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寓意典故 » 霉的历史典故

霉的历史典故

发布时间: 2021-02-27 13:02:16

1. 明代或清代的历史典故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x0d清前期顺、康、雍、乾四朝文字狱最酷烈,首先想到的是那两句著名的贾祸之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就引证过,但这到底是谁的诗呢?略加翻检,发现说法颇多.\x0d一种说法是:这是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字冠卿)的诗.徐骏的父亲徐乾学曾任康熙朝刑部尚书,又有另一重身份,即顾炎武的外甥.雍正八年,仇家揭发徐骏诗文集内有“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并且还将“陛下”写成“狴下”,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于是照大不敬律斩立决.\x0d《清稗类钞》则记载,雍正微服出游,在一家书店里翻阅书籍,当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有个书生见状顺口高吟:“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雍正“旋下诏杀之”.另有记载称,这是车鼎丰的诗句.鼎丰与弟鼎贲小饮,干杯后把酒杯翻转,见杯底有“成化年造”字样,于是吟道“大明天下今重见”,鼎贲接口说“且把壶儿搁一边”.雍正认为“壶”、“胡”同音,“壶儿”就是“胡儿”,车氏兄弟因此问斩.据史,车氏兄弟实际上是因曾静、吕留良案而牵连被杀的.\x0d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两句出自徐述夔《一柱楼编年诗》.传闻徐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却科举不利,满腹牢骚.他所建一柱楼挂紫牡丹图,题诗曰:“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夏天晒书,风吹书页,愤然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见酒杯底儿上有万历年号,便说:“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晚上听到老鼠啮咬衣服,恨得直骂:“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这些言行被举报之后,乾隆大怒,下令将已死的徐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孙子、校编诗集者被处斩,江苏藩司等一批官员被革职.又查出沈德潜曾替徐作传,称赞其品行文章,并且“夺朱非正色”两句正是沈诗《咏黑牡丹》中的句子,于是已经死掉的沈德潜也跟着倒了大霉.\x0d《东华录》所载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上谕是官方记录,给徐述夔定“大逆不道之罪”时所引用的却是另外两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上谕认为,这明显是借“朝夕”的“朝”来指代“朝代”的“朝”,而且不说“到清都”,偏说“去清都”,不是流露出反清复明之意了么?在诗文里说说“明月”、“清风”就招来如此大祸,唐宋一干诗人词人要庆幸自己早生了几百年.\x0d自然,乾隆绝不会有闲功夫找一个江南老书生的诗文集来翻,正如宋公明江州题反诗,必得有个黄文炳来揭发.那么,这个黄文炳是谁呢?《东华录》乾隆上谕说得很清楚:“徐述夔所作逆词,若非刘墉据实陈奏,几至漏网.”没错,这个刘墉,正是被“戏说”为一代名相的刘罗锅.\x0d有个让人不太笑得出来的笑话说,朱可夫元帅从斯大林办公室出来后怒气冲冲地嘟囔:“小胡子魔鬼!”贝利亚马上报告,斯大林把朱可夫叫回来问:“您说的小胡子魔鬼是谁?”“当然是希特勒了!”朱可夫回答,于是斯大林转头问:“那么,贝利亚同志,您指的又是谁呢?”乾隆也许该问问刘墉:你怎么知道徐述夔诗里的“明朝(zhao)”是指“明朝(chao)”,而“去”是“去掉”的意思呢?

2. 倒霉有什么历史典故呢,麻烦告诉我

有个典故叫“在劫难逃”,说是黄巢起义杀人,有人救过黄巢,黄巢告诉他,在那一天躲一躲,结果他躲到一个树洞里,刚好当天黄巢砍了那棵树,砍完发现树里有个人,死掉了。

3. 古代霉干菜的美食故事

霉干菜又称乌干菜,是浙江绍兴一种价廉物美的汉族传统名菜,也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悠久,主产于浙江绍兴、慈溪、余姚、萧山、桐乡等地和广东惠阳一带。浙江产者以细叶、阔叶雪里蕻或九头芥腌制。
故事
从前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叫培红,因家境清贫,从小在一家姓张的财主家当丫头。这个张姓财主很刻薄,给丫头和长工吃得都是黄菜烂叶。培红暗地里将菜叶用盐加以腌制,果然使菜味道鲜美。有一天,被财主发现了。财主感到很奇怪,拿来一尝,滋味固然不同寻常,就要培红立即给他做一碗送去。培红就用没有腌制过的烂菜烧了一大碗送到财主桌上,财主一尝,又苦又咸,顿时怒气冲天,破口大骂,并拿起那碗烂菜朝培红头上砸去,培红躲避不及,碗正打在太阳穴上,流血身亡。长工们闻讯后怒不可遏,一拥而上,把财主打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培红,就把这种腌菜称作培红菜。古镇人读培红与蓓蕻时的音是一样的,就一直这么叫了下来。而我知道,正确的叫法应该叫蓓蕻菜,腌制霉干菜的芥菜,也有叫雪里蕻菜的。

