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语文骂人典故

语文骂人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3-01 16:57:32

A. 用典故骂人(像言官那样)

楼主的问题还挺有意思的,我试着说几个: 1、“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这是苏轼的一个小故事,一日他去山中游玩,路过一座寺庙,就进去歇歇脚,寺里的老僧颇为势利,打眼一看见苏轼衣着简朴,觉得只是一个普通人,言语中也就很冷淡,只是淡淡地说:“坐,徒儿,茶。” 待到两人落座闲聊了几句后,苏轼谈吐不俗,气度高雅,老僧暗暗吃惊,也客气了许多,把苏轼让进大殿就坐,亲自搬了把椅子道:“请坐,徒儿,敬茶。”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苏轼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老僧佩服得五体投地,问起苏轼的姓名,才知道这是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连忙将苏轼请到内堂,连声说:“请上座,徒儿,快敬香茶。” 苏轼很反感老僧的前倨后恭,起身要告辞,老僧却再三请求苏轼留一副手迹给他,苏轼推辞不过,便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做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暗暗讽刺。 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是以“融四岁,能让梨”而著称的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幼时的小故事,这一年他随父亲去洛阳游玩,一天突发奇想,独自去拜访当时颇有名望的士人李元礼,看门人不让进,他便说:“我与李大人是故交。”从而顺利地见到了李元礼。李问他:“我们有交情吗?”孔融很机智地回答:“我的先祖孔子曾向您的先祖老子(即李耳)问礼,所以我跟大人也算是故交。” 在场的人包括李元礼在内都对孔融的机敏灵变啧啧称奇,惟独有一位叫做陈韪的客人不以为然,讥讽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别看这小子现在鬼灵精怪,长大了说不定就泯然众人了。孔融马上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您说得对,我看您小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得恰到好处,让陈韪很没面子。 3、“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 大唐乾元年间进士王播的故事,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寄居在扬州一座寺院里复习功课准备参加科考,久而久之,庙里的和尚对这个终日闷头读书、不事生产只吃白食的人非常厌恶,有一天就想整他一下,由于寺院开饭是以敲钟为号,因此这一天和尚们故意吃过饭才敲钟,王播听到钟声来到饭堂,发现只剩下残羹剩饭,非常愤怒,但又对寄人篱下的现实无可奈何,只好作罢,提笔在墙上写了两句诗抒发心情:“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阇黎是对和尚的一种称呼。 后来王播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并被派到扬州做官,他上任后又故地重游,来到当年寄居的这座寺院,此时看到的却只有和尚们的谄媚和逢迎,甚至当年落魄时写的两句诗也被和尚罩上了碧纱保护起来。王播非常感慨,就又提笔续了两句:“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算是小小的讽刺了一下。 4、“井底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 这是明代才子解缙小时候的故事,他幼时便以通晓诗书,善作文章闻名乡里,特别善于对对子,有一次一位尚书听说他的事迹,故意把他叫到府上,意欲考校一下。赴约的解缙穿着一件绿色的袄,尚书便说:“井底蛤蟆穿绿袄。”解缙看到尚书穿着一件红色袍子,张口对到:“落汤螃蟹着红袍。”当然后来这两个人惺惺相惜,成了知交。 5、“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张弘范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出生于北宋时期河北保定一带,后来金国灭北宋,他父亲便投靠金国,再后来金又被蒙古所灭,张弘范因为出众的军事才华得以入仕蒙古,成为蒙将伯颜的先锋将军,统兵南下攻宋,上演了一幕汉人打汉人的悲剧,但是张弘范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地在一首诗里写到:“我军百战征袍红,俱是汉人儿女血。”等到张洪范在崖山战役中击溃宋将张世杰的水军、彻底灭亡了南宋皇朝后,竟然在崖山一块石头上狂妄地写下“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字。 斗转星移,百余年后汉人朱元璋揭竿而起,驱逐了鞑虏,恢复了汉人江山,有一位书生一次到崖山游历,看到了张弘范当年的字迹,不由义愤填膺,挥笔在前面加了一个“宋”字,这句话就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也成了对汉奸的绝妙讽刺。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一首诗中的两句,其中的典故与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武帝萧衍有关,他虽然于治国上颇有建树,但是也因酷爱佛教而受到后世非议,并被冠之以“和尚皇帝”的称号。他在位后期,居然上演了几次到寺中出家的闹剧,甚至要大臣们用钱来赎,前后花费了四亿钱之多,由此朝政也渐渐荒废。 杜牧生活的唐中期时代,也是佛教大发展甚至是恶性发展时期,因此杜牧本人对佛教有一种厌恶情绪,使他对以“佞佛”著称的梁武帝颇有微词,因此在这首诗里,前两句描绘了江南风光,后两句话锋一转,表明上赞叹寺庙规模宏大,实际上暗讽了萧衍盲目崇信佛教的荒唐可笑。 追问: 还有么?这几个貌似不怎么好。。 再说明白点,比如直接用典故中的话骂别人BC 怎么骂= =、 追问: 回与 友人 聊,没多久友人出一联:「螳臂挡车,暴虎凭河,匹夫何堪言勇」。 此联一出,立刻有人反驳:「蚂蚁沿槐, 蚍蜉 撼树,愚者妄自称雄」。我才学较差, 搜肠刮肚 始对出:「蝉不知雪,蝼蚁得志,小人何时告退」。 「螳臂挡车,暴虎凭河,匹夫何堪言勇」即不自量力,友人是在说:你这 小妮子 还敢在此 高谈阔论 ,简直是孔老夫子面前卖文章。而「蚂蚁沿槐,蚍蜉撼树,愚者妄自称雄」则是在说:你们全是不自量力,竟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而我所对的「蝉不知雪,蝼蚁得志,小人何时告退」,乃暗指浅薄之人,得到一点的知识、有一点学问,就目中无人!你们(友人)这一些小人,还不快点消失在我眼前? 像这样的,问还有吗?

