蹚将指的是什么
张养浩曾作《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足以见得历朝历代的中国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之苦,在古代,不论国家是否兴盛繁荣,真正受益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人,对于底层百姓而言,他们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即便是处于海晏河清的盛世,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就好在哪里去更不用提遇到战乱和灾荒了,一旦到了这样的时候,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就会扔掉手里的锄头和扁担,改而为了有口饭吃进山聚众为盗。
蹚将发起的队伍在二十世纪初是很普遍的,很多武装部队都是由蹚将发展而来,民国初年的白朗就是蹚将出生,他的队伍一度影响很大攻城略地,辗转五省攻打五十多座城池,最终倒在段祺瑞手下。
这些蹚将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带来打击,虽然有些蹚将对社会造成了损失,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历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在后期成长为为民而战的战士,为我们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还是值得赞扬的。
实际上,不论是山东的响马还是河南的蹚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天性恶劣,而是迫于生存和生活压力,不得不走上了打家劫舍、聚众为盗的道路。如果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还是很愿意继续做回以种地为生的普通人,或者做点小买卖的生意人,总之,真正天生的强盗是很少的。
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类的土匪早已销声匿迹,融入百姓群体之后,毕竟生活得到改善再也不用通过劫道抢劫的方式维持生计。
9. 关于谚语的故事
1、倒楣
“倒楣”一词本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差。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限制了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的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为不易的。
为了求个吉利,举子们在临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
2、半吊子
半吊子、二百五流行甚广的俗语。常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之人。那么,为什么称这些人半吊子、二百五呢?
原来这种诙谐的称谓与古钱币有关。古钱币外园中间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为了便于数钱、付钱和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称一吊。一千枚钱称一吊,一枚钱又称一个子,那么五百钱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够一吊的数,比喻心眼不够数。
五百即半吊,半吊的一半是二百五,比喻心眼更不够数。所以一般人都很忌讳二百五这个数,如商品价格应为250的,标价249或251也不标250,发补助该发250的,发260也不发250等等。
由此可见,半吊子、二百五都是从钱引出来的,用来嘲讽那些智商低、行为鲁莽做错事的人。如某某半吊子,谁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就:“你二百五呀!”等等。
3、马虎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4、敲竹杠
近年来开车遇上“碰瓷”的新闻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来描述。而“敲竹杠”的由来与走私竟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某水运客商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剖开嫩竹,藏进烟土,躲避检查。
一次,商船行至绍兴码头,该关卡一名师爷走上船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掏出数两银子塞给师爷,请求不要再“敲竹杠”。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5、装蒜
“你不要装蒜”,是在找人算账而对方装糊涂时常用的词语,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
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10. 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要怎样理解呢
张养浩曾作《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足以见得历朝历代的中国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之苦,在古代,不论国家是否兴盛繁荣,真正受益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人,对于底层百姓而言,他们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即便是处于海晏河清的盛世,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就好在哪里去更不用提遇到战乱和灾荒了,一旦到了这样的时候,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就会扔掉手里的锄头和扁担,改而为了有口饭吃进山聚众为盗。
蹚将发起的队伍在二十世纪初是很普遍的,很多武装部队都是由蹚将发展而来,民国初年的白朗就是蹚将出生,他的队伍一度影响很大攻城略地,辗转五省攻打五十多座城池,最终倒在段祺瑞手下。
这些蹚将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带来打击,虽然有些蹚将对社会造成了损失,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历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在后期成长为为民而战的战士,为我们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还是值得赞扬的。
实际上,不论是山东的响马还是河南的蹚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天性恶劣,而是迫于生存和生活压力,不得不走上了打家劫舍、聚众为盗的道路。如果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还是很愿意继续做回以种地为生的普通人,或者做点小买卖的生意人,总之,真正天生的强盗是很少的。
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类的土匪早已销声匿迹,融入百姓群体之后,毕竟生活得到改善再也不用通过劫道抢劫的方式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