4. 有历史故事的歇后语

袁世凯做皇帝 —— 短命

姜子牙卖面 —— 折了本

项庄舞剑 —— 意在沛公

周瑜谋荆州 —— 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幽王点烽火台 —— 千金难买一笑

罗成的回马枪 —— 往后看

林黛玉葬花 —— 自叹命薄

杨家将上阵 —— 全家出动

孙悟空翻筋斗 —— 十万八千里

许褚战马超 —— 赤膊上阵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

刘备请诸葛亮 —— 思贤心切

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 生不如死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仁假义;没安好心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

草船借箭 —— 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程咬金的斧头 —— 就那么几下子

大观园里哭贾母 —— 各有各的伤心处

得陇望蜀 —— 贪心不足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狸猫换太子 —— 以假充真

林冲上梁山 —— 逼出来的;官逼民反

牛郎约织女 —— 后会有期

秦叔宝卖马 —— 穷途末路

佘太君挂帅 —— 马到成功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孙武用兵 —— 以一当十

孙悟空借芭蕉扇 —— 一物降一物

孙悟空七十二变 —— 花样多

伍子胥过昭关 —— 一夜愁白了头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掩耳盗铃 —— 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张飞使计谋 —— 粗中有细

赵云大战长坂坡 —— 大显神威

周瑜打黄盖 —— 两厢情意;装模作样;自家人打自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

诸葛亮吊孝 —— 假仁假义

诸葛亮借东风 ——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5. 历史上最倒霉的名人典故

三国十大倒霉蛋

1.鲁肃,挺老实的一个小孩,被诸葛亮欺负的一愣一愣的,版回去还挨周瑜的骂,不权容易呀!
2.张颌,诸葛亮明明给司马懿设的套,让他抢着钻了,这不倒霉催的吗?
3.王朗,那么大岁数了,非上前线拼命去,活活让孔明给骂死了,何苦!
4.小乔,年纪轻轻老公就被人气死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5.许攸,好不容易在曹操这找到铁饭碗了,你说你惹许褚干吗,结果被人干死了。
6.张松,长成这副德行就够对不起群众的了,投奔曹操还被打一顿。跟刘备混的挺熟,还没等到入川就先被宰了,命苦呀!
7.弥衡,一天到晚撮死,结果终于如愿以偿了。
8.魏延,挺有出息的孩子,就是被孔明排挤,一辈子没出头,临了还是被孔明算计死了。
9.华陀,医不自医,一辈子做好事不得好报,可惜了的。
10.邮督(姓名不祥)好不容易出一次场,还没亮相报名呢,就被张飞抽了一顿,从台上打到台下。