希望采纳

B. 求经典骂人典故

楼主的问题还挺有意思的,我试着说几个:

1、“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这是苏轼的一个小故事,一日他去山中游玩,路过一座寺庙,就进去歇歇脚,寺里的老僧颇为势利,打眼一看见苏轼衣着简朴,觉得只是一个普通人,言语中也就很冷淡,只是淡淡地说:“坐,徒儿,茶。”

待到两人落座闲聊了几句后,苏轼谈吐不俗,气度高雅,老僧暗暗吃惊,也客气了许多,把苏轼让进大殿就坐,亲自搬了把椅子道:“请坐,徒儿,敬茶。”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苏轼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老僧佩服得五体投地,问起苏轼的姓名,才知道这是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连忙将苏轼请到内堂,连声说:“请上座,徒儿,快敬香茶。”

苏轼很反感老僧的前倨后恭,起身要告辞,老僧却再三请求苏轼留一副手迹给他,苏轼推辞不过,便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做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暗暗讽刺。

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是以“融四岁,能让梨”而著称的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幼时的小故事,这一年他随父亲去洛阳游玩,一天突发奇想,独自去拜访当时颇有名望的士人李元礼,看门人不让进,他便说:“我与李大人是故交。”从而顺利地见到了李元礼。李问他:“我们有交情吗?”孔融很机智地回答:“我的先祖孔子曾向您的先祖老子(即李耳)问礼,所以我跟大人也算是故交。”

在场的人包括李元礼在内都对孔融的机敏灵变啧啧称奇,惟独有一位叫做陈韪的客人不以为然,讥讽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别看这小子现在鬼灵精怪,长大了说不定就泯然众人了。孔融马上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您说得对,我看您小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得恰到好处,让陈韪很没面子。

3、“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

大唐乾元年间进士王播的故事,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寄居在扬州一座寺院里复习功课准备参加科考,久而久之,庙里的和尚对这个终日闷头读书、不事生产只吃白食的人非常厌恶,有一天就想整他一下,由于寺院开饭是以敲钟为号,因此这一天和尚们故意吃过饭才敲钟,王播听到钟声来到饭堂,发现只剩下残羹剩饭,非常愤怒,但又对寄人篱下的现实无可奈何,只好作罢,提笔在墙上写了两句诗抒发心情:“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阇黎是对和尚的一种称呼。