6. 历史故事

1.
小镇上的人都知道,书生那儿有最好的酒。
书生年纪不大,约莫十六七岁。他是打小随父亲流落到这边陲小镇上的,父亲是个中年酒鬼,在镇上人眼中看来,也算有几分学问,就请他做了个私塾先生。奈何那微薄束脩还不够父子俩生计糊口,就更莫说酒了。所以书生打小起,就学着自己酿酒的法子,有钱的时候就买些白米,无钱的时候就拾些果子花瓣,久而久之,竟无师自通了一番好手艺。
镇上酒肆的老板见他机灵,曾起过招纳之心,要收他做个入室弟子,却被婉言谢绝了。书生颇有些志气,虽是没落人家,但用功苦读,立志要博个功名,入朝出仕。
十岁那年,书生父亲去世。他遵古制守孝三年,深居浅出,待到人们再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不经意间他竟已出落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唇红齿白,长身玉立,便是随便披着件粗布麻袍,也足见一表人才,和镇子上的乡下人家截然不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生左颊之上,赫然有两道血痕,望之隐约有些狰狞。
街坊相传,这两道血痕是为了救镇子东头走镖家的小丫头阿琢,活生生被狼抓的。
“喂,还看书呢?”
书生住在河边的小木屋里,外面用篱笆围了一栏,散养些小鸡小鸭,外加半亩薄田,胡乱种些蔬菜。阿琢提着野兔推门而入的时候,书生正坐在窗边,提笔凝神,写些什么,听得声音,就知道又是阿琢到了,回头一笑:“快乡试了,自己练练笔。今日怎么来得早?”
“今天运气好,打了不少野味,想着来给你送条野兔,也好补补身子。”阿琢年纪不大,还小着书生半岁。但是从小跟着开镖局的爹爹走南闯北,学了一身好本事。说话做事利落明快,皮肤有些黝黑,高高扎着一个马尾,笑起来也别有一番明艳动人。她说话间,已经熟练地提了砧板尖刀,把兔子剥皮洗净了,一边生上火,准备烧起饭来。
书生放下笔,自去厨房盛了一锅米,挽起袖子边淘边道:“每两三日就来一趟,这些年倒是多亏你来照顾了。”说着,冲院中一口大缸努努嘴,“这批新酒才熟,我是照着古籍做法,名叫沉珂,前几日我尝了些,倒是香得很,入口温和,后劲颇猛。你等会给伯父带两斤尝尝。”
阿琢摇摇头,嘟囔道:“别给我老爹再喝了。他那手,连刀都快拿不稳了,前两日教我们兄妹刀诀的时候,险些误伤了我哥。我们这两日便劝他放手,可以让我们试试接单了。他却不肯,还说我们小,非得再磨练磨练不可。”
“可怜天下父母心。”书生笑笑,“你一个女孩子家,真的就打算刀尖舔血,江湖上混迹了?”
“不然呢?”阿琢低着头,不知道为什么,脸上微微有些发烫。
书生没说话,摸了摸自己脸上的伤疤,眼神里带着几分笑意。
2.
书生乡试高中那天,邻里纷纷前来报喜,按照规矩,总是得打赏些喜钱的。奈何书生囊中羞涩,还是靠阿琢慷慨解囊,这才应付完了一票乡亲父老。
众人散后,书生瘫坐桌前,长叹一口气:“读书易,中试易,唯独这些俗世交往难啊。”
阿琢抿嘴一笑:“就你清高。还中试易,不知道前几天哪个人整宿整宿睡不着,跑去河边看星星出神?”
书生奇道:“你怎么知道?”
阿琢笑道:“我们家里练拳,本来便分日练夜练,好修阴阳二劲。我是女子,自然以夜练为主,晚上河畔练拳,哪能看不到你?但是学武不得分心,就没去跟你打招呼。”
书生恍然点点头,便没放在心上。
书呆子真好糊弄。阿琢想,还什么女子夜练阴劲,这种话也就骗得过他了。
书生歇了半刻,缓过神来,中试的兴奋渐渐涌了上来,他一挥手,往院子里走去:“来,我们庆祝一下!”
书生那些家底,阿琢还不是一清二楚,哪有什么能庆祝的?她怕书生强撑面子,忙道:“我去胡屠那剁些卤味,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话音未落,书生却按住了她,笑道:“你且坐下,今日你别忙,我来就好。”他转身进屋,取了几个鸡蛋,又往田地里挑了几茬正嫩的韭菜,摘了几颗菜心。没过多久,厨房里就传出了油爆的香气。
一碟韭菜炒蛋,一碗水煮菜心,加上半副昨天剩下的肥肠加辣煸炒。阿琢竟不知道,书生也有这等好手艺。书生把碗筷摆好,从屋后取了把铲子,走到院中一棵大槐树下,左右绕了一圈,低头看看,似乎找找什么标记。半晌才下铲,没过多久,便从地里挖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酒坛子。
书生抱着酒坛回来,拍碎泥封,顿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阿琢奇道:“这是什么?”