后来王播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并被派到扬州做官,他上任后又故地重游,来到当年寄居的这座寺院,此时看到的却只有和尚们的谄媚和逢迎,甚至当年落魄时写的两句诗也被和尚罩上了碧纱保护起来。王播非常感慨,就又提笔续了两句:“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算是小小的讽刺了一下。

4、“井底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

这是明代才子解缙小时候的故事,他幼时便以通晓诗书,善作文章闻名乡里,特别善于对对子,有一次一位尚书听说他的事迹,故意把他叫到府上,意欲考校一下。赴约的解缙穿着一件绿色的袄,尚书便说:“井底蛤蟆穿绿袄。”解缙看到尚书穿着一件红色袍子,张口对到:“落汤螃蟹着红袍。”当然后来这两个人惺惺相惜,成了知交。

5、“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张弘范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出生于北宋时期河北保定一带,后来金国灭北宋,他父亲便投靠金国,再后来金又被蒙古所灭,张弘范因为出众的军事才华得以入仕蒙古,成为蒙将伯颜的先锋将军,统兵南下攻宋,上演了一幕汉人打汉人的悲剧,但是张弘范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地在一首诗里写到:“我军百战征袍红,俱是汉人儿女血。”等到张洪范在崖山战役中击溃宋将张世杰的水军、彻底灭亡了南宋皇朝后,竟然在崖山一块石头上狂妄地写下“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字。

斗转星移,百余年后汉人朱元璋揭竿而起,驱逐了鞑虏,恢复了汉人江山,有一位书生一次到崖山游历,看到了张弘范当年的字迹,不由义愤填膺,挥笔在前面加了一个“宋”字,这句话就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也成了对汉奸的绝妙讽刺。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一首诗中的两句,其中的典故与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武帝萧衍有关,他虽然于治国上颇有建树,但是也因酷爱佛教而受到后世非议,并被冠之以“和尚皇帝”的称号。他在位后期,居然上演了几次到寺中出家的闹剧,甚至要大臣们用钱来赎,前后花费了四亿钱之多,由此朝政也渐渐荒废。

杜牧生活的唐中期时代,也是佛教大发展甚至是恶性发展时期,因此杜牧本人对佛教有一种厌恶情绪,使他对以“佞佛”著称的梁武帝颇有微词,因此在这首诗里,前两句描绘了江南风光,后两句话锋一转,表明上赞叹寺庙规模宏大,实际上暗讽了萧衍盲目崇信佛教的荒唐可笑。

C. 一个有关和尚说骂别人等于骂自己的的典故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泄,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么是接受?什么是给予?什么不是接受?什么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如果不以谩骂响应谩骂;动怒响应动怒;拳头响应拳头;争斗响应争斗;这就没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给予。」
「瞿昙!我听以前我们有德行的婆罗门长老说,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在面对别人的怒骂侮辱时,是不会生气,也不会动怒的。而今,你生气动怒了吗?」
这时,佛陀回答说:
「瞋恚永断的人,还有什幺事会让他起瞋心的呢?
你应当了解:
善于自我调伏而正当生活者,是不会有瞋心的,
更何况是全然依于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脱者!
以瞋怒来响应瞋怒,这是恶劣的人、恶劣的事;
不以瞋怒响应瞋怒的人,
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
因为他不但明白对方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
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
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
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语。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
但恶人执着于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
狂奔的马,要靠缰绳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缰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缰绳控制马儿的人。」

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

D. 言语伤人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最著名的,应该是千古文人合法骂人,而不会抨击的一句
孔子老人家所说的:始俑作者,其无后乎。
翻译过来是,做这事的人,我咒他断子绝孙

E. 为什么骂人的时候说“你真不是东西”,有什么典故吗

没典故,人本来就不是(东西),(东西)是死的。

F. 历史上有哪些不带脏字的骂人的经典名句

古代有哪些骂人不带脏字的经典?正所谓“话不在多,一句就行;字不必脏,吐血就行”。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在爱搬弄语言的古代更是如此。有些名人,不仅出口成章,而且骂人也不脏,把华丽的辞藻放到羞辱人这个领域,把吟诗作赋的能力用到骂人身上,好比杀鸡用牛刀,常常把人羞辱得无言以对,气死了都还要从棺材中爬出来吐口气。