书生笑道:“我守孝三年,倾尽所长酿了三坛酒。这是第一坛,名叫‘青云’,便是留着中试时庆贺喝;第二坛叫‘朱紫’,他日入仕为官时,可饮之自勉;最后一坛名叫‘红袖’。自是洞房花烛之时,留作合卺之用了。”
阿琢不料他还有这等精细打算,下意识道:“第一坛就这么好喝,余下两坛,还不得是琼浆玉液了?”
书生忍俊不禁,指着她笑道:“就你会说话。放心,待到开封那日,一定请你来尝。”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3.
书生一鸣惊人,乡试之后,会试也轻松折桂。这年秋天,就要背上行囊,赴京参加殿试去了。
镇上居民无不以为天大喜事,要知道这等边陲小镇,百年来就从没出过什么达官显贵。眼看少年即将平步青云,前途一片光明,乡亲父老个个慷慨解囊,生怕落于人后。书生竟然轻轻松松便凑齐了路资,甚至还颇有盈余可供零花。
他离开的时候,本来打算好好跟阿琢告个别,可那个丫头竟不知道跑哪去了。他四下寻觅不着,眼看镇民们都送到了镇口了,只得作揖拜别,前往京师而去。
“笨蛋,真以为一个文弱书生,就能千里迢迢赶赴京城了?”
镇外小树林里,一个熟悉的窈窕身影头戴斗笠,腰畔系着一对子午阴阳剑,唇边勾起一抹笑容。
“让本小姐保你个一路平安!”
书生行了半日,刚过岭头,日头正烈,晒得他唇角舌燥。眼看路边支着一个茶铺,便进去讨两碗凉水喝。他从未出过远门,毫无经验,满囊金银就这么零散放着,落在几个伙计眼中,自然便有了计较。书生喝了两口凉水,忽然脑袋晕晕沉沉,一头倒了下去。
几个伙计笑嘻嘻地围上来,只道是又多了个肥羊。忽地眼前一花,为首那人左耳一凉,然后锐痛传来,用手捂去,发现鲜血涔涔流出,原本耳朵的地方已经只剩下了一个黑窟窿。他们悚然抬头,面前出现了一个凌厉的身影。阿琢手里把玩着家传的阴阳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书生醒来的时候,发现几个小二坐成一排,脸上带着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这几日读书太乏,竟睡着了。”他揉着眼睛,喃喃道,“小二哥,结账。”
“不、不要钱。茶水糕点,都算赠送。”
“这怎么行?光天化日之下,我岂是那种吃霸王餐的小人?”
“我们这个茶铺活动,长得好看的……都免单。”店小二已经快哭出来了,“客人您如此外貌不凡,我等均为之心折,钱是不要了的。还是赶紧赴京赶考的好,千万莫误了前程。”
书生听得“赴京赶考”四个字,顿时神色肃然:“有道理,那多谢几位了。”说着,他摸摸自己的脸,感叹道:“我当真这么帅吗……君子仪表堂堂,想来是读书之妙用了,古人诚不我欺。”
后厨里,阿琢捂着嘴,快要笑弯了腰。
4.
小镇前往京师,相隔可谓千山万水。书生虽有些银钱,但贫窘惯了,舍不得花,便一路靠着自己走去。
遇上的黑店越来越多,下九门的好手也遇见了几个。阿琢那点乡下本事,已经未必能护得书生周全了。只是她生性狠厉,时常凭着一股子不要命的泼辣劲,倒也有惊无险地度了过去。只是书生一直稀里糊涂,活在梦中也似,丝毫不知世事。
眼看京城在望,书生脚程更加快了几分。一日,正在路边驿站歇脚时,驿中喂马的老公差见他像个赴京赶考的仕子,好心劝道:“你若去京城,不妨晚歇几日,随我们的车队走。前面那座山峰,形如鹰喙,唤作玄机峰。翻过这座山,京城就不远了,只是山中密林广布,劫道的强人无数,更据说还有些妖魔古怪,我看你文文弱弱,还是莫要逞强,别罔送了性命。”
书生哈哈一笑:“我听人说江湖险恶,可这一路行来,哪有什么匪类?所遇的都是老丈这般好人,想来传闻多虚妄,不必当真。晚辈时间赶得紧,不敢耽误,就此别过。”
说着,背上行囊,便往山中行去。
玄机峰上,果然是深林广袤,幽静荒僻,仅有一条青石小径,勉强可以落脚。书生三更不到,便已出发,正是明月当空,晨雾清寒。阿琢远远跟在他后面,心中升起不祥预感。几次三番想要现身出面,叫他回来,可倔劲上来,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过多久,书上已经出现了几个迅捷的黑影。阿琢一看来人身手,心中顿时沉了下去——恐怕就是爹爹亲至,手中的双剑也未必敌得过这几个高手,更何况自己?她一咬牙,翻身上树,主动拦在了那几人面前。
来人都是身披虎皮大衣,面容狰狞,背上或负马刀,或负铁鞭,神色不善地看着阿琢。阿琢持剑在手,厉声道:“前头是我夫君,他赴京赶考,十年寒窗只为此时。还请各位大王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我这薄有微财,权当孝敬诸位如何。”
几人面面相觑,为首那人略一沉吟,忽尔笑道:“当真是你夫君?”
阿琢脸上微红,却昂首道:“正是。”
“好,好,好。”那人哈哈一笑,忽然翻掌拍来,阿琢猝不及防,举剑相迎,没三两招,便被一掌印上肩头,打下树来。那人掌力古怪,阿琢只觉五脏如沸,伤处滚烫如烙,浑身软绵绵的,再使不出半点力气。
几人围上前来,为首者淡淡一笑:“劫人钱财而淫其妻女,本是吾辈两大快事……小娘子,得罪了。”
书生在迷雾中勉强识别着方向,身后隐约传来女子哀嚎泣涕之声,凄厉绝伦,好似经受莫大痛苦,他不知为何,心下剧痛,便要回头。转念一想,书中记载,多有妖精鬼魅幻化人声,吸引旅客回头,便一口吃了他们。顿时心下起疑,反而走得更快了几分。
只是终他一生,这隐约传来的哭号之声都时常萦绕耳边,仿佛梦魇,挥之不去。
5.
阿琢醒来的时候,身上衣裳打扮已经破烂,浑身处处青紫,隐隐传来阵痛。她举目四顾,发现自己被关在一个铁笼之中,四下都是山壁,不见阳光。地上窸窸窣窣地,不知是老鼠还是蟑螂,令人望之生呕。
她的脑袋还是昏昏的,半晌才想起来,自己究竟遭遇了什么事情。怔然不语良久,眼角流下两行清泪,唇角狠狠咬出血来,泪水混着鲜血流入嘴中,又酸又涩。带着铁锈似的腥气。
她的左手被随意锁着一根铁链,系在山壁上。四下里还有不少这样的铁笼,笼子里关着的或是少女,或是童稚。一个个眼神空洞,受过何等凌辱不言而喻。阿琢看着他们的神色,不由打了个寒颤。
不知过了多久,山洞门口出现了两个身影,身披虎皮,昂藏魁梧,醉醺醺地大声谈笑着。其中一人来到阿琢铁笼门前,掏出钥匙打开,仿佛拎小鸡似得把阿琢摁在山壁上。阿琢想要挣脱,一提气,丹田猛地锐痛,仿佛千针刺入一般,赫然竟是废了。
阿琢脑袋里一片空白,竟连身体上的痛楚都感受不到了。
废了?
她脑海里剩下的唯一念头竟是:武功没了,那我还拿什么保护他?
眼前一片漆黑,阿琢忽尔昏了过去。
6.
洞中不知日月,时间的概念仿佛在地狱里停止了。
阿琢的眼神也在日复一日中变得黯淡起来,在永无休止的凌辱和绝望中,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是七岁那年,勇敢站在她身前挡住灰狼的瘦小身影。
“我拦住它,你快跑!”
偶尔半夜惊醒,才发现泪水已经满面。
一日偶然听说,寨主将过大寿,自山阴的庙中请来了两位僧人,为他祈福祛灾。阿琢心中怨毒,冷笑着想,这等穷凶极恶之徒,倒有僧人祝寿。他日自己死后,必当化为恶鬼,便是拼的魂飞魄散,也要同这些妖僧凶徒拼个了断。
是夜大宴,洞外笙歌喧天,远远飘来酒肉香气。寨主额外开恩,洞中俘虏奴隶,也人人沐浴,换了身新衣服,分了些白面馍馍和卤肉。子时刚过,寨子里万籁俱寂,想来个个都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洞中飘然而至两个和尚,一个冷冰冰的,手里握着一串铁念珠,身材颇为瘦削;另一个年纪轻轻,布衣芒鞋,看了洞内惨状,露出不忍神色。
“师兄,这寨主行为乖张,大违慈悲之道。你看这些可怜人,阿弥陀佛……”年轻僧人双手合十,轻轻颂起咒来。
“师弟,你自幼修行至今,固然根性上佳,却耽于世情,始终参不破我相人相,恐怕日后难有善果。”年长僧人摇摇头道,“人间地狱千万,何止此处?便如六道众生,猛虎食狼,狼捕羊,皆是生灵,并无什么区别。你看群狼丧命虎唇,却不知他日狼捕羊时,又何曾齿下留情?”
那年轻和尚默然不语,半晌方道:“师兄,道理我明白。可这些人实在可怜,咱们放了他们吧。”
“放了他们,寨主还会再抓新人。你若真存大慈悲念,便学金刚怒目,明王动嗔,去提刀杀了寨主,放火烧了这毒窝,才是根本之道。否则你只顾眼前慈悲,是不是这些人哀嚎于面前,你便去救,往后之人反正你也看不到,便不管了?”
年轻和尚急得挠头:“可我天生灵觉浅薄,修不得神通。要不师兄你……”他看了一眼年长和尚冷冰冰的眼神,讪讪地住了口。
洞内众人大多早已睡着,唯有阿琢倚着山壁,不曾入眠。她听得这话,忽然冷冷接口道:“二位大师不愿动手,交给我来如何?”
两个和尚纷纷朝她看来,年轻和尚打量了她一番,宣了声佛号,黯然道:“女施主,你已入魔了。”
阿琢自嘲笑笑,轻声道:“大师说得轻巧。谁不曾是好人家的子女?”
“你若有心……”和尚还待再劝,却被阿琢截断了话头,冷冷道,“大师若有心渡我,请赐钢刀一把,火石一副,便是天大慈悲。我愿杀尽此间恶徒,烧尽满山匪寨,以血还血,也免后人再遭此厄。若是无心,那也无需多言,请走便了。”
年轻和尚抬眼看看师兄,师兄却笑道:“师父嘱咐,此番前来,是以你历练为主。我全听你的。”
年轻和尚低头不语,半晌一挥衣袖,阿琢面前“哐当”一声,落下一把碧色短刀,刃身生寒,端的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