要说朗朗上口,当首推李逵的那句“直娘贼”!鉴于是出自李逵之口,这语言难说文雅。因为在现代语言里,除了贼字难听点,其他两字都呈中性,因而相对不是那么难听。但这三个字加一块,则是不折不扣的骂人话。什么叫直娘贼,就是卖娘的人!直是通假字,是“卖”的意思,宋代有一种不设座位的小酒肆,叫做“直卖店”,所以”直娘贼” 的“直”取了“直卖”之意,意思就是你这个不知廉耻,把娘都卖了的狗贼。当然,有的地方也把这个直字解读称另外一个意思,用于骂人实在太狠。这里不谈也罢。

个人观点,欢迎点赞吐槽,如果觉得有意思 ,请点击关注!

G. 什么古诗可以骂人

1、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2、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专,绿杨属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最后的这句是用典 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惠施任梁国相,庄子准备去探望他。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是想来谋夺你的相位,惠施于是百般防范。庄子听到这事后,就对惠施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神鸟,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非梧桐树不歇,非竹实不吃,非甘泉不饮。有只猫头鹰刚获得一只死老鼠,看到鹓雏飞过,怀疑它要来抢食,就仰头向它发出“吓吓”的怒叫声。 诗人在本诗中妙用典故,这不但足以表明诗人无意于名利,又反映出了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

H. 为什么中文的“日”字有时可用来骂人有典故吗

“日”就是交配的意思,像形。 外面的框框,象征阴 里面的一横象征阳人

I. 骂人用的典故

、“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这是苏轼的一个小故事,一日他去山中游玩,路过一座寺庙,就进去歇歇脚,寺里的老僧颇为势利,打眼一看见苏轼衣着简朴,觉得只是一个普通人,言语中也就很冷淡,只是淡淡地说:“坐,徒儿,茶。”

待到两人落座闲聊了几句后,苏轼谈吐不俗,气度高雅,老僧暗暗吃惊,也客气了许多,把苏轼让进大殿就坐,亲自搬了把椅子道:“请坐,徒儿,敬茶。”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苏轼字字珠玑,妙语连珠,老僧佩服得五体投地,问起苏轼的姓名,才知道这是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连忙将苏轼请到内堂,连声说:“请上座,徒儿,快敬香茶。”

苏轼很反感老僧的前倨后恭,起身要告辞,老僧却再三请求苏轼留一副手迹给他,苏轼推辞不过,便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做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暗暗讽刺。

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这是以“融四岁,能让梨”而著称的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幼时的小故事,这一年他随父亲去洛阳游玩,一天突发奇想,独自去拜访当时颇有名望的士人李元礼,看门人不让进,他便说:“我与李大人是故交。”从而顺利地见到了李元礼。李问他:“我们有交情吗?”孔融很机智地回答:“我的先祖孔子曾向您的先祖老子(即李耳)问礼,所以我跟大人也算是故交。”

在场的人包括李元礼在内都对孔融的机敏灵变啧啧称奇,惟独有一位叫做陈韪的客人不以为然,讥讽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别看这小子现在鬼灵精怪,长大了说不定就泯然众人了。孔融马上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您说得对,我看您小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这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使得恰到好处,让陈韪很没面子。

3、“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

大唐乾元年间进士王播的故事,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寄居在扬州一座寺院里复习功课准备参加科考,久而久之,庙里的和尚对这个终日闷头读书、不事生产只吃白食的人非常厌恶,有一天就想整他一下,由于寺院开饭是以敲钟为号,因此这一天和尚们故意吃过饭才敲钟,王播听到钟声来到饭堂,发现只剩下残羹剩饭,非常愤怒,但又对寄人篱下的现实无可奈何,只好作罢,提笔在墙上写了两句诗抒发心情:“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阇黎是对和尚的一种称呼。