那师兄皱眉道:“你好糊涂,出家人慈悲为怀,岂能当真予人凶器?这与亲手杀人有何区别?”
年轻和尚陡然变色:“住口!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依你之见,便是我们视若无睹,转身走了,才合佛法正道不成?偏生你们这些明哲保身之徒,最好袖手旁观,指指点点,自以为高尚。我若不予钢刀,她便受辱;予了钢刀,那些凶徒丧命。来来来,你告诉我,为何受害之人反该自认倒霉,你我偏要保护那些恶人不可?如来亦作狮子吼,我只恨自己无甚修为,否则何须再借着女施主之手,让她平添杀孽?”
师兄怒道:“好和尚,你敢杀生不成?”
“如何不敢!”
“出家人杀生,便入地狱,万劫不复!”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二人互瞪半晌,忽地齐齐一笑,那师兄道:“恭喜师弟,竟从地狱中参得禅心,难怪师父让你前来此行,果有深意。”
年轻和尚合十道:“多谢师兄点拨。”二人相视又是一笑,大袖飘摇,竟自挽手去了。
阿琢痴痴看着地上的钢刀,半晌才反应过来,这竟是真的。她颤巍巍地握紧钢刀,怨毒、愤恨……万般情绪涌上心头,蓦地长啸一声,早已被废的丹田之中,竟生出一股怪力,短刀一挥,囚笼锁链寸寸而断,她倒提着刀,双目通红,缓缓走出了洞口。
清晨时分,有人见玄机峰南的平云寨中,火光冲天,惨呼不绝于耳。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据说满寨众人,竟无一个生还。
7.
“渺目,断指,青色短刀……”公堂之上,书生看着被镣铐反锁住的囚犯,喃喃道。
身旁的师爷侧耳过来,低声道:“大人,这可是白捡上门的功劳,不要白不要。平云寨上下满门七百余口都死在她的手里,那可是当年震惊绿林的大案子。如果在您的手里破了,那真是非同小可。”
书生皱着眉头,似乎压根没有听见他的话。
六年前赴京赶考,一举夺了榜眼的位置,金銮殿里圣上金口玉言,封他做了京畿府尹。他也曾衣锦还乡,拜会父老乡亲,偏偏少了那个最重要的人。后来听说,他上京赶考的那一天起,镖局的大小姐,也神秘地消失了。
他冥冥之中总有一种感觉,那个活泼可爱、明朗爱笑的小丫头没有死,只是不知道贪玩去了哪里而已。他想过上百种重逢的场景,想让她知道当年的那个书生哥哥,如今真的入仕为官了。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再次相见,竟是在这刑堂之上。
前几日,官差巡逻之时,在府衙大院的后巷里,发现了满身浴血的阿琢。眼看这女子渺了一目,手持碧色短刃,左手还缺了两根手指,正和通缉令中的要犯一模一样。当场便要拿下。阿琢虽受重伤,正待反抗,恰好书生听得动静,披衣出门,二人面对面撞个正着。阿琢一个恍惚,手中碧刃便落到了地上,乖乖束手就擒。
“你,为何行凶?”书生收拾心神,缓缓问道。
为何?
阿琢无声地笑了。
从什么时候讲起呢?
是当年他中了蒙汗药还不自知的第一间茶铺?
是玄机峰上的失手被擒?
还是自己拼着瞎了一只眼睛,断了两根手指,也手刃了平云寨满门,一把火烧了干净?
或是自己闯入京城,才知道当年的那个文弱书生,竟已成了炙手可热的官场新贵?
就在她错愕半晌,准备默默离开之时,却不经意间听到了几个练家子模样的人,讨论着关于新任府尹的事情。
原来当年带着幼子落魄流浪到边陲小镇的中年醉汉,竟是昔日清流言官之首,只因触怒前任首辅,官场遭罢不说,更被买通的黑道中人逼得家破人亡。据传当年还有一本小小册子,记着无数当朝密辛,也随着老言官的失踪消逝不见。如今书生回朝,不知多少人暗地里觊觎着那本册子。偏偏书生是个执拗脾气,当朝天官、吏部尚书抛来橄榄枝,想要纳他为婿,却被婉言谢绝。
失了这个靠山,如今不知多少黑白两道的人物,等在书生的府衙四周呢。
阿琢忽然笑了。
尽管她衣着褴褛,尽管她渺目残指,尽管她已入魔道,但她依然笑得像当年那个骄傲的大小姐一样。
从此之后,黑道传言,书生身边有一高手护卫,此人下手狠辣,睚眦必报,自从京畿西城首屈一指的‘截尸会’收了大笔银子,要买书生性命,当天晚上却被一人一刀杀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动过书生的主意。
安安生生地过了两年有余,阿琢也渐渐习惯了黑暗中的生活。她在旧城小巷中买了一套小小民居,也算安定下来。谁知前几日,朝廷变动,新任首辅上台之后,心系当年落在老言官手中的把柄,买通了塞外九歌殿的高手,前来行刺。
九歌殿传承千年,是江湖杀手的圣地。里头九歌十一使,个个都是绝顶的高手。这番前来的是少司命,阿琢在他手下竟没走过七招,便身负重伤,靠着闹出大动静,吸引了官兵前来,才惊退了他。不料,自己却落在了书生手里。
她抬起头,看着高坐殿堂上的书生,虽然两鬓多了些风霜,却依稀还是当年剑眉星目的邻家少年模样。
“你——为何行凶?”书生提气又问。
阿琢低头笑笑。
“不为何。只是命该如此罢了。”
8.
衙门里的人都说,府尹老爷疯了。
他竟然遣散了身边所有的守卫,孤身一人提着酒坛子,到了关押重犯的天牢里。
阿琢坐在干草堆上,目不斜视,仿佛没有看到面前的官老爷。
书生也不嫌脏,盘腿坐下,把酒坛放到一边,深深地看了阿琢许久,才叹道:“我竟险些没认出你来。”
阿琢抿了抿嘴。
书生又道:“这些年你都跑哪儿去了?你爹爹,你哥哥,还有我……我们都很担心你。”
阿琢唇边带笑,冷冷道:“没去哪,闯荡江湖罢了。”
“别骗我。”书生竟不避嫌,伸手握住阿琢左手,轻轻摩挲着断指之处,柔声问道:“还疼吗?”
他想了想,又说:“我知道你的脾气。这些年,很受了些委屈吧?”
哭什么。
你这个死丫头,当年不是早就发过誓,将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吗?
别哭,别让他看笑话!
这么多年来,她早以为自己心如沉铁,不起波澜,不料面前这人简简单单两句话,就把她打得溃不成军。
阿琢闭上双眼,忍住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语气冰冷得连她自己的不敢相信:“大人,您若是公事,大可公堂上谈。若是私情,不妨将我放了,也算不枉认识一场。”
书生久久没有说话。
阿琢沉不住气,将眼偷偷睁开一条缝,却见书生双手握拳,微微颤抖,两颊竟隐约有泪痕,似有无边痛悔。
她心跳仿佛停了一拍,疼得无法呼吸。
不知过了多久,书生缓缓吐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不错,险些忘了来找你干什么。”他把酒坛提来,放到二人面前,说道,“当年答应过你,要等你一起来喝。转眼我都当官六年了,终于等到今天。”
他拍开泥封,酒香四溢,阿琢一个恍惚,竟依稀还是当年大槐树下味道。
“好。”她提起酒坛,猛地痛饮了一大口。胃里顿时如同火烧一般。书生哈哈大笑,接过酒坛,也是一大口。
阿琢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喝醉的。
只知道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京城外的树林中。身旁放着一套干净衣服,一把碧色短刀,下面压着一纸素笺:
“切自珍重。”
9.
京城传来消息,府尹大人将要迎娶吏部尚书家的千金为妻。
据说当年尚书家的千金便曾属意府尹,但那时府尹年少气盛,不愿落入旁人口实,说他攀龙附凤,结交权贵。于是孤身打拼数年,如今政绩清明,百姓爱戴,声名极佳,这才堂堂正正地迎娶尚书小姐过门,算是扬眉吐气。
听到街头巷尾这么议论的时候,阿琢正坐在河边洗刀。
九歌殿的杀手,从来不会无功而返,她知道,少司命一直潜藏在书生的身边,在等着一个最佳的机会,取到他的项上人头。
而大婚当天,无疑就是这个最佳的机会。
“听说尚书洒了整整一百张金笺,请的人不多,但哪一个不是跺跺脚,京城就要抖三抖的人物?”
“不错,你看那五部尚书,内阁诸老,驻边大将,文坛名士……甚至还有‘挽月楼’的楼姑娘和禅宗的启涯大和尚。只是数来数去,都只有九十九个人,我听尚书府的门童说,有一张金笺是空白的,府尹大人非得留下来,不知道是留给什么人。”
阿琢抿起嘴,无声地笑了一笑。
如今的我,可没有什么贺礼能再送你了。
那就让我,再护卫你最后一次吧。
10.
大婚当天。
宾客盈门,高朋满座。几乎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了欢庆的海洋里,连圣上都下了旨意,赐御匾一块,以示恩赏。
数不清的大红灯笼把整个尚书府都照得透亮,书生身穿大红喜袍,眉梢眼角都是笑意,向着一位位来宾拱手示意。
没有人注意到的小巷深处,阿琢悄无声息地站到了一个黑袍男子的面前。
“又是你?”少司命失笑,“上次没死,就该好好惜命。你却还敢站在我的面前。他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什么人?
阿琢歪着头想了想,笑道:“什么人也不是。但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他。”
少司命点点头。
然后,忽然出手!