后来王播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并被派到扬州做官,他上任后又故地重游,来到当年寄居的这座寺院,此时看到的却只有和尚们的谄媚和逢迎,甚至当年落魄时写的两句诗也被和尚罩上了碧纱保护起来。王播非常感慨,就又提笔续了两句:“三十年前尘土面,如今使得碧纱笼。”算是小小的讽刺了一下。

4、“井底蛤蟆穿绿袄,落汤螃蟹着红袍”

这是明代才子解缙小时候的故事,他幼时便以通晓诗书,善作文章闻名乡里,特别善于对对子,有一次一位尚书听说他的事迹,故意把他叫到府上,意欲考校一下。赴约的解缙穿着一件绿色的袄,尚书便说:“井底蛤蟆穿绿袄。”解缙看到尚书穿着一件红色袍子,张口对到:“落汤螃蟹着红袍。”当然后来这两个人惺惺相惜,成了知交。

5、“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张弘范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出生于北宋时期河北保定一带,后来金国灭北宋,他父亲便投靠金国,再后来金又被蒙古所灭,张弘范因为出众的军事才华得以入仕蒙古,成为蒙将伯颜的先锋将军,统兵南下攻宋,上演了一幕汉人打汉人的悲剧,但是张弘范不但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地在一首诗里写到:“我军百战征袍红,俱是汉人儿女血。”等到张洪范在崖山战役中击溃宋将张世杰的水军、彻底灭亡了南宋皇朝后,竟然在崖山一块石头上狂妄地写下“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字。 ... 展开全部>
济南风物似江南 | 2010-06-08
17
0
相关内容
怎样骂人 经典骂人语言我急用19
为什么王八和王八蛋是骂人的话?是谁第一个用这句话骂人?有什么典故吗?976
闽南语那句骂人话“你母亲可好?”有什么典故吗?14
经典骂人话404
找些经典的骂人话238
骂人话,要最经典的783
经典骂人157
更多相关问题>>
用APP一键提问“骂人用的...”的问题
其他回答
和珅 刘墉 竹苞典故 刘墉写字极好 但是惜墨如金
和珅建个院子 请刘墉写字 没想到 刘墉 写了 提了竹苞二字
次日 牌匾挂上 和珅 请乾隆 游玩 乾隆看到匾额 大笑不止
和珅跪求 原因 乾隆笑曰 竹苞竹苞 个个草包
这个是 野史 笑谈
47005763 | 2010-06-06
0
0
你这个进化不完全的生命体,基因突变的外星人,
幼稚园程度的高中生,先天蒙古症的青蛙头,
圣母峰雪人的弃婴,化粪池堵塞的凶手,
非洲人搞上黑猪的后裔,阴阳失调的黑猩猩,
被诺亚方舟压过的河马,新火山喷发口,
超大无耻传声扩音喇叭,爱斯基摩人的耻辱,
和蟑螂共存活的超个体,生命力腐烂的半植物,
会发出臭味的垃圾人,"唾弃"名词的源头,
每天退化三次的恐龙,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废材,
失手摔下来的旧洗衣机,能思考的无脑袋生物,
损毁亚洲同胞名声的祸害,祖先为之蒙羞的子孙,
沉积千年的腐植质,科学家也不敢研究的原始物种,
宇宙毁灭必备的原料,连半兽人都瞧不起你的半兽人,
10倍石油浓度的沉积原料,被毁容的麦当劳叔叔,
像你这种可恶的家伙 只能演电视剧里的一陀粪,
比不上路边被狗过洒尿的口香糖,
连如花都美你10倍以上,
找女朋友得去动物园甚至要离开地球,
想要自杀只会有人劝你不要留下尸体以免污染环境,
你摸过的键盘上连阿米吧原虫都活不下去,
喷出来的口水比sars还致命,
装可爱的话可以瞬间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
耍酷装帅的话人类就只得用无性生殖,
白痴可以当你的老师,智障都可以 .

J. 一些骂人的俗语

一、二百五的由来
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二、“十三点”的由来
第一种说法:
“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第二种说法:
“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癫癫地”。
第三种说法:
上海滩上对“十三点”另有一种“戏说”性的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
其它:
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