“一拜天地!”
喜堂里,司仪高声唤道,座下宾客无不含笑,看着这对天造地设的璧人。

原来少司命也使刀。
少司命的刀法又稳又狠,于方寸之间迭下杀手,阿琢几乎一个照面,就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刀风刮过面庞,像极了很多年前那条恶狼的喘息。
阿琢咬着牙,拼命在刀光中寻找着一点可能的缝隙。

“二拜高堂!”

书生弯腰的一瞬间,忽然顿了一顿。他的心中莫名感到一阵剧痛,像极了很多年前玄机峰的那个晚上。

阿琢在接了十七刀之后,终于劈出了她的第一刀。
刀光照亮了黑袍惊愕的双眼,他似乎从没有意识到,居然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出刀,会从这个角度出刀。
他想躲,已经躲不开了。
一把碧色的短刃,狠狠刺进了他的心脏。

“夫妻交拜!”

阿琢笑了。
她捂着喉头,鲜血从她的指缝里不停流下。
黑袍的刀早已割断了她的脖子,但她竟在电光火石之间,歪头用脖子夹住了黑袍的刀锋,然后反手出刀。
她踉跄两步,坐倒在青石板的地面上。
鲜血温温热热的,她蘸着一点,放在唇边,竟品出了丝丝甜味。
没什么别的遗憾了。阿琢想。
你在干什么呢?
她的眼前,恍惚出现了书生大红喜袍,头戴明珠礼观,眉眼温润 微微带笑,冲她深深地拜了下去。她想还礼,四肢却丝毫动弹不得了。
但是,你还欠我最后一坛酒呢……
真想尝尝它的滋味啊。
在这个昏暗的小巷子里,阿琢唇边带笑,永远闭上了眼睛。

月过中天。酒宴也散了。
新娘子还没有揭开盖头,依旧端坐在床头,等着她的夫君。
书生换上了布袍,虽然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熨帖合身。他站在后花园里,面前赫然竟是他的老丈人,当朝吏部尚书。
“她走了?”书生问。
“按照约定,我没有找她麻烦。”尚书抚须笑道,“现在,该履行你的承诺了。”
书生点点头:“那本册子一直记在我的脑中,明日向您请安之时,自然双手奉上。”
“好,好。”尚书满意地笑笑,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听说你年幼时酿了三坛好酒。当初会试高中,喝了一坛;后来入仕为官,宴请恩师用了一坛——当时我也在场,确实是难得的美酒;剩下那坛,说是要大婚之日,与新娘子共饮,以示合卺之意,怎么没看你拿出来?”
书生一愣,似是没想到尚书连这种事情都能打探清楚。他摇摇头,露出惋惜神色:“当年运来的路上,一个没留心给摔了。”
尚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转身去了。
书生目送着他远去,良久之后,面上显出疲惫神色,坐在院中石凳之上,抬头看去,只见一轮明月当空,皎如玉盘,洒下满地清辉。
“千里共婵娟……不知道你在哪里看着月亮呢?”
他低声喃喃,脸上慢慢浮现起一层死灰颜色。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指甲缝隙中,一点白色的细末,被风悄悄吹散。

7. 中国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1、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温酒斩华雄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5、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8. 关于历史典故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专他国长达属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9.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成语名,主人公,具体典故)

1、鸡口牛后(苏秦)

战国时期,苏秦在马岭关向鬼谷子学艺期满后,居沙河十里亭。苏秦胸怀大志,愤然离家,以“合纵学说”游说各路诸侯,宣传“合纵抗秦”的主张:六国联合抗秦,自己的国家独立了,自己就作了鸡口;如果附庸于秦国,就是作了牛后,就要受秦国摆布,慢慢被秦国吞并。

苏秦的精辟论述博得六国信任,六国国君资助他兵车、辎重、金钱;使他执掌六国相印,担任合纵盟约首领,统率六国军队联合抵御强秦。使天下和平与稳定。

2、围魏救赵(孙膑)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3、大儒纵盗(大儒)

有一天,大儒到赵都去,在湡水(古城池,今邢台沙河)一带碰见一伙盗贼。盗贼索要大儒的钱财,他便痛快地全给了他们。遭贼又要大儒的车马,他也慷慨地给了他们。盗贼还要大儒的衣服和被褥,他还是痛痛快快地给了他们。

盗贼们感到惊奇,私下议论道:“这一定是天下杰出的人,今天我们侮辱了他,他一定会报复我们。还不如现在把他杀死,以消除后患。”于是,盗贼们把他杀死了。对此,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在《吕氏春秋 必已》中评论说:大儒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纵容盗贼的结果。

4、尊王攘夷(齐桓公)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三令五申(孙武)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 氯气的历史故事

氯气的历史故事: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

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10)霉的历史典故扩展阅读: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期化学工业营业额的半数以上与氯有关;化学工业人员中有1/4左右从事与氯有关的活动。用于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的氯量约占其总产量的75%。

1993年美国产量最大的50种化工产品中,氯的产量仅次于硫酸、氮气、氧气、乙烯、生石灰、氨气和氢氧化钠,居第8位。自从60年代以来,一个国家的氯产量常被看做